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蘭(重生) 第69節
殺回京城,打進皇宮? 不對,前世造反的不是他啊。 沂王見她一副糊涂模樣,笑了,走到近前時伸手摸了摸她的臉:“吵醒你了?正好跟你說一聲,本王要回京去救太子,目前不知那邊情形怎么樣,要耽擱多久,這里交給你,你先帶著他們等一等?!?/br> 蘭宜終于清醒了點:“太子?太子怎么了?” “他在昌平激起了民變,被百姓圍了?!币释鹾喍痰?,“宮里的旨意追到這里來,叫本王回去救他?!?/br> 蘭宜睜大了眼睛,一時說不出話來。 這短短一句話所含的意思太多了,她太吃驚了。 太子在昌平處置皇莊那事,曾太監送過一回信,太子辦得可能有問題,但再有問題,按當時想來就是不中皇帝的意,會再失圣心罷了,怎知會鬧出這么大事? 太子去昌平已有半個月,這時候不短了,無論辦得好不好,按理都該近尾聲回宮了才是。 她沒問出來,沂王會意,道:“口諭來得急,本王暫時也不知詳情,等一等你問竇夢德吧,曾有善應該會有信過來,只是本王不能等他,要先往昌平趕了?!?/br> 太子落難,皇命加身,于他是機遇也是危險——危險從此刻就開始,天使就在外面,他不能拖延,拖一刻就多一刻居心叵測的嫌疑。 他轉身要走,蘭宜下意識拽住了他的手。 她有話,不知該怎么說出來。 天還沒亮,他之前拉著她一直胡鬧,算起來就沒怎么睡,這時候去帶兵救人,哪來的精力。 沂王笑了,手指卡進她的指縫交握了一下:“現在舍不得,之前怎么不肯聽話?沒事,你睡吧,本王又不是你,精神好得很?!?/br> 他確實神采奕奕,眼神比這幾天來的都要亮,說完后,放開蘭宜的手,轉身大步出艙。 蘭宜在床上怔了好一會,困意完全消了,她起身穿好繡鞋,一樣被吵醒的翠翠連忙過來,替她披上外袍。 蘭宜走到艙邊上,往外看了一看,只見外面黑夜之間,燈火通明,臨近的幾條船都被驚起來了,一些護衛穿戴整齊,正匆匆從船板下去。 他們要跟著沂王一起趕去昌平,不過人數不多,只能貼身保護沂王,要把太子救出來,還要到了當地再等調兵。 蘭宜的心定了一點下來。 她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沂王不會因刀兵出事。 也不知道昌平那邊的情況到底是怎么樣。 在留守眾人難熬的等待中,天色漸漸亮了。 又半日過去,曾太監的信到了。 這封信應該是曾太監還不知道沂王將去昌平平亂時寫的,因有沂王走前留下的話,蘭宜和竇太監一起將信拆開看了。 信是接著上回五千兩現銀事說的—— 太子收到幾個莊頭透過他的莊頭孟良才送的銀子后,對莊頭們的處置就輕拿輕放起來,讓那些莊頭各退了一百到兩百多畝不等的田地,就算交差了,然后,太子便一門心思找起落霞莊的差錯來。 曾太監在信中拍胸脯保證,他一分不該占的田地都沒占,那些欺男霸女的事也一概沒有,因此太子即便五天收孝敬加處置其余皇莊,余下十天都用來盯落霞莊,也沒盯到任何把柄,一無所獲后實在不耐煩也沒辦法了,只好準備回宮了。 沒想到的是,太子找落霞莊茬時,那些莊頭們也沒閑著。 五千兩不是筆小數目,莊頭們送得痛快,不可能不心疼,有出,那就得有進。 既然已經破財消災,免了后顧之憂,莊頭們迫不及待地就要彌補損失,比之前更加明目張膽地斂起財來。 不但要錢,還要報仇,沂王在皇莊閑游時,要不是有些吃飽了撐著的百姓去他跟前說那些不該說的話,怎么會后續招來太子,又怎么會害他們破財? 內監之身,仗著是皇家的人,平素就夠無法無天,這一下子更是在極短時間內就把昌平禍害到民不聊生。 太子打起與來時一般的隆重儀仗要離開時,憤怒的失田失家甚至還有女眷遭殃的百姓攔路把他圍住了。 所幸太子隨行帶的東宮護衛也不少,護著他退回了太子莊田,但外面全是要討公道的百姓,太子無法離開昌平,只能派人緊急向宮中報信。 看完,蘭宜與竇太監面面相覷。 竇太監感嘆了一句:“太子真是夠倒霉的?!?/br> 蘭宜也有點覺得。 應該說,太子本身沒有干太過分的事,他就收了點銀子,收完也讓莊頭們退點田意思一下了,要是就此回宮,只要收錢的事不暴露出來,那他這差事辦得都能說一句中規中矩。 誰知道后面會失了控。 這就是身處高位應當戰兢的道理所在了,一個小小舉動,可能福澤萬民,也可能禍害蒼生。 太子竟沒有這個意識,他是倒霉,可他倒霉得活該。 蘭宜又有點不安起來。 昌平鬧成這樣,是貨真價實的民變了,她能理解為什么皇帝放著京里的武將不用,要調沂王回去。 太子是儲君,性命決不能有失,否則朝廷臉面蕩然無存,相比平叛,更重要的是救人。 沂王的落霞莊沒行過惡,在百姓中的名聲不錯;沂王才在莊子上住過,和當地百姓搭過話;沂王本身是親王,地位尊貴易取得百姓重視信任;三者相加,他說服百姓放出太子的可能最大。 但沂王這時候進去,他自己毋庸置疑會身處險境。 他前世是病亡,可天命不是一成不變的,已經改變了一些事,誰知道那件會不會改了個花樣來呢? 作者有話說: 先知的副作用就是會想夫君的不同死法。 ~~~~~~~~~~~~~~ 沂王一個人吃的rou比我前面六個男主加起來都多,我看他險一險也不虧。 第61章 乾清宮前。 成妃被宮女扶著, 從步輦上下時踉蹌了一下,險些摔倒。 “你速去傳話, 本宮要求見皇上!”拂開宮女攙扶的手, 成妃眼圈通紅,抬頭厲聲道。 守門的內侍連忙應聲向里通傳。 暖閣里,正心煩的皇帝皺起眉頭:“誰走漏的風聲, 讓成妃知道了?” 周圍侍奉的宮人皆噤若寒蟬, 不敢發一語。 張太監小心地道:“已經一日半過去了,這樣天大的消息只怕瞞不住,成妃娘娘也是愛子心切——” “她知道了又有什么用。罷了,叫她進來吧?!?/br> “皇上,”成妃進來后,直接流淚跪倒在地, “求皇上一定要救救太子??!” 多年相伴的宮妃傷心成這樣, 皇帝也不是不心軟,耐著性子安撫道:“你先起來。朕已經派兵去了, 那些亂民沒有武器,興不起什么大浪,想來太子很快會平安無事?!?/br> “但臣妾聽說領兵的是沂王——!”成妃急切地道。 皇帝道:“是朕特意派人把他叫回來的。沂王身份最合適?!?/br> 成妃幾乎顧不得忌諱:“他怎么會合適, 他說不定正希望太子出事——” 皇帝聲音放重, 打斷了她:“成妃, 你急糊涂了?!?/br> 成妃一下子反應過來,她確實糊涂了,這樣的話心里再想, 也不能當著皇帝說出來, 可從知道消息的那一刻起她就五內俱焚, 又怎么能不慌亂失措。 皇帝目光也變冷了, 道:“太子這差事不知是怎么辦的,竟能在當地釀出民變,等他回來,朕倒要好好問問他?!?/br> 成妃聽他的意思,兒子還沒救回來,竟先顧上秋后算賬了,心下一涼,忙道:“這一定是那些刁民膽大包天,又或是有小人存心暗害?!?/br> 皇帝不置可否:“等太子回來,自有說法。你先回去吧?!?/br> 成妃不想走,懇求道:“沂王畢竟沒辦過這樣的差事,不一定能辦妥當。求皇上還是另外派得力的官員到昌平去吧?!?/br> 皇帝面色又冷:“沂王沒辦過,滿朝的官員也都沒辦過,失陷到亂民里的太子,他這是第一個!” “……” 成妃驚得失色。 她終于看明白,比起心疼太子,皇帝竟更多的是覺得丟人。 她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默默地告退了出去。 “張友勝?!背慑吆蠛芫?,皇帝才又開口道。 張太監忙道:“老奴在?!?/br> “你說,太子能平安回來嗎?” 張太監心跳了一下,嘴上一個愣也不敢打:“太子有皇上的真龍之氣護佑,那些亂民肯定傷不得他,必能平安回來?!?/br> 皇帝沉默片刻:“行了,你出去吧,朕要靜一靜?!?/br> 張太監退出去后,籠著手剛站到高大的朱門邊上,便有小內侍湊近來,低低地道:“成妃娘娘請公公去一趟?!?/br> 張太監猶豫片刻,他不想去,圣意最近莫測得常令他有心驚rou跳之感,但撿在這當口推脫,又怕讓成妃多想,太子畢竟還是太子,出再多的差錯,地位一時也難以動搖。 皇帝才叫他出去,短時間內不會再叫他。張太監左思右想后,還是趕去了永和宮。 “你說,沂王會救太子回來嗎?” 已經凈過面,恢復了雍容的成妃坐在炕上,劈頭問道。 張太監忍住苦笑,行禮道:“老奴以為沂王只要不傻,就會盡力?!?/br> “怎么說?” “太子殿下身邊有護衛,有隨侍,還有皇莊上的人,他們都長了眼睛,如若沂王拖延搪塞,他們事后自然會稟報皇上與娘娘的?!?/br> 成妃問的與皇帝其實是同一個問題,張太監回答得實在多了,因為他知道,成妃現在就要聽這樣的話,什么真龍之氣,那都是糊弄人的。 成妃面色終于稍有緩和。 這個道理不難懂,只是她先前關心則亂,沒顧上琢磨。 “若能依你說的,就最好了?!背慑鷩@道。 ** 昌平,落霞莊北邊。 沂王立在他曾經來過的那塊界石旁邊,身邊是王府護衛,從京里緊急調來的京衛之一府軍前衛的指揮使、指揮同知及昌平縣令等文武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