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jian相他哥遺孀(重生) 第6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豪門吃瓜記錄、撿到傲嬌妖帝后我又真香了、卷春空、年代文的早死白月光、吊車尾她不裝了[星際]
鼻尖沁出細汗,他一臂撐在女子身側,嘴角掛著吊詭的笑,輕聲哄道:“來,刺進去,能死在嫂嫂手下,不失為美事一樁?!?/br> 血色蔓延,在衣衫上暈染開,刀尖緩慢破開血rou的觸感令馮玉貞臉色蒼白,崔凈空卻執意湊近,扳過她的肩頭,垂頭要含她的唇瓣。 恰于此時,馮玉貞忽然收回了手,崔凈空還沒放下心,眼睜睜瞧著馮玉貞將那把小刀徑直拎起,橫壓在自己的脖頸旁。 她只是略微用力,小刀上的血跡便染在那截素頸之上,崔凈空方才被戳進胸口時,都沒有像現在一樣感到頭暈目眩。 馮玉貞的手略略顫抖,只道:“別靠近我?!?/br> 見崔凈空呼吸急促,眼睛凝視在她手臂上,知道他是在尋機會奪刀,遂將小刀又壓實些,提高了嗓音:“退后!” 崔凈空迅速將兩手攤開,向后倒退幾步,不欲再激怒她,男人瞳孔不受控地緊縮,生怕那把小刀把她傷得血流不止。 分明自己才是流血的那個,馮玉貞指甲蓋大的口子都沒有,他已經忙不迭服下軟,嗓子發澀:“好,好,嫂嫂,只要你放下刀,別傷了自己?!?/br> 世事難料,馮玉貞彼時同崔凈空纏綿悱惻,可能萬沒想到也有以死相逼,才能和他好好說上兩句話的一天。 她心中五味雜陳,兀自啟唇,每個字都在往對面的男人心尖兒上錐:“你不要喊我嫂嫂了,你有沒有娶妻,也全然與我無關。男女之間無非講求個你情我愿,可我對你情意已盡,我們之間再沒什么好說的了?!?/br> 崔凈空臉色煞白,面容之上浮著一層茫然,竟然透露出幾分懵懂可憐的情態來,他脫口而出:“不成,那我怎么辦?” 他這時候再捂上胸口,總算知曉從前多次出現的那種迸裂般的痛感實則并非什么病癥??商t了,望著馮玉貞絕情的臉,忽而領會到什么叫做覆水難收。 “麻煩大人放行,我和安安即刻便走?!?/br> 男人的臉像是一張浮在半空的白紙片,馮玉貞扭過臉,不為其所動,只一字一句道:“話已至此,承蒙大人曾經的照料,我祝大人洪福齊天,前程似錦,以后不必再相見了?!?/br> 刀就抵在她脖頸上,崔凈空哪兒敢不答應? 他如喉在哽,不知道說什么才能挽回將離的人,腦中空茫茫一片,下意識張嘴喊她嫂嫂,又思及她不喜歡,只得趕忙咽下去,險些咬了舌頭。 嘴里干巴巴冒出來一句:“你不識路,坐車走罷?” 馮玉貞搖搖頭,堅持道:“我們自己走,總歸能回去的?!?/br> “你……”他閉了閉眼,心中生出一陣無力:“你再厭惡我,也不要累到自己?!?/br> 崔凈空朝外喊田泰備車,馮玉貞如何也不叫他近身,那把刀威懾太過,他只得隔著幾步遠。 待他老老實實站遠,馮玉貞適才將刀放回腰間,只推開門,牽起馮喜安,崔凈空的聲音又自身后傳來,話音里帶著一點希冀:“不若吃完午膳再走罷?” 這回她連答復都吝嗇,崔凈空遠遠站在院中,見母女兩個人登上車,轉眼消失在視野中。 馮玉貞手心全是汗水,馮喜安坐在懷中,她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從崔凈空手里逃出來了。 “阿娘,你流血了!” 女孩驚慌的聲音鉆入耳中,馮玉貞回過神,發覺脖頸泛涼,她用袖口蹭過去,并無任何痛感,這是崔凈空的血。 心跳如鼓,這點鮮紅的血污刺著她的眼睛,馮玉貞趕忙把袖口卷起,輕拍女兒后背:“沒事了,都過去了?!?/br> 她同時也告訴自己,一切都已經結束了,突然找上門的崔凈空也只是一場幻夢而已。 寂寥的府邸中,田泰為身前直直望著遠處的男人披上外衣,只聽得他困惑的自言自語:“是我錯了嗎?” 田泰低著眉,不發只言片語。 江南到底還是太冷了,崔凈空想。 馮玉貞的確很明晰他的秉性。倘若她今日不這樣決絕,哪怕她再不愿,崔凈空也要強行將人綁回京城的。 可她寧愿魚死網破,也不肯同他再過下去。崔凈空實在怕極了那把刀子,他知曉人的體魄如何脆弱,他自個兒拿刀傷人時全然不察,可馮玉貞只是在自己身上比劃比劃,他便止不住后怕,只得妥協。 漫無目的地坐回屋子里,馮玉貞為他倒的那杯水已經涼了。他獨自一人靜靜坐在屋里,直至日落西沉,第二日天邊熹微,方才從屋里走出來。 崔凈空語氣淡淡,只字不提她,只是吩咐道:“田泰,收拾東西,啟程回京?!?/br> 第84章 巷尾新住客 立冬之后,撫面的風漸涼,江南的冬日不似北地一般來勢洶洶,卻耐不住濕黏黏的冷氣鉆入衣領。 輕拍下肩上一片枯黃的落葉,馮玉貞緊了緊臂彎上的披帛,這間書肆離繡坊不過兩條街,離她四步遠的柜臺處,一本《千字文》攤開于書案上。 留著兩撇八字胡的劉先生念一句,坐在板凳上,腿都挨不到地的女孩脆聲重復一遍,糾正完讀音,接著他再細細拆開,為她解釋這句話的意思。 講完四句話,再回過頭,馮喜安一字不錯,將劉先生口中的每句話都十分精準地復述出來,言罷還能揪出劉先生含糊不清,尚未說明的地方問。 自上個月起,劉先生被問住的時候已經愈來愈多,《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本專為小兒啟蒙的書目他已經全數教完。 念完最后一句,劉先生站起身,馮喜安不要別人扶,馮玉貞戰戰兢兢地收回手,瞧著小姑娘靈活攀下板凳,還沖劉先生作了一個像模像樣的揖:“多謝先生教導?!?/br> 劉先生喟嘆地摸了摸她的頭頂,目光流露出惋惜,向馮玉貞道:“喜安天資如此聰穎,依我淺薄的見識,所謂神童也無異于此了,倘若是個男孩,日后去科舉不在話下,必然平步青云,只可惜……唉?!?/br> 馮玉貞心口略微發緊,自從劉先生答應教喜安以來,類似的論調她幾乎聽得耳朵起繭。 將手里的暖爐遞到女兒手里,馮玉貞福了福身,溫聲道:“多謝先生這些時日對小女的教誨,只是可否……勞煩先生,再教小女幾日?” 劉先生沉吟片刻,抬手將翹起的胡子壓平:“夫人,我最多再教她讀一讀《大學》,并非我不愿,一是我學識有限,不過是個破落童生,再教下去也是誤人子弟,書肆才是謀生主業。 他為難道:“二是女子識字,多半也是在那些高門世家,為尋個好夫婿,學到這些,便也足夠了?!?/br> 只為尋個好夫婿?馮玉貞一時無言。 說起劉先生教喜安識字這件事,不過一日路過書肆,偶然聽聞其中傳來大聲的爭論,探頭一瞧,是幾位穿著長衫的讀書人。 或許是買書時對其中的一句幾人看法不一,起了爭論,誰也不服誰,口中個個引經據典,馮喜安從未聽任何人說過這些,在她耳中如同天書一般,孩童總是對一切新鮮的事充滿了好奇,她便想進去瞧瞧。 那些書頁之上的工整文字,恰似一幅瑰麗神秘的畫卷,映照在她如一張白紙的腦海中。 回來的路上,馮喜安同馮玉貞道,她想識字看書。倘若是別的孩童,這種話無非只是一時起意,當不得真,可馮喜安卻不是。 馮玉貞刺繡功夫上乘,刺繡時特意囑咐馮喜安離遠些,怕一個不留神傷到孩子。 馮喜安自小瞧著她繡,后來略大些,對此了無興趣,繡坊的掌柜夸她冰雪可愛,尚還逗弄過,打趣說馮玉貞后繼有人,馮喜安只搖搖頭:“我不喜歡?!?/br> 她不似尋常孩童,這時已然初初展現了說一不二的性情,說不喜便一眼不看,說要識字,不知曉別的去處,便三天兩頭往書肆那處跑。 有回馮玉貞沒看住,只出去了一個時辰,再回來時家中空無一人,嚇得魂都沒了半截,白著臉央鄰居四處去尋,最后在書肆找著的。 那是頭一回,馮玉貞被向來乖巧懂事的女兒氣得抬手要打她,喜安不躲不避,只是用那雙烏溜溜的眼睛望著她,輕輕道:“阿娘,我想讀書呀?!?/br> 兒女都是債,馮玉貞大抵是在生母膝下所受苦痛眾多,對女兒幾乎有求必應,一開始雖當小姑娘無聊起興,可也很拿這當一回事。 她拎著物件上門,去求書肆的東家,磨得讀過兩年書的劉先生沒法子,松口答應下來。 可他也是有規矩的,不讓馮喜安拜他為師,也不肯教馮喜安寫字。 隔兩日去一回,不過三個月,馮喜安便將啟蒙的三本書全學透了,她如同沙漠中的樹根汲水一般,渴求更多的學識。 馮玉貞心里壓著一塊石頭,她這才發覺,喜安并非是單純玩玩而已。每每回來,喜安便將今日所學向她復述一遍,馮玉貞也跟著一塊識字,發覺她講的比劉先生還要透徹明晰。 她心事重重回到家,卻見門口蹲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正是那位周姨家里的小女兒玲瓏。 玲瓏百無聊賴依在門前,手里提著兩尾魚,馮玉貞走快兩步,伸手將人拉起來道:“怎么今日這么早便來了?” 女孩先彎了彎腰,這才道:“師傅,我娘說巷尾來了新人,叫我順道來送條魚,我怕耽誤了時候,才來早了些?!?/br> 馮玉貞有些吃驚,拉開門栓,將人領進門:“巷尾來了人?” 巷尾那間宅子原是一戶無兒無女的老夫妻留下的,雙雙離世后便順延給了侄子。 前些年月,侄子一家都搬去了縣里,馮玉貞當時于兩處徘徊,礙于巷尾這間年久失修,屋頂漏雨,修繕時很要廢一番氣力,因而才沒有買下。 玲瓏應了一聲,輕車熟路將兩條魚放進廚房,雖說這是拜師的束脩,馮玉貞通常還是會第二日將銀錢投到周姨的竹籃里。 玲瓏坐回正屋里,馮玉貞將火盆搬到二人中間,玲瓏暖了暖手,這才道:“前兩日有人忽然見那間宅子里有人出來,我今日提著魚上門,開門的是個年輕的男子,不知還有沒有別人?!?/br> 她思及那一幕,臉上不由得升起一點恍惚:“我從沒見過那么俊的男人呢……不過比我家霖哥是差遠了,他臉上也沒有笑,魚也不接,啪一下就把門關上了?!?/br> 張霖同玲瓏是對門長大的,雙方知根知底,交換過生辰八字,吉日定在來年春日。 她沒察覺馮玉貞的異樣,女子盯著手中半成的鴛鴦,一時間思緒萬千,只得將針暫時別在繡面上。 算起來,最后一次同崔凈空見面,已經是三個月之前的事了。 她并沒有搬走——崔凈空神通廣大,倘若執意要找,過了五六年尚且能找到,遑論現下,估計逃不出幾里地就要被逮住。 只一味的逃是不成的,好在之后這人再沒有傳出過動靜,好似真是放過她了。馮玉貞又想,或許只是一個巧合罷了。 然而,盡管她從不刻意打聽,這位神秘的住客又陸陸續續經由別人的嘴傳到馮玉貞耳朵里。 多是“從不在白日見到人”,“性情古怪”,“長相俊俏”之類的評價。 直到半個月之后的傍晚,她聽見屋外雨聲,一時沒有睡意,便在門口立了片刻。 轉眸間,卻忽而瞧見一個修長的人影撐傘站在不遠處。哪怕看不見具體面容,馮玉貞卻冥冥中知道,他那雙幽深的、好似要吞吃了她的眼睛,必然在牢牢鎖著她。 來人見她發現了自己,身形一頓,隨即轉身便走,腳底勾起的雨水濺在他的袍角,男人的身影在雨幕里影影綽綽。 這人推開了巷尾那間宅子的門,很快消失在門后。馮玉貞回過神,腿腳都隱隱有些發軟,她根本不必去近看,那個遠遠瞧著她的人,分明就是崔凈空。 她心緒不寧,將門拴好,快步走回屋里去,見著熟睡的女兒,才慢慢穩下神。 馮玉貞頗有些荒誕之感,為何崔凈空就是纏住她不放了呢?他這樣默默在她門外站了多久?此番租下巷尾的房子,究竟意欲何為? 事情很快得到了解釋。第二日清晨,馮玉貞推開房門,不期然被東西攔住去路。 三個大小一致的木箱,壘起來將近到她胸口。最上面那個木箱半開著,馮玉貞往里一瞟,一片燦黃的金元寶險些晃了她的眼睛。 哪怕用腳趾頭去想想,就知道是誰干的事。 崔凈空或許是想著反正已然被她發覺行蹤,連夜派人進了她的院子,現下這是要以這三箱金子來試探她。 哪怕并非是面對面強來,馮玉貞也不肯接受。只一時覺得好笑,崔凈空難道是可憐她貧窮潦倒,因而來接濟她嗎? 然而這三箱沉甸甸的元寶塞的未免太滿,她一箱都搬不動。 不僅如此,手下不慎一滑,身子順勢后仰,她腳下一個趔趄,甚是狼狽地摔在了地上。崔凈空大抵想不到,好處半分沒討到,反倒叫她冒出火氣來。 馮玉貞拍了拍手上的灰,徑直去尋了對面鄰居家的男人,煩請他直接將三個箱子搬到門口。 三箱元寶原封不動,馮玉貞立在門口,不管此時那人有沒有在暗中瞧向此處:“這些箱子許是搬錯了,總歸不是我的物件,我也并不想要,煩請原路拿回去?!?/br> 她說罷就扭身甩上了門,那三箱金元寶同它們本來的主人一般被棄如敝履。 馮玉貞并沒有如他所料般的找上門。崔凈空回來之后,走的第一步路便錯了。 巷尾的宅子里,崔凈空雙腿交疊,他坐在一側交椅之上,神情淡淡。田泰卻抖著身子跪在他腳邊,立侍在崔凈空一旁的李疇有些不忍,又不由得暗罵他蠢。 崔凈空適才開口,語氣平靜:“田泰,我叫你去辦事……你就把三箱壘著,堆在她門口?” 田泰的頭恨不得埋到地縫里去:“主子,是奴才蠢,欠了考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