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115節
李洵只是順便一問,倒不是真的在意這個。 蘇德是北戎可汗長子,身份尊貴, 那種情況下被部下護送逃走也是很正常的。 能一次性消滅了北戎將五萬多兵馬,就是最好的戰績。至于蘇德, 北戎汗好幾個兒子,其本人的價值并不大,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抓到錦上添花, 沒抓到也不影響大局。 “無妨, 下去休息吧?!?/br> 既然林樂慶那邊已經成功完成任務,那他就沒必要再帶著如此多的兵力駐留在克烏湖城吸引北戎注意力了。 當然,北戎主動留給他的城池, 還是要守住的。 這城池雖然防御不太行, 卻能很好地輻射其部落占據的疆土, 占下來對于防線北移,以及開發目前占據的草原疆土都是很有好處的。 足足留下了一萬士兵駐守, 又派人回肅城, 讓運送更多的火藥武器與其他軍需補給來克烏湖城,李洵這才帶著其余人開拔返回納古斯城。 * 李洵率部突襲北戎部落期間,林德康也開始對納古斯城進行規整。 首先自然是各種牲畜,財物的徹底搜索與登記造冊。 其次, 則是對所有俘虜進行登記與安置。 這次所俘,北戎人男女老少加起來有三萬, 奴隸一萬八千人, 其中被納古斯城打敗后收歸麾下的其他部落戎族奴隸七千人, 采買來的色目工匠一千, 中原奴隸一萬人。 奴隸們如同牛羊一般, 基本上全是納古斯家貴族們的私產。 林德康首先安置的就是中原奴隸,他讓士兵們把這些人單獨放了出來。 沒多久,一群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人便被帶到了納古斯城的領主府邸前。 看到他們飽受摧殘又瑟縮膽小的模樣,林德康不由得眼眶一熱,這可都是大啟的子民??! “大啟的子民們,大啟慎郡王如今已全面攻占納古斯城,全殲納古斯城一萬多兵馬,你們得救了!從今往后,你們都將恢復自由,再不受北戎蠻子的奴役踐踏!” 聽到這話,底下的中原百姓們都呆住了。 這幾天,城里一直在打打殺殺,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生怕被一方拉去做沖鋒陷陣的軍奴,便想盡辦法地躲藏起來。 但最終,他們還是被一群中原口音的士兵將他們找了出來,驅趕著與北戎平民及其他奴隸關押在一起。 深陷北戎腹地已經太久,連鄉音對他們來說也已經陌生了。 而且,那些中原士兵刀口帶血,渾身的殺氣,其中還有人不斷用北戎話呵斥,讓他們老實守規矩,他們根本分辨不出這到底是大啟官兵,還是已經效力于北戎的中原人。 畢竟他們曾經聽說,像是河陵那些地方,就不僅有北戎士兵,還有一些效力于北戎的中原廂軍。 他們只能像是待宰羔羊一樣,溫順地聽從士兵們的指揮,老老實實地走進關押他們的牢籠。 剛才卻有一隊士兵前來對著關押所有俘虜的牢獄中喊話,讓所有中原人都出來。這一次是說的中原話。 以往的每一次,被單獨叫出去的中原人都沒什么好下場,眾人心中恐懼極了。 可他們已經被北戎貴族打殺怕了,即使如此也不敢欺瞞,只能聽命走出去。 原以為等待他們的或許是被屠殺的命運,卻沒想到,一來竟然聽到這樣一番話。 過了好一會兒,他們中才有人回過神來,不敢置信地道: “真的是大啟的官軍?” “應該不會錯的,只有大啟的皇子才叫郡王,北戎的叫臺吉呢?!?/br> “那老者穿的是大啟的袍子,他身后那些人都穿著咱們大啟的衣服!” “所以,真的是大啟官軍來救我們了?” 聽到這樣的聲音,林德康心中很不好受,他高聲喊道: “沒錯,真的是大啟官軍來救你們了!看看,那些全都是北戎蠻子的首級,他們的士兵全都被慎郡王率軍殺光了,以后再也不會回來了!” 看著那碼得高高的京觀,每一個都是北戎蠻子編者小辮的頭顱,眾多中原百姓終于有了得救的真實感。 這些中原百姓,被擄到北戎,長的有一二十年,短的也有三五年,飽經苦難與折磨,好不容易才活下來。 無數次夜深人靜,他們都幻想著有一天大啟官兵能來救他們,可第二天一早起來的時候,面臨的卻依然是饑寒交迫,做不完的活,挨不完的打,稍微不如意甚至會被北戎貴族直接抽刀砍殺。 連北戎貴族圈里的任何一只畜生都比他們金貴! 但這一刻,夢中的場景真的實現了。 “嗚嗚,太好了,得救了!” “朝廷終于來救我們了!” 上萬人哭成一團,發泄著劫后余生的欣喜和多年苦難帶來的恐懼與傷痛。 林德康也忍不住抹起了眼淚,過了好久,才稍微平復情緒,溫和地對眾人說: “從今往后,大家都是慎郡王治下的子民,郡王愛惜百姓,大家以后都會過上好日子的!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將士們去領飯吃?!?/br> 緊接著,眾人便被領到了一個架著幾十口鍋的露營地前,大家排著隊,各自領到了一些加了些許rou粒的白米粥。 聞著闊別已久的米香,許多人忍不住再次紅了眼眶。 好多年沒吃過這么像樣的東西了。 如今來的官爺,對百姓可真好,讓他們在這一刻完全感受到了有國家庇護的溫暖! 想起先前在牢獄中吃的那些粗得刺嗓子的粗面窩頭,還每天只有一個,眾人心中由衷地生出一種被偏愛的驕傲。 看看,他們是大啟子民,現在占領者這座城的是大啟的郡王,所以他們才享有這么高規格的待遇! 然而,屬于大啟子民的高規格待遇還不止這些。 等他們吃飽了飯,那位和藹的官老爺又來宣布了慎郡王對他們的安排: 所有大啟子民,每人都可以分到三十只羊,兩匹馬,兩頭牛,以及屬于這些牲畜的一個冬天的口糧,除此之外,他們每天還能從營地里領到兩頓飯,完全足夠他們飽腹。 等來年夏天的時候,他們只需要交兩成稅,其余的,都歸他們自己所有。 以后每年都是如此,將牲畜總數的兩成上交給官府。 除了稅收外,如馬匹這些,只要驗收合格,可以征用為軍馬,都會按照軍馬的價格收購。合格的牛則要以市場收購價賣給官府,拉到南邊去耕地。官府不要的其余牲畜,他們都可以自由處置。 聽到這樣的政策,這些中原百姓都驚喜極了。 “這么多牲畜都白給我們,郡王太慷慨了!” “對啊,還只交兩成稅,等那些牲畜配了種,生了崽子,那可是會成倍地增加,我們能留下好多!” “那我們以后也可以像北戎人一樣,冬天能殺羊吃rou了!” “何止是能吃rou,還能掙不少錢呢!” “是啊,哪怕是一只羊也值不少錢,何況還有牛馬!” 要知道,這些百姓作為北戎貴族的奴隸,一般也都是在士兵的監視下為貴族們放牧,照顧貴族名下的牲畜,對于怎樣配種,怎樣接產,怎樣照顧幼崽,怎樣擠奶割草等畜牧業知識,都非常清楚。 他們十分有信心在來年把這些牲畜的數量直接翻倍。 如此一來,未來的日子可真是太有盼頭了! 連駐守城池的士兵們,都羨慕他們的待遇,直說納古斯城比肅城河原等地的安置政策優厚多了。 巨大的喜悅,讓整個中原百姓的群體中都充滿了喜悅,將他們身上曾經那些絕望都驅散了。 和中原百姓心境截然不同的,是北戎的那三萬牧民。 他們已經被關押了好幾天,每天只能吃一頓飯,但沒有人有心思顧及自己的肚子。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次打敗他們的是中原人。 若是被別的部落打敗,只要戰事結束,那下場不過是男的做軍奴,女的被強行嫁給其他部落的男人,總歸是暫時能活命的。 可他們的貴族對待所占據的中原城池,卻是時常不管男女老幼都全部屠殺的,他們不敢保證中原人不用同樣的方式來復仇。 血債血償,不管在哪里都是通理。 哪怕他們根本沒有參與戰爭,也必須為貴族與士兵們的行為付出代價。 死亡的恐懼之下,又哪里還有心思想別的。 有人試圖突圍反抗,被毫不留情地斬殺,殺了上百人后,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再也不敢反抗。 在中原人被帶走,并且得到良好的照顧后,他們被關了足足五天,終于等來了宣判。 他們雖是平民,卻幾乎每家都有出士兵,相當于戰犯家屬。按照北戎人對他們中原人犯下的罪行,本是應該將他們全部處死的。 慎郡王仁慈,念在他們并未直接參與戰爭,都是普通百姓,決定不殺他們。但他們必須為慎郡王工作三年贖罪。 這三年間,他們每天可以吃兩頓飯,有基本的溫飽保障但沒有任何報酬。 官府也會對他們所負責的牲畜產出進行考核,只要成績達到了合格線,三年后,他們便可以分到大啟子民如今一半的牲畜,從此以后享受和大啟子民一般無二的稅收徭役政策。 這個結果,可比這些北戎平民們原本預料的好太多了。 他們很多人,尤其是婦孺和孩子,原本就是別的小部落里戰敗后被俘虜過來的,對于如今的納古斯家族和北戎汗并沒有那么強的歸屬感。 不用死了,所有人都有種死里逃生的慶幸。 甚至在聽說了中原百姓們的待遇后,眾人更是下定決心要好好為慎郡王工作,爭取三年一到,就和中原人一樣成為中原子民。 畢竟,那位郡王對治下的子民實在太好了。無償發那么多牛羊,還每年只需要上交兩成。 要知道,他們原本在納古斯家族統治下,那可是要交四成的。而且要是貴族們要做什么,手上勞力不夠,還會強制征用他們去做苦力。 如今慎郡王這邊,只會因為修建如水渠,道路等公用設施服徭役,每年最長十五天,超過的都會給錢。 而且官老爺和士兵也不能隨意打殺平民,必須要按照律法執行,只要他們遵守律法,就沒有任何人有權力欺辱他們。 哪怕原本就是納古斯部落統治下的牧民們,也覺得這樣的生活比跟著納古斯家族要安穩很多,其他被迫歸降的就更別提了。 因此,當這些人終于重獲自由后,都老實乖順地在中原官府的調動安排下,認真工作起來。 他們每個成年人都根據年齡性別被分配了一定數量的牲畜,在原本的貴族牧場里,每個家庭直接對這些牲畜負責,來年根據牲畜的成長狀況來考核,三年后,每一年都考核合格,也是以家庭為單位分配屬于他們自己的牲畜財產。 除了日常照料牲畜,他們每天也可以吃兩頓飯,雖然是粗糧,卻不會餓肚子。若不刻意惹事,監察的士兵也不會打他們。 這樣的生活,對于身為俘虜是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堂了。 他們可是見過北戎貴族怎么對待中原俘虜的,隨意打殺連只牲畜都不如。那位慎郡王能對他們如此仁慈,許多人心中甚至生出了些感激。 畢竟在北戎汗統一這一大片草原之前,各部落之間打打殺殺很常見,勇士們死在敵人手中是很正常的事,他們并不太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