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350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但那都是以后的事,近幾年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所以他才能專心致志培育良種。 有皇上來這一趟,整個皇莊上的農人更是興奮,不用誰催促,自己都擼起袖子干活。 恨不得苗苗一天長三回。 上行下效,全國各地都掀起育苗之風。 誰要是能培育出良種,當地長官都會接見。 徐九祥頭一次知道,當了皇上之后,竟然會有這樣好大的聲勢。 太子跟皇上的位置,只不過一步之差,竟然有這樣大的差別。 怪不得父皇從不說他的喜好,更不準人猜測他的喜好。 估計怕今日說喜歡什么物件,明日下面便鋪張浪費送來,這期間誰知道又要損耗多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這次的育苗之風,讓皇上徐九祥學會了內斂。 也許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如今的朝堂上,很有時間讓他前行。 不過這位置越坐下去,徐九祥越知道父皇給他和母后擋了多少風雨。 皇上還在學習怎么當皇上。 紀煬他們這邊的育苗還在進行。 但六七月份時,另一個好消息送了過來。 西北邊關灌江府古博城,把去年十月,今年三月的關市稅全都交了上來。 這筆錢直接填充了國庫,算是關市稅改革之后,非常順利的一趟交接。 與此同時,又送來一些關于使團的消息。 去年五月,由禮部官員錢釧海,使官之一俞達,還有圣屬要帝國小貴族卡里帶領的隊伍從汴京出發。 他們受先皇任命,出使西域,具體的目的地沒說,基本是走到哪算哪。 主要這是紀煬提議,先皇雖然沒當回事,但自然同意。 約莫在去年八月份左右的時候,這五十多人的隊伍終于抵達灌江府古博城,隨后又有當地吳將軍任派兵士保護,組成三百多人的使團,帶著馬匹,又往深處買了駱駝出發。 自然裝了不少承平國的好東西。 他們這行人九月正式離開承平國,一路往西走。 有卡里的帶領,再有當地的向導,路上還讓沿途小國幫忙去古博城報信,但凡報信的,古博城那邊都會有獎賞。 可隨著他們越走越遠,消息自然中斷。 這次隨著關市稅一起,倒是說今年三月份的時候,西邊有個小國給了消息,還帶來使團大臣錢訓海的書信,說他們一路往西,遇到狼群也遇到盜賊,好在準備充分,沒什么事。 但接下來的路會非常難走,給他們書信讓他們不要擔心。 還說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都沒有消息,不過他們越走越有信心,見到許多不同的風土人情,更搜集不少紀大人說的沒見過的種子。 不過種子都是偷偷搜集,不好托人帶過來云云。 這是一封很長很長的書信,從信里便能看出使團的思鄉情,但又能看出他們確實對再往西充滿信心。 原版信件自然在皇上手中,徐九祥對這信件愛不釋手,上面所講的經歷是他從未見過的。 對他們所說的新奇種子也很有興趣。 不過到底什么也沒帶回去,現在興奮有些為時過早。 使團的歸期未定,沒掀起太大風波。 倒是實打實的關市稅讓很多人興奮,特別是兵部,終于有錢整修邊防了! 關市稅的出現,讓眾人再次想到紀煬,這么多銀子,都是他掙來的,能不想到他嗎。 就在紀煬還在埋頭育苗的時候,東南邊的房樺府,西南邊的益寧府,北面的屯青崖,甚至靠海的幾個地方,都想方設法給他寫信。 目的還都一樣。 紀煬,指點指點我們吧,你們看我們這關市能開嗎? 當初灌江府開關市算是形勢所迫,之后被紀煬料理得清清楚楚,才有長久的關市權。 眼看貿易如此火熱,其他邊關地方怎么能不心動。 但這些信看就看過了,紀煬絕對不會貿然去開關市,更不會說動新皇徐九祥去開。 或者說,若先皇還在,那倒是可以斟酌。 如今的徐九祥,絕對掌控不了四處的關市口子。 開關市,并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若自己實力相當,那對方才會跟你正常交易。 倘若對方看你很孱弱,而你又有對方想要的東西,那怎么辦? 肯定直接打你一頓,再把東西搶走,久而久之胃口更大。 徐九祥或許已經熟悉汴京的事情,但絕對不熟悉邊關事務。 陸地上防線有多長,海岸線又有多深,全都是問題。 反正現在,絕對不行。 這也回到紀煬在灌江府時的問題。 一個國家全都依靠最高位的德行能力,絕對不行。 強勢的先皇可以成為中興之主,突然換個皇帝,那則要考量一番。 紀煬停了停手頭育苗的活。 面對那么多邊關的請求,他可以忍得住,其他人呢? 灌江府古博城的利潤巨大,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難免有利欲熏心的人心動。 還是回到上個問題。 若先皇在的時候,他們敢提出這個問題嗎。 明眼人都知道,四處的邊關還在依靠古博城關市稅來重整軍備,至少要個兩三年的恢復時間。 特別是北面的屯青崖,那地方比古博城還要苦,重整那邊的兵士很需要時間。 如果先皇還在,他們肯定會過幾年再提。 可換了現在的皇帝,難免會有想法。 新皇登基,文臣還好,各方將領可還沒熟悉呢。 這個時候貿然開關市? 紀煬無奈看向那沓書信。 汴京內部的爭斗算是停了,外面的小心思又起來。 這些書信,就是小心思的證明。 外面的文武大臣,同樣在試探新皇。 想著趁皇上年幼,多忽悠幾次,總會能成。 果然,第二日早朝,就有三個邊關請求開關市,話也說得非常好聽。 “有灌江府古博城的先例在,我們益寧府絕對也能成?!?/br> “關外需要貨物,早早提出想要互市,可我們為了安全起見一直緊閉國門。如今看來古博城那邊可行,想必這邊也是可行的?!?/br> “皇上,想那古博城一個關市,每年便有百萬關市稅,若這些關口都開了,豈不是能賺得很多?您還想減免田稅,豈不是正好以此來減免?” 徐九祥心里猶豫,他總覺得哪里不太對勁,他目光下意識掠過金家,只盯著紀煬看。 紀煬掃視一圈,記下慫恿開關市的大臣名字,上前拱手道:“皇上,關市的事,還請慎重?!?/br> 紀煬有些想笑,用他跟吳將軍等人在邊關搏殺出來的穩定關市,來跟他們那些關口比? 自己開關市的時候,都是重整了軍馬,還把整個太新縣都變成兵馬的大后方,這才開了關市。 當時更是小心謹慎,不讓外人進入。 他們? 他們這些人為了賺錢,只怕沒那么小心吧。 這次的對手,不再是汴京城內的人,而是邊關的文武大臣們。 一個灌江府都讓人頭疼。 這好幾個類似灌江府的地方湊一塊了。 可紀煬是頭一個開關市的,他來反駁,后面人自然有話要說:“紀大人,您開了關市,名聲政績全都有了,沒必要斷我們的路吧?” “對啊紀大人,關市若是不好,那古博城為什么開?” 換了旁人,聽到這話肯定啞口無言了。 紀煬反譏道:“既如此,古博城也別開了,你看行嗎?” 古博城關市別開了,反正如今灌江府那邊屯兵足夠,關外的人買不到東西也不敢攻打。 他敢提議關閉關市,其他人敢同意嗎。 原本在看戲的戶部兵部工部三個尚書立刻睜大眼。 不行! 絕對不行! 你打架,不要連累我們啊。 紀煬心里嘀咕。 他最近是在種莊稼,但不代表他真的不會說話了。 真當他是軟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