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278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再說,這是韓瀟! “你還是我老師呢,總不能我考你吧?”紀煬笑。 說起來確實如此,韓瀟從在潞州的時候,就喜歡考究他學問,一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再說韓瀟做過的事,他還能不知道? 幫他看好古博城就行了! 韓瀟聽此,正色道:“你回去之后,把我新給你的幾本書看了,這些對你很是有用。以后回汴京,省得有人多說閑話?!?/br> 當初知道紀煬沒科考過,還是買官的時候,韓瀟很是糾結一會。 如今已經沒這個顧慮,他是不介意,但其他讀書人卻是介意的,還是不落人口實的好。 那些汴京的報紙他也都看了,說得實在過分,氣得韓瀟都親自執筆反罵回去。 別看韓瀟寫的文章不多,但罵得過癮,他那個筆名在汴京已經很有名氣。 紀煬知道韓瀟的意思,笑著拱手。 這看的旁邊外鄉人卡里一臉迷惑,不過還是站在旁邊,十分好奇看著這一切。 如今他已經能懂幾個詞的意思,更明白眼前的人好像是貴族,可他也沒見過這么善待農夫的貴族。 不懂,實在不懂。 但有一點卡里是懂的。 此處果然是神秘東方古國,城墻道路民眾,還有豐富物產,讓他瞠目結舌的集市。 更有兇悍的士兵。 跟他們圣屬要帝國相比,也是不差的! 卡里是為自己帝國自豪的,自豪的同時更承認此地的繁榮。 可惜了,不通語言的他,根本不知道,這古博城只是個邊城而已,別說跟臨安府,汴京府那種地方比。 就算跟潞州城,灌江城比,那都差一大截。 所以在外鄉人卡里走進灌江城時,眼前的一切讓他確認了。 傳說中的神秘東方古國,果然跟經文里一樣,是世上最好的地方,這就該是他們的國都了吧? 可真厲害! 好在紀煬也不懂他嘰里呱啦在說什么,否則要摸摸自己的脖子,什么國都,把灌江府喊國都,他不想活了? 就在卡里激動親吻土地的時候,趕來的衛藍嫌棄地把他拉起來,周圍百姓也是退避三舍。 臟死了! 身為灌江府的人,難道不知道勤洗手愛干凈的重要性嗎! 現在小孩子都不會做這種事了! 難道是想生病嗎! 大家說的話,卡里聽不懂,但嫌棄卻是看出來了。 他做了什么了? 等卡里看向周圍百姓的時候,又忍不住用自己國家語言道:“東方古國果然不同,街上到處都是貴族?!?/br> 能穿干凈衣服,頭發手腳鞋襪都如此整潔的。 不是貴族是什么? 但貴族的數量也太多了吧,他已經有點暈了,一個個跪拜問候,那要拜到什么時候??? 第114章 衛藍一臉驚恐把卡里拉起來。 這個外鄉人沒事吧? 沖著他們跪什么? 把旁邊百姓都給嚇到了。 “這人長得怎么那么像妖怪, 頭發眼睛都不一樣?!?/br> “你傻嗎?西邊有些人就這樣,鼻子還很長?!?/br> “他跪什么???怎么還吃土?!?/br> “瘦成這樣, 咱們灌江府好久都沒見過這么瘦的人了吧?” “怎么又跪???” 紀煬看著, 好像稍微理解了點,讓衛藍給他比劃,不用跪, 我們這看到大官也只用作揖而已,看到皇帝再磕頭吧。 但到底語言不通,衛藍比劃半天, 卡里只明白不用跪就行。 還好還好,不然這么多貴族, 頭都要磕破了。 其實他在圣屬要帝國也屬于一個小貴族的兒子, 否則不會有錢有精力當探險家。 可惜穿越沙漠的時候, 身邊的隨從全都死了, 身上的銀錢也為了省力氣扔到里面, 等看到草原的時候,靠著吃草才活下來, 直到遇到東方古國。 這里的將士跟貴族果然跟傳聞中一樣彬彬有禮, 給他熱水熱飯食, 還帶他來都城! 真是大好人! 這會還允準他不跪拜, 簡直太好了。 紀煬讓衛藍安排他住處,只要不亂跑就行,又派了個機靈小吏跟著, 雙方學學語言,至少能進行簡單交流。 紀煬有心想從卡里身上知道更多西邊的事情, 也想知道外面的世界, 所以對他還算客氣。 只要老老實實的, 吃喝肯定不愁。 接下來一段時間里,卡里已經被灌江城迷得走不動道,天天都要吃羊rou,吃本地的水果,還要穿漂亮的羊皮靴子。 他在家鄉雖是小貴族,可也沒過這樣的生活啊。 但他這些事,只是灌江城本地人的日常而已。 除了天天吃羊rou。 倒不是吃不起,不怕上火嗎?就那么吃? 跟著卡里的機靈小吏跟著他四處閑逛的時候,兩人終于能聽懂對方一些話。 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一個物品的名字,兩人同時發音,然后記錄下來。 一來二去,還真弄明白不少意思。 紀煬最近沒工夫管這些,處理完關市的事,就要準備今年的考核。 畢竟是兩年合一年的考核,到底要正式些,而且他也想看看,手底下知縣這兩年的成果。 年底總結這種事,還是很重要的,復盤一下,方便查漏補缺。 紀煬還從官學抽調出十個舉人,讓他們過來幫忙。 說是幫忙,其實是讓他們“聽政”,算是實習。 今年的考題跟他們的試卷,紀煬也都看了,春闈不過的很大原因,就是實踐不夠,有幾個文章好看的,但不實用。 以當今朝廷的局勢,以及主考林大學士的性格,這種花團錦簇的文章沒什么大用。 紀煬之前都忙,那二十五個落榜舉人來拜謝安排的路費食宿,還有汴京的照拂時,紀煬也并未多說,只讓他們好好休息,三年后再考。 他們見知府大人態度冷淡,很是沮喪了一陣。 好在官學的左右訓導說知府大人私下看了他們的試卷,只讓他們好好讀書,以后另有安排。 當時他們還有點不解。 而且也覺得知府大人不是沒考過科舉嗎,他看的試卷能準嗎? 還有安排? 什么安排? 從四月春闈,七月到灌江府,如今十月份,一直沒看到安排。 這會卻聽到知府大人的召喚,而且點的十個名單,是他們二十五人中的佼佼者。 他們眾人只以為是左右訓導推薦,其實是紀煬看過文章之后選出有潛力的十人,讓他們進到府衙聽政辦差。 旁的不說,搭把手應該沒問題吧? 反正下次考試是三年后,趁這個時間,不光學習知識,也要有點實踐。 不過這個舉動,倒是安了不少官學學子的心,看來知府大人是真的為他們好,還記掛著他們! 之前被冷了那么久,以為他們這些人要被放棄了! 隨之而來的,明年要擴大招生,還要多收貧困子弟的消息,也再也沒人反對。 官學從此以后,也是清晰明了,解決紀煬心頭大事。 接下來一段時間里,下面十五個縣城的知縣陸陸續續過來,等到十一月十五,人已經到齊了。 他們來的時候,帶了滿車的卷宗,皆是自己任地的情況。 很多人都說,他們當初科考的時候,都沒這么緊張。 十五知縣湊在一起說話,整個灌江府衙則忙著做考核,沒想到反而是他們清閑下來。 說是閑,那也是湊在一起聊公務。 沒辦法,已經養成習慣了! 越聊越是感慨,灌江府這兩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里面徐銘徐知縣,應該是最沉默的那個。 他之前因為任地鹽礦的事,被手下蔡源頂了位置,這幾個月才陸陸續續把權利收到自己手里,所以他對這些最沒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