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354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等一條條規則設立好,確保以后倉司長官換人,也能讓倉司良種司有條不紊運行下去。 現在還處于良種推廣的初期,等到明年產量出來,那才驚人。 今年第一茬冬麥種下去,明年五六月份就能看到成果了,新培育的稻子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收獲。 到時候的情形,只怕會像當初扶江縣頭一次收獲用了土化肥的田地一樣,讓整個承平國震撼。 只要吃到精心培育良種的甜頭,再加上當今皇上是個有抱負的,這件事一定會長長久久推廣下去。 縱然有朝一日朝廷不推動,偉大的農夫百姓們都會自發來做。 讓更多人吃飽飯,這就是紀煬的想法。 如今這個想法正在一點點實現。 過了寶寶的百天,自然到十二月份,汴京大雪紛飛,可街上卻格外熱鬧。 如今的汴京城人越來越多,以至于早市的時候都會堵車。 整個城里的溫度比郊外高上不少,所以在這寒冬臘月,汴京百姓該逛街還是逛街的。 誰見了這場面,不夸一句太平盛世。 或者盛世還有些距離,但已然夠承平國百姓自傲。 他們承平國就是厲害! 在他們府尹的治理下,街上打架鬧事的,縱馬馳騁的,還有喝酒耍賴的,基本上已經絕跡,便是良家女子都敢在晚上逛街吃茶,那些家規森嚴的人戶也知道如今太平,多半都會允準。 這種繁榮的時候,商貿肯定悄悄冒頭,很多很好的商品流通得更快,這讓汴京城變得更加熱鬧。 不僅汴京城內百姓這么想。 城外種上良種冬麥的人戶也是這樣想。 潞州很多地方,灌江府所有百姓都是這么想的。 那邊的來信也說了各處的情況,更借著年底跟紀煬孩子誕生送了不少禮物過來,不見得貴重,但都是特產。 潞州扶江縣精美的葫蘆制品,以及香粉還有新做出來的花露,更說了,紀煬家閨女從小到大的熏香跟香露他們全都包了。 灌江府更是夸張,送來一百多頭羊,全都是給紀煬的。 現在灌江府連帶著涼西州的養殖業發展得都非常好。 不少富庶地方吃的豬羊都是從他們那邊運過去,最近還在嘗試養走地雞,旁的不說,當地百姓偶爾也舍得吃些rou。 這在之前根本不敢想。 至于糧食更不用說,紀煬在灌江府便提過育種的事,那邊百姓對紀煬的話言聽計從,不用旁人說,他們自己就在試著培育好種子,現在顯然有些成效。 再加上田地都是自己的,每年只用交田稅,不用交田租,還有紀煬留下的余威沒什么苛捐雜稅。 幾年時間,灌江府已然超過涼西州的發展。 他們那的羊rou,水果,果干,中藥,礦鹽,成了周圍的暢銷產品。 關外甚至有部落眼紅,可惜面對銅墻鐵壁的古博城,以及鎮守的吳將軍,還有八萬屯田駐軍。 誰敢踏進一步? 當時先皇走的時候,關外也有過想法,覺得關內轉他們那么多皮毛羊群,有震懾力的皇上又不在了,說不定是好機會。 可惜吳將軍讓他們知道,什么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有穩定的軍隊,這些暢銷產品更是暢通無阻。 涼西州百姓跟潞州那邊還在嘀咕。 當年他們看到灌江府就頭疼,兵民都惡劣得厲害,官府甚至還問他們官府借糧食,有借無還那種借。 現在呢? 現在變成他們求著灌江府合作。 紀煬怎么就不來他們那當知府知州呢。 特別是潞州百姓,最早的時候,紀煬明明都在潞州城了,偏偏又被調到汴京,早知道那會就該齊齊攔著他,不讓他走的。 現在后悔已經晚了,只能看著灌江府眼紅。 不過這樣一來,但凡只有紀煬提出的東西,他們全都紛紛響應。 這次培育良種也一樣。 除了汴京周圍的人戶之外,購買更多良種的,基本都是西北這三地百姓。 雖然現在良種供不應求,可只要有貨,他們必然購買。 依靠紀煬的名聲,良種的作用還沒凸顯出來,便已經供不應求。 因為他們從心底里感激紀煬。 更感激紀煬給他們帶來的生活跟轉機。 他們感謝的紀煬,這會正在皇宮,進到十二月份,皇上情緒一直不佳。 紀煬不用看都知道,快到先皇忌日,皇上肯定會難過許久。 他們父子之間的關系確實好。 先皇所做的一切,也值得皇上如此想念。 這次出發去皇陵祭奠,雖說同樣帶了金家,太妃等人,可進到內里的時候,還是只有太后,皇上,林大學士,紀煬四人去上香。 太后跟林大學士體力不支,心里又難過,上過香之后便被扶下去休息。 內里只剩下紀煬跟皇上兩人。 徐九祥先是嘆氣,隨后才道:“這皇帝當得越久,越知道父皇都為我做了什么?!?/br> 他能順順利利接管皇位,還能有這么多朝臣幫忙。 是他爹走之前五年,甚至十年鋪路的結果。 年中的時候幾個邊關請求關市欺他不懂,也是父皇親點的紀煬來告訴他內里詳情。 平日有什么錯處,更有金家幫忙遮掩跟收尾,而且瞞得死死的。 不過當這一年皇帝,他是越來越謹慎了。 紀煬并未接話,這個時候皇上不需要他說,只需要傾訴。 “幸好有你們,否則更麻煩?!?/br> “今年不管怎么樣,算是穩住朝堂,邊關幾處有你也壓下去?!?/br> “可還有武將,各地指揮使年后便會進京,今年若能處理了,那便最好?!?/br> 說到這,紀煬拱手:“皇上,臣會盡力輔佐?!?/br> 平日他在忙,皇上不見得在閑著。 朝中各處關系,世家們什么情況,各地文官的派系,皇上是知道的,先皇也帶過一年。 但帶跟自己當皇帝還是不同。 不過有金家在,自然是不愁的。 那金家長子金炳郡還有金學士,再加上林大學士,不是無緣無故湊到皇上跟前。 一年的時間,已經讓皇上掌握所有情況。 說句不好聽的,脫離他們,皇上已經能調配七八分。 可年后的武將,金家便不行了。 這點還要靠紀煬。 作為武侯的孫兒,又有如此卓越的功勛,若不是礙著他是文臣,家中又有爵位,估計早鎮守一方了。 不是誰都能收復失地的。 所以年后除了育良種的事,要換紀煬代替金家在皇上身邊。 紀煬又道:“等年后我們可以多去工部看看,他們一直在研究火炮,或許有些成果。這對軍備來說,可是大大的提升?!?/br> 火炮這東西,自從紀煬提出來國外有,工部投入的精力簡直喪心病狂。 再加上關市稅他們分到一杯羹,更覺得人家有的東西,我們為什么沒有。 承平國泱泱大國!什么都要當第一! 從那開始,火炮的研究便提上日程。 工部那邊自然找了紀煬幫忙,還請了韓家算術極好的韓松康進到工部任職。 韓松康剛開始還是抗拒的,更別說還要考核。 可聽過火炮的暢想之后,考核的時候那叫一個積極。 等知道大概流程之后,韓松康當月便手搓個炮管出來,紀煬看著那炮管精細程度簡直咋舌。 不過具體的計算,還有火藥威力的配置,再加上射程遠近,危險程度預測等等,那就是無休止地工作了。 那邊研究也有一兩年時間,已經有些進度。 等到年后他跟皇上去看看情況,說不定還超乎他們的預料。 這些東西,何嘗不是震懾邊關的東西。 更是皇上手中的底牌。 這種精兵利器一出,哪個軍隊不想要。 想要就要臣服,就要成為皇上的兵馬。 等各處兵馬清查結束,再裝備好火炮,那些邊關的互市也可以開了。 這東西的配備,更能節省大量屯兵,讓兵士用于田地的建設,人力全都用來做軍備,確實會拖垮一個龐大的帝國。 這東西則還能減少兵馬,讓國庫的軍資用于民生基礎建設。 別人不懂,紀煬還不懂嗎。 紀煬慢慢跟皇上說了火炮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