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200節
接見這些地主鄉紳的地點,設在了鼎德軍營。 雖說劉淵非要把將軍府讓給他,但實際上李洵卻沒怎么用,除了一座主院,其他地方都讓劉家人正常居住了,日常辦公cao練,一般都是在鼎德大營。 天沙城不如鼎德的營地寬暢,如今大部分兵力還是在鼎德cao練,天沙城只留下一萬左右進行防守。 張老爺子等人被領著走進軍營,便要路過軍營的一片校場,隔得老遠,便能看到士兵們列陣訓練時的喊殺聲,當真是威風凜凜。 而且那烏壓壓的人頭,估計有好幾萬。 遠遠地看著,都叫人心中發虛。 張老爺子和其他幾個郡的代表人物互相交換了個眼神,心知這是慎郡王的下馬威,可他們只身前來,為了小命著想,卻是真得屈服于這個下馬威。 張老爺子更是心中后悔。 他還是草率了,先前想著,若是自己不親自來,恐怕不夠格見慎郡王,或者讓慎郡王覺得他們沒誠意。 如今見著慎郡王這幾萬軍隊,他才發現,這一趟其實很危險。 慎郡王畢竟等同于一國之主,真觸怒了他,不管之后如何,他們這幾個身在虎xue的人,怕是連命都保不住。 進入帥帳,幾人恭恭敬敬地下跪行禮,完全不敢拿大,還獻上大株的珊瑚,品相極好的佛像,南海珍珠等,恭賀李洵收下良將強軍。 伸手不打笑臉人,他們表面上態度謙恭,李洵自然也不會一開始就擺出冷臉來,任由他們東拉西扯了一會兒,這才道: “本王不太喜歡拐彎抹角浪費時間,各位有話便直說?!?/br> 如此直接的話語,叫打太極的張老爺子等人心中一喜,心道,慎郡王果然是太年輕,定性不足,這便意味著破綻。 如此,即使手中擁有強大的兵力,也并非是沒有辦法對付。 來之前,他們早就想好了說辭,由張老爺子出面道: “郡王,草民等人此次前來叨擾,是有事來想請郡王給草民們做主!” “何事,說來聽聽?!崩钿樕媳娌怀鱿才?。 那張老爺子便道: “郡王您愛民如子,大家都是知道的,可下頭的官員亂來,假傳您的旨意,實在是要逼得人沒活路啊?!?/br> “他們規定五日內無本人憑文書認領田地,便將私產收歸官府??上惹皯饋y,這些田產的主人哪有幾個在本地,五日內認領,別說趕回來,就連消息都還沒收到呢!” “還有那些在戰亂中遺失契書的,他們也不認。這不是強搶民田么!而且還不允許田地私下買賣,只能賣給官府。您說哪朝哪代有如此行事的?” 當然,這是針對大數目土地的,小數目的,若有足夠的人證,還是可以重新辦下契書的。這點上,張老爺子選擇性忽視。 “咱們這些人離郡王近,知道郡王的為人,明白是有人打著郡王的旗號中飽私囊,就怕全天下的名門望族和鄉紳地主都誤會郡王,以為您不給他們活路。到時候,豈不是壞了您爭奪儲位的大好形勢?” 不得不說,這張老爺子人老成精,是很會說話的。 字字句句,沒有一句指責李洵,只把所有的政策推到下頭的官員胡來的名頭上去,給了他很大的臺階。 隨后又擺明了厲害關系,說他的這些政策,不僅損害了他們這些人的利益,還損害了全天下名門望族的利益。這些人里,不僅有鄉紳地主,還有朝中官員。 他若執意不改,必定會讓朝中那些原本支持他的官員變得不再持他。 眾人滿以為話都說到這個份上,慎郡王再怎么也得好好掂量一下厲害關系了。 誰也沒想到,他根本不接招,直接變了臉色,冷聲道: “你們所說的每一條政策,都是本王親自簽發的。不給你們活路?” 他目光凌厲地上下打量著他們,“你們一個個滿身珠翠,綾羅綢緞,吃得大腹便便,這叫沒活路?” “難不成在你們眼中,只有像往日那般,糧食布匹爛在你們的倉庫里,平民百姓都凍死餓死才叫有活路?” 一番疾言厲色的質問,叫幾人擠出來的假笑都僵在臉上。 直面沖擊的張老爺子更覺得被慎郡王的威勢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他到底也是一家之主,見過不少風浪,心知此時必須要穩住,要把他們的要求全部擺出來,否則便沒有說話的機會了。 他做出謙恭的姿態,快速道: “郡王息怒,草民們自然不是這個意思!” “草民等人只是以為,為平民百姓廣發土地,便會導致草民們手上的地無人耕種,對我們確實損失不小。但郡王體恤百姓,我們也理解,就想說,您能不能在認領的時間上稍微寬泛些?五日實在太倉促了,少說要放寬到兩個月才夠的?!?/br> “另外便是不允許私下土地買賣,也確實有些讓草民等為難,地不許買賣,不就等于成了廢土么?咱們手上最值錢的就是地,這樣一來,要是有個周轉不靈的時候,是真能將人逼上絕路的?!?/br> 其余人也紛紛附和,仿佛他們是真有多可憐一般。 李洵冷眼看著他們唱作俱佳地表演,然后毫不留情地一一駁斥。 “你們說五日時間不夠,這怪誰?北戎大軍來的時候,是本王讓他們舍棄故土逃那么遠的嗎?其他平民百姓,怎么就能留下來對抗敵軍?” 言外之意就是,他們先舍棄國土,就不配再擁有那些土地。 “再說土地私下買賣,別以為本王不知道你們打什么主意,真要放開了這口子,本王發下去的土地,要不了幾年,就全回到了你們手里?!?/br> 大到名門望族,小到鄉下的大地主們,有一百種辦法和時機,讓普通百姓不得不抵押土地向他們借錢,最終甚至連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抵進去。 李洵將話說得如此直白,明顯是完全看破了他們的打算,并且絲毫沒有商量的余地,這叫張老爺子等人臉色都很不好看。 幾人心中暗恨李洵逼人太甚,卻因為在鼎德軍營中,一點也不敢表現出來,只恭順地道: “既然郡王自有主張,草民等人便告退了?!?/br> 李洵沒有立即應允,而是告誡道: “你們家資豐厚,待百姓手中有了余錢,行商也一樣有巨利。這是本王留給你們的余地?!?/br> “可若有人貪心不足,總是想著把貧苦百姓碗里最后一點糧都搶干凈,本王也有的是辦法,讓你們手中什么都落不著!” 他有更徹底的辦法,可以將他們手中的田地財產榨得一文不剩,但這種辦法控制不好也容易誤傷無辜,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打算用,也希望他們能好自為之。 “是?!?/br> 幾人面服心不服,滿懷怨怒地離開了鼎德大營,待回到客棧,這才開始發泄滿肚子的怨氣。 “慎郡王這話說得,好像給了我們多大恩惠一樣,可我們明明有土地,可以一勞永逸,憑什么要去冒著風險辛苦行商?” “對啊,原說皇帝昏庸無能,可再怎么昏庸無能,那也沒像慎郡王這般不講道理,這簡直是明搶!” 幾個年輕些的望族子弟義憤填膺。 唯有張老爺子嘆息著道: “他手握強兵,連北戎蠻子都奈何不得,我們又能如何。如今只能自認倒霉,別的就以后再看罷?!?/br> 幾個年輕些的聞言,也是心灰意冷。 他們這些秦川平原上的望族,倒霉攤上了慎郡王這殺神,如今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恨恨道: “都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他慎郡王得罪完了天下士紳,又能囂張到幾時!” “哼,咱們且先隱忍不發,到時候在朝中那些人得到消息,自然會想辦法對付他?!?/br> * 就連劉淵聽聞這些人臉色陰沉地離開,也忍不住前來勸說李洵。 “郡王,雖說臣管著軍務,不該插手政務,可如今看來,秦川平原幾郡的士紳,對郡王的土地國政怨言甚重,只怕此事傳揚開來,也會影響士紳望族對郡王的支持。這天下,畢竟也還是望族士紳的天下?!?/br> 李洵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也知道他并非是出于私心才這樣勸說他。于是笑著問他: “大將軍以為,普通百姓多還是望族士紳多?” 劉淵怔了怔: “自然是普通百姓多……郡王的意思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黎民百姓多愚昧,散若砂礫,遠不如望族士紳能成事??ね跞粲行膯柖χ性?,終歸還是需要他們的支持?!?/br> 李洵知道,劉淵哪怕愛護兵將,也還是官宦世家出身,并不明白民眾的力量到底能強大到何等地步。 百姓因為受教育程度低而愚昧,卻并不是傻子,他們知道誰才是真正對他們好的人,對于自己的利益也算得清清楚楚。 “百姓散若砂礫,那便將他們聚集成鋼鐵玄石。我們手下能征善戰的士兵,哪一個不是來自于百姓之家?” “墻頭草一般的望族豪紳是靠不住的,自身手握強兵才是安邦定國之本。然強兵何來?” “民富方能國強,國強方能兵強?!?/br> 望著李洵傲然而立的身影,劉淵心中大震。 他以前竟從未想過這樣的道理,初一聽聞卻知道這才是正理。 嘴角也不由露出放松的笑意來,看來先前是他白擔心了。如何謀奪治理天下,慎郡王比任何人都想得透徹呢。 第154章 嘉佑帝自從得知秦川平原的消息后, 心急如焚,卻一籌莫展。 但他既沒有強行威逼魏平光出謀劃策,也沒有召集更多的大臣集思廣益。 因為他心里很清楚, 滿京上下的勛貴大臣,有幾個不是見風使舵的玩意兒, 他越是表現得焦急不安,那些人便越容易覺得他外強中干。 憑那些人的行事作風,不知道多少人會暗地里去跟李洵示好。到時候, 這京中必然多出不少的內應與騎墻派, 形勢將對他更為不利。 不過,這樣的焦灼很快在秦川平原傳來最新消息后得到了緩解。 得知秦川平原上幾大望族的代表人物前去拜見李洵后,臉色陰沉地從鼎德大營離開, 嘉佑帝忍不住大笑三聲: “天助我也!李洵那逆子, 竟如此狂妄, 將秦川平原上的望族得罪了個徹底!簡直是自取滅亡!” 如此,嘉佑帝心中終于有了底氣。 他先是召來魏平光, 將消息給他看后, 隱晦地進行了警告。 “平光,這二三十年來,朕待你與魏家如何?魏家在朝中地位如何?” 他能感覺到,自從戎族聯軍圍城以來, 魏平光對他的不滿以及辦事時的消極怠工。 但如今陳太師已經被他抄家滅族,他能用且能信得過的人不多。他辛苦將魏平光扶植成右相, 自然不可能隨意放棄, 將他扳回正道, 為自己所用才是正理。 魏平光如何不明白嘉佑帝的點撥, 事已至此, 容不得他再退縮。 慎郡王再好,也不是一路人。他和家族,只有嘉佑帝這一個選擇。 心中嘆息著,他心中的主意逐漸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