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56節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的豪門后媽、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摘花(1v1,H)、晝夜干噠噠(1V2,高 H)、驚蟄(H 弟媳 兄妹 強取)、世紀不倫(侄叔侄H,女權)、融籠中的糖雀(np,1v3)、蟾宮折嬌(1v1,H)、半年后、純愛男主的rou欲墮落(NP,高H)
注意到弟弟往她頭上看了好幾眼,婉宜心中一動,叫弟弟幫她取下桃花發鈿,小心翼翼地收進腰間的精致荷包。 大郎問:“是四嬸送的嗎?jiejie怎么不戴了?” 婉宜邊帶著弟弟往外走邊低聲解釋道:“咱們爹娘素來簡樸,也不許咱們太講究這些,若我戴著那發鈿去見三嬸,三嬸肯定猜到是四嬸所送,四嬸都送了,那三嬸是不是也得送我點好東西?我又何必叫三嬸破費呢?!?/br> 四嬸喜歡她,賞賜東西下來,婉宜大大方方地收下,卻不能有意無意地主動跟三嬸討要。 她已經九歲了,已經懂了一些人情世故。 六歲的大郎若有所思。 陳宅門外,羅玉燕也給孩子侄子們備了吃食禮物。 孫氏在廳堂坐著,等三兒媳進來見禮,陳廷鑒這次就沒過來了,畢竟他剛剛只是要迎接公主,如果只有大兒媳回來,他做公爹的,也沒有道理要特意迎兒媳婦。 “娘,您不是經常念叨肩膀酸嗎,那天三爺在外面微服私訪,瞧見有人賣一種專門用來緩解肩膀酸痛的小木槌,特意給您與父親都買了一個,您快試試好不好用?” 羅玉燕很是熱情地獻上了夫妻倆給二老預備的禮物,一對兒長柄小木槌,丫鬟不在,自己也可以隨時敲打敲打。 孫氏試了試,笑瞇瞇道:“這個實用,老三有心了?!?/br> 羅玉燕帶著孩子們離開后,孫氏也拿著禮物回了春和堂。 陳廷鑒見她身邊的丫鬟捧著一個長匣子,就盯著那匣子看。 老大送的茶葉,有點貴,不過也沒有太出格,以老大的俸祿還買得起。 老四斷不會孝敬他,那兩盒燕窩乃是公主的心意。 不知道老三預備了什么。 陳廷鑒倒不是惦記孩子們的禮物,他是怕兒子們在外也學了那些貪官的路數,收斂民脂民膏來他面前充孝子。 孫氏知道他的心思,取出那對兒小木槌,塞到他手里:“檢查檢查吧,看看這手柄里面是不是藏了金子?!?/br> 陳廷鑒:…… 丫鬟們笑著退下。 孫氏搶回一根小木槌,拿捏好力道往丈夫肩膀上敲了敲,哼道:“三份禮,屬老三送的最便宜,偏他油腔滑調的,說的比唱的還好聽?!?/br> 陳廷鑒眼中露出一點笑意。老三是圓滑了些,不過大是大非上并不糊涂,更何況,妻子明顯也喜歡老三這一套。 西院。 羅玉燕順路先去了觀鶴堂。 孩子們湊在一起玩耍,她單獨跟俞秀問話,譬如上次公主為何邀你同車,譬如到了陵州城后,公主有沒有請你去寧園走動之類。 俞秀能說的都說了,只隱瞞了公主與小叔鬧的那場別扭。 羅玉燕聽完,似笑非笑:“大嫂是有福之人,這是得了公主的青睞了?!?/br> 俞秀也覺得自己命里有福,別的不提,光是能與公主交好,她這輩子就沒白活。 羅玉燕走后,婉宜繼續黏在母親身邊。 俞秀瞧見院子里的桃花,好奇問:“等會兒還要給你三嬸送桃花嗎?” 婉宜搖搖頭,俏皮道:“三嬸又不愛這些?!?/br> 俞秀:“你怎么知道她不愛?” 婉宜:“去年花園建好了,每次咱們在那邊碰見三嬸,三嬸都喜歡盯著您的衣裳首飾看,四嬸就不一樣,她喜歡看花看樹?!?/br> 俞秀又驚又喜,捏了捏女兒的小鼻子:“你這腦袋,跟你爹爹一樣聰明?!?/br> 婉宜:“行吧,我的腦袋隨了爹爹,美貌隨了娘?!?/br> 女兒不羞,俞秀都臉紅了,叮囑女兒在外面時切不可如此自負。 晌午孫氏陪兒媳婦們先簡單吃了一頓,等晚上一家人都聚齊了,再吃一頓隆重的家宴。 現在的陳家,只有陳廷鑒夫妻倆食素便可,年輕的兩代都可以放開吃了。 廚房那邊不斷傳來誘人的菜香,三郎饞得直流口水,實在是祖父平時太嚴厲了,祖母多給他們做幾頓紅燒rou,祖父見了都要皺眉頭。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終于,街上傳來了疾馳的馬蹄聲,聽起來有三道,竟是來自兩個地方的三兄弟半路碰上了,同路而歸。 俞秀、羅玉燕都要去迎接各自的丈夫,孩子們肯定也要去迎父親。 華陽穩坐在自己的席位上。 大人們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三郎拉著娘親的手,走遠了時小聲問:“娘,為什么四嬸不去接四叔?” 羅玉燕輕聲答:“因為四嬸是公主,也是咱們家身份最尊貴的人,除非她自己愿意,否則誰回來她都不用親自來接?!?/br> 三郎:“那大伯父跟我爹都有人接,就四叔沒有,四叔豈不是很可憐?” 羅玉燕隨便揉揉兒子的腦袋瓜:“你四叔不拘小節,不介意這些?!?/br> 說話間,她們與風塵仆仆往里走的陳家三兄弟迎面相遇了。 孩子們分別去撲自己的爹。 陳敬宗站在兄長們一側,朝兩位嫂子淺淺行禮。 三郎從爹爹懷里下來,瞅瞅孤零零的四叔,大眼睛一骨碌,走過去問:“四叔,你跟四嬸什么時候生孩子?” 陳敬宗:…… 陳孝宗、陳伯宗兩對兒夫妻:…… 三郎兀自童言無忌:“四嬸不愿意出來接你,等你們生了弟弟meimei,他們就可以跟我們一樣,出來接四叔了?!?/br> 大人們臉上的復雜神色終于陸續恢復如常。 陳敬宗一把抱起三郎,不輕不重地彈了個爆栗:“誰說你四嬸不愿意來接我的?” 三郎指指里面:“四嬸沒來?!?/br> 陳敬宗笑道:“那是因為四叔心疼你四嬸,提前跟她打過招呼了,讓她不用特意跑一趟?!?/br> 三郎明白了,腦袋瓜一轉,大眼睛分別看向大伯父、親爹。 陳伯宗沉默,余光瞥向三弟。 陳孝宗笑道:“好了,肚子都餓了,咱們快進去用飯吧!” 老四那張嘴隨時隨地都可以胡扯,他們卻不好奉陪,在孩子們面前爭論心疼不心疼的問題。 他把三郎抱了過來。 陳伯宗一家走在最前面,接下來是陳孝宗一家,陳敬宗是老幺,自然要走在最后。 目光掃過被嬌妻子女環繞的兩位兄長,陳敬宗面露不屑。 他最厭煩這些虛禮,就是她出來接他,他也不稀罕! 第49章 進了廳堂, 陳家三兄弟先去給父母行禮。 陳敬宗基本站在旁邊就行,自有兩位兄長開口表孝心。 孫氏笑道:“好了,趕緊洗洗手, 坐過去吧,孩子們早餓了?!?/br> 陳伯宗帶頭行禮退下。 華陽看著陳敬宗朝她這邊走來, 目光好像有點兇,仔細一瞧,與平時又一樣,仿佛只是她剛剛看錯了。 朝云捧了溫熱的濕巾子送到駙馬爺面前。 陳敬宗擦擦臉再擦擦手。 最近都是晴天,路上干干的, 駿馬飛奔而過, 自然揚起許多灰塵。 不過陳敬宗騎得快, 身上沾的塵土少, 而他的駿馬揚起的灰土,都落到后面的陳伯宗、陳孝宗身上了。 丫鬟們將飯菜端上來, 闊別一個多月的陳家三代還算溫馨地吃了一頓團圓飯。 東院的陳廷實并沒有露面, 說是染了風寒。 飯后, 陳廷鑒看向三個兒子:“你們都隨我來?!?/br> 陳伯宗、陳孝宗立即就跟了上去,陳敬宗不想動, 華陽在席案下偷偷擰了他一把, 這才把人擰了起來。 陳廷鑒帶兒子們去了書房,依次詢問兒子們上一個月的政務處理情況。 他問的細,兒子們的應對沒有問題, 陳廷鑒默默聽著, 若哪里他覺得不妥, 便會指點一二。 陳伯宗、陳孝宗還年輕, 而陳廷鑒在六部都做過一段時間, 其經驗之豐富,給哪個兒子當官場恩師都綽綽有余。 這場父子談話注定要耗費一段時間,陳敬宗給自己找了把椅子,坐著旁聽。 陳廷鑒眼角抽了抽,陳伯宗、陳孝宗只當沒看見。 不知不覺半個時辰過去了,這時,終于輪到陳敬宗答話了。 陳廷鑒喝口茶,剛要開口,陳敬宗打了個哈欠。 陳廷鑒瞪他一眼,讓老三先回去。 陳孝宗就知道,陵州城里肯定出了什么事,與四弟有關,大哥也知情。 他雖然好奇,但既然父親認為他沒必要參與,陳孝宗也就懂事地告退了。 陳伯宗將弟弟送出書房,他站在門口,環顧左右,確定只有父親身邊的忠仆守門,與對方對個視線,重新關上門。 “你也坐吧?!标愅㈣b指著另一把空椅對長子道,沒有當哥哥的站著看弟弟回話的道理。 陳伯宗又是騎馬又是站了半個時辰,的確有些累了,謝過父親后,若無其事地落座。 陳廷鑒看向老四:“湘王的事,公主已經給皇上寫了信?” 陳敬宗一點都不奇怪老頭子知道此事,漫不經心地道:“嗯,初九寄出去的,皇上應該已經看過了?!?/br> 從陵州到京城,普通百姓的家書要在路上耽擱一個月左右,官員的普通文書來往需要半個月,若是有急報,最快三四天便可送到。 華陽給宮里的家書,走的是官員普通文書專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