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蘭(重生) 第53節
蘭宜有點想看看今天的結果是什么了,雖然她也許不能完全地置身事外,但無論如何, 爭斗的主角總是沂王和太子。 蘭宜在留心太子妃時, 別人也在打量她。 命婦們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沂王夫人。 應該說, 盛名之下無虛士。 那副相貌, 那份姿態,如果說沂王被她迷住,真是一點都不奇怪。 怎么講呢,就不大有正室風范,但也不似妾室的妖冶,而是根本不屬于后院,獨立在深谷乃至于塵俗外一般。 容顏如幽花,風儀比霜雪。 成了婚的夫人太太們都很了解男人那點心思,有的男人,就是容易被這樣的激起征服欲。 沂王又修道,他可不更好這口。 認識的命婦們互相交換著眼神,也有低低交談的。 暫時無人和蘭宜說話。 蘭宜也不想說話,進來行禮落座以后,她只和坐在她旁邊上首的康王妃打過招呼,康王妃性情穩重,與她微笑說了兩句話,就帶著二姑娘一起端坐不動了。 宴席擺在正殿,赴宴的命婦總約四十人左右,蘭宜一眼望過,只覺得都不認識,也不再看,望定面前紫檀桌面上所鋪的桌圍繡紋發呆。 過一會兒,她覺出來有人在看她。 落過她身上的目光多了,總都有些遮掩,這個卻不一樣,蘭宜等了片刻還沒有移走,她抬眼,緩緩尋覓著與那道目光對上。 在對面第二排中間偏后的位置。 蘭宜詫異。 竟是個熟人。 曾與楊文煦競爭過左中允之位的鄰居范翰林之妻,范大奶奶。 她重病返鄉時,范大奶奶曾贈過她一支人參。 范翰林與楊文煦的品級一樣,僅是七品,大半年不見,就算升,也升不到哪兒去,范大奶奶能出現在這里的唯一理由,就是詹事府的那個職位,范翰林爭取到了。 既為東宮屬官,成妃要替太子籠絡人心,宣召進來給份臉面是有可能的。 而蘭宜不以陰謀論想,也可以篤定認為,另一部分更大的可能,是為了削她的臉面。 ——能使出這樣的招數,真是用心了。 蘭宜向那邊微微點頭致意。 范大奶奶苦笑,目光十分復雜。 她本來不知道自己家為什么能在那么多東宮屬官中脫穎而出——范翰林還是后進來的,沒來得及表現多少學問,心中還頗為受寵若驚,直到看見座次顯眼的蘭宜,她一下子明白了。 從前她的夫君與蘭宜的夫君是對手,萬萬沒料到,世事翻覆,蘭宜再嫁了一回,如今,還是。 從本心講,范大奶奶不愿被如此利用,她對蘭宜總有點憐憫,滿座之中,她可能是唯一對蘭宜有所了解的人,也不覺得蘭宜會甘心為藩王做妾,多半迫于無奈。 所幸這回對頭做不長久,圣壽過后,各藩就要返回封地去了,她不用再遭受這種尷尬。 成妃坐在上首,底下人雖多,她及時注意到了這點動向,慈藹笑道:“怎么,沂王夫人遇見了熟人?原擔心你不認得這里的人,悶得慌,這下就好了?!?/br> 命婦們的目光都投了過來,有一些原來就好奇的,光明正大地看起來,也有一些去打量范大奶奶。 進來時殿門前有太監做最后的核對與唱名,但畢竟人多,命婦之間很難記清,范大奶奶的身份在這殿里又不起眼,很多人不認得她。 蘭宜知道避不過去,微微側身,應道:“回稟娘娘,我與范翰林家曾做過幾年鄰居,得過范翰林娘子的照顧?!?/br> 成妃笑道:“是嗎?果然是巧,可見人生何處不相逢了?!?/br> 她說了這一句,再不多說。 底下有人聽出意思來,眼神忍不住閃了閃,聽不懂的,便低聲去詢問身邊的命婦,殿里掀起了一陣小小的交頭接耳。 “沂王夫人不是該在青州嗎?幾時在京里有的鄰居?!?/br> “你不知道——” 熱鬧人人愛看,貴婦也不例外,成妃這手安排得含蓄又足夠膈應人,命婦們也不得不佩服她的手段。 不愧是先皇后去后,能把持宮務二十年的女人,雖然因皇帝懷念先皇后,不愿再立新后,成妃不能更進一步,但與事實上的皇后也相差無幾了。 蘭宜被這樣看,雖不在乎,也不喜歡,心知這是對沂王的報復,到了她身上。 “母親,這枝花真漂亮?!?/br> 蘭宜旁邊,康王家的二姑娘云儀忽然輕聲開口,她指的是擺在桌邊裝飾所用的一瓶插花。 康王妃微笑道:“這是成妃娘娘命人布置的,當然美麗?!?/br> 蘭宜附和:“嗯?!?/br> 也去欣賞那瓶花。 她當然不是真的對花產生了興趣,而是在小云儀開口之前,她余光看見康王妃的手肘極輕地搗了女兒一下。 別人的好意,不可不領。 有人打岔,那層曖昧難言說的氣氛就破開了,命婦們也不能一直私語,各自恢復了儀態,等待成妃發話。 成妃笑道:“好了,今日皇上圣壽,難得大家聚在一起,不做那么多規矩了,開宴吧。諸位也不要拘束,說說笑笑的,才喜慶熱鬧?!?/br> 宮女們翩然自殿門兩側入內,將一道道佳肴擺置上來。 席面上還上了酒,是甜甜的果酒,不大醉人,蘭宜也能喝一點,命婦們一同舉杯,說些祝賀之詞。 順利地酒過一巡之后,命婦們都放松了些。 始終略顯緊繃的是太子妃,有的機敏老練的命婦漸漸覺出來,不過以為是太子妃初次被成妃帶著主持宮宴之故,便只當不覺,找著話題也奉承上兩句,夸贊太子妃純孝賢淑。 正和洽之際,蘭宜對面第一排中間的命婦輕笑一聲,道:“太子妃娘娘的品德自然無可挑剔。說起來,前兩日我家的下人倒是在西華門外的長街上看見好一樁熱鬧事?!?/br> 蘭宜聽著聲音不算陌生,看過去,便是之前問她為何在京里有鄰居的那個命婦。 原來不是真不懂,是有意。 沂王府就在西華門外。 宮里是成妃的地方,要做什么,不必親自出手,可指派的人多了。 蘭宜垂著眼簾,并不找話阻止,得意人未必行的是得意事,成妃這么做,其實是沒得選,有齊三姑娘的事懸著,成妃不能不先發難。 只不知道前面大殿里,太子是親自上陣,還是也挑了他人為前卒。 有人接話,問是什么熱鬧,那命婦便將俞陸兩家吵架的事形容出來,不過有些顧忌,沒敢明言涉及沂王,也不指摘蘭宜什么。 有資格評說的成妃搖了搖頭,向蘭宜嘆氣:“你們府里,也是粗疏了些,有什么事,關起門來說罷了,怎的由著人在街上吵嚷,到底不光彩?!?/br> 蘭宜聲音清冷,回應:“在府里說,那位夫人怎么看得見,今日豈不是少了她一樁熱鬧事?!?/br> 說話的命婦:“……” 她臉騰地有點紅了,這算什么話,怎么她成熱鬧了! 這沂王夫人看著冷容寡言,應起話來如此辛辣,且面皮也很經得起,有與前頭夫婿時的鄰居在場,居然毫無慚色。 她心下生惱,正要尋話相回,坐在她右邊隔了兩個席次的另一位命婦冷不防問她道:“你還瞧見了誰家的熱鬧?多說說啊,我愛聽?!?/br> 說話命婦驚怒轉頭,因這句話更不客氣,竟將她當做了說書解悶的一般。 蘭宜目光稍移,跟著一起看去,只見替她幫腔的那位命婦年紀大約在三十五六之間,封號不高,看服色僅是五品宜人,但容貌著實耀眼,美艷動人,蘭宜先前沒細看,這時發現那一整排有比她年輕的,也有比她年長的,但再沒有生得比她好的。 蘭宜想了想,模糊記起之前的殿外唱名,似乎是一位守備太太。 守備是武官,蘭宜確定自己不認識這樣的人家,而且,通常來說,武官比文官地位要低,五品守備——這殿里跟武字沾邊的人家,身上至少都是有爵位的了。 康王妃看出來她的茫然,借著放置酒盞的功夫,低聲提點:“是壽寧侯家的幼女?!?/br> 蘭宜倏地反應過來,那就是先皇后之妹了。 難怪如此肆意,原來出身高貴,只是出嫁從夫,舊時侯爵小姐的稱呼不作數,只能報一聲守備之妻了。 如此身份容貌,不知為了什么,嫁得這樣平常。 先皇后之妹、壽寧侯幼女、現任守備之妻方太太卻無絲毫怯縮之意,她還揚了揚眉,咄咄逼人地追問身邊命婦:“你怎么不說了?這可沒意思,我剛回京,正想知道些京里的故事,我看成妃娘娘也還沒聽夠呢?!?/br> 她對成妃都不大恭敬。 殿中一時靜寂。 沒人敢輕易開口。 皇帝看重先皇后,方太太作為先皇后的親妹,言行無禮了一些,皇帝可能也不會計較。別人可沒這份臉面,在壽宴里出頭攬事。 直到有個宮人從門邊快步進來,到成妃座前,低聲回稟了幾句。 眾人都不知說了什么,只看見一直和藹著的成妃終于變了臉色。 是一種完全無法控制的震驚。 宮人退到了邊上,成妃向下邊看去,目光越過康王妃,緩緩落在了蘭宜身上。 她的表情難以形容,似乎不喜,但又不算惱怒,甚至于還有點稱心—— 蘭宜覺得費解,依她猜測,宮人稟報的只怕是前面大殿的情形,但發生了什么,能讓成妃這樣城府的人如此模樣? 成妃終于恢復了鎮定,保養得宜的面上綻開笑容,她緩緩道:“沂王夫人,不對——該提前稱你一聲沂王妃了,本宮要恭喜你了?!?/br> 蘭宜:“……!” 她沒有喜,只是驚,手指竟一不留神滑進了酒盞里。 失去儀態的人不僅僅是她,一殿的命婦們都回不過神,有人落了箸,有人碰翻了酒盞,宮人們連忙到各處收拾。 混亂中,康王妃到底穩重,呆了片刻,就微微側過身來,道:“五弟妹,恭喜你了?!?/br> 蘭宜一點都不喜,她心里只有三個巨大的疑問: 為什么? 怎么會? 以及,前面到底發生了什么? 作者有話說: 左右護法,無痛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