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143節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的豪門后媽、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摘花(1v1,H)、晝夜干噠噠(1V2,高 H)、驚蟄(H 弟媳 兄妹 強取)、世紀不倫(侄叔侄H,女權)、融籠中的糖雀(np,1v3)、蟾宮折嬌(1v1,H)、半年后、純愛男主的rou欲墮落(NP,高H)
元祐帝有些意外:“jiejie居然認為閣老也會犯錯?” 華陽笑:“人無完人,閣老當然也不例外,他在你面前要為人師表,你可能不清楚,我在陳家做了幾年的兒媳婦,常聽駙馬與閣老夫人抱怨他的?!?/br> 元祐帝來了興趣:“他們都抱怨閣老什么?” 華陽:“最常抱怨的就是嚴厲,這個你應該也很清楚,駙馬他們三兄弟,因為剛搬到京城時上面兩個哥哥已經都很懂事了,只有駙馬才三歲,閣老便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駙馬身上,多花心思就相當于更多的嚴厲,結果就是直接把駙馬氣跑了,到現在寧可跟我在長公主府住,也不想回家呢?!?/br> 元祐帝:“那你們以后都住長公主府了?” 華陽:“是啊,我也更喜歡長公主府,又大又氣派,陳家的小花園哪里比得上?!?/br> 元祐帝:“母后會不會不高興?” 他很清楚,母后看重禮法,更希望jiejie乖乖在陳家做一個孝順的兒媳婦。 華陽笑道:“我已經知道怎么叫母后心軟了?!?/br> 元祐帝:“如何?” 華陽指指眼睛:“上次我想隨軍,母后一開始也不答應,我一哭,她就同意了?!?/br> 元祐帝:…… 雖然他也很想母后心軟,但這一招他真的做不來。 他調侃jiejie:“你對駙馬倒是情深?!?/br> 華陽面露溫柔,并不掩飾自己夫妻的感情,與弟弟交心道:“因為他先對jiejie好,jiejie才會同樣待他?!?/br> 元祐帝不太理解:“他如何對你好了?不就是背著你爬了幾次山,出會兒力氣的事,換個侍衛同樣也行?!?/br> 華陽笑道:“不是簡單的爬山,就拿那次洪水舉例,我只是才走出堂屋,都沒說什么,他就自己走到我身邊要背我上山了。如果你也經歷過一場暴雨,如果也有個人能穩穩地背著你行走于泥濘中,你會明白那種觸動的。還有jiejie怕蟲子,他也會任勞任怨地躺在地平上幫我擋著?!?/br> 元祐帝沉默片刻,道:“換做我,那肯定也會是我背著一個女子,我替她擋蟲子?!?/br> 華陽:“你若肯如此對待一個姑娘,那姑娘才是天底下最有福氣的人?!?/br> 元祐帝還年少,不曾憧憬這些,繼續問:“駙馬還如何對你好了?” 華陽:“說件事不怕你笑話,jiejie在陵州時,駙馬的三哥三嫂就住在我們院子前面,那年他三嫂生女,夜里慘叫連連,我聽得清清楚楚,我就對駙馬說,我現在不想生孩子,就算將來要生,無論男女也都只生一個,駙馬都同意了。我們回京后,南康還笑話過jiejie生不出孩子,駙馬一日都沒催過,更不曾去外面招惹女人?!?/br> 元祐帝想起了駙馬在jiejie面前恭敬老實的模樣。 別看jiejie為了駙馬都敢隨軍,其實待駙馬的態度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就這樣,駙馬也沒有任何怨言。 至此,元祐帝終于明白jiejie與駙馬的感情了,jiejie是外冷內熱,駙馬,就很穩重靠譜吧! 元祐帝將話題拐到了陳閣老身上:“閣老夫人抱怨他什么?” 華陽:“那可多了。閣老寒門出身,現在當上閣老,升得是挺快,可他把家里事都留給了閣老夫人,閣老夫人親手拉扯四個孩子,其中一個還病逝了,閣老夫人能不怨閣老?再有,閣老一把年紀了,忙起來依然不知道愛惜身體,不肯謹遵醫囑,閣老夫人管他他還擺臉色,反正都是一些雞毛蒜皮卻日日發生的事。閣老夫人都說,早知道他年紀大了會變成這樣,當年就不該貪圖他的容貌才干嫁過來?!?/br> 元祐帝無法贊同這點:“我看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閣老年紀輕輕高中狀元,如今又位極人臣,多少女子恨不得跟她換,她卻還在那里發牢sao?!?/br> 華陽:“你是皇上,當然高興臣子一心一意地替朝廷效力,人家做妻子的,希望丈夫多陪陪自己有什么錯?你啊你,且等著吧,將來有你媳婦跟我抱怨你的那一天?!?/br> 元祐帝明白,這就是男人女人想法的差別了,他跟jiejie說不到一處去。 這時,他身邊的大太監曹禮在簾子外提醒道:“皇上,不早了,您與長公主都累了一天,早點休息吧?” 元祐帝意猶未盡地看向jiejie:“那我明晚再過來?!卑滋焖隙ㄊ菦]空的。 華陽遺憾道:“明早jiejie就要出宮了,還得去陳府探望閣老夫人,多少盡盡做兒媳婦的孝心?!?/br> 元祐帝不高興:“她是婆母,你也半年沒在母后面前盡孝了,她還能越過母后去?還是多住幾日吧?!?/br> 華陽:“可別,父皇在世時沒人敢參我,如今我再在宮里久住,御史們的折子就要遞到你面前了?!?/br> 元祐帝:“我也不怕他們!” 華陽柔柔地笑:“可jiejie心疼你啊,又要讀書又要學習理政,那么辛苦,jiejie不想給你添麻煩?!?/br> 元祐帝心里一暖。 第129章 陳敬宗知道華陽要在宮里住一晚, 所以這晚他也回了陳府。 既然回來了,第一件事肯定要去春和堂給母親請安。 孫氏看到四兒子,瞇起眼睛伸伸脖子, 仔細瞧了瞧,問站在旁邊的陳伯宗、陳孝宗:“這人誰啊, 瞧著有些眼熟?!?/br> 陳敬宗:…… 陳伯宗垂著眼簾,陳孝宗笑道:“您都不認識,我們更不認得了?!?/br> 孫氏哼道:“既然都不認識,趕緊打發出去?!?/br> 陳敬宗咳了咳:“您老何必如此,先前我陪長公主服喪, 得守規矩, 這才一直沒回來?!?/br> 孫氏:“守規矩是應該的, 那你就不能寫封信送個口信兒回來?” 她容易嗎, 兒子去年出去打仗差不多就是半年,回京后就在家里坐了一會兒, 跟著又連著半年沒露面, 連叫富貴捎個話都沒有, 孫氏真要被這一點都不惦記她的臭兒子氣死了! 陳敬宗:“長公主倒是一直催我回來孝敬您,您有這么好的兒媳婦, 我這個兒子孝不孝順都不打緊了, 您說是不是?” 孫氏:…… 陳伯宗終于開口道:“娘,四弟也不是故意的,您就別跟他計較了?!?/br> 孫氏哼了哼。 難得一家人團聚, 今晚孫氏叫廚房晚點開火, 特意等著丈夫回來一起用飯。 夜幕降臨, 陳廷鑒回來后見了一大家子人, 尤其是幾個孫子孫女, 低聲埋怨老妻:“又不是過年過節,何必張羅這個,各自吃就是?!?/br> 孫氏瞥眼站在不遠處的老四,笑道:“駙馬爺回家了,這不比過年還喜慶?!?/br> 陳敬宗:…… 陳孝宗幫他出主意:“以后你每天給母親寫一封信,母親肯定就不惦記你了?!?/br> 陳廷鑒這才發覺妻子竟然還與老四慪著氣,關于這點,陳廷鑒倒是支持老四,娶了長公主就該事事以長公主為先。 “開飯吧,我也餓了?!?/br> 眾人落座,陳敬宗很久沒喝酒了,一個人坐一張席,連著喝了兩碗酒,一臉饜足。 吃飽喝足,陳廷鑒就把他叫書房去了。 “你懷疑戚瑾,你大哥暗中盯了他半年,也沒發現什么線索?!?/br> 坐下后,陳廷鑒先說正事。 陳敬宗:“正常,您是內閣首輔,就為了提防您,他做什么都會小心翼翼地消除痕跡?!?/br> 戚瑾對別人狠,對自己也夠狠的,明明覬覦華陽,冷落田氏也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在華陽面前展現一腔癡情,這回為了掩飾他陷害駙馬陷害大興左衛的動機,戚瑾連向華陽自證癡情的后路都斷送了,跑去睡了兩個他以前根本看不上的通房丫鬟,對他這等自命不凡的貴公子而言,何不是一種屈辱? 雖然認真計較起來,戚瑾并沒有吃一點虧,倒霉的是那兩個通房丫鬟。 陳廷鑒:“嗯,總之這事就交給你大哥吧,你只管做好自己的差事,再照顧好長公主?!?/br> 論謹言慎行,陳廷鑒還是更相信長子。 陳敬宗看看桌子對面仿佛什么都胸有成竹的老頭子,低聲道:“對您來說,戚瑾就是狗身上的一只跳蚤,只要您在朝堂上站得穩,他再蹦跶也蹦跶不了多高,也不敢輕易對咱們這一家人出手,就怕您立身不穩,給他以及其他跳蚤重傷的機會?!?/br> 陳廷鑒面色一沉,瞪著兒子道:“你這是在拐彎抹角罵我?” 陳敬宗:…… 他摸摸鼻梁:“我就是隨口打個比方,跳蚤這東西,本來就常出現在狗身上?!?/br> 陳廷鑒:“出去!” 陳敬宗還不想多待呢! 就在他即將走到門口的時候,陳敬宗停下來,側臉對著老頭子道:“我知道您想富國強兵,您現在也有這個能力,但切記您只是一個首輔。您在其他大臣們面前獨斷專行也就罷了,在皇上面前最好收斂那說一不二的臭脾氣,皇上現在年紀小不得不聽你的,哪天翅膀硬了,人家能忍?” “您是帝師,又是先帝托孤的首輔,您不怕皇上生怨,我們三兄弟也不怕,可家里還有母親,還有一堆孩子。墻倒眾人推,陳家現在花團錦簇,哪天您倒了,陳家能不能扛住那些怨恨您的官員,光靠我們三兄弟不管用,還要看皇上站在哪邊?!?/br> “您總罵我桀驁不馴,可我在皇上面前從未敢任意妄為,大哥三哥更不會犯傻去沖撞皇上。咱們家唯一有本事讓皇上受委屈生怨恨的,就您老一個,接下來該如何對待皇上,您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br> 說完,陳敬宗就要拉開門。 陳廷鑒:“站??!” 陳敬宗原地不動。 陳廷鑒眉頭緊鎖:“這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長公主的意思?” 陳敬宗冷笑:“在她心里,您是天底下第一大圣人,孔老夫子可能都比不上您,她也根本不知道這半年您為了順利推行改革是如何排除異己的,就算知道了,大概也會覺得您排除的好,一切都是為了改革大業?!?/br> “我跟您說這些,是因為您教過我,我比任何人都能理解皇上被您嚴厲教導時可能會生出哪些情緒?!?/br> “我是您兒子,只能忍,皇上可不是,您敢把他當兒子管教對待,除非他像長公主一樣心軟,否則早晚要跟您翻舊賬?!?/br> “戚太后要您嚴格教導皇上,那是為著她自己兒子好,盼著嚴師出高徒,可您也得想想自家兒孫,別真把皇上得罪狠了?!?/br> 陳廷鑒沒說話,只有重重的呼吸傳到了兒子耳中。 陳敬宗知道老頭子不會高興被兒子講大道理,但為了這個家,他也不能一直憋著。 老頭是好老頭,就是脾氣太臭了,容易得罪人。 . 翌日,陳敬宗先去宮里把華陽接了回來。 將華陽送到陳府,陳敬宗就去衛所了。 孫氏看兒子不順眼,待長公主兒媳是又恭敬又憐愛,只恨她沒本事叫先帝起死回生,彌補兒媳喪父的遺憾。 俞秀、羅玉燕在華陽面前也仍然帶著一分小心翼翼,就怕哪句話說錯,又勾起長公主的傷心事。 她們如此,華陽沒待多久就回了四宜堂,一個人樂得自在。 下午婉宜幾個散了學,興高采烈地來四宜堂找四嬸。 孩子們就簡單多了,見四嬸笑靨如花,根本就沒想什么先帝不先帝的,一邊吃著美味可口的糕點,一邊跟四嬸敘舊。 華陽先回答孩子們的問題,等孩子們說夠了,她再問大郎、二郎、三郎:“祖父現在還有空檢查你們的功課嗎?” 三個小兄弟一起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