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133節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的豪門后媽、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摘花(1v1,H)、晝夜干噠噠(1V2,高 H)、驚蟄(H 弟媳 兄妹 強取)、世紀不倫(侄叔侄H,女權)、融籠中的糖雀(np,1v3)、蟾宮折嬌(1v1,H)、半年后、純愛男主的rou欲墮落(NP,高H)
陳敬宗:“聽說你抓了一個斥候?” 郭繼先:“是啊,可惜派了一萬精兵,竟然也沒有活捉駙馬?!?/br> 兩人說著話,手里的槍一直都沒有停過。 郭繼先四十出頭,勝在對敵經驗豐富,陳敬宗經驗上不如他,卻勝在足夠年輕。 兩個同樣健碩強壯的將軍,槍法難分伯仲的時候,比的就是體力、心性。 陳敬宗足夠沉穩,郭繼先故意露出的破綻他一概不理,卻也絕不會放過每一個能制敵的機會。 “王爺!” 不遠處突然傳來一聲驚叫。 郭繼先猛地退后幾步,分心看去。 景王手里的槍斷了,被狄肅等人包圍。 狄肅他們都想活捉景王,所以,當景王拿出一把匕首抵在脖頸上,狄肅等人反而退縮了,試圖用言語說服他。 景王放聲大笑:“成王敗寇,死有何懼!讓我去京城跪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兒,絕無可能!” 言罷,景王遠遠地與郭繼先對視一眼,猛地一揮匕首。 鮮血噴濺而出。 郭繼先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 就在此時,陳敬宗的槍到了,一把挑飛郭繼先的槍,再抵住對方胸口。 郭繼先苦笑,跪了下去。 王爺可以戰死,他必須活著,只有咬定豫王是造反主謀,jiejie與外甥們才有一線生機。 . 景王自裁,豫王被活捉,郭繼先投降,剩下的叛軍自然也都放下了刀槍。 直到此時,陳敬宗才有空暇去找一道身影。 金吾前衛是最先遇到叛軍的,雖然他們在第一時間放了狼煙,等援兵趕到,金吾前衛的五千人也只剩一千多了。 戚瑾之前就已經受傷,苦苦支撐到援兵到來,他在肩膀又中了一箭之后,力竭而昏死過去。 陳敬宗來到金吾前衛休整之處。 到此時,金吾前衛只剩三百人,人人都帶傷。 戚瑾已經醒了,一身是血靠著同樣染血的樹干,左肩膀上還插著一支斷箭。 拔箭兇險,他必須等到返回大營才能診治。 他目光沉重地看著周圍的三百屬下,直到陳敬宗蹲在他面前,戚瑾才仿佛剛剛發現他來了。 “凌帥說過,遇到叛軍主力不可與其交鋒,戚大人為何不遵軍令?” 陳敬宗抹了一下戚瑾肩頭的血,低聲問。 戚瑾面露苦笑,垂眸道:“不是我們不遵軍令,是叛軍早有埋伏,我們只能殺出一條血路?!?/br> 陳敬宗:“以五千對三萬,你還真是命大?!?/br> 戚瑾:“全靠援兵來得及時?!?/br> 心里卻道,彼此彼此。 第119章 陳敬宗等先鋒軍押著豫王、郭繼先以及一干降兵往山外退時, 半路遇到了凌汝成率領的大軍。 平叛終于結束,士氣高漲。 只是金吾前衛、開州衛損失慘重,尤其是金吾前衛幾乎全軍覆沒, 戚瑾又身受重傷,凌汝成免不得要花些時間撫慰。 一直到夜幕降臨, 大軍在一處山坳安營扎寨,晚飯過后,凌汝成才終于有了獨處時間。 他一個人待了快一個時辰,才趁夜如潑墨,命心腹守衛秘召陳敬宗來見。 帥帳內只點了一支燃得只剩小半截的紅蠟。 陳敬宗進來時, 發現帳內只有凌汝成一人, 五旬年紀的主帥脫去了盔甲, 只穿著一件樸素無比的深色長袍。 看到陳敬宗, 凌汝成招招手,示意年輕的駙馬爺坐到他旁邊。 陳敬宗坐了過去。 凌汝成指著矮桌上的兩碗酒道:“年紀大了, 酒也不能多喝了, 只這兩碗, 咱們一邊慢慢喝,一邊慢慢聊?!?/br> 他是進士出身, 身上有種文官的儒雅氣度, 穿上盔甲時不明顯,此時一襲長袍,語氣隨和, 倒更像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輩。 陳敬宗點點頭, 端起酒碗, 淺嘗一口。 燭光照亮他年輕英俊的臉龐。 凌汝成與陳廷鑒是同科進士, 早在陳廷鑒還只能仰望其他高官時, 凌汝成就認識他了,所以,凌汝成很容易地在陳敬宗的臉上找到了首輔大人年輕時候的影子。 陳廷鑒身上有種凜凜正氣,哪怕他必須韜光養晦的時候,陳廷鑒也是不卑不亢的。 凌汝成覺得,陳敬宗更張揚,可父子倆身上的正氣乃一脈相承。 “我與閣老是故交,今晚我只叫你四郎,如何?”凌汝成笑著問。 陳敬宗:“能與您這等英雄人物做故交,是我們家老頭子的榮幸?!?/br> 若非今晚的密談不宜聲張,就憑陳敬宗這句話,凌汝成都要大笑三聲。 “四郎莫要這么說,我只會帶帶兵,論雄韜偉略輔國之能,我遠遠不及閣老?!?/br> 陳敬宗:“算了,不提他?!?/br> 凌汝成點點頭,收了笑,看著陳敬宗道:“先前你說,叛軍是抓到了一個斥候,從斥候口中得知你們會經過白河嶺,所以才提前派兵前去埋伏。我已經查過了,被抓的斥候名叫王三,乃是我按照你的囑咐,派出去監視金吾前衛的那個斥候?!?/br> 陳敬宗:“王三應該是昨夜被抓,叛軍才有時間安排伏兵??赏跞恢蔽搽S金吾前衛之后,比五千人更隱秘,沒道理叛軍發現了斥候,卻沒有發現金吾前衛,反而要等到今天上午才對金吾前衛動手?!?/br> 凌汝成:“也許叛軍同時發現了金吾前衛與斥候,猜到還有其他先鋒軍,所以他們故意先抓一個斥候,得知你竟然也進了山,那他們當然要先去活捉你這個駙馬爺。如果先對付金吾前衛或是其他先鋒軍,驚動你先有了防備,豈不是因小失大?” 陳敬宗抿唇。 凌汝成:“你又怎么解釋,你為何會猜到叛軍會有埋伏,為何要懷疑八支先鋒軍可能通敵?” 陳敬宗:“我只是過于謹慎,為了以防萬一?!?/br> 凌汝成:“可最后的結果,你與濟陽衛立了戰功,反倒是金吾前衛差點全軍覆沒,金吾前衛這個最大的苦主,才最有理由懷疑有人通敵。這個時候,如果讓金吾前衛知道被抓的斥候是我派去跟蹤他們的人,你猜他們會懷疑誰?” 陳敬宗皺眉,思索片刻,道:“他們會懷疑您故意誘導叛軍去白河嶺埋伏我,再提前囑咐我有所防范,故意給我立功的機會,因為您與老頭子是故交,您這么做,要么是您自己愿意照顧我,要么是受了老頭子所托。與此同時,他們也會懷疑您故意讓斥候泄露金吾前衛的路線,好借叛軍之手除掉戚瑾,除掉戚太后娘家唯一能夠為皇上效力的侄子,當然,這點肯定是老頭子指使你做的?!?/br> 凌汝成神色沉重:“就是這樣,此事干系太大,一個應對不甚,就算朝廷鎮壓了豫王的叛亂,朝堂上也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br> 陳敬宗垂眸:“是我太冒失了,遞了把柄給對方?!?/br> 凌汝成搖搖頭,看著他道:“與你無關,是這次藏在背后的人太過陰狠?!?/br> 陳敬宗:“您老可有懷疑的目標?” 凌汝成:“首先,我安排八個斥候時,只叫他們知道了自己要監視的先鋒軍的路線,如果王三跟著的是濟陽衛,他或許能誤打誤撞發現大興左衛的蹤跡,可他跟的是金吾前衛,根本不可能撞見大興左衛。就算王三屈打成招,他也只能招出金吾前衛的路線?!?/br> 陳敬宗:“知曉先鋒軍路線又有機會給叛軍泄密的,只有行軍路上能夠發現叛軍的金吾前衛、開州衛兩位指揮使?!?/br> 凌汝成:“據監視開州衛的斥候所報,開州衛全程并無異動,叛徒必然出在金吾前衛中,或是戚瑾,或是戚瑾麾下有人想辦法打聽到了八支先鋒軍的行軍路線。昨夜那人去給叛軍通風報信,極有可能在路上發現了王三的尾隨,因此殺了王三滅口,再臨時暴露金吾前衛的路線,借此洗脫金吾前衛的懷疑?!?/br> 陳敬宗沉默。 凌汝成:“你有沒有想過,隱藏在金吾前衛里的那個人,為何要陷害你?” 陳敬宗當然想過,戚瑾覬覦華陽,除掉他,華陽成了寡婦,戚瑾就有機會了。 可華陽已經嫁給他四年,期間與戚瑾幾乎沒有任何往來,誰會相信戚瑾會為了這點兒女情長罔顧幾千士兵的性命? 凌汝成就根本沒往這方面想,他憂心忡忡地道:“就怕那人的真正目標是閣老,他們想活捉你,再用你的命威脅閣老,閣老若為了你命我撤兵,整個陳家都將成為眾矢之的。閣老若棄你于不顧,白發人親自葬送了兒子的命,他是否還有心力繼續堅持他的改革?” 陳敬宗看著桌子上跳動的火焰。 戚瑾就是要他死,叛軍安排伏兵,打的才是脅迫老頭子的算盤。 只是陳敬宗就算戰死,也絕不會給叛軍拿他當人質的機會。 凌汝成已經把局勢都說清楚了,看著沉默許久的陳敬宗,他嘆口氣,幽幽道:“如果暴露我們安排了斥候監視八支先鋒軍,暴露了金吾前衛的疑點重重,把金吾前衛僅存的三百二十四人交給太后、皇上甚至朝廷審訊,那么幕后元兇以及朝廷那些對閣老虎視眈眈的大臣,肯定會趁機中傷閣老,誣陷閣老與我串謀,要除掉戚瑾,掌控少帝獨攬大權?!?/br> “四郎,朝廷大將頗多,不差我這一個,我也不怕解甲歸田或鋃鐺入獄??晌页瘞状怀隽四愕@一個敢與整個腐朽官場對抗的治國大賢,你我不能為了一時意氣,將閣老置于危地?!?/br> 陳敬宗明白:“您打算如何收場?” 凌汝成:“只說我安排斥候進山搜尋叛軍藏匿之處,王三不幸被叛軍所獲,泄露了大興左衛的行蹤。其他七個斥候那里我已經交待過了,都是可靠之人,不敢亂說,否則真追究起來,他們也難逃嫌疑,誰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真的一直跟著先鋒軍?!?/br> “你與濟陽衛碰巧遇到,又因為足夠謹慎才破解了叛軍的埋伏。金吾前衛那邊,完全是因為與叛軍距離太近才不幸遭遇圍攻?!?/br> “如此,我們先放金吾前衛那人一馬,對方做賊心虛,也不敢主動暴露他們陷害大興左衛的嫌疑?!?/br> “郭繼先那邊,他不可能知道是誰暗中給他們遞的消息,而且你抓住的叛將以及其他叛軍的口供都是那晚郭繼先、景王抓到了一個斥候,就算郭繼先臨時改口,也只會被當成誣陷攀咬?!?/br> “四郎,為了維持大局穩定,我們只能先忍一忍?!?/br> 自始至終,凌汝成都沒有說出他具體懷疑金吾前衛的哪個人,足見他一點都不想過多地卷入其中。 陳敬宗能夠理解。 就算他知道是戚瑾又如何,他根本沒有足夠的證據,非要把那一點根本不能定戚瑾罪的證據拿出來,戚瑾照樣可以反過來誣陷凌汝成與老頭子串通,聯手謀害戚太后的娘家。 此事只能到此,他只能等著戚瑾下次出手,再人贓并獲。 至于華陽那里,根本沒有鐵證,他能跟她指認戚瑾什么?金吾前衛還活著三百多人,那三百多人都有嫌疑,并非只有戚瑾。 即便華陽相信戚瑾喜歡她,喜歡到連朝廷都可以背叛,喜歡到要借叛軍的手殺了她的駙馬與整個大興左衛,后來為了洗脫嫌棄,戚瑾連跟著他出生入死的金吾前衛的五千士兵都可以利用,都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枉死在叛軍手下,陳敬宗也不愿意她知曉此事。 他怕華陽將夢里他與大興左衛的死因歸結于她,他怕華陽將金吾前衛四千七百士兵的死攬到自己身上。 她是公主,足夠驕傲,卻也有著其他皇親國戚少見的心軟。 可她不必自責,這一切根本與她無關,全是戚瑾一人狼子野心。 此外,陳敬宗更怕華陽因為太相信他,而去找戚瑾對峙,亦或是去戚太后那里告狀,哪怕華陽只是委婉地暗示戚太后或少帝疏遠戚瑾,這等無法解釋原因的怪異舉動,也會引起戚太后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