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33節
他雖然出身官宦之家,卻是底層小官,家境寒酸。 妻子當時是當朝四品大員之女,明明是那么嬌弱又養尊處優的人,卻從未對他和他家透露出過一絲嫌棄。 兩人婚后感情越來越濃,琴瑟和鳴,天天說不完的話。她為他生下兩個女兒,陪著他遠赴貧瘠之地赴任,任由他把府中雅致的花園開辟成菜園子做試驗,條件再艱苦,也沒有絲毫的抱怨。 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如此受上天厚愛,才會有這樣賢惠又美麗的妻子。 當朝四品及以上的官員,其妻可得誥命。 從很早開始,他便在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為她掙得誥命,讓她風風光光。 可那一天沒有來,等來的卻是他被皇帝降罪,連累妻女一起受辱吃苦。 瑾娘她飽讀詩書,必定也知道被充軍后將會面臨什么。她出身清流之家,如何能容忍自身遭受如此侮辱還茍活。 他明白她的選擇,可他無法接受失去她的事實! 更無法原諒自己,讓她被自己牽連,如此飽受驚恐折辱而死! 若他沒有上那一道折子,他的全家根本不會遭受這樣的滅頂之災。 他完全錯估了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的肚量! 周如植雙眼赤紅,痛苦地錘著地,只恨不得自裁謝罪。 可他知道自己不能,他還有兩個女兒。 若連他也死了,兩個女兒要怎么辦? 她們一個十三歲,一個才十五歲,花一樣的年紀,人生才剛剛開始。 沒有了父親,她們便是任何一點依靠都沒有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到了早上,衙役來給牢房里送飯。 周如植強迫自己振作起來,他叫住衙役,讓他給牢頭帶個話,讓牢頭來見自己。 他對那牢頭有恩。 他想拜托對方一件事。 牢頭侯三很快來了,周如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乞求道: “侯三,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我夫人昨晚自盡了,遺體被禁軍抬走了,你……能不能去找到她的遺體,幫我掩埋一下。無須多繁復,只要能入土為安,立個木碑就行了!” 侯三隔著牢門趕緊扶起他: “大人不必如此,小的立刻就去辦!” 侯三匆匆而去,過了好幾個時辰才回來,走過來的時候卻是十分難以啟齒的樣子。 周如植心中一沉: “侯三,怎么樣了,不順利嗎?” 侯三愧疚又自責地跪下: “大人,小的對不住您!我好不容易打聽到禁軍把夫人遺體丟在了亂葬崗,可我去的時候,怎么也找不到……恐怕是被那些饑民撿走了……” 周如植后心不穩,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秦郡缺糧已久,被饑民撿走是什么樣的下場,他不用想也知道。 他的妻子,他心愛的妻子!竟然死后連個墳塋都落不著,還要被人剝皮抽筋吞吃入腹! 從未有過一刻,他如此痛恨那無情的帝王! * 第二日,周如植與兩個依舊沉浸在喪母悲痛中的女兒被四個禁軍并四個衙役一起,押解著前往樊城。作為被皇帝厭惡的重犯,他們一家是必須被單獨押解的。 一路上許多秦郡的百姓圍觀。 和周如植做知縣時被百姓流著淚送別十里不同,這次,秦郡的百姓們看向他們的目光是痛恨的,甚至有人朝他們丟石頭吐唾沫。 尤其是那些曾經反對周如植自創的肥地之法的老頑固們。 “災星!帶來旱災與蝗災把我們害得這么慘!刺配充軍都是便宜你們一家了!你們就該被千刀萬剮!” “還好陛下圣明,及時處決了這個災星,還讓欽差大人日夜兼程趕來救災!否則這災星不知道還要害死我們多少人!” “你賠我兒子命來!我兒子就是因為你這災星才會餓死!” 各種謾罵唾棄哭喊,不絕于耳。 哪怕周如植昨晚的心就已經冷了,可此時卻覺得結了冰。 他不是蠢人,短短兩三天時間,他在民間的口碑便如此急轉直下,必定是有人暗中動了手腳。 贊頌陛下圣德,謾罵他給他們帶來了災難,除了那位急行而來的欽差,又還有誰呢。 而欽差受命于何人,根本不必想。 此時此刻,他才真正認清楚那位高高在上的嘉佑帝的真面目。 可一切都已經晚了。 而且即使認清又有什么用呢,面對龐然大物的皇權,他又能做什么? 他連保住兩個女兒和自己的平安都很難。 八個身強體壯的男人,哪怕四個衙役念著往日的情分不對他的女兒做什么,他也難保幾個禁軍不動歪心思。 而且,秦郡離樊城八百里路,又要一直戴著沉重的枷鎖無法取下,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還要趕路好幾十里,他也擔心女兒們的身體吃不消。 可他如今身無分文,岳父也早就已經去世,他在朝中沒有任何可以在此時提供依仗的親朋好友,這些明顯是來監工的禁軍如何肯對他的女兒們照顧一些? 戴著二十多斤重的枷鎖,走了兩日,小女兒便發起了高燒。 大女兒身體尚且好些,卻也rou眼可見地變得消瘦。 “軍爺!求求你們行行好,給我家珠兒松開枷鎖吧!” 他放下尊嚴跪地朝著幾個禁軍磕頭哀求。 然而等來的卻是禁軍惡狠狠的一鞭子: “說得輕巧,這上頭可是有封條的!路上拆了,到時候去樊城交不了差,誰來擔這責任!” “周如植,你曾經也是官老爺,難道還不懂這些規矩!我看你他媽就是故意為難我們!” 周如植再三懇求,又搬出了官府對他們押送犯人的死亡率考核,這才讓那幾個禁軍不情不愿地讓衙役給小女兒灌了一碗姜湯。 第二日又繼續上路,可小女兒自小沒吃過任何苦頭,身體何其嬌弱,只喝了姜湯,沒有讓她的病有任何好轉,反而越發嚴重了。 她連走路都開始吃力。 再這么下去,恐怕很難活著走到樊城。 周如植心急如焚,卻沒有任何辦法。 休息一天再走,那更不可能,犯人每天應該到達哪里,都有明確規定,必須要到當地的驛館報到才行。 這天,他們正頂著烈陽行走在官道上,身后卻突然跑來兩匹快馬。 走到他們身邊時,那馬上的兩個年輕男子翻身下馬,對禁軍一抱拳,詢問道: “敢問軍爺,這可是押送的周如植一家?” 一個禁軍不耐煩地呵斥道: “官家的事,是你們這平頭百姓該打聽的嗎?” 說話間,卻警惕地看著對方,這該不會是來劫囚的吧? 雖然說一般來說,一旦發生劫囚便會牽連犯人幾族,但萬一就有那不怕死的人呢。 一旦發生劫囚,他們這些押解者一般都很難留下活口。 另一個禁軍卻拉扯了他一下,使了個眼色,然后自己上前盤問道: “你們是周如植什么人?” 那騎馬的年輕男人拿出一塊令牌,這禁軍一看,頓時瞪大了眼睛。 “右相府!” 在場所有人都是一驚。 那騎馬的年輕人矜持地點點頭: “沒錯,我兩人受相爺之托,前來照看周大人一家,還望幾位軍爺行個方便?!?/br> 說著,就從懷里拿出老大幾枚銀錠子,一人一枚塞進幾個押送人員手里。 “等到了地頭,相爺還有重謝,望各位切勿將此事泄露出去?!?/br> 幾個押送人員頓時變了臉色。尤其是四個禁軍。 他們怎么也沒想到,周如植明明已經被發配充軍,背后卻有右相這么大的靠山! 如此,他們對待周如植的態度自然又要變一變了。 別說是有錢拿,就算是沒錢,他們這些小卒小兵,也斷不敢冒著得罪右相的風險去虧待周如植一家啊。 有右相保著,這周如植以后的前途如何還真未可知。 幾人連忙向周如植拱手賠罪。 “哎喲,周大人,您既然與右相有故,怎么不早說呢!這兩天還真是對不起您了,您可千萬別和小人們計較??!” 別說是他們,周如植自身也是一頭霧水。 雖說他確實得右相提拔才得以升任郡守,但右相是旗幟鮮明的大皇子黨,他當初并不想參與黨爭,便沒有與右相親近。 他是怎么也沒想到,他被皇帝如此厭惡,已經刺配充軍,儼然是再無前途,右相竟然還會親自派人來幫他打點! 右相派來的兩個年輕人,很快就找來了馬車,讓他和女兒們都上了車。 還做主為他們除下沉重的枷鎖,然后才對他道: “周大人恕罪,走官驛太惹眼,小的兩人要自行換馬,便耽誤了時日。讓您受委屈了!” 右相的人,哪怕在此時,也依然對他如此禮遇。 周如植心中默默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