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蘭(重生) 第58節
蘭宜有所了悟,怪不得以壽寧侯府和沂王難得親近的關系,在新帝登基之后,仍然默默無聞,根子在這里就站錯了隊。 繼任壽寧侯確實夠蠢,不過兩年之遙的富貴讓他敗了個干凈,還能保留爵位沒被清算,應該都是老壽寧侯及先皇后的遺澤了。 沂王點頭:“本王知道了,若有空時,便去城外看望侯爺?!?/br> 方太太面色微紅,羞愧道:“五郎,難得你不計較。我大哥說,原是在外面經人提醒才想起尋太子幫忙的,這個人說不定就是受了太子收買。太子今日到府,掩飾不住得意之情,夸大哥知趣孝順,又說父親應該早把爵位傳給大哥,享享清福才是。我聽著實在生氣,我們府里的事,要他多嘴什么,大哥卻是愛聽這話,哼,我看他從此是一門心思跟定太子了?!?/br> 沂王摩挲茶盞的手頓?。骸啊拥脑捠鞘裁??” 方太太茫然:“???五郎你說哪句?太子說了不少話?!?/br> “享清福那句?!?/br> 方太太回憶著重復了一下,然后道:“怎么了?” 沂王放下茶盞,道:“沒什么。父皇準了壽寧侯府交替襲爵,侯爺去溫泉莊子之前,應該要再寫一份謝恩奏本吧?請侯爺將這一句添上——姨母將本王的話帶回便是,侯爺會明白的?!?/br> “哦,”方太太答應著,嗔怪了一句,“不知道你們打什么啞謎?!?/br> 她是個急性子,站起來道:“我這就回去告訴父親。對了,五郎——” 她欲言又止,沂王道:“姨母有話,但說無妨?!?/br> “我家里那位,也到京里來了?!狈教谋砬榭瓷先ド跏羌m結,“我剛上京時,他的調令就下來了,瞞著我,說要給我一個驚喜,昨兒到了,才叫人送口信給我,可是,我原打算等父親到莊上安頓以后,就回去的——” 蘭宜聽得懂之前的啞謎,卻聽不懂這個了,方太太的丈夫也到了京城,外地官軍調京一般都是升任,而且方太太也可以安心陪伴病中老父了,這不是件好事嗎? 她看向沂王,只見沂王也沒有顯出歡喜,而是冷酷。 “既然來了,姨母也不要多想了?!币释蹙従彽?,“就去莊子上陪著侯爺吧?!?/br> 方太太連忙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br> 沂王沒有panpan再說什么,方太太卻似得到了主心骨,告辭后輕松許多地走了。 方太太走后,蘭宜悠悠沉思。 她知道,沂王許她在座,是因她把那話說開了,沂王有些事就不再避諱她了,但仍有許多問題,她是被瞞住的。 比如沂王與壽寧侯府之間。 她今日才覺出奇怪來,兩邊好像不是單純的先皇后在宮里照顧過沂王、于是沂王成人后也對壽寧侯府有所看顧的關系。 比那要復雜得多。 老壽寧侯、繼任壽寧侯,方太太,三個人,對待沂王居然是三種態度。 其中毫無疑問以方太太最實誠,最親近。 她想到此處時,思緒斷了,因聽見沂王在吩咐人收拾東西。 沂王府在城外也有一處溫泉莊子,乃是當年沂王未就藩時受賜,與這王府一樣,多年來都由留守的下人打理。 沂王定得很急,明日就要走,竇太監聞訊趕來,攆小雞一樣火急火燎地把下人們安排得團團轉。 不過他一時也未知為何這么急切,向沂王建議:“王爺,莊上那邊這么多年空置,來時沒想到會去,也沒著人去收拾,不如緩兩日——” 沂王獨斷專行:“就是明日,一早就走?!?/br> “……”竇太監只好苦巴著臉繼續去指派下人們。 蘭宜不知為何,覺得有點好笑。 沂王抽出空來瞥她:“笑什么?背著本王時倒愛笑,本王叫你笑時,你就不聽?!?/br> 蘭宜板起了臉。 聽聽這個話,誰能愛聽。 沂王又和氣起來:“孟源說你要多進補,這時節去泡一泡溫泉,對你的身子也有益處?!?/br> 蘭宜起身:“與王爺的益處更大吧?!?/br> 走得這么急,分明是為了錯開跟指使壽寧侯之間的聯系。 沂王勾唇笑了笑,他自然聽出來了,目光卻有意往蘭宜周身上下一轉,意味深長地道:“那確實——沒錯?!?/br> 蘭宜:“……” 他就沒有一句好話,一個好念頭! 作者有話說: 要去泡溫泉啦,完了,我也沒有一個好念頭了。 第51章 沂王府在衣食住行這一塊向來不知低調為何物, 臨時決定的出行沒有顯得寒酸,相反, 因為無暇細究需要帶上哪些東西, 只好把不管用得上用不上的都裝車,車隊反而比正常出門更為浩蕩。 無需特意打聽,左右鄰居們也知道了因待敕封的新王妃身體柔弱, 沂王體貼, 特意帶其去城外溫泉莊子小住的事情。 沂王府的鄰居,自然沒有什么尋常人家,都是富貴兼有的頂尖高門。 消息也在這些高門間流傳。 “沂王爺真是情深啊?!?/br> “沂王這是魂都被迷了去吧?!?/br> “未必。他們這些藩王,又無大志,平日想一出是一出,眼下再捧在手里, 說不準一年半載, 膩了就丟過一旁去了,男人嘛?!?/br> “倒也是……” 不到半天, 宮里面也聽說了。 太子跟這些傳言的看法都不同,翹起嘴角:“什么深情,什么小住, 都是胡猜。孤看老五這是被壽寧侯氣得在城里呆不住, 找個理由跑出去遮羞了吧?!?/br> 一旁的內侍奉承:“那些人懂什么, 怎么知道太子殿下您的籌謀。您略施妙計,壽寧侯就巴不得地貼過來了,沂王那點小恩小惠根本沒多大用處。這下沂王氣走, 您總算也能清靜幾日了?!?/br> 太子站起身來, 愜意地舒展了一下身體:“你這話說得不錯。老五真是煩人, 孤遞個奏本, 打聽了父皇的心情,特意撿的好日子也能和他撞上!偏他還是替老四關說——哼,父皇前兩日才找茬說孤不念兄弟情分,他這就討巧來了,老四也不是個好東西,他找老五幫忙,為何不來找孤,這個蠢貨就沒辦過一回讓孤順心的事!” 內侍心道,康王在您這回回受氣,沒一次能說到一塊兒去的,哪里還敢來,可不就求沂王去了。 面上一點不敢露,勸道:“如今他們回封地的回封地,出城的出城,再也沒人妨礙到殿下您了。這宮里,這天下,將來都還是以您為尊?!?/br> 太子一想,胸懷又暢:“乘著清靜,孤也好好讀兩天書,讓這些屬官們都替孤說話,到時孤再設法求一求差事,父皇總不會不答應了吧?!?/br> 他原就是讀書中途到后殿休息的,侍讀和侍講的屬官們還在前殿等候,內侍聽見這一聲,忙陪著他往前走。 太子一邊走,一邊腳步越來越慢,那些沒完沒了的圣人經義,他從小聽到大,想一想都卻步。沂藩這會兒卻帶著美人散心泡溫泉去了,他那日子倒是快活,憋了氣有地方排解,也沒人壓著他讀書。 他在昌平也有一處莊子,系東宮莊田,卻是好久沒過去了,宮內那么多的姬妾,近期也都得忍一忍,少去沾邊…… ** 昌平縣內被劃分出好幾處皇莊。 屬于沂王的溫泉莊子就是其中一處,名為落霞,莊頭是當年宮里派出的管莊太監,也是先皇后身邊曾經的首領太監,姓曾。 先皇后去世后,曾太監在宮內漸漸失勢,沂王十五歲時受賜莊田,曾太監便求了沂王,又自己想法子通了通關系,出宮到莊子上來了,算到至今也有十來年了。 車隊行了大半日功夫,近傍晚時來到了落霞莊,只見夯得結實的泥土路旁,正從碧綠向金黃過渡的大片稻田延伸出去,稻穗鼓鼓的,將稻桿壓彎了腰,夕陽晚霞之下,如同一幅美好畫卷。 車隊再往里行,稻田之后,也開始出現一些梨、棗、紅果、柿子等果樹,尤其是柿子,一個個高高掛在枝頭,雖離成熟還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那果實累累的模樣看著也足夠喜人了。 蘭宜不由將車簾撩開,向外觀看。 對她來說,這開闊豐收的景象比青州與京城兩處朱墻高立的王府都更令人胸懷舒暢,離開那些層疊的謀算與爭斗,土地莊稼賦予人的是最純粹直接的喜悅。 連竇太監都在馬上嘖嘖稱贊:“曾有善這個老貨,真是會享福,看這收拾的,王爺的莊子,成了他養老的好地兒了?!?/br> 旁邊的護衛范統領笑道:“你要是羨慕,求一求王爺,也過來養老就是了?!?/br> “呸,咱家還沒老!”竇太監直起了腰,驕傲地道,“王爺還需要咱家伺候著呢?!?/br> 他們這樣的殘余之人,一口氣都系在主子身上,主子愿意用,多大年紀也不算老,可主子不在了,這口氣也就去了大半,能找個皇莊這樣的地兒養老都算前世修來的了。 “老曾也是個倒霉的,”竇太監又嘆了口氣,“先頭兩個小主子有一個留住了,他也有個盼頭了?!?/br> 范統領沒在宮里呆過,沒那么多閑情,言簡意賅地只給了一個字:“命?!?/br> “誰說不是呢?!备]太監低聲道,“好比咱們王爺,當年差那么一步——” 他很有分寸,說到此處就停住了,二人的言談順著晚風送進后方的車廂里,蘭宜隱約聽了個大概。 她看了一眼對面的沂王。 先皇后有子,皇長子與皇次子皆為嫡出,可惜都沒活過十歲,在那之后才有抱養沂王的事。 不過兩年,先皇后自己也去了,曾有的謀劃就此中斷,只給沂王留下一個遭太子忌恨的名頭。 說起來,沂王能有今日的圣寵與家業,一大半倒都是靠他自己賺來的。 “王爺,王爺——” 正此時,忽地一串呼喊從前方傳來,蘭宜回神定睛再向窗外一看,只見前方以一個富家翁模樣的老者為首,后面跟了一群男女仆從,老者迎著車隊,高舉雙手,老遠就領著仆從們匍匐跪倒在地:“老奴叩見王爺,自從聽見王爺進京,老奴就在莊上日夜守盼,終于盼到了王爺,老奴真是死也甘心了啊——!” 竇太監勒住了馬,一個斗大的白眼恨不得翻到夕陽上:“這老東西,明明每年都要去王府里繳收成,年年見一次麗嘉王爺,還弄這花樣?!?/br> 范統領歪了歪身子提醒:“竇公公,你剛才還可憐他?!?/br> “那是我吃撐了!” 兩人一邊斗嘴,一邊控制著韁繩退到兩邊,讓沂王所乘的馬車行到正中最前來。 馬車又行了一段,快到老者跟前時,停住,前面的車簾卷了起來。 老者往車內一看,就熱淚盈眶:“大半年不見,王爺又英武了許多,皇后娘娘九泉有知,得多么歡喜啊,嗚嗚,老奴、老奴這心里真是——” 沂王端坐啟唇:“起來吧。這莊子打理得不錯,你這些年也辛苦了?!?/br> “這都是老奴分內應該的事,哪敢說什么辛苦,有王爺這一句話,老奴粉身碎骨也值得了?!痹O從地上爬起來,弓著身一溜小跑到馬車旁邊,“老奴給王爺引路?!?/br> 他一路跟著馬車走,一路嘴巴不閑著:“王爺,您打小不愛吃水果,只除了甜水梨,您看,這一片就是老奴為您種的梨樹林子,已結過七八次果了,老奴送去王府時,您夸過個大汁水多的。您這回來的日子巧,老奴剛領著他們把第九回 的熟果采下來,一會兒您正好嘗嘗——” 又道,“主院里已經收拾齊整了,夏天時里外重漆過一遍,窗紙是十天前新糊的,鋪蓋一應都是新換的,昨兒拿出去曬了一天的大太陽,色色都保管干凈清香,只是鄉下地方,到底簡陋些,王爺別嫌棄?!?/br> 再笑道:“老奴頭回見王妃娘娘,等進了屋,老奴得好好磕幾個頭才是,老奴在這莊子上呆久了,人也變成了粗人了,若有哪里伺候得不周到,王爺和王妃娘娘只管教導,都是老奴的福氣?!?/br> 這條道路的盡頭,就是主院所在,開間闊大,共有五進,前后里外加起來足有二三十間,不遠處錯落著一些馬廄、護衛、下人屋舍。 誠如曾太監所言,這里跟皇城比,已算鄉下了,屋舍雖多,都是平房,不過一色的水磨磚墻,磚縫極其平整嚴密,仍顯出與普通百姓人家的不同,使人遠遠一望,便知是大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