大清第一納稅大戶 第65節
第73章 、有喜事 其實玉格是讓張滿倉去瞧院子了,她為之努力的目標。 院子在紅福記后面的胡同里,有三處,一處離得最近些,只在紅福記背后往東邊走兩家的的位置;另外兩處稍微遠些,在紅福記背后往西邊走七家的位置,是相鄰的兩處的院子。 她們到的時候正是夕陽西下,雖然都是朝南,但東邊的一家陽光有限,西邊的兩家卻還能曬到大半太陽,因為這兩家不僅是西曬,最外的一戶還是端頭,因此,玉格定了要西邊的兩家。 “兩家?”張滿倉懷疑自己聽錯了。 玉格點點頭,這兩個院子里,一家種了兩棵棗樹,另一家種了兩棵石榴樹。 玉格瞧著院子的面積道:“到時候把中間的墻拆了,還能再種兩棵山楂樹?!?/br> 六姐兒高興了,“是做冰糖葫蘆那個山楂嗎?” 玉格點頭,六姐兒拍掌,“那太好了!那我們以后每年都有吃不完的山楂了!” “也不是,”玉格笑道:“聽說移栽的頭一年不會結果,要養根?!?/br> “那第二年呢?” 眼瞅著話題越說越遠,張滿倉苦著臉,少爺她有沒有聽明白自己問的話。 還好五姐兒是個靠譜的,注意到了張滿倉的神色,也明白他的顧慮,出聲打斷了兩人對院子的暢想,“咱們沒那么多銀子?!?/br> 張滿倉連忙點頭道:“對對對,這三處院子都離西四牌樓不遠,原本價格就比別處高些,而且院子的主人原也沒有賣房子的心思,只是咱們的價錢出得格外高些,所以才?!?/br> 所以,少爺您轉頭瞧瞧院子主子的臉色吧,人聽說你一口氣要買兩個院子,那還不得往上漲價啊。 張滿倉把眼睛擠得快抽筋,玉格終于注意到了這院子里還有原主人在。 此時男主人面上確實有考量和欲要反悔之色,陪著一起來的牙人倒是喜出望外。 玉格知道此時該表現得不在意,可是她實在瞧中了這兩處院子,地理位置合適,而光照條件又太好了。 于是玉格問:“這三處院子分別多少銀子?” 張滿倉道:“這兩家都要一百兩,那一家離咱們紅福記近些的,要一百一十兩?!?/br> 二百兩其實還好,美甲店生意最好的那幾日,一日就能掙二百多兩,雖然這收益還要刨出本錢和稅錢,外加好幾家分賬,但……那些銀子年底才分紅呢,可以先拿來用一下。 “嗯,沒事,我去和三姐說,五姐兒?” 五姐兒木著一張臉看著她。 玉格笑道:“麻煩五姐兒先支一下銀子?!?/br> “嘻嘻,”六姐兒嘻嘻笑著,也跑到一邊拉住五姐兒的手,幫玉格求情,“五姐五姐五姐,買嘛買嘛買嘛,以后咱們就能有山楂、石榴還有棗吃了,五姐~” 五姐兒還是木著一張臉,無動于衷,“東邊那家離咱們最近,最合適?!?/br> 院子主人又猶豫遲疑起來。 張滿倉小聲道:“三姑娘也說了,是買一處院子的?!?/br> 張滿倉加重了“一處”二字。 玉格看向六姐兒,六姐兒立馬捂著荷包往后跳了一步,“不行!這就該公中出錢,你想都別想!再說也不夠,你根本沒多少銀子,就一些工錢,美甲的錢還沒分賬呢,沒錢!” “唉,”玉格嘆了口氣,她或許也該給自己藏點私房錢了。 玉格沮喪的走出了院子,院子里三人面面相覷,張滿倉頭一個不自在起來,“少爺瞧著好像、要不、唉,我去瞧瞧少爺?!?/br> 六姐兒也道:“要不、要不咱們就買這家吧,這家雖然在邊上,雖然遠些,可我瞧玉格是真喜歡?!?/br> 五姐兒皺著眉頭,不大滿意的考慮了好一會兒,才勉強答應下來。 牙人生怕她們反悔,連忙寫下契書,讓房主按了指印,五姐兒連猜帶蒙的看了一遍,又讓六姐兒去外頭叫玉格進來,等玉格確認沒問題后,五姐兒才在上頭寫了個“五”,又按了手指印。 牙人遲疑的看向玉格,“要不爺您?” 玉格笑道:“這就可以了,我們家公中的銀子歸她管,你一會兒拿著這契書,跟著滿倉去紅福記領銀子就行,后面的事,也找滿倉就是?!?/br> “好嘞?!彪m然奇怪這一家怎么是小丫頭管錢,不過交易成了就行,牙人歡喜著脆聲答應下來。 牙人收起契書,又轉頭對屋主人道:“最晚明兒我就給您送銀子來,還是照咱們原先說的,五日后來收房,不知您找好新住處沒有,若有需要,您隨時叫我?!?/br> 屋主人點點頭,一百零銀子換個稍微偏一點的地方,能省下十幾二十兩銀子。 一行人出了院門,走到旁邊的一家門口,玉格朝里偏了偏頭,笑著道:“再去這家?” 張滿倉驚訝的眨了眨眼,五姐兒已經邁步走了進去。 玉格低聲笑了起來。 契書寫好,一行人又一起到了西四牌樓,張滿倉領著牙人去紅福記,玉格三個到了隔壁廣聚酒樓訂明兒的酒席。 紅福記里,三姐兒瞧了契書,又聽了張滿倉的話,還算淡定的讓他們稍等,回屋子里取了二百兩的銀票并八兩半錢的碎銀子出來。 “這八兩是契稅的銀子,這半錢銀子,你陪這位去好好吃一頓酒,這些日子也是辛苦了?!?/br> 牙人忙笑著擺手,“哪里哪里,不辛苦不辛苦,還要多謝三姑娘照顧咱們生意呢?!?/br> 幾人你來我往說了幾句,都還有事,便沒耽誤,張滿倉叫了馬車,和牙人一起先到后頭胡同接了兩位房主,而后便往戶部衙門而去。 瞧著兩人走了,三姐兒面上才露出些愁也不是怒也不是笑也不是的微惱來,拍著額頭道:“好了,好不容易、這下又緊巴巴了?!?/br> 隔壁廣聚酒樓,玉格和郭掌柜正說著話,突然打了一個噴嚏。 郭掌柜道:“可是受了涼?你得多注意一些,有時這天氣熱了,受涼的人反倒多了?!?/br> 玉格笑著點點頭對郭掌柜道:“是,最近事情多,沒注意,可能一下子減衣服減得太狠了?!?/br> 六姐兒眼珠子一轉,捂著嘴和五姐兒小聲嘀咕道:“肯定是三姐這會兒正念叨他呢?!?/br> 五姐兒眼底閃過一陣笑意,木訥呆平的五官霎時生動起來。 然而玉格是真的受涼了,第二天起來鼻子就有點齉,人也有些沒精神。 六姐兒頭一個著急起來,“我讓人去找大夫?!?/br> 玉格忙拉住她,“沒事兒,過兩日就好了?!?/br> 五姐兒也不贊成,“萬一拖得更重了呢,還是找大夫來看看吧?!?/br> 玉格道:“真不用,嗯,那就中午的時候讓桂花嬸幫我熬一碗姜湯,沒事兒,我這會兒洗個澡換身衣服,再吃了午飯就得去佐領大人府上了?!?/br> 六姐兒又噘著嘴不滿意了,“你病了,怎么也不早點起來告訴咱們,你瞧,這會兒連看大夫的時間都沒有了?!?/br> 玉格關著耳朵,把兩人的嘮叨聲甩在后頭,等洗完澡吃完飯,要出門的時候又被三姐兒和四姐兒輪流念叨了幾句。 出了紅福記,玉格帶著張滿倉慢慢往佐領府上走,院子雖然買下來了,但還沒有正式交到他們手上,所以馬車也沒有停到這邊,而且舅舅和姨母他們離這邊更遠,所以馬車被陳氏留著今兒接人了。 到了佐領府上,玉格和門房的大常說明來意,大常讓他們進門房歇腳,便自進去幫她通報。 沒等多大會兒,便有一個小廝跟著大常出來,領玉格進去。 路上的打點自不必提,小廝對玉格的態度極為友善,收了荷包,告訴玉格他叫慶巖,又說提前恭喜玉格。 玉格以為他是說她進官學之事,笑著謝過,慶巖笑著挑了挑眉,卻沒往下說。 等進了正院見了鄂爾泰,玉格才知他這恭喜另有其意。 “你上回說的蜂窩煤已經做出來了,工部讓人試了,比起用普通的煤炭,大約能節省下三分之一,這是大功一件,你做得很不錯?!?/br> 鄂爾泰的嚴肅的臉上也帶出了些笑意,“你想要什么獎賞?” 玉格連忙躬身道:“小的只是胡亂想想,說不準轉頭就忘了,能真正做出來,都是大人的功勞,不敢討賞?!?/br> 鄂爾泰笑了笑,又問:“你三姐四姐已經落選回家了?” 玉格笑著應道:“是?!彼运莫勝p已經收到了,不敢再貪心。 鄂爾泰點點頭又道:“正好,我夫人家里有兩個遠親,家里的兒子也正到了說親的年紀,兩家求到了我夫人那里,我瞧著倒與你三姐四姐正合適,我讓人去把帖子拿過來,你拿回去讓你阿瑪額娘瞧瞧?!?/br> 玉格按下心底的愕然,原來這喜在這里。 不過,等等,不要先往壞處想,沒準是好事,最起碼這是明媒正娶的正妻,又是佐領夫人家的親戚,不一定是壞事。 他既然想施恩,挑的也必定是好人家,至少會比她們家自己能夠到的好得多。 不一定是壞事。 玉格笑著躬身道:“是,多謝大人和夫人惦念,小的回去就告訴父母?!?/br> “嗯?!倍鯛柼c點頭,又說了幾句明兒入官學后用心讀書的事,不大會兒,丫鬟取了帖子過來,玉格收下帖子,告退出去。 玉格把兩張帖子揣到懷里,又和恭喜自己的慶巖說著話往門房處走,從慶巖的口中又打聽到帖子上那兩家人的一些消息。 門房里,張滿倉和大常也正說著話,瞧見玉格出來了,忙起身提出告辭。 出了佐領府,兩人便都安靜下來,交際應酬實在是一件費心神的事。 兩人靜默的往西四牌樓走,另一邊,棺材胡同里,陳氏換上了新衣裳,頭發也梳得一絲不亂,只是神色卻不是很安穩。 請各家到廣聚酒樓吃席的信兒,陳氏昨兒就讓二姐兒和金姐兒傳過去了,可是馬車的安排上,卻一直沒拿定主意。 “這一趟也不能都拉過去,先拉哪一家呢?我是坐馬車里挨家去接,還是怎么的?不知道酒樓那邊打點好沒有,要是人過去了,那邊沒人招待,可就太失禮了?!?/br> 陳氏這會兒又激動又緊張,這是她們家頭一回請家里親戚吃席,也是頭一回這樣有體面,直接到酒樓去吃席,還派馬車接送。 “唉,”陳氏緊張得有些無措,越是有臉有面兒的事,就越是怕哪一處沒有做好,讓人挑理兒。 大姐兒笑道:“您先過去紅福記那邊不就好了?先讓馬車送了你和二妹,還有金姐兒她們過去,再讓馬車去接人,還能多坐幾個,也能少跑幾趟,至于先后,先大舅舅,再小舅舅和姨母,就按著長幼來?!?/br> 有人說了主意,陳氏心里就定了許多,“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陳氏點點頭,拉著大姐兒的手道:“好,就按你說的來?!?/br> 大姐兒安撫好陳氏,便出去和丈夫馬志祥說話,馬志祥也穿得一身簇新。 今兒一早,陳氏就先派車去接了大姐兒過來幫忙,馬志祥作為女婿也跟過來幫忙,至于家里其他人,這會兒也要派車去接。 “我和額娘說了,先去接舅舅姨母他們,咱們家里,我想著要不咱們另叫一輛車?不然到時候最后一個到,是不是也不好?” 馬志祥笑著點點頭,“你想得很是,我這就去安排?!?/br> 而就在全家人都鄭重得幾近忙亂的時候,紅福記里三姐兒四姐兒幾個照舊看著生意,五姐兒和六姐兒在工作間對著材料,至于玉格,還在路上溜溜達達的往回走。 第74章 、談親事 到了廣聚酒樓,看著三層樓高的大酒樓,不說后頭到的陳慶一家如何,就是陳氏自己都有些膽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