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369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紀煬更是頻頻過去指點。 他對熱武器的使用很有心得,甚至在這東西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形成章法。 有武器,跟會使用武器,再跟精通武器的各種cao作,那是完全三種境界。 誰也不能說拿到武器之后,便有相應的實戰方法。 紀煬有。 紀煬把隊伍分成步兵拿槍的,專門負責火炮的,專門負責地雷,專門負責手榴彈的。 根據這些人的特長來做。 具體怎么打,幾個指揮使肯定打聽不出來。 他們只知道杜家,穆家的人,甚至他們家長輩,對紀煬佩服的都是五體投地。 他們現在逢人就夸紀煬厲害。 怎么個厲害法? 這是絕口不說的。 他們兩家比這要去取代屯青崖指揮使,誰會在這個時候出岔子。 只能說,紀煬那種,進攻的時候讓手榴彈洗地,火炮犁地,以及再掃視子彈的做法,實在太過震撼人心。 這證明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用打。 后撤也沒關系,在后撤的時候埋好地雷,追兵是別想活命的。 攻城的方法,占領營地的方法。 都讓這兩家人倒吸口涼氣。 這樣的人才,當什么翰林!就應該當武將!開疆擴土! 這才是真男兒! 一聽這話,文官們投來注視目光。 你們醒醒,他是翰林院的文學士,你們忘了嗎。 不要以為指點了你們幾次,他就成武將了,不可能的。 汴京官員能這樣輕松,都是因為他們發現年輕的皇帝,已經可以輕易壓制那幾個指揮使。 雖說是紀煬創造了所有條件,讓皇上可以自如指揮。 但這種氛圍還是讓所有人高興。 邊關穩定了,朝中就能穩定,這誰不知道呢。 原本指揮使們來的時候,他們還有些擔心。 現在只看著皇上進行最后的收尾。 雖然沒有明說,基本給屯青崖指揮使兩個選擇,一個是朝中派武將去做監軍,慢慢分兵權。 二是讓屯青崖指揮使換防到汴京。 當然沒那么好運氣,能拿到實權,也就是給虛名掛職而已。 這個算是皇上一點好心,他念在指揮使確實鎮守邊關,會讓指揮使一家在汴京安享生活,給足尊貴跟體面。 一個對皇上不尊敬,甚至挑撥關系的人,能有這個結果,已經很好了。 回汴京之后,也不用受風霜之苦,頂多不自由,可家人子女的日子卻會極好。 可讓屯青崖指揮使放棄那邊的基業,實在讓他難以割舍。 但要選了第一個,讓朝廷派監軍過去,到時候家人的日子,可沒那么輕松。 屯青崖指揮使怎么也想不到,他這趟來汴京,竟然會被如此輕易下了兵權。 一切好像都變了。 戰爭的方法也變了。 換個皇帝,這個指揮使絕對不會選后者,因為他害怕帶著家人回京之后被報復。 可眼前的小皇帝,甚至背后的紀煬。 都不是趕盡殺絕之人。 到底是守住自己在屯青崖的基業,還是放手讓家人得富貴,靠著在屯青崖的家產,他們在汴京也是極富之戶。 更別說還有護衛京都的職位等著。 屯青崖指揮使在各種紛擾下,徹底失眠。 天子,就是天子。 縱然一時失勢,也能讓他們這些臣子驚慌失措,惴惴不安。 本以為一個小皇帝,沒那樣厲害。 可他千算萬算,沒算到金家的忠心,還有紀煬在背后出謀劃策。 就在屯青崖指揮使還在思考的時候,當天早朝一直閉目養神的林大學士忽然睜眼,簡單問了句話。 立刻讓他驚醒。 自從他們來汴京,這位有著宰相之稱的老臣,好像還沒插手? 承平國是沒宰相的職位,可卻有宰相的美名。 當初跟著先皇的林敬源! 自己這邊已經露出懼色,人家那邊還有大殺器沒用。 見此,紀煬笑了。 他早說過,屯青崖指揮使,是別想離開汴京。 好好當你的閑散武將還好,否則既已來汴京,能翻出什么風浪。 林大學士好笑地看看紀煬。 自從指揮使們要進京,所有人的每一步都在紀煬的計劃當中,即使出了插曲,也扭轉回來。 甚至他這句話,都是紀煬暗示。 有這樣的孫女婿,他可以繼續閉目養神了。 屯青崖指揮使做了選擇,留在汴京,送回書信讓家人安置好過來。 這讓益寧府,房樺府皆松口氣。 死道友不死貧道。 別看當初合謀要給小皇上一個下馬威,真遇到事了,他們肯定跑啊,誰會傻兮兮的真跟對方一條心。 朝廷如今的好東西多著呢。 他們隨便帶回去一些,都能讓自己根基更穩。 誰帶來的利益更多,他們自然偏向誰。 在屯青崖指揮使寄出書信之后,時間到了三月二十五。 接下來許多事情開始推動。 但是火炮這東西,到底還是沒給這三位,只給了幾桿槍,又給了少量子彈。 紀煬跟工部是不怕他們回去研究自制的,因為他們如今的制作技術,明顯有了門檻,便是做出來,也不如朝廷的威力強。 只有等他們辦了實事,跟當地知府合力修水渠,整官道,建驛館。 以及接受朝廷派去清查兵士的官員,才會一點點送火炮過去。 他們能這樣聽話,自然不止因為好處。 屯青崖指揮使怕火炮,難道他們就不怕。 這套大棒子加胡蘿卜的手段,永遠都用不膩。 益寧府跟房樺府指揮使陸陸續續離京,走之前都特別找紀煬相送。 益寧府指揮使看紀煬像看寶。 房樺府指揮使更是直接用激將法:“當年房樺府附近的???,你祖父都沒打下來,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清理干凈?!?/br> 說罷,又加了句:“清理干凈了,對海邊漁民百姓才有利,否則遇上打家劫舍的,那就完了?!?/br> 其他就算了。 聽到房樺府指揮使這話,紀煬接話:“我已經讓房樺府知府整理這些年敵寇侵擾的次數,已經損失的人命財產?!?/br> “等正式上奏,朝堂肯定會拿出應對之策?!?/br> 這讓房樺府指揮使真誠笑笑,不過最后又加了句:“哎,應該讓你來我們房樺府當知府,那才好呢?!?/br> “靠海,發展無限?!?/br> 紀煬知道這人滑頭,這會更窺見他心思縝密,見識也深遠。 不過紀煬沒說話,只是拱拱手,沒表示贊同,同樣沒反對。 如今說那些還早。 沒有基礎的發展,建造一切東西都是空中樓閣。 等百姓富足,朝堂安穩,四方匪賊流寇減少,國內官道驛館四通八達。 這些東西都會有的。 一味只往前走,卻不夯實基礎,很快便會倒塌。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如今的疾苦,還在填飽肚子,吃飽喝足上。 送走這些安定一方的指揮使,紀煬直接去了皇宮。 剛辦成一件事的徐九祥終于松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