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27節
作為上位者,并沒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人可以用。 心不錯,能力上不拖后腿,已經算是很理想的了。 李洵滿意地對他點點頭,和煦道: “起來?!?/br> 又吩咐人給他賜坐。 “朝廷對前郡守的處置不知何時才下來,新郡守上任更是需要時間,在這之前,便由你統領郡中所有政務,從今往后,有大事直接向本王匯報。你可愿意?” 說這話時,李洵認真地審視著對方的反應。 這話是有些玄機的。 他要讓他做的,可并非是一個短暫的代理人。 經過如今這一出,他們應該已經明白,他要整個郡的掌控權,那么必然與未來的新郡守相沖突。 若他們愚忠于朝廷,新郡守來了,便該乖乖送上權柄,退回自己的位置。若忠心于他,便要幫他架空新郡守。 周應亭也是混跡官場多年的人了,他雖清廉有原則,卻絕對不蠢。很快便品味到李洵話中的玄機,眼中閃過深思,過了好一會兒才道: “郡王愛民如子,下官愿意!” 聽出他話中的意思,李洵微笑著看向他: “望應亭也能堅守初心?!?/br> 聽出郡王話中的承諾,周應亭激動地一揖到地,朗聲回道: “必不負郡王重托!” 其余幾個官員羨慕不已,然而,郡王根本沒有搭理他們,又叫人把他們帶了下去,繼續關著。 幾人心中更忐忑了,只覺得郡王要是給他們一個效忠的機會,哪怕讓他們當狗他們也愿意。 可千萬別直接一怒之下把他們全部擼掉,甚至悄無聲息地殺死,扶植自己的人上位。 留下周應亭,李洵讓他給自己講講郡中的情況,耕地如何,倉儲如何,民戶有多少,每年稅收又怎樣。 他身邊缺乏文官,甚至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全是一堆只會舞刀弄槍cao練殺敵的武將。 要理清府衙的那許多賬本自然是不可能自己來,倒不如直接問周應亭這個郡丞。 本是想讓他去看了賬本再告訴他答案,沒想到周應亭對這些數據卻是信手拈來。 他告訴他,目前郡中三個縣加一個郡城,總共有民戶三萬余戶,人口十五萬多。 當然,這不包含那些被隱匿的人口,那些加起來,初步估算應該有二十五萬。 在前郡守等人的盤剝下,淪落為奴的良民非常多。 耕地面積有八十多萬畝,九成都在大戶手中。 根基未穩前,他暫時不準備因為土地問題去打大戶。畢竟戰爭在即,沒必要樹敵太多。 平民的土地,等占了套河平原,根本不用愁。 而郡府與三個縣府的糧倉之中,賬面存糧大約有三萬多石,但實際如何不能確定。 李洵心中默默算著賬,三百多萬斤糧食,而且是賬面的,就算真的有,那平均下來也不過每人十來斤,頂多撐得住全郡一個月的口糧,還是有些太少了。 少不得要對外采買一些回來才行。 正好他抄了郡守府和龐家,金銀之物不缺,倒是可以多屯些糧食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心中規劃好這些,他又親自去點了下府庫里的銅,鐵存量。 銅還有八百斤。 生鐵倒是要多些,有兩千多斤,但這都是儲備來給耕農做農具的。 (若是有需要打鐵器需要購買鐵的,便向縣府申請,再由縣府向府衙申請,每個月調撥一次。) 問過上回是誰負責去鐵礦采買后,得知是工朝主簿帶人去的。 李洵將幾人的底也摸得差不多了,索性便叫人把幾個主簿一起帶來。 這些人要說做了多大的惡那也沒有。倒不是他們沒這個心或者太有原則,主要是郡守兩郎舅太貪婪,搜刮得太狠,導致他們這些底下人根本沒這個機會。 李洵如今手里缺文官,雖然幾人有瑕疵,卻是做生不如做熟,于是還是決定敲打一番,暫時還是用著他們。 這次,幾人更加萎靡,也更加乖覺了。 李洵平聲道: “本王最厭惡欺壓百姓的貪官惡吏,但念在爾等手中尚且沒傷過人命,便饒你們這回,允許你們將功折罪?!?/br> 聽到這話,幾人頓時麗嘉心中一松,忙叩謝不迭。 李洵卻嚴厲道: “先別急著謝,把本王的話記清楚,若是無功,甚至再次犯錯,那到時候或降職,或擼官,或殺頭,便別怪本王無情!” 幾人心中又是一緊,抹著頭上的冷汗,連忙表忠心自己一定效忠郡王,好好辦事,一心為民。 李洵揮揮手讓他們下去,只留下了工曹主簿。 “本王查過府庫,僅兩千多斤生鐵存量,這夠打多少農具?如何振興郡中農耕?” 工曹主簿本就是負責興修水利城墻等工程性事務的,聽到這話,忙如實道: “回郡王,并非下官等不愿意多存生鐵,而是郡中百姓對農具需求不多。這生鐵做了農具容易折斷,實在可惜,鑄鐵又價格太高,倒不如石頭木頭做的好,便宜省事?!?/br> 李洵這才想起,此時鑄鐵技術還沒那么發達,適合做犁頭的精鑄鐵價格高的驚人,這就導致鐵農具一直沒得到大面積普及。 難怪他上次在南郊看到的都是木犁。 “此事本王自有辦法解決??傊?,郡中的生鐵儲量實在太少,這次留下你,本王是打算讓你帶隊去一趟定州鐵礦,采買二十萬斤生鐵回來。你可能辦好?” 聽到這個數目,工曹主簿心中一驚。 這個數目實在是太多了。 無他,這個數目實在是過多了。鐵是制造武器的重要原料,打造一把軍刀,最多也不過二三十斤。 郡王要的這個數,都夠打造上萬把刀了。 郡王這是打算做什么…… 可如今,似乎也沒有他討價還價的余地。 命在郡王手中捏著,妻兒家小也都在郡城。他除了跟著郡王一條道走到黑,也沒有別的辦法。 “回郡王,能辦好。只是二十萬斤數目太過巨大,官辦鐵礦很難買齊,少不得要偷偷找私礦。如此,多方打點,再加上私礦比官礦貴,可能要多花費些銀錢才行?!?/br> 李洵點了點頭: “你先回去休息,明日把一應開銷列個單子呈給本王看?!?/br> “記住,此事不可泄露于任何人,否則本王唯你是問?!?/br> 工曹主簿鄭重道: “郡王放下,下官省得?!?/br> 第二天,他很快來給李洵呈上來一張單子,清楚地寫上了一路采買所需要的各項花費。 首先,定州鐵礦距離郡城地八百多里,來回路途需要近一個月。 運輸車輛人力也要考慮進去。 如此多的鐵礦,若是人力運輸,基本上就是一人配一輛板車,每輛板車大概能運300斤,至少需要配700輛車,再加700人。 再加上為了防備匪徒必須有押運,路途上需要有后勤,得再加一百二十。 這一路人吃馬嚼,路費大約需要700貫。 而700民夫,也是要付錢的,這種辛苦活,每天至少得給三十文工錢,總共需要630貫。 官礦最多買到五萬斤,作價四十文一斤,私礦則要花到五十五文一斤,兩者合計10250貫。 再加上官礦私礦的打點,各處加起來1000貫是要的。 總共,這一趟需要12680貫。 運輸不便,是這個時代的硬傷。 20萬斤鐵礦,于現代社會不過是十來輛大卡車的事,在這里卻需要上千人花費一個月時間去運。 而且如此龐大的隊伍,一路上也必然惹人注目。 想了想,李洵又叮囑工曹主簿運送的時候分四批行動,對于鐵礦也稍微做些掩飾。 給工曹主簿開了張條子,讓他去府里領錢,李洵便把他打發走了。 沒多久,七公主便抱著賬本子來找他了。 小姑娘在肅城住了這么一段時間,大約是在至親兄長的府上自由自在,又能時常見到李洵,每天都心情不錯,臉上倒是長了些rou,比之前看著健康水靈了許多。 李洵讓人搬了那些抄家得來的東西回府后,她便自告奮勇地接下了盤點核算的任務。 李洵想著,她既然想做事,便可以交點事情給她做。 反正不管在哪個時代,女孩子多些本事都不是壞事。 “大哥,你知道你這次抄了多少東西回來嗎?” 七公主眼睛亮亮的,顯然很興奮。 大哥現在有了這么多錢,她可算是不愁他在封地上會受苦了。而且,這些錢還是抄的貪官的,算是為民除害了呢。 李洵溫柔地看著她: “看來是有結果了?” 七公主興奮地點點頭,將賬本子最后的總結頁面翻給他看。 李洵一眼掃過去,便見上面登記著五千畝的良田,珠寶首飾估價10萬貫,現銀與銀票合計八萬兩,字畫古董估價12萬貫,其他零零總總加起來,這兩個府邸一共抄了價值近三十萬兩白銀的東西,換算成銅錢便是九十萬貫。 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了李洵先前送去的一箱從匪徒那里抄獲的首飾。 但即使如此,也最多比三十萬少個兩萬兩??梢娍な剡@些年在郡中搜刮得有多狠。 不過,這些錢到了李洵手上,卻是能派上極大的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