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97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現在算起來,早就不是扶江縣墊底的縣城。 如果算上稅收,只怕還要在潞州十幾個縣里排名往前靠一靠。 沒辦法,誰讓他們扶江縣三個作坊,就像三個擎天柱一般支撐扶江縣的商稅。 交田稅之時,去年九月到今年九月的稅收也一并送去。 葫蘆作坊交稅三百九十八兩。 香粉作坊四百六十兩。 最后的化肥作坊山澤稅為七百二十四兩。 另有店鋪零散商稅十一兩。 不知道這么多銀子,夠不夠宗室子弟的一身衣裳。 最后田稅,折合銀子一共兩千一百四十二兩,這其中已經減掉開荒田地田稅的一半。 這也是官府鼓勵開荒給的好處。 這筆賬算下來,扶江縣今年的雜稅已經快趕上田稅收入。 只有在手工業發展繁榮的地方,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就連隔壁常華縣的田稅也是年年壓著商稅一頭。 這還是他們有運河的情況下。 算下來,他們扶江縣東邊,西邊,南邊三個作坊,實在起了大作用。 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上半年,這些作坊的雜稅收入,就會直接超過田稅。 兩者加起來,足以讓扶江縣一個下縣,媲美許多中縣的稅收了。 不過今年紀煬并不打算去潞州城,運河修通在即,已經接近扶江縣縣城,很快便會正式開始修碼頭。 最近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所以交田稅這事,還是讓凌縣尉去。 不過這次紀煬又派了個叫丘益川的小吏隨行。 丘益川算是小吏里面最機靈的,之前也辦過幾件差事,做得還算不錯。 這次委以重任,讓他激動得好幾天都沒睡著。 至于年末考核? 那年末了再去! 他的運河比較重要! 相信知州他們可以理解? 豈止可以理解,凌縣尉跟小吏丘益川回來的時候,手里還帶了知州給紀煬帶的土儀,說是從涼西州帶回來的。 知州早在七月已經被調回潞州,涼西州也安排了新知州,之前那個知州貶官全家流放,那邊的事情終于平了。 潞州知州此次涼西州之行,也讓他后年的升遷有了保證。 不出意外的話,后年他會被直接調到汴京,成為中央的臣子,這意義可大不一樣。 所以這次心情極好,還給紀煬帶了當地土儀回來,丘益川還道:“知州大人說,里面還有一些灌江府的物件,讓您看著辦就好?!?/br> 涼西州跟灌江府挨著,帶了些那里的東西也不奇怪,紀煬看了看,涼西州的物產雖說不豐富,但有不少草藥都很名貴。 灌江府除了吃食特產之外,還有一尊粉白色水晶鹽礦石,看著粉白可愛,小孩臂膀大小,算是很貴重的擺件。 以他們知州的謹慎,能送來這東西,應該在那不算特別珍貴。 紀煬也覺得這個好看,只是自己房間放這個粉粉白白的東西總覺得古怪。 凌縣尉笑道:“知州大人講,以后送給您未來娘子,當個壓箱的聘禮都不錯?!?/br> 這倒是個好的。 但紀煬對成親這事并沒什么渴望。 雖說承平國女子并無不好,可總覺得錯點什么,這會提起,也只是讓平安把東西收起來。 一些涼西州吃食,便送給扶江縣落戶最快的幾家涼西州編戶們。 而灌江府的東西則送到韓家,他們離開故土,必然對這些東西十分想念。 很快韓家派人上門感謝,感謝的東西則是厚厚一沓書,看樣子比之前的啟蒙書好上不少。 甚至還夾雜了幾道題,雖沒明說,但明顯讓紀煬做做看看水平。 要知道外面多少人想求韓家教學都求不到,在紀煬這還有些上趕著的樣子。 紀煬自然也不推脫,找時間做了之后再讓人送過去。 這樣一來二去,雖說不是師徒,但確實教導他許多東西。 官學那邊同樣如此,有韓家人教導,還挑出七八個學生,準備讓他們參加扶江縣明年二月的縣試。 這也是紀煬第一次主持縣試,通過縣試之后考生便成為童生。 童生經由知縣跟教瑜送到潞州城參加州試,等潞州那邊還能考過,整個潞州考過的考生名單送到當地學政手里。 由潞州學政主持參加院試,院試要考兩次,還要請汴京學政派人督查。 等兩次全都考過,才會成為人們口中所說的秀才。 后面的考試先不說,只講縣城內的縣試。 一個縣有沒有資格舉行縣試,要看他們有沒有官學,官學里有沒有長官。 等正式官學建成,也就有了開縣試的資格。 紀煬今年忙了許久,總算把官學落成,肯定會按照要求,在明年二月督辦扶江縣第一次縣試。 這對扶江縣意義重大,也意味著他們扶江縣學子們這條升學之路已經暢通。 只要他們好好學,自然有光明前途等著他們。 而縣試也不像普通人想的那樣簡單,首先,官府會提前貼出告示,告知二月具體什么時候考試。 在考試之前,考生去縣衙禮房報名,還要有五人聯保,保證家世清白,祖上沒有犯罪記錄,父母喪期時不得報名等等。 縣試連著考五場,主要內容是四書,考經,附加題則是默寫本朝開國皇帝的圣諭廣訓之類。 考過之后,衙門還要匿名造冊交給官學里的教瑜等人,讓他們評定誰能去潞州城參加州試。 去了潞州城,那又是另外的光景。 之后的先不說,只講這縣試已經十分折騰人。 紀煬感覺,就他們官學的學生們,從二月到現在也不過大半年時間,想要通過縣試,估計十分困難。 但縣試該辦還是要辦,讓考生們熟悉流程,以后總會考過的。 而且考試這事,還能督促學生進步! 這話說的就有點不知苦了。 紀煬想到自己之前上學的時候多討厭考試,總覺得莫名心虛。 不過很快就不心虛了,因為韓家已經擬定好縣試的幾個題目,全都送過來讓紀煬挑選。 韓家家主韓瀟還說了句:“其實您也可以做做,以您的水平,應該沒問題?!?/br> 可以,別人做一份題目,他做許多份是吧。 不過紀煬明白韓瀟的意思,他確實缺這一塊的知識,如今再真正科考是不成了,但內里的學問可以學一學。 這些大儒經典能流傳下來,都有原因的。 趁著縣里農閑,大多人戶都在修整房屋,紀煬要么往運河跑,要么在衙門刷題,還是沒逃過刷題的命! 進到九月中旬,天氣漸漸變涼,修整房屋也快到尾聲,不少有了房屋的非編戶開始陸陸續續去縣衙登記戶籍。 慢慢下來,上集村跟馬家灣之間的荒地無形聚集了四五十戶人家,已經可以形成村落。 之前救過扶江縣小孩免受拐賣的編戶蔣治家也在其中。 紀煬見此,便定下蔣治為新村的里長,讓他管著四五十戶人家。 蔣治聽到這話的時候都懵了,他?管新村?他這樣年輕,可以嗎?服眾嗎? 別的話就算了,服眾這兩個字是肯定的。 紀煬讓小吏丘益川去幫襯他,又讓隔壁馬家灣里長教導,相信很快就能上手這些事。 全都處理之后,他們扶江縣終于有六個村了! 不容易! 三江村那邊的村子過大,估計以后還要拆開,不然不好管理。 紀煬發現自己只要進到縣衙就有忙不完的事。 但想著運河工部官員還在等他,只得帶了凌縣尉匆匆離開。 其實并未走幾步路,就已經到了修建碼頭的地方,工部來的幾個官員,現在全都曬黑了好幾個度,如果不是這身官服,他們都可以直接跳下去干活了。 紀煬也不多說,想帶著工部的人去扶江縣新來的飯館吃頓便飯,飯桌上再說碼頭的事。 不出意外的話,碼頭就修建縣衙在往北不遠的地方,而且臨近縣衙主街,以后運送貨物都很方便。 專業人士的規劃,紀煬當然不會多插嘴。 距離下雪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不等人,工部幾人連吃帶打包匆匆回去干活。 趕緊修完吧!他們實在想念汴京了! 既然他們都靠近扶江縣了,紀煬吩咐凌縣尉,只要是工部的人來縣城幾個飯館吃飯,都記到衙門的賬上。 只有他們認真做事,他們扶江縣的運河才能早日開通。 掰著指頭數日子,也不遠了。 除了官員們,紀煬又讓玉縣丞從潞州購買大批牲畜,給挖河道的工匠們加餐,而當初說好的刻著名字的石碑如今大體也已經完成。 只等運河開通那天,便會立在扶江縣碼頭旁邊,讓所有經過這里的人都記住工匠們的名字。 這些事確實費錢,但連玉縣丞都沒多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