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86節
李洵打算從杜茂這個首惡開頭。 “如何處決?”周如植問。 “自然是斬首?!?/br> 周如植想了一會兒道: “郡王既然已定裁決,下官便沒什么不放心的了。倒是堯姜,我希望她能親自去看著仇人身首異處?!?/br> 李洵聞言,便知道他是對這懲罰沒什么不滿了,相信他這上司,所以是否親眼看到都無所謂。 “若令千金愿意去,本王會安排的?!?/br> 派人去問過周堯姜,她的答案是要去。 對此,李洵并不覺得太意外,這女子心性堅定,并不會像一般女孩子一樣害怕血腥,想親眼看到仇人伏法,是很正常的事。 于是,他便讓人給她安排了轎子與護衛,第二天帶她去現場觀看。 這一天,處刑的菜市口刑場外是人山人海。 原本的軍政長官被砍頭,這樣的熱鬧誰能不愛看,更何況,樊城百姓大多都是軍眷,他們的家人在軍中可是受了這杜茂不少的磋磨。 李洵坐在發號施令的案桌后,兩側都是威武的親衛,腦滿腸肥的杜茂被塞住嘴巴,捆得嚴嚴實實押了上來。 一個親衛拿著李洵親自寫的判決書走上前去,大聲宣讀著杜茂的罪狀。 第一條便是克扣軍餉,軍中一萬五千士兵,足有一萬三四的人都只能拿到一半軍餉,導致士兵們幾乎難以生存。 第二條則是吃空餉,其上報朝廷的名冊上,樊城本應有正兵兩萬人,實際上只有一萬五千人。 第三條則是哄抬物價,其壟斷糧鋪,哄抬物價,使得百姓民不聊生餓殍遍地。 除此之外,還有強搶民女,欺壓百姓,濫殺士兵等種種罪過。 聽到他曾經做過的這些事,城中百姓無論是否軍眷,都憤怒極了。 軍眷們對他克扣軍餉早就不滿,如今又得知他竟是哄抬物價的罪魁禍首,就更是對他恨之入骨。 買不起米糧的那段時間,城中餓死了多少人,這些人都是他害死的! 想到死去的親朋,想到曾經的窮困,眾人恨得牙癢,大聲疾呼: “殺了他!殺了他!” 李洵站起身來,肅然問道: “杜茂,你可知罪?” 杜茂被親衛扯掉口中塞著的粗布。 面對百姓的憤恨,杜茂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心中恐懼至極,卻依舊想要垂死掙扎,他奮力掙扎著大喊: “慎郡王!你這是僭越!我是朝廷命官,你無權私自殺我!” 對于這樣的指責,李洵一點都不在意,反而義正言辭地道: “本王不殺你,難道等著你拿錢去打點關系,逃脫罪責嗎?眾位鄉親,你們說,本王應該給他這樣的機會嗎?” 官官相護在百姓心中是常識,聽到這樣的話,自然是大聲疾呼: “不應該!” 還有人喊: “請郡王為我們做主,殺了這狗官,為被他害死的人報仇!” 李洵抬了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然后朗聲道: “大家放心,只要本王在一日,便絕不允許這等惡吏逍遙法外!本王不僅要殺杜茂,還要依法懲處其他曾經作惡的大小將官,徹底整頓樊城守軍,讓守軍之中,再無人敢欺壓普通士兵與百姓!” 這話叫圍觀百姓們驚喜不已。 早就聽說郡王治下的士兵過得好,沒想到連普通百姓也這么被維護。 他們平時可沒少被杜茂和他手下那些狗官欺負,以往杜茂一手遮天,他們毫無辦法,如今總算來了給他們伸冤張目的靠山了! 郡王不僅給他們施粥,還連這樣的事都關注到了,才真正是愛民如子的父母官啊。 “郡王英明!” 不知道誰喊了這么一句,便引得其余百姓都跟著喊起來,一時間聲音山呼海嘯。 李洵在呼喊聲中,丟下了行刑令,劊子手揮起屠刀,滿心不甘的杜茂人頭落地。 緊接著,李洵宣布了一項政令: 接下來三日,百姓與士兵都可以到城中所設的檢舉處,檢舉軍中大小將官曾經的惡行,貪污勒索,強jian,殺人或致人傷殘者,尤為不赦。 城中各大施粥處旁邊,都設立了好幾個檢舉登記處。 有李洵這個郡王撐腰,再加上杜茂這首惡確確實實人頭落地,城中的百姓們都壯了膽氣,往日受了冤屈與欺壓的都紛紛涌向了檢舉登記處。 軍中也有同樣的政策。 一時間,那些往日里作惡的將官們個個膽戰心驚,卻絲毫沒有辦法。 因為自從新的都頭到了營中,慎郡王就下令把都頭及以上將官全部關押起來了,為的就是讓他們無法去阻攔這些檢舉者。 當然,那些良知尚存,沒做壞事的,就問心無愧比較平靜。 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就是相信,能為士兵和百姓做到這一步的郡王,不會讓他們蒙受不白之冤。 事實證明,他們沒有錯信這位郡王。 * 書房之中,李洵正在接見周堯姜。 休養了幾日,她已經可以下床行走,今日卻是主動求見,為的正是這檢舉之事。 去外頭看了那些排著長隊的檢舉處,周堯姜心中有些憂慮,覺得應該向郡王提個醒。 “郡王,將官之中,并非所有人都是壞人,士兵與百姓,也并非所有人都心懷良善。如今檢舉之風盛行,若有人不忿上官曾經的處罰,挾私報復,胡亂檢舉怎么辦?” 聽到這話,李洵眼中帶上了幾分笑意。 他果然沒看錯周堯姜,這女孩和他父親一樣心系蒼生,就算曾經身處杜茂的后院,自身陷入泥淖,她也依然會給予那些后院姬妾力所能及的幫助。 如今,又擔心上了那些軍中的無辜將官。 “周小姐所言很有道理。所以,本王早就在檢舉處言明,胡亂舉報若被查出,當以誣告論處。而所有檢舉材料中,被檢舉比較多的將官,本王會讓人抽取其中一件最嚴重的進行調查,若屬實,則以此判罪。若不屬實,則繼續choucha。 而被檢舉較少的,更是要每件事都核實清楚,以免有人被誣告?!?/br> 這套流程他在燎原就做過,底下的書吏和護衛營士兵等人也是做慣了的。 周堯姜聽到這些周到的防范安排,頓時有些臉紅: “倒是民女多言了……” 李洵卻道: “你能想到這些并且告訴本王,我很感激。一人計短三人計長,本王也不能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說不定你下次所提的建議,便是本王沒想到的了?!?/br> 聽著耳畔清潤溫和的聲音,周堯姜想起,她和meimei住在將軍府,對整個府邸幾乎都是暢通無阻的,她每次晚上睡不著,帶著丫鬟出來走動,都能看到郡王的書房亮著燈。 白日里他也天不亮就起來了,打拳練劍后,便一整天都在外忙碌,休息的時間最多兩個時辰。 身上肩負著兩城兩郡數十萬軍民的生計與安危,如何能不殫精竭慮呢? 他救了她全家,讓自從娘死后就一直死氣沉沉的父親恢復了精神,讓她和meimei都有了安全無憂的生活,她一直很想自己也能幫他做些什么。 雖然今日沒能幫到他,但聽他這么說,她便一點都不氣餒了。 他說過的,她可以建功立業,比男子也不差什么。她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找到可以幫他的事! * 花了十天時間,終于將卷宗整理清楚,對于將官們的處決也下來了。 殺人,強jian者一律公開斬首(1),其余致人傷殘,搶奪民財,貪污勒索等罪名,則全部送到河原去服苦役。 上梁不正下梁歪,杜茂手下的參將,副將,大部分營指揮使,幾乎全都沾染了死刑的罪名。 這些人與二十多個參與了殺人強jian的都頭一起,被綁在樊城守軍大營門口,當著營外的百姓,與營內的士兵,被殺了個人頭滾滾。 殺了人,宣判了其余人等的罪名與判決,李洵對下頭觀看行刑的全體將士訓話道: “你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是貧苦出身,本王相信沒有人比你們更理解普通百姓的苦處。本王希望手下的軍隊,是愛護百姓的正義之師,還望各位將士勿忘出身,勿忘初心,從此以幫助保護百姓為己任!” “須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們愛護百姓,人人愛護百姓,那么即使你們不在家,也有人愛護你們的妻兒老??!” “檢舉制度會繼續留存,若有人以為一朝披上了一點官皮,便可以把普通百姓不當人,隨意欺壓手下士兵,剛才斬首的那些便是你們的未來的下場!” 一番話落,大營外圍觀的百姓們首先叫起好來。 郡王這樣的要求,他們先前聞所未聞,可誰希望自己平日里遇到的都是些兵老爺呢?若真能如郡王所說,當兵的都愛護幫助他們,那可真是太好了。 不管能不能做到,郡王能當著百姓的面,公開這樣要求手下的兵,便是真的方方面面都在為百姓著想了! 那些打開城門迎接郡王入城的將士們,可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營內的士兵們也跟著響應起來。 當兵最大的苦,不是每日cao練的辛苦,也不是上陣殺敵的恐懼,而是上官的欺壓。 一旦入伍便是終身,若遇到一個歹毒的上官,不僅克扣你軍餉,還把人當牛馬使喚,動輒打罵,那真是一輩子也無法翻身的絕望。 如今有了這檢舉制度,他們就終于不用再為此擔心了。 果然到了郡王手下,日子就越來越好過了,一切都是充滿希望的新氣象。 而那些能堅守住底線的將官們,也都全部恢復了原位,繼續統領著原本手下的軍隊。 看著被處死或者發配去做苦役的同僚,他們慶幸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也深深感激著郡王的明察秋毫,沒讓他們蒙受不白之冤。 一場審判大會以及繼續存在的檢舉制度,讓整個樊城守軍的風氣都為之一新。 而各個來自護衛營的新任都頭,營指揮使,以及陽鉞這個副將,還有李洵的親自監督,也讓整個樊城大營的訓練逐漸走上了正軌。 終于將樊城的一干事宜捋順,李洵又去河原巡視了一趟,便回樊城帶著周家姐妹二人一起回到了肅城郡王府。 他答應過周如植,要照顧保護他的兩個女兒,自然是不會將她們單獨留在樊城,也不可能帶著她們東奔西跑,所以還是送回郡王府,由meimei照看比較合適。 因為早就寫信回去交代過此事,七公主對此并不驚訝,并且早早就在府內給兩姐妹收拾好了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