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113節
整個鼎德城包括劉瑾帶走的三萬人,也只剩下四萬出頭,卻要面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總共八萬多北戎大軍的猛烈進攻。 更糟糕的是,鼎德城被封鎖,他們失去了所有的補給。 四個城門,幾乎每一天都面臨著北戎大軍一次又一次猛烈的沖擊。 四萬多將士依靠著厚厚的城墻,憑借地形優勢艱難地守護著鼎德城。 投石彈丸與床子弩用完后,數不清的北戎大軍,前仆后繼地沖上城墻,讓士兵們感受到鋪天蓋地的絕望,但在這絕望中,他們越發拼命。 死,也要盡量多拉幾個北戎蠻子墊背。 劉淵堅持在城墻上與將士們共存亡,眼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士兵們倒下,他的心情沉痛無比。 多年心血建立起來的十萬精兵,他已經不敢數如今還剩下多少人,而這些人,又能支撐到什么時候。 他們似乎真的要耗盡最后一兵一卒了。 那之后,便是鼎德城落入敵手,近十萬北戎大軍如入無人之境般進入整個秦川平原。 戰斗到最后一刻,他們雖敗猶榮??伤桓市?! 不甘心守護了那么多年的秦川平原淪落敵手,不甘心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 正當他以為整個鼎德無法避免破亡命運時,突然北城門的士兵幾乎欣喜若狂地跑來,高聲匯報道: “大將軍!大將軍!北城門的北戎大軍撤軍了!” “什么?”劉淵難以置信,“怎么會突然撤退,會不會有詐?” 對方搖頭: “沒有詐,他們就是突然鳴金收兵,連很多糧草都沒搬,就騎著馬狂奔跑沒影了!” 饒是劉淵征戰沙場數十年,和北戎打了幾十年的交道,也沒遇到過如此詭異的情形。 可不管怎么說,沒了北邊的壓力,整個鼎德城的壓力便減少了一大半,這絕對是一件好事。 南邊的北戎大軍不僅兵力略少些,而且沒有那種大型投石機,防守起來不會太吃力。 似乎又能再茍延殘喘好一陣子了。 只是他怎么都無法理解,如此強大的北戎大軍,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怎么會形勢大好卻突然緊急撤退。 比他們更無法理解的是被迫撤退的北戎汗長子蘇德。 他實在不明白,怎么突然之間,原本不會攻打他們的慎郡王就殺向王庭,讓緊急回防了。 * 這事還得從十幾日前說起。 那時的草原上,牧草已經變黃,羊群必須開始圈養了。因為再過一個月,草原上就會下雪。 所以,按照以往過冬的經驗,牧民們必須帶著牛羊馬等牲畜趕緊回到城里。 北戎部落里,每家每戶都有上百的牛羊,貴族家中更是多達幾萬幾十萬頭,整個遷徙的過程相當浩大,幾乎要十來天才能完成。 而在牧民們回到城里以前,納古斯城幾乎是一座空城,并不需要太多的防守力量。 因此,防守納古斯城的納古斯家族主力守軍,是隨著最后一批牧民與牛羊一起回來的。 為了防備慎郡王,他們將在入口處駐扎下來,然后全力守護內城,卻怎么也沒想到,剛到城下,就有人拿著先行回城的納古斯家族族長信物,驚慌地來報,說城內發生牧民暴亂,讓所有大軍趕緊進城鎮壓。 一般人在自家的領地和城池里都會放松警惕。 更何況領兵的是納古斯家族的長子牧仁,他是個典型性情粗獷的草原漢子,聽到這消息不疑有他。 治下的牧民們,好些都是以前在其他部落或中原人那里抓來的俘虜,因為不滿部落貴族的統治發生暴亂是常有的事,既然族長如此吩咐,那必然是這次的情況很嚴重。 留下一千多人在城門外警戒,他便立刻帶著其余一萬大軍迅速趕往城內了。 眾所周知,為防備外敵偷襲,納古斯城選址在納倫山谷之中,通往城內的只有一條路,兩邊都是山,非常好防守。 占據著高處的地理優勢,試圖進入山谷的敵人絕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可他們怎么也沒想到,那些駐守在兩邊山上的留守兵力會突然向他們發動攻擊。 而且扔下來的不是他們時常使用的巨石,而是一種看起來不算太大最多不超過百來斤的黑色鐵球。 “有敵襲!” 剛有人警戒地叫出聲,便突然轟隆數聲巨響,只感覺到一陣熱浪襲來,身邊的人馬就被巨大的沖擊力給掀上了天,再落下來,便是血rou橫飛。 還沒來得及反應,便又有一波黑色鐵球落下。 更要命的是,即使沒被鐵球襲擊的地方,戰馬受驚,失去了控制橫沖直撞,根本無法有效逃離鐵球攻擊。 一波又一波的鐵球落下,一次又一次的轟然巨響,不過短短一刻鐘,整個山間道路上便滿地殘肢斷臂,上萬的草原勇士,活著的不到百人。 看著這慘烈的景象,牧仁終于后知后覺地反應過來: “震天雷,是慎郡王!” 是他們以為根本不可能攻擊草原部落的慎郡王,趁著他們放松警惕,占據了納古斯城,然后誘他們進城,在路上對他們進行了埋伏。 可他現在明白這些也晚了,因為他留在城門口的那些人,也很快被慎郡王的人圍堵,死的死,降的降,竟是一個也沒能逃脫。 他再無可以翻盤的資本。 他和其余活著的草原勇士,也全部成了慎郡王的俘虜,被關進了外城城樓附近的牢獄中。 被關押了一晚上,滴水未進,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聽到外頭的中原人們在慷慨激昂地喊著什么。 “他們在說什么?” 他問俘虜中懂中原話的人。 那人面色發白,眼含恐懼: “是慎郡王在誓師,說要趁著王庭兵力空虛又毫無防備,一路向北,直搗王庭!” 牧仁心中一凜。 沒有人比他這樣的上層貴族更明白,如今的王庭兵力有多空虛。 鼎德與清河戰線,足足占據了十八萬兵力,加上曾經被慎郡王剿滅的兩萬多,整個北戎疆域,剩下的兵力只有四萬多。 這四萬,布置在河陵的有兩萬,納古斯城有一萬出頭,納古斯城往北的兩座城池加上王庭,總共不到一萬七千。 若慎郡王趁虛而入,真的能輕輕松松直搗王城,甚至俘獲毫無防備的大汗。 想到這其中的嚴重后果,他頓時著急不已: 絕不能讓王庭毫無防備,他必須馬上想辦法給他們報信!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夜他趁著守衛松懈,聯合其余俘虜一起制造混亂,搶了一匹馬逃走了。 而此時的帥帳之中,林樂慶來向李洵復命: “郡王,牧仁逃走了?!?/br> 李洵在燈光下批閱著從肅城河原等地送來的條陳,聞言只是點了點頭,仿佛并不在意。 林樂慶終究還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 “郡王,咱們直接偷襲北戎王庭不是正好么,為什么要走漏消息讓他們有所防備?” 李洵抬起頭來,看向一臉糾結的林樂慶,心知他不給個答復,這位得力干將恐怕要連續好幾夜都愁得睡不著覺了。 他從公文里拿出一份條陳給林樂慶。 林樂慶接過來迅速閱讀了一遍,依舊眉頭皺得緊緊的: “鼎德告急……郡王,您是為了解鼎德之危才故意走漏消息的?” 非親非故的,郡王為了鼎德也犧牲太多了。 這樣一打草驚蛇,就算攻下北戎的城池,也捉不到北戎汗,到時候那些人打不過就往草原上四散跑掉,之后又能集結起來作亂,豈不是等于白忙活。 只見郡王像是看出他心中所想一般,意有所指地道: “是為鼎德,也不全是?!?/br> 說著,站起來伸手指了指身后的輿圖。林樂慶先是一愣,隨即眼中一亮: “郡王妙計!” 第88章 中原兵對上草原兵, 哪怕訓練有素,且戰馬相當,也依然有一定劣勢。 畢竟多年來的飲食基礎不同, 士兵的個頭就不如對方的人高大強壯。再加上北戎士兵大多兇狠彪悍,驍勇善戰, 正面對戰,必然要以己方的大量犧牲來換取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 這是李洵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而且, 他只有五萬兵力, 也消耗不起。 所以他更愿意等待時機,選擇智取。 這一次,鼎德與清河戰線幾乎吸引走了北戎的大半火力, 他才得以能輕易地拿下北戎的納古斯城。 因此, 不管是為了廣大腹地的中原百姓, 還是為了償還這一份人情,他都不會置鼎德于不顧。 但怎么救下鼎德又是一門學問。 長途馳援, 首先沿路的關卡就不好過。 鼎德與肅城之間, 有一片很大的沙漠,他去鼎德,要么從臨近邊疆的邊城,要么就要往南繞行。為了速度, 自然只能走邊城。 可哪怕鼎德告急,以嘉佑帝的做派, 也大概率不會愿意他越過幾座邊城去馳援鼎德。 那他總不能直接一路攻城略地, 先攻破自己人的城池, 再去鼎德。 再者, 以嘉佑帝對他的忌憚, 他馳援鼎德,對劉淵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圍攻王庭召回鼎德部分兵力是最好的解法。 而且歷朝歷代要真正解決草原游牧民族的襲擾,最重要的還是消滅其有生戰力。不然,就算打下他們的城池,憑著那些草原游牧民族在草原上來去如風的能力,想sao擾劫掠中原百姓,還是輕而易舉。 因此,李洵此次的目標其實根本不是北戎王庭,而是馳援王廷的幾萬兵馬。 他們回王庭馳援的路途長達千里,必然有適合伏擊的地方。 明白了自家殿下的意思,林樂慶開始在伍汲今年探索繪制出來的的北戎草原輿圖上找合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