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97節
吩咐完這些,他便上了林相與林程的那輛馬車。 “郡王!” 兩人都要起來見禮,被李洵及時攔下了。 看向林德康脖子上的鮮血淋漓的傷口,他微微皺了眉: “怎么還沒包扎?” 林程道: “爹說那姓羅的都頭傷得重,讓大夫先去處理他的傷勢了。他這點小傷,我們自己包扎就好?!?/br> 羅開元剛才為了救林相,背上挨了一刀。 李洵心中很不好受,如今條件有限,大夫只有一個,確實是重傷者需要得到更優先的照料,此時他也不能為了林相把大夫叫過來。 掀開車簾,讓人拿一些外傷藥和酒精過來。 長途跋涉又有兩百多號人馬,這些藥備得還是很充足的,很快就有士兵取了藥來。 李洵拿起酒精和棉簽,準備親自給林相處理傷口,林相見狀,連忙道: “殿下金玉之尊,怎么能做這種事!” 李洵剛才在外頭已經問清楚之前發生的事了,對于林相所做的一切,他有些后怕。 林相總是在為他,為子女后代,為家族謀劃打算,卻從未顧忌過自己。 若是他再晚來一步,讓他被石恩帶走,后果會如何? 兒孫都安全脫險,家族與門生故吏也已經有了安排,他怎么可能容忍自己落到嘉佑帝手中,成為威脅他的把柄。 他那樣做,便是沒打算活著去京城。 差一點,他就要與這傻老頭天人永隔了。 “這傷是為我受的,我只是幫忙包扎一下又算什么?!?/br> 林德康卻忍著酒精噴在傷口上的疼痛,努力做出一副一點都不疼的淡然模樣: “殿下不用擔心,當時不過是權宜之計,微臣下手有分寸,這傷只是看著嚴重而已!” 李洵卻搖了搖頭,道: “是我對不住保父保兄,沒能派更多人馬來接應你們,才會讓你們險些陷入險境?!?/br> 自己養大的孩子,林德康怎會不知道他的心性。見他滿臉內疚,心中很是心疼。大皇子這孩子啊,從小就是喜歡背負太多。 久別重逢,他的語氣中有著情不自禁的慈愛: “殿下,這不怪你,我們都知道,你已經盡力了!” 林程也幫腔道: “對啊,殿下,京城到肅城,重重關卡,本就無法派遣過多兵馬,兩百余人已是極限,再多反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再者,您帶這么多兵馬到七百多里遠的地方來接我們,已經夠冒險了!我們只有感激,怎么可能怪您!” 說到這里,林德康有些擔憂地道: “殿下,就算是樊城距離這里也有六百多里,你是怎么過來的?” 雖說殿下如今有著強大的火力武器,卻畢竟根基較淺,作為諸侯王,擅自帶兵離開封地幾百里,入侵其他郡城,若朝廷強勢,這是可以直接以謀反論處進行討伐的。 先前他占領燎原,樊城,畢竟都只是小地方,還是邊城,他占領后也擊退了北戎,對朝廷沒有造成太大實質性的損失。 若換成榆寧這樣一個不在邊城的大郡,難保嘉佑帝忍無可忍,直接不管不顧地發兵討伐。 要知道,除了北疆的二十多萬邊軍,距離郡王封地很近的西疆,同樣駐兵二十多萬。只不過如今與北戎交戰,為了防備西戎趁虛而入,暫時不能動那里的兵馬而已。 可若嘉佑帝不顧西疆安危,執意要動,那對郡王來說無疑會是極大的威脅。 李洵道: “保父不用擔心,我是以剿匪的名義率軍過境的,那榆寧郡守還指著我給的匪首報功,不敢多言?!?/br> 他一邊給林德康擦藥包扎,一邊詳細跟兩人說起了此事。 年前肅城郡守周應亭帶著一干商人前來郡王府,向他報告了商路不暢,為匪徒劫掠之事,當時他便承諾了他們年后會進行剿匪。 為了這,情報營的人從初三就開始工作了。 考慮到林相一行人要通過榆寧等前往肅城,他便決定先從東邊開始。 至于西邊和南邊,則是先讓官軍冒充鏢師,與前往西疆的商隊一道,保護的同時探清楚沿路匪徒的情況。 東邊,他則先進行了短暫的輪戍,將河原的新兵調遣了三四千人到榆寧來剿匪,再將樊城的兵調遣了同樣人數去河原填補空缺。 因為已經有情報,他帶著著幾千新兵連續作戰了五六天,便把榆寧西部的匪窩剿了個一干二凈。 三四千人的軍隊提著幾百個匪徒的腦袋到城鎮里休整,當地百姓一開始是有些害怕的,后來見這些士兵根本沒有在城內燒殺搶掠的意思,甚至還給錢問他們買東西,態度十分禮貌客氣,他們的膽子便稍大了一些。 又得知這只軍隊是肅城慎郡王麾下,來榆寧主要是為了前往肅城的商人們肅清商道剿匪,目前已經將附近的匪徒全部剿滅。 百姓們難以置信,從未聽說過有如此熱心的官爺,為了治下的商人,竟然跋涉幾百里來異地剿匪。 朝廷在地方只有那么一點廂軍,維持縣城郡城的治安尚可,卻不太顧得上村鎮,這便導致生活在城外的百姓深受匪徒所擾,對土匪們恨之入骨卻毫無辦法。 雖然不太相信,他們仍舊抱著一線希望去看了這支軍隊帶著的匪徒首級,沒想到還真在其中看到了好些個他們熟悉的匪徒面孔。 一時間,整個鎮的百姓奔走相告,敲鑼打鼓地慶祝著這件喜事。 為了感謝這支外來軍隊的恩德,他們還自發組織捐獻了好些糧食要送給軍隊做酬謝。 卻被告知,慎郡王麾下軍隊都有嚴明軍紀,不可擾民,更不可白拿百姓的東西。 最后,軍隊收下了百姓們給的糧食,卻是按照當地物價留下了等額的買糧錢,叫當地百姓們無比詫異。 他們從未遇到過如此講道理還體恤百姓的軍隊,在鎮里休整的時候,完全不像曾經遇到過的軍隊那樣在鎮里搶東西或jianyin婦女,休整的一天一晚過去,竟是沒有破壞當地任何東西。 幫他們平定了匪患,也不要任何報酬。他們主動送糧食感謝,這軍隊竟然還按市價給錢。 詫異之余,百姓們無比感動,深深地記住了慎郡王這個名號,并且心生向往。 因為他們還聽那軍隊里健談的小伙兒說起過,慎郡王治下的肅城百姓們到底過著怎樣幸福的日子。 除了人頭稅之外,沒有任何苛捐雜稅,徭役還會另外給錢,有些地方甚至還每人分五畝地,只收兩成租子。 留下一段美譽,這支軍隊又繼續前往下一個城鎮,掃蕩著附近的匪窩。 當地縣令眼見三四千軍隊入境,以為是哪里的農民起義,嚇得屁滾尿流,后來得知是肅城的慎郡王為了肅清商道剿匪,還狗腿地親自前來拜見,代表當地民眾進行感謝。 當然,等人一走,就趕緊快馬加鞭往郡城去給郡守報信了。 榆寧雖說是個上郡,卻也只有四千廂軍,分散于郡城與其他各地,如何敢與兵強馬壯的李洵麾下軍隊抗衡。 再加上李洵主動派了人與他交涉,他的軍隊只剿匪,功勞由郡守去報,甚至可以將全部匪徒的首級都交給他。 那郡守頓時就什么意見也沒有了。 見李洵麾下除了剿匪,絲毫不侵擾當地,便任由他帶兵在當地來去,擔心駐守城門的廂軍和他麾下軍隊發生沖突造成不必要的傷亡,還特意給了他們各縣以及郡城城門的通行文書。 至于更東邊的這個縣,通行的方式更簡單,那縣里的縣令是個貪官,只花了兩千兩銀子便得以在整個縣暢通無阻。 聽完整個過程,林德康深感欣慰。 郡王沒有為了接應他就不管不顧率軍強行連闖幾個郡縣,還一石二鳥,肅清商路的同時,在異地博得了民望,真是成長了很多??! 手握利器又能屈能伸,穩重地擴張,假以時日成就一定不可限量! 若能看到那一天,他真是死也瞑目了。 第74章 回程的路途, 依舊是一路冰天雪地。 走走停停十多天,李洵終于帶著林相一行人回到了樊城。 因為要在樊城安置傷兵,還要讓帶出去剿匪的四千兵馬回去換防, 李洵和林相等一行人便在樊城停留了幾天。 林相與林程也得以在清晨,看到了樊城士兵的晨練。 一大早, 天才微微亮,他們便被嘹亮的喊號聲吵醒。披上衣服走到府中的一座閣樓往外一看,便剛好看到了跑著出城的守軍隊伍的尾巴。 過了大約一個多時辰, 府中已經吃過早飯的時辰, 才見這些兵又喊著號子跑著回來。 在軍營外頭就個個脫了衣裳,抓起地上的積雪就往彼此身上揉搓,直到搓得皮膚泛紅, 這才擦干身體, 穿上衣服, 整齊列隊進了軍營。 那些士兵們進了軍營沒多久,李洵便滿身風霜地回來了, 他白皙的臉被寒風吹得略微有些泛紅, 頭發上也被霧氣給露濕了。 林相見狀,有些著急: “大冬天的怎么弄成這樣,這要是風寒了可怎么辦!還不快給郡王拿換洗的衣裳來!” 后頭的話是對李洵的親兵說的。 李洵見狀笑著道: “保父放心,我身體好著呢?!?/br> 說著, 卻是老實地回去換衣服了。 林程拄著拐杖出來,剛好看李洵穿著一身短打, 脖子上還掛著一塊汗巾往屋里走, 有些奇怪: “郡王大早上的去哪里了?怎的這幅打扮?” 李洵向來不喜歡人貼身伺候, 他更衣的時候親兵一般都在外面等著。 知道林相父子已經完全投靠郡王麾下, 且深得郡王看重, 聞言便答道: “郡王早上經常和守軍士兵一起晨跑,說是這樣才能更好地檢驗他們的訓練成效與執行力度?!?/br> 林相想起昨晚看到李洵書房里的燈亮了大半夜,今早又這么早起來陪士兵cao練,平日里還得親自帶兵出去剿匪,心中長長一嘆,這么重的擔子,若是熬壞了身體可怎么辦。 早上看了一出樊城守軍的訓練方式,林程卻是滿心好奇,聽到這話便道: “這種cao練方式,倒是頭一次見,尤其是他們回營前,還往彼此身上搓雪,這是何講究?” 說話間,李洵已經換了衣服出來。 林程不是外人,李洵也不瞞他,一邊擦頭發一邊解釋道: “晨跑是為了訓練急行軍能力和耐力。搓雪則有助于提升士兵體質,讓他們更加耐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