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70節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的豪門后媽、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摘花(1v1,H)、晝夜干噠噠(1V2,高 H)、驚蟄(H 弟媳 兄妹 強取)、世紀不倫(侄叔侄H,女權)、融籠中的糖雀(np,1v3)、蟾宮折嬌(1v1,H)、半年后、純愛男主的rou欲墮落(NP,高H)
陳伯宗:“我不懷疑你,只是我叫人打聽過了,她現在守寡在家,平時經常打聽你的事,你最好提防些,免得一不留神節外生枝?!?/br> 陳敬宗:“知道了,正好天熱了,入秋之前我與公主先不回來了?!?/br> 陳伯宗:“也好,公主那邊,你解釋清楚?!?/br> 陳敬宗嗤道:“解釋屁,也就你們把姓王的當回事,人家根本沒放在心上?!?/br> 陳伯宗:“猜到了?!?/br> 陳敬宗:…… 四宜堂,華陽躺在次間的榻上,這里挨著窗,偶爾來陣風還涼快些,鄉下地方,不好大張旗鼓地運冰過來。 “大哥找你什么事?” 見陳敬宗走進來,她隨口問。 陳敬宗也沒瞞著她,一邊脫下外袍一邊解釋了一遍:“看看,我這些家人,一個個的比我還怕哪天我會得罪你然后再被你休了?!?/br> 華陽被陳伯宗此舉取悅到了。 并不是所有公主婚后都生活如意,有的駙馬背著公主偷吃,家人還費盡心思幫忙掩飾。 陳家就很好,從公爹到兩位夫兄,對她都很敬重,不光表現在禮節上,還包括暗中的維護。 這時,陳敬宗把中衣也脫了,露出結實健碩的胸膛、勁瘦的腰腹。 華陽搖扇子的動作一頓,隨即翻了個身。 陳敬宗卻從后面貼上來,在她耳邊道:“放心,我這一身皮rou,除了你誰都摸不得?!?/br> 華陽呸了他一聲:“誰稀罕!” 那邊陳伯宗思來想去,還是把這個隱患告訴了父親。 陳廷鑒什么也沒說,不過沒過多久,去王家幫王翠娘說親的媒人便多了起來,待這個夏天過完,華陽再度與陳敬宗回祖宅探望公婆時,正趕上王翠娘出嫁,大紅的花轎搖搖晃晃地從他們的馬車邊經過,往幾十里地外的新郎家而去。 很多百姓在看熱鬧,議論聲飄進車內。 得知新娘身份的華陽愣了下,去看陳敬宗,陳敬宗也是一臉復雜。 老頭子到底是太不放心他,還是一點都不想公主兒媳生閑氣? 第61章 九月下旬, 武當山,太和宮。 黃昏時分,鶴發童顏的老觀主講經完畢, 華陽神色虔誠地上前,請教幾處懵懂之處, 這才帶著陳敬宗告辭。 夫妻倆并肩朝公主、駙馬暫住的客院走去。 路上,陳敬宗看著一襲白裙、不染脂粉的華陽,又一次問道:“都住了七八日了,你準備何時回去?” 華陽:“急什么,這輩子我可能只會來一次武當, 當然要住久一些, 你若擔心衛所事務, 先走好了?!?/br> 這次出游, 她原本也沒想要陳敬宗陪她,是陳敬宗非要跟過來。 陳敬宗抿唇。 上個月她帶著朝云、朝月、周吉、吳潤以及幾十個侍衛去游洞庭湖, 月初出發月底才回來, 剛在寧園住了幾晚, 回祖宅陪二老過了重陽,就又要來游武當山。陳敬宗若不跟來, 夫妻倆可能又要分別一個月! “衛所有盧達在, 不需要我擔心什么,倒是你,這幾日不是在太和宮聽經就是在玉虛宮聽經, 再聽下去, 我怕你也學了你皇爺爺, 從此一心向道, 整日尋思著如何修仙?!?/br> “放肆!” 華陽低斥一聲, 同時警惕地環顧周圍,確定沒有小道士經過,她才冷眼警告陳敬宗:“平時你編排我也就罷了,皇爺爺豈是你能隨便妄議的?真傳出去,御史去父皇面前告你一個大不敬,就算父皇看在我的面子上想放你一馬,涉及到皇爺爺,他也無法徇私?!?/br> 陳敬宗笑著看她:“那不正好給你理由休我,然后再換一個完全合你心意的駙馬?!?/br> 華陽懶得理他。 回到客院,稍作休息,兩個小道士把夫妻倆的晚飯端來了,身在道觀,自然要茹素。 饅頭、白粥、素菜,陳敬宗的臉色更難看了。 華陽只覺得好笑:“都是你自找的?!?/br> 陳敬宗并不怕吃素,他最憋屈的是他明明帶了那東西過來,可因為下榻在道觀,她非要講究,不許他在道觀胡來。 早知如此,他不如上個月跟她去洞庭湖,來什么武當山。 華陽給他夾了一個饅頭:“多吃點,明天我想去游天柱峰?!?/br> 陳敬宗嗤笑:“就你?從這里走到天柱峰都要喊累,還想爬此地第一高峰?” 華陽:“這不是還有你,爬不動了就讓你背我?!?/br> 陳敬宗:“天天吃素,背不動?!?/br> 他嘴里嫌棄的是菜,眼神惦記的卻是另一種葷。 華陽只當聽不懂,淡笑道:“背不動你就在家里睡覺,我帶周吉去?!?/br> 次日上午,天柱峰山腳,陳敬宗卷起袖子,繼續給嬌滴滴的公主當牛做馬。 天柱峰太高了,華陽可沒指望一路都讓陳敬宗背,走得動的時候她都自己走,遇到適合欣賞風景的地方,她便與陳敬宗尋塊兒平滑的石頭坐下,周吉帶著一隊侍衛保持一定距離跟在后面。 走走歇歇的,快到晌午,兩人終于登上了天柱峰峰頂。 秋風颯爽,吹得衣袍獵獵作響。 周吉提著食盒過來,又挑了一個無風的地方支起畫架,然后他就退到侍衛那邊去了,免得打擾公主與駙馬。 陳敬宗看著他走開,咬口包子,對華陽道:“你們這些皇家祖宗,就是喜歡折騰人?!?/br> 這武當山上,很多道觀都是她的太祖、成祖爺爺以及先帝皇爺爺命工匠督建的,光爬山都夠累了,工匠們還要將那么多石料、木料運上山,該是何等辛苦。 華陽:“有失必有得,工匠們雖然辛苦了,卻也賺到了銀子,老祖宗們也給世人留下了這些道觀修心養性,不然這些山上光禿禿的,游人來觀賞都沒個投宿之處?!?/br> 陳敬宗只是隨口聊聊,沒跟她辯駁。 吃飽了,華陽叫陳敬宗磨墨,她來作畫,這也是她會寄給父皇母后弟弟的禮物,將她親眼所看,以畫的形式送給家人。 山光壯麗,華陽從不同角度連畫三幅。 陳敬宗:“可算畫好了,再磨下去我手腕都要酸了?!?/br> 華陽瞥眼他的手,鬼使神差竟想起夜里某些時刻,不禁耳尖泛紅。 難道素了太久,連她也有幾分惦念了?否則怎么會在這山頂冒出那種念頭。 幸好陳敬宗在收拾東西,等他抬起頭時,華陽已經恢復如常。 畫架等物交給侍衛們,夫妻倆仍然走在最前面。 即將經過一個岔路口時,華陽發現有個背著竹簍的布衣農夫從另一條路過來了,她心里一慌,忙讓陳敬宗放她下來。 陳敬宗也注意到了那人,慢慢將華陽放到地上。 走了幾步,那農夫也出現在了路口,余光瞥見上面的山路上有人下來,農夫下意識地看了一眼。 看到華陽,農夫愣住了。 華陽剛要避開他的視線,忽然又覺得此人有些眼熟,再去看,就見此人雖然一身布衣,卻儀表堂堂目光清明,五旬左右的年紀,留著一縷長須,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見華陽目不轉睛地盯著他,農夫笑了笑,放下背上藥簍,躬身行禮道:“草民李東璧,見過公主?!?/br> 華陽本來就有了幾分猜測,聽到他自報姓名,華陽頓時喜出望外,小跑幾步來到這人面前,歡喜道:“居然真的是李太醫,您怎么會在這里?” 李東璧乃本朝名醫,曾經在太醫院任職,替景順帝治過病,小時候華陽染過一次風寒,病得很嚴重,也是李太醫幫她治好的。 只是那時候華陽才十歲,再加上重生,記憶早模糊了,若非李東璧風采過人,令人印象深刻,華陽可能連眼熟的感覺都不會有。 李東壁笑道:“公主有所不知,草民是湖廣蘄州人士,近日恰逢到武當一帶采集藥草,不想竟能得遇公主仙姿?!?/br> 華陽之美,任何人都能見之不忘,現在的她雖然與十歲時比五官長得更開了,可那份美貌,李東璧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而且他也聽說了華陽公主鞭笞湘王的事跡,知道這個時間公主確實在湖廣。 兩人敘了會兒舊,華陽才想起給李東璧介紹陳敬宗,簡簡單單兩句話:“這是我的駙馬陳敬宗,陳閣老家的四公子?!?/br> 李東壁打量陳敬宗一番,誠心夸贊了一番駙馬好相貌。 畢竟他并不了解陳敬宗什么,只能夸臉了。 接下來的山路,華陽根本就像把陳敬宗忘了一樣,一直與李東壁并行,問問他背簍里都是什么藥草,再問問離開京城這些年李東壁都做了什么。李東壁呢,他也沒有太在意華陽的公主身份,倒像是把華陽當成一個忘年小友,姿態從容而慈祥。 陳敬宗走在兩人身后,目光時而落在華陽的笑臉上,時而落在李東壁的山羊胡上。 不知道是不是他想多了,華陽似乎特別偏愛老頭子、李東壁這等上了年紀又有真才實學之人。 在華陽的熱情相邀下,李東壁隨他們來了太和宮的客院,共用晚飯。 晚飯結束時,華陽看眼陳敬宗,對李東壁道:“不瞞李太醫,我的婆母近年常受腰酸之擾,不知可否請您隨我們回趟陵州,替她老人家瞧瞧?” 陳敬宗:…… 母親還沒到五十,瞧著也挺硬朗的,并不曾跟他們念叨過腰酸,怎么突然就到了需要請李東壁看診的地步? 還是華陽太孝順,一點小問題都見不得母親忍受,將他這個親兒子都比下去了? 李東壁一心采藥,換個人邀請他去問診,他定會拒絕。 可對上華陽那張誠懇相邀的小臉,李東壁便不忍心叫公主失望。 “既然公主有這份孝心,老夫就隨你們走一趟吧?!?/br> 華陽很高興,喊來周吉,叫他親自送李東壁回他的落腳之處,明早他們的車馬會直接去那邊接應。 李東壁走后,陳敬宗跟著華陽進了屋,疑惑道:“母親跟你提過她腰酸?” 華陽:“不曾,不過她與父親都上了年紀,老人家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問題,咱們既然遇到了李太醫,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你也看到了,李太醫四處采藥行蹤飄忽不定,等二老真犯了什么隱疾再去尋他,可就沒地方找了?!?/br> 陳敬宗:“可如果二老身體沒有問題,你不是讓李太醫白跑了一趟?” 華陽挑眉:“二老重要,還是耽誤李太醫半個月行程重要?” 陳敬宗再跟老頭子對著干,讓他選他也會選自家二老,他只是被華陽人前人后的表現驚到了:“你這公主,招待李太醫時仿佛將人家當成了親爺爺,誰成想你只是想利用李太醫的醫術,我看他也快六十了,該說你對他太功利,還是說你對老頭子太敬重?” 歸根結底,她還是為了家里的老頭子! 華陽瞪他:“我是要他幫父親母親都看看,你為何只說我敬重父親?” 陳敬宗:“猜的,你對我們家哪個好,其實都是因為對老頭子愛屋及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