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117節
沒有人比病患本身更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阿古達木這次能醒過來,全靠一口氣撐著。 他深知若是自己就這么去了,他好不容易聚攏的草原部落,很快便會成為一盤散沙,再難成氣候。 為了心中的抱負,哪怕再痛苦,他也想再多活幾年,直到他的繼承人能平穩地從他手中接過權柄。 “傳令下去,讓清河戰線調三萬大軍支援秦川平原,聽哈丹調遣?!?/br> 原本他最中意的繼承人還是長子蘇德,年紀最大,性格沉穩,能力出身都不錯,他繼位名正言順能服眾,可如今蘇德犯下的錯太嚴重,不僅損了汗國的臉面,更折損了汗國的實力,已經不適合了。 其余所有人里,只有驍勇善戰又出身高,身后有兩大部落支持的哈丹,更容易壓得住大小部落,順利地繼承汗位。 如今,他需要讓哈丹立下更多的戰功來鞏固地位。 而且正是因為草原遭遇了重大危機,實力大不如前,才更需要快速占據秦川平原進行回血。 只要全面占據秦川平原,又打通了鼎德這道關卡,便可以源源不斷地往草原輸送糧草,還有大量的中原兩腳羊可充作軍奴勞動力與軍奴。 以后若要是進攻慎郡王的城池,就驅趕幾萬軍奴在前頭阻擋消耗對方的震天雷,可比自己的士兵拿命填要劃算多了。 而調集三萬大軍,也不至于影響清河戰線的大局。 哪怕清河戰線布置了最多的大啟兵力,卻戰斗力非常一般。 而且他們的北戎大軍已經占據了城池,就算對外攻伐不利,據城自守是一點難度都沒有。 只要等到打通了鼎德關隘,哈丹率領的近八萬大軍隨時可以調轉方向增援清河戰線。 聽到這樣的安排,一旁的烏力罕目光閃了閃。 緊接著便聽阿古達木道: “烏力罕,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交給你去辦?!?/br> 烏力罕打起精神道: “請父汗吩咐!” 阿古達木道: “你去一趟額尓巴托,游說西戎與我們一同進攻大啟,牽制鎮西軍與慎郡王?!?/br> 額尓巴托正是西戎王城所在。 阿古達木很清楚,這一次西邊那些jian猾的家伙們之所以沒有一起進攻大啟,絕對是因為想跟在后頭撿便宜。 他們在等他把大啟這巨人打得缺胳膊斷腿,甚至最好能引走部分鎮西軍再出手。 這樣便能以最小的代價在大啟身上啃下rou來。 若沒有竄出慎郡王這么個意外,阿古達木壓根不在意西戎汗國到底何時發動進攻,可事到如今,若西邊沒有威脅,慎郡王便會集中全部力量來對付他。 狡猾的慎郡王,很擅長伏擊他人,卻止步于克烏湖城再不肯往前,讓他的布置白費。其北上一趟收獲無數,卻沒有任何戰力損耗。 若不出意外,以后他可能會繼續往東侵蝕,占據更多原本屬于北戎汗國的土地。 要知道,越往南的部分,越是水草豐美氣候適宜,若他們往南這部分的沃土都被慎郡王搶去,他們北戎汗國以后要如何生存? 至于東邊的那些家伙們,他與他們有仇,不便前去聯合。 而且,東邊的部落南下,搶的是他們將來的地盤。 就算他不說,等西戎汗國也對大啟發起進攻,難保沒有一些部落渾水摸魚。 當然,那些家伙們早已經分崩離析各自為政,一時間應該很難成大氣候,等他消化了大啟的地盤再來收拾也不遲。 “此事關系到汗國的生死存亡,烏力罕,你是汗國的棟梁之才,沒有人比你更適合這件事,你必須成功?!?/br> 在諸多兒子里,論腦子好用,嘴皮子利索,烏力罕絕對是排在第一的,這樣的重任非他莫屬。 只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孩子身上終究流著中原人低賤的血,不到萬不得已,他絕不可能交給他兵權。 他也希望烏力罕能識趣,一直把自己放在謀臣的位置上,將來盡心輔佐哈丹。 看著敬仰的父親寄以厚望的目光,烏力罕心中的陰霾稍微被驅散了些,他握著拳頭,暗下決心,他一定會出色地完成這次出使任務,讓父親摒棄偏見,明白他才是最合適的! * 北戎王子來訪的事,在西戎汗國內部,引起了不小的波動。 西戎汗帶著最器重的兒子那彥圖一起接見了北戎王子烏力罕,此時烏力罕離去回驛館,父子二人正在私下商議。 與已經六十左右的北戎汗不同,西戎汗如今才四十出頭,還算年富力強,再加上邊疆無戰事,他的兒子們時常都是在王庭,圍繞在他身邊接受教導的。 “那彥圖,你覺得如何?” 北戎汗問道。 兩個鄰居打起來了,還已經打了一年,西戎自然也是時常關注兩方戰事進展的。 對于是否攻打大啟,西戎汗有些遲疑。 畢竟,不管是二十多萬的鎮西軍,還是離他們只有兩郡之隔的慎郡王,哪個都有些棘手。 鎮西軍常年打交道,戰斗力不過爾爾,只是人多,且據守城池,很容易久攻不下。 更讓人忌憚的卻是那慎郡王,這家伙可是一口氣從強大的北戎部落手中,拿下了兩大塊地盤。 他們若是東進,很容易讓慎郡王認為他們是沖著他去的。 到時候若是直接將刀頭一轉對準他們,豈不是自找麻煩。 而且,那北戎汗行動前并未與他們商量,如今再叫上他們,肯定是為了讓西戎汗國去為他牽制慎郡王。倒是打得一副好算盤。 那彥圖深知父親的顧慮,心中卻早已有了主意,聞言答道: “父汗若是問我,我自是贊同開戰的。烏力罕王子有句話說得很對,若我們坐視慎郡王與大啟削弱甚至消滅被北戎汗國,下一個屠刀所向的地方,便是我們。到時候,大啟舉全國之力攻打我們,我們別說從大啟身上扒下rou來,就算自保也要費一番力氣?!?/br> “如今我們若是開戰,東戎汗國那邊也絕不會閑著,到時候大啟四面楚歌,不管我們是提條件,還是趁機占據他們的城池土地,他們都會無暇顧及?!?/br> “至于慎郡王這樣的強敵,我們暫時最好避其鋒芒,從南邊進攻,盡可能遠離慎郡王的地盤。這是個刺猬,很容易讓人rou沒吃到,扎一嘴刺?!?/br> 那彥圖并非是個心胸寬廣的男人,對于去年在大啟京城受辱的事,他至今一想起來就覺得火冒三丈。 如今有機會報復回去,他自然是不會放過。 當然,這只是一點小小的私心。一個女人哪怕貴為公主,也總歸不過是個女人,和汗國的利益比起來,微不足道,不過是添頭而已。 西戎汗認真思考著兒子的建議,沉默了好半晌,這才問道: “以何種理由開戰?” 聽到這話,那彥圖頓時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嘴角一勾,理所當然地道: “自然是他們愚弄兒子,以親王之女代替公主和親,輕慢侮辱我們西戎汗國!” 雖然那親王之女,仔細接觸起來其實頗有趣味,并不比六公主差,但開戰必須師出有名,這無疑是個極好的借口。 他倒要看看,到時候四面都是強敵,那嘉佑帝是否還要力保他那寶貝女兒。 他可是很期待六公主被送到西戎,作為平息他怒火的慰藉品。到時候他一定要好好羞辱那蕩婦,一雪前恥! 第91章 卻說嘉佑帝這邊, 在鼎德的北戎大軍撤退七日后,也接到了來自鼎德的軍情奏折: 北戎緊急撤軍,鼎德北面由蘇德率領的五萬余大軍全都撤走了。他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希望朝廷能發兵天沙城,救援鼎德。 本是五百里加急, 卻因為往東的時候要翻山越嶺,又要繞過被北戎占領的天沙城而耽誤了些時間。 事關重大,嘉佑帝召來了魏平光商量。 魏平光道: “陛下, 不論北戎是何緣故撤軍, 鼎德也總算有了喘息之機,不像先前一般必定陷落無疑……” 他遲疑地說出了自己的主張。 既然鼎德還有得救,那便應該趁著北戎軍力削弱, 增援鼎德, 盡可能地守住鼎德城。 畢竟鼎德的位置非常關鍵, 占據這戰略位置,不讓北戎直接長驅直入秦川平原, 他們便還有可能收復秦川平原。 以往不救鼎德, 是因為鼎德北邊有五萬多的北戎大軍,一打天沙,北戎必然繞過山脈分兵來援,很難拿下天沙, 只會繼續膠著,空耗兵力。 但如今, 鼎德北邊沒兵, 北戎的注意力都在鼎德南邊, 以及清河戰線, 天沙城防守薄弱, 只要他們此時擠出兵力出兵突襲,是有很大可能性拿回天沙城的。 拿回了天沙城,就能給劉淵那邊送上來自京城的軍需和兵力補給,也斷絕了北戎再次輕易增援的可能性,相當于關門打狗。 當然,這狗是惡犬,沒那么好打,但再怎么也比讓對方隨時可以源源不斷地增援要好。 嘉佑帝聽完沉思了許久,道: “你說得的確有理,只是一點,兵從何來?” 魏平光道: “禁軍?!?/br> 如今京城附近還有十五萬禁軍,如若派出最精銳的一萬騎兵,輕裝上陣翻山渡河,最多十一二天,就能抵達天沙城下。 至于軍需補給,先沿路征用補給,后續再由大部隊跟上,也不會有太大差池。 京中如今的十五萬禁軍,完全可以調一半去增援鼎德。 天沙城離京城七百余里,山道由大啟軍隊把持著,易守難攻,就算東戎趁機作亂,也能很快回防。 嘉佑帝沉思了好半晌,看著輿圖反復推敲,最終卻否決了他的提議。 “不可,豈知北戎不是使詐,故意誘禁軍前去?” 魏平光道: “劉淵經驗老道,不至于在如此大事上疏忽?!?/br> 嘉佑帝卻還是不肯答應,只道,京城是國都所在,不容有失。 精銳禁軍若盡數被誅滅,京城的防守將變得十分薄弱,東戎若趁機作亂,京城很容易陷入危險之中。 對此,魏平光再無法反駁,只在心中默默氣。 北戎從南邊攻打鼎德會更容易,一時間不會分兵去北邊。 此舉雖有賭的成分,卻是唯一能找回一分勝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