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修真界有點怪 第124節
店主看著遠方嘆氣,“不知道那位道友是干什么的,探險者還好。如果是獵殺鬼物的,他會來這兒,說明某個地方出現鬼物浪潮了?!?/br> 轉眼,他臉上又掛上了笑容,“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你們要不要多配備一點裝備?我去給你們談個成本價?!?/br> 真是信了他個鬼。 宋一知道,他肯定不會跟之前那樣把他們當肥羊宰了,但要說成本價,可能他的“跑腿費”也算進去了吧。 林則在偷偷做筆記:以前別人需要啥他賣啥,現在他明白了,沒有需求也可以創造需求的嘛,比如像現在這樣,制造一點危機感。 就在他們以為店主只是為了推銷胡言亂語時,一個御劍修士沖進了聚居點,然后力竭委頓在地,聲音嘶啞大吼,“警報!鬼物浪潮逼近!撤離!” 聽到聲音的人臉色大變。 離她最近的修士馬上警惕上前,保持距離的同時檢查她的情況,渾身浴血、也沾著鬼物黏液的修士一條胳膊已斷,氣息微弱,是拼著最后一口氣趕到的聚居點。 有人給了她止痛丹藥,但仍然目露遺憾:沒救了。 無論是斷了胳膊還是力竭都不是致命傷,而是她已經被感染了。斷了的胳膊處流出的不再是殷紅的血液,而是泛著黑氣的濃稠漿液。 她脖子處的血管都已經變成了青黑色??靹t過一倆小時,慢則過完今晚,她就會變成鬼物。 “請說出具體情況!” “我們是探險者,在地窟下面遇到了一窩鬼物,本來以為可以清理干凈……但它們好像早已暗中蓄勢,形成規模了……殺不完……它們可能已經吞掉了好幾個聚居點……它們會從地下偷襲……” 人境之外,靈網不好使。最多某些比較厲害的聚居點形成內部通訊的“小靈網”。雖然是這么稱呼,但比真正的靈網差了好多。這意味著消息會慢很多,甚至出現謬誤。 隊友們為她爭取了來這里報信的機會:那些鬼東西在蓄積力量。 根據方向,這可能是它們的下一個目標。 這也是距離沙城最近的聚居點,會成為它們覬覦人境的踏板。城內的人如果得不到消息,說不定還會出來繼續送人頭,成為它們壯大的養料。 她斷斷續續地敘述著。 聚居點內有奇怪的哨聲響起。 旅社中的那個神秘修士頃刻而至,他喃喃道:“怎么會蔓延得怎么快?!?/br> 他確實聽到消息說,這外面出現了鬼物浪潮,所以前來獵殺。 他是從另一個方向一路過來的,路上倒沒有見到鬼物,路過這個聚居點只是進行休整,沒想到…… 他與三兩個修士相約離開:報信者讓他們撤離,但聚居點的建立不容易,撤離是最后的選項。 他們是去前面打探真實情況,再反饋回聚居點,進行下一步部署。 同時有一人是去沙城送信的,必須將最新消息同步過去,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同時請求救援。 有醫修出面,對報信者進行療愈。至少要像臨終關懷一樣,讓她死前的痛苦少一點,交代完要交代的話。 店主正在調動人手,“若撤離指令響起,所有帶著未成年的,第一梯隊撤離。筑基期及以下的,第二梯隊撤離。若無撤離指令,低階修士與未成年也請盡力參與外圍防守?!?/br> “請每位修士提供你們的擅長方向,我方便調動資源。不想摻和的,可以立刻離開?!?/br> 沒有任何人離開。 有人找店主報名的時候,聲音有點抖,“我我我……我就是出來見世面的……沒遇到過這種情況?!?/br> 酒館老板問他,“能喝酒嗎?” 他點點頭。 老板將一大瓶酒遞過去,“喝點壯膽?!?/br> 他噸噸噸地喝完,眼眶紅了,沒跑。 那家伙一看就跟宋一的同學差不多,都是萌新,臉上寫著好騙。估計來這兒之后也被坑了不少錢,在這里估計一個人都不認識,更別說有啥歸屬感了。 他為什么不跑? 宋一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她一開始甚至覺得這可能是一場戲: 比如一種演習——學校里偶爾會搞。 比如制造恐慌感,方便據點撈錢。 因為這不符合宋一的認知: 這里是人境之外,那些家伙有多黑,之前她就見識到了,她還看到有倆人出去打了一架。 不講道德,法律作用有限,是她對這個地方的認知。 在這樣的地方,強者跑得比弱者快,難道不是基cao嗎?弱者就是最佳炮灰。這最多算是道德瑕疵,都不違法:弱小才是原罪,你菜怪誰咯? 但他們沒有這么做。 當然,這不是什么演習。 或許草蛇灰線,早有跡象:雯雯的爸媽過年期間也沒有回來。據說往年過年時,他們還是會放假回家的。 雯雯的父母不是在沙城外面巡防,但各地的情況糟糕時,往往會相互呼應。 為了一場戲,黑心店主不必將自己的庫存掏出來免費發放,不必將自己列入抵抗與掩護撤退的第一梯隊。 袁老師和王老師都嚴肅著臉,讓同學們做好撤離準備。 前方的消息傳回來不對,那王老師會第一時間帶小孩們離開,夜晚行路更加不安全,她擅長這個。而老袁不管如何都會加入戰役。 整個聚居點吵吵嚷嚷,還有人時不時罵臟話,顯得十分混亂。 但混亂中,又透著秩序。 宋一覺得這很奇怪。 “老師,為什么不跑?” 那個來見世面的人可以跑,袁老師他們也可以跑。既沒有利益,也沒有感情羈絆,自己人的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店主等人也可以跑,他們把能收的東西一收,有價值的一收,換個地方再賺錢不就好了。 當然,按照這條路子,運氣不好的話,弱者會死得比較多。 袁老師嚴肅地看著宋一,“宋一同學,還記得在出發時,我們關于貢獻與奉獻的討論嗎?我覺得這是一部分答案。你覺得陌生人與你沒有情感上的羈絆,但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最重要的羈絆,就是我們都是人類?!?/br> “你知道什么叫做文明的火種嗎?其實在我看來,火種不是邊城燃燒的炬火,而是每個人心中身為人的執念。每個人,都在為文明留下火種,與身處何方無關?!?/br> 人與人之間還是會有勾心斗角,但外敵當前,強者保護弱者,長者保護年幼者,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怯弱也可以,悄悄離開,別用怯弱去嘲諷勇氣便可。 袁老師哈哈一笑,持棍去支援建設防線,“不然你覺得修真,修的是什么?修成千年老烏龜嗎?” 宋一咬住了嘴唇。 第93章 其實換做一般小朋友在這兒,袁老師不會跟她說這些。 但宋一是個天才,成長起來,可能會是某一領域的領路人。 人類文明能在修真界立足并延續的重要原因是: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現在還是小個子的宋一當然可以跑,她是受保護者。但有一天,她成為了高個子呢?難道繼續跑嗎? 如果可以的話,袁老師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學生遇到啥危險,但責任感與使命感同樣也是一個人的必修課。 這是他愿意帶宋一他們出來的原因:沒什么比在人境之外,在遇到危險時,更容易讓人明白,沒有人是孤舟,每個人都是人類的一份子。 宋一是一個有點難教的小朋友。因為她已經有一套自己的完整理念,你想光靠語言去打動她,很難。 但她不是不能教的小朋友,你讓她真實地感覺到: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又會對她產生潛移默化的改變。 就是袁老師沒想到,本來他只想開個困難模式,結果直接開了個地獄模式,一來就得面對鬼物浪潮,這點兒也太背了。 畢竟按照常理,越靠近人境,鬼物形成浪潮的可能性越小。 沒過一會兒,探路者回來了,他們說:“初步預判,能防,但可能是苦戰。五分鐘左右,鬼物浪潮就會抵達,請諸位道友做好迎戰準備?!?/br> 他們大略描述了一下鬼潮的情況:大約有兩到三倍這個聚居點的規模,里面大概有兩三只相當于化形期的實力,多只相當于元嬰期。 它們不會修煉,沒有功法,但保留著修士或妖獸的身體力量,并且會因為吞噬增強,本身悍不畏死(因為沒有生死概念)。鬼物狡獪,若是聚居點突然被沖擊,還真有覆滅可能。 但感謝那位報信者,給了他們準備的時機,未必不可以一戰。 迎戰,這意味著此時留在聚居點里的人都要去支應,包括學生們。 王老師叮囑他們說:“每三人一組,相互策應,必須保持與其他人的聯系。如果情況不妙,撤離指令響起時,第一時間上靈能車。否則沒有人會等你。明白嗎?” “是!”學生們大吼道。 害怕嗎? 很多人都是害怕的。 但他們已經在最安全的一道防線中了,就算到時候真撤離了,也是最早一批撤的。有那么多人擋在前面,來不及害怕了。 他們甚至有點兒高興:自己也有幫得上忙的地方。 王老師也去了前面支應。 店主飛快地做著安排與調動:將迎敵區域設置在正前方,周邊施以壓制,這樣可以將聚居點內的資源集中利用,盡量避免鬼物繞后,將整個聚居點包圍,少量試圖繞后的鬼物則由對應修士清理。 在迎敵區域內,盡可能設置障礙型禁制與遠程攻擊,讓鬼物沒辦法全部涌上來。分批應對,可以讓大家輕松很多,至少有喘息時機。 探路者被請下來休息,金色勛章的擁有者也露出了自己的真容。 他摘掉了自己的兜袍,露出了一張英俊蒼白的臉,這倒不稀奇,稀奇的是除了他的腦袋,他的身體完全是傀儡制品。 看到小孩愣愣地看著他,他的目光漂移了一下,才問,“有事?” 他在考慮要不要重新將兜袍穿上。 被他的聲音提醒了一下,宋一跳了起來,“剛才那個報信的人,她也可以換成這樣!” 剛才她一直在發呆。 這不是她遇到的最糟糕的情況,她不怕危險,她所受的最大沖擊不是生死,而是理念。 混混沌沌的腦子聽到這個人的聲音時,宋一卻想起來了,現在不是考慮這么多的時候,她可以做點什么!她應該做點什么! 那人有點意外宋一的反應,沒想到她盯著自己看,是為了另外那個報信的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