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200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跟著林婉蕓身后的兩個嬤嬤欲言又止。 這哪是大家小姐該說的話。 可見姑爺只是低頭笑,眼神透著溫柔,絲毫沒有外面說的鐵手知縣模樣。 紀煬輕咳:“你說的對,有些人就該殺個千百次?!?/br> 算了,姑爺都不介意。 她們亂說什么。 不過姑爺可真有本事,她們實在敬佩。 知縣夫婦剛到刑場,周圍的問候聲便不斷。 行刑的場面,絲毫沒讓普通百姓懼怕,反而心里那股郁氣徹底消散。 最懼怕的,反而是旁邊的裴又鋒。 他也殺過許多人,殺人的時候他不怕,反而是看著劉家人被殺,小腿下意識軟了。 他侄兒說得對。 當時候如果不歸順,那劉家人的下場,便是他下場。 直到此時,裴又鋒的心才徹底歸順,以后他就是吳將軍手底的副手。 這些事,還是不提為好。 在上萬百姓的歡呼聲中。 凌縣尉衛藍又拉過來一車車借條。 這里是石橋東鎮,滄依鎮,石橋西鎮,所有百姓們的欠款借據。 紀煬朗聲道:“今日,便一把火燒了他們。太新縣的百姓身上再無欠債,再無身契,你們都是承平國的子民,不再是誰家的仆役,誰家的佃戶。你們都是承平國的百姓,是這承平國最重要的存在?!?/br> 雖說有些百姓已經隱隱得到消息。 可看著自家被威逼利誘簽下的欠款,還有長時間交不起的田租利息借據被燒掉的時候,心里就跟這燃起的大火一樣。 分田地,燒欠款。 就算做到一件事,他們也會對當地父母官感激涕零。 更不要說如今這兩件事統統完成。 先殺惡人,再燒借據。 太新縣百姓,此地的百姓,會永遠記住今天。 他們這一天,在知縣大人手下,得到新生。 萬民沸騰,很多人翻出鞭炮,四處敲鑼打鼓,到處都跟過年般熱鬧。 紀煬還讓庫房里放了些糖出來,慶祝嘛,肯定要越高興越好。 他們也值得這樣高興。 其實現在的太新縣百姓,躺在床上的時候,還覺得自己在做夢。 這竟是真的? 自家突然有了土地,欠款也沒了。 這是他家爺爺都不敢想的日子。 這場燒契約的火持續了許久,帶著劉家人的尸骨一起在此焚燒,跟自己巧取豪奪來的契約死在一起,也算他們的命了。 紀煬看著底下百姓,又看看玉縣丞,笑著道:“剛回來就這么忙,還適應嗎?!?/br> “這樣忙,很有意義?!庇窨h丞認真答道,“跟著知縣您,做事都很有意義?!?/br> 看著百姓們的笑臉,這一切都值得。 韓瀟也是如此,韓家一直避世,不愿意參與這些事情。 可他們周邊環境越來越差,差到舉家搬走,又因為機緣巧合,讓他重回這里。 韓瀟甚至有些懊惱。 若他早點,早點做些什么,即使沒有紀煬這樣厲害,是不是也能讓當地百姓少些苦難。 好在現在還不算太晚。 不知不覺中,百姓中不少人淚眼模糊,按理說應該非常高興才是,但這場景卻讓他們忍不住想哭。 日子終于好起來了。 跟他們同樣心情的,還有刮了絡腮胡的吳將軍。 他今日早上出門,手下幾乎沒認出來。 刮了胡子的吳將軍更顯年輕,沒了胡子,也擋不住他故意壓下的笑意。 有人問他為什么突然刮胡子。 這還用說? 給六萬多百姓分土地。 殺惡人,燒欠款。 這種場面,值得刮胡子! 吳將軍還特意換上皇帝賞給他的盔甲,看著氣勢更足。 去年他還不信紀煬。 今年已經可以為紀煬出生入死。 為這樣的官員出生入死,值得! 但紀煬不讓他們出生入死,只讓他們越過越好。 太新縣九月二十六這日的事,都不用可以傳播,飛速傳遍整個灌江府。 甚至隔壁涼西州,潞州,都聽聞此事。 不少惡霸鄉紳豪強,哪個聽了不是膽戰心驚,心里對紀煬既恨又怕,甚至不讓家人提他的名字。 反而在百姓跟佃戶當中,每每提起紀煬,語氣都是向往。 真想讓紀煬去他們這里知縣啊。 那他們是不是也能分到土地? 這個想法在整個灌江府百姓中流傳,越說越邪乎,在他們口中,紀煬都快成神仙了。 而大半個灌江府的知縣,特別是朝廷派來,一直被架空的知縣,都在秘密往太新縣寄書信。 紀煬不到一年時間,把太新縣完全掌握到手里,肅清內外。 那他們是不是可以尋求幫忙? 看紀煬幫今安縣,還幫文饒縣,其他地方,應該也不會拒絕。 等他們這些人聯合起來,再有早就想反抗的百姓們做底氣。 推翻那些霸占土地的鄉紳,應該不成問題。 不管怎么樣! 先給紀煬寫信!看他怎么想的! 他那邊兵民人,全都已經十分順暢。 甚至比承平國大半的縣都要有條理。 學他做事,定然沒錯! 雪花般的書信全都涌了過來,灌江城想跟紀煬結交的知縣都要排隊。 汴京那邊也反應過來,陸陸續續也在寫信。 可紀煬這會則帶著娘子,帶著手下,再帶著百姓,去看太新縣兩座石橋的竣工儀式。 連接三地的石橋終于修好了! 橋全都修好,才證明三個縣終于合并! 全都寬六米,一個長二百多米,一個一百多米。 兩輛馬車并排走都沒問題。 以后幾個鎮的百姓隨便來往,這橋連過橋費都不收! 也有人提出,這是那兩家修的橋,算不算積了功德,紀煬是不是太兇狠刻薄。 這消息剛要起,就被紀煬傳得話壓下去。 “石橋并非劉鮑兩家所建,分明是太新縣百姓一磚一石建造,所用材料費用,都是百姓們辛苦種田得來?!?/br> “從根本上看,這就是百姓們的功績,豈是那兩家好逸惡勞,魚rou鄉里的惡人所造?他們給的銀子,那也是拿百姓們種田的血汗換的!” “所以,石橋修好,要感謝的人只有當地百姓!只有好好種田的百姓們!” 走都走了,死都死了,還想得好名聲? 那是做夢。 紀煬又讓人暗中去說。 希望百姓們多走走石橋,在橋上每走一步,就是踩一腳惡人,讓他們在地府里也要贖罪。 不到半天時間,兩座石橋,又被叫做贖罪橋。 傳說等百萬萬人走過這橋,那些惡人才能轉世投胎。 否則只能當做橋墩,在冰冷的河水里贖罪,永世不得超生。 紀煬聽到這話的時候都沉默了。 不愧是富有想象的勞動人民。 估計不久的將來,這個反抗惡霸,惡霸最終被踩到腳下的故事,會越來越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