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106節
第82章 卻說北戎方面, 因為肅城一線在出關上把控異常嚴格,消息傳不出去,只能迂回從其他地方繞行。 所以, 銀泰等郡開始大規模運糧后過了十七八天,消息才傳回了王庭。 身在王庭的納古斯家貴族大驚失色。要知道, 與河原臨近的北戎草原,正是他們部落的領地。 若大啟的慎郡王來攻,他們的部落首先就要遭殃。 北戎這樣出身在馬背上的民族, 平時是不畏懼與中原王朝打仗的, 打不過,草原這么遼闊,他們有健壯的駿馬, 大不了跑就是了。打勝未必容易, 要跑卻很容易。 只要人手還在, 隨時可以憑借靈活的優勢,侵襲大啟邊關城鎮, 掠奪財物糧食和人口, 讓大啟邊關的士兵和百姓不堪其擾,卻毫無辦法。 可唯獨在冬季,他們是聚集在一起的,人口, 牲畜,財物, 全都在城里。只要破城, 他們便會損失慘重。 那位慎郡王, 手中擁有那可怕的震天雷, 還有投石機, 一旦來攻,攻破城池的可能性極大。 冬季是繁衍的季節,如今部落里很多女人還有牛羊馬都在孕期,若是面對敵襲快速奔逃,很容易流產。 帶不走的大件財物,鐵器,糧草等,也很容易落入敵手。 到時候,納古斯部落損失慘重,可就再也無法在王庭說得上話了。甚至還可能被其他部落趁機吞并了自己部落的勢力。 納古斯家族的在王庭的大臣,第一反應就是請求大汗發兵增援納古斯城。 其他部落的人卻是大肆反對。 “先前就已經派了兩萬人駐守納古斯城了,還增兵,其他戰場不要了?” “對啊,咱們總共才二十幾萬的兵力,你納古斯城已經占了四萬,比清河戰線的兵還多,還嫌不夠?” “明眼人都知道兵力放在納古斯城,往南打根本啃不動,得不到好處,還不如往清河那邊增兵,好歹能搶些財物和女人!” “沒錯,剩下的兵力還得防備大啟攻打其他邊城呢!” 一時間,納古斯家族的人成了眾矢之的。 北戎也就是這幾十年靠著從大啟手中奪來的套河幾郡,多養活了很多新生兒,這才能湊出如今多達二十五萬的兵力。 饒是如此,也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得出一兩個壯勞力,才湊齊了這等規模。 這些人在草原上忙著割草收獲的時候,很多都是要回家幫忙的。 所以,他們這二十五萬大軍其實大有水分,根本不像是大啟那樣,一百多萬都是隨時可以待命的士兵。 如今納古斯城除了納古斯家族自身的兩萬兵力,又部署了兩萬王師,總共有四萬人,已經算是很照顧他們了。 再要增兵,就是對其他部落的嚴重不公平。 納古斯家族的大臣想罵娘,敢情不是他們處在納古斯部落的位置上,天天面臨慎郡王這種恐怖的強敵提心吊膽! 見眾人都反對增兵,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嚷著讓指責他的這些人跟納古斯部落換地盤。 還說只要換了地盤,他保證不反對增兵。 “你這根本就是無理取鬧!” 其他人自然是不肯的。 河原被占了,如今的納古斯部落可是和強敵慎郡王只有一山之隔,要是對方打來,那是一點緩沖都沒有。 誰愿意去這種鬼地方。 “好了,都閉嘴!” 上首的北戎汗惱怒地喝道,大敵當前,如今是吵架的時候嗎? 阿古達木的威信還是足以壓服眾人的,所有人頓時閉嘴。 阿古達木這才問兩個在身邊的兒子的意見。 哈丹□□歷來受寵,但自從烏力罕近來越發受北戎汗看重后,反倒性格沉穩了許多。 至少剛才王帳下其余部落的叔伯們吵架的時候,他就沒參與進去。 如今等阿古達木問話,這才恭恭敬敬地站出來回答: “兒子覺得,應當于納倫山谷周圍設伏,但凡他慎郡王敢來,必讓他有去無回!” 之前已經討論過是否主動攻打河原,因此就連好戰的哈丹□□,也沒想過要主動出擊,先發制人,而是保守地采取了防守的策略。 納古斯城處于納倫山谷的包裹之中,非常有利于冬日躲避風雪。 要去納古斯城,只有一條路,那路兩邊都是山,很方便設伏。 納古斯城設在那山谷里,只要守住了那條路的入口,即使有敵人來襲也很安全。 阿古達木又問向來足智多謀的烏力罕: “烏力罕,你覺得如何?” 烏力罕道: “兒子也贊成哈丹臺吉的意思?!?/br> 聽到這話,哈丹□□頓時驕傲地昂起了頭。 終于有一次,連烏力罕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了。 旋即又聽烏力罕道: “不過,兒子覺得,此事或有蹊蹺,那慎郡王向來愛用突襲之策,此次怎么會如此不謹慎地走漏消息?這不太像他的作風?!?/br> 這話倒是稍微有些價值,阿古達木正色看過去,追問: “你覺得他另有所圖?” 烏力罕道: “納古斯城易守難攻,途中便于設埋伏,那慎郡王不可能不知道這點。兒子懷疑,他此舉或許正是為了引誘我們主動出擊。若我們不出兵,他們可能還有后手?!?/br> “不過,我們只要保持防備,絕不主動出兵,他的陰謀便不能得逞。當然,為防慎郡王真的攻來,通往納古斯城的入口處,需要全力修筑防御工事?!?/br> 阿古達木滿意地點頭。 “就按烏力罕所說的,納古斯城全力修筑防御工事,保持戒備,絕不主動出擊?!?/br>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一支自稱大啟慎郡王麾下的騎兵來到納古斯城附近故意挑釁,等北戎兵追出去,他們又不要命地跑。 納古斯城的守將一看,更加篤定這是慎郡王的誘敵之策,不管他們怎么挑釁,都只把他們驅逐出兩三里遠就掉轉馬頭回城,堅決不追遠了。 * 此事被五百里加急送到了嘉佑帝案頭。 嘉佑帝看完邊關奏報,頓時臉黑得像鍋底。 這一次,他又出糧草又出兵器,還花了大力氣以最快的速度調集到肅城,就是指望北戎和李洵那逆子打起來。 結果現在,東西全都進了李洵的口袋,北戎竟然不出兵! 往日里大啟不招惹他們,他們尚且無事生非,殺人如麻。 如今,他都派人打到他們家門口了,他們竟然不敢追! 僅僅就因為那些人打著的是李洵那逆子的旗號,兇悍的北戎竟然成了縮頭烏龜。 可見他們是有多畏懼李洵。 第一次直接見識到李洵對北戎的震懾能力,他心中就像是有一把火在燒。 短短一年時間,李洵竟然發展出了連北戎都要避其鋒芒的實力…… 既然不能指望北戎主動出擊,那便只能從李洵這邊下手了。 于是,他親自下了旨意,命令李洵在二月底之前,發兵攻打納古斯城。 * 圣旨到的時候,李洵和林德康等人正在救濟所視察。 因為嘉佑帝此次難得的大方,他白得了五萬石也就是五百萬斤的糧食,還是有人給運到城里來的,連運輸的錢糧都不用出。 有了這么多糧食,李洵頭一個想到的應便是再收容些流民。 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許多地方都會鬧饑荒,必然會產生新的流民。而那些在寒冬里苦熬勉強活下來的人,日子也會更加艱難。 有了余力,他便想讓更多的人能活下來。而且,如今他也有余力在保障治下原有百姓口糧的同時,再多養活些外來人口。 此時已經是二月,再過三個月,去年種的冬大麥就能收獲了,收了冬大麥再過三四個月,春小麥和水稻也能收割了。 到時候他治下就再也不必依賴外部的糧食,只要人口不過分膨脹,便不會缺糧。 況且,這些新來的百姓也不是一直需要救濟糧養著。這一次來的人還趕得上春耕。 只要給他們提供幾個月口糧,等秋收時,他們就能吃自己種出來的糧食了。 仔細計算過后,他給萬德貴下達的指令上,可收容流民的數量上限提升到了八萬人。 他剿匪的名聲在外,如今要讓流民來肅城比以前容易了不知道多少倍。 萬德貴帶著錢糧兵馬出去,不過短短的十幾天,就已經聚集了足夠數量的流民,帶了回來。 前幾批的流民已經分派到燎原,河原等地的村落里,但空置下來的救濟所,要安置這么多人還是有些困難。 再者,眼看著天氣暖和起來,比起冬天,更容易爆發疫病,實在不宜長期聚集。 李洵便打算著,將生病的暫時留下來養病,其他人就趕緊遷到河原去。 那邊有大量空置的村落,房子雖然年久失修,但如今天氣已經不那么冷,也是勉強能住的。 等人安置下去,頭一個月直接把米糧送到村中,讓他們自行安排伙食,后面幾個月,完全排除了疫病風險,便可以讓他們自己上縣衙領了。 如今就正在由大夫進行排查。 李洵看著大夫們一個個仔細地把脈診斷著生病流民的病情,每個大夫面前都排了上百人,心中暗自松了口氣。 也虧得先前為了引進流民,在附近的郡縣高價征集了很多大夫過來,不然這么多人,就原先城中那十幾個大夫,還真不知道要看到什么時候。 “郡王,京中有圣旨送到?!?/br> 親衛前來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