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發家致富 第63節
“行!那就你了!”李招紅立馬拍板,把屬于女主角的劇本遞給她:“以后每天中午半小時,下工來這邊繼續練習一小時,可以吧?” 金喜激動地熱淚盈眶:“嗯嗯!我可以!完全可以!” 眼見女主角也敲定了下來,林逸秋是徹底松了口氣。 此刻的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就這么一個小小的舉動,卻改變了眼前的少女一生。 后來,年過八旬,演遍四大名著的知名老藝術家金喜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起這件事,還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她說:幸運是機會的影子,而機會,是林隊長給的。 林逸秋想,既然人選都已經敲定,他真的要抽空去一趟城里了,買道具買化妝品,最重要的是第一批橡子粉得趕緊出手。 在國慶匯演緊鑼密鼓的籌備中,曠日持久的秋收終于結束了。 這意味著林逸秋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他跟牛會計要開始忙碌了。 他以為自己是忙著收錢發錢,但王根生卻讓他跟著隊里的青壯年去交公糧。 原來是今年保管員老劉生了好幾場病,身子大不如前,所以王根生才把這個活交給了林逸秋,他想正好借著這件事磨磨林逸秋的性子,畢竟交公糧可不是什么輕松活兒。 十二分隊窮得很,連拖拉機都沒有,運輸糧草全靠畜力,牛棚里的兩頭老牛和三頭騾子就派上了用場,剩下的就全得靠人力,推著獨輪車到幾公里之外的糧站交糧。 這個王根生可真是給自己找了個好活兒。 第二天天不亮,林逸秋就起來了,然后跟著大部隊走了幾公里地來到了糧站。 這個糧站地方不大,是由好多間平房組成的糧倉,周圍擠滿了零零總總十幾個小分隊的人,有的是兩人一組挑著籮筐,有人是一人一組挑著扁擔,更多的是跟林逸秋他們一樣,一輛推車上堆滿了大包小包,也有為數不多條件稍微好點的,他們的社員坐在轟鳴的拖拉機上俯看著眾人。 林逸秋找了個陰涼處正準備休息,卻突然有人把他叫住了。 “誒,你是紅河生產隊十二分隊的吧!” 林逸秋看了看他,是陌生人。 “你認識我?” 第80章 那人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剛剛看見你們副隊長王根發了,就想著碰碰運氣……小兄弟,是這樣的,我想跟你打聽一個人?!?/br> 說完那人熟練地掏了一根土煙遞給林逸秋,林逸秋拒絕了,他討厭煙味。 那人也不生氣,自顧自地就抽了起來:“你是知青吧,我也是知青?!?/br> “嗯,大哥你想找誰???”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安生,是隔壁紅旗生產隊的,前陣子我們大隊長去縣里開會,遇上了你們大隊的郝書記,他就說到紅河十二分隊有個知青見義勇為的事……所以我就想跟你打聽一下……” 那李安生倒是挺自來熟的,零零總總說了一大堆,林逸秋聽完了全過程,才知道原來郝書記不止會議上,私下里還到處把他的事跡宣傳呢。 聽著不認識自己的人,各種夸贊自己,饒是林逸秋臉皮再厚,此刻也變得不好意思起來,本來累得慘白的臉色也逐漸紅潤。 只見李安生左右張望了一下,壓低了聲音問林逸秋:“我就想知道那個小英雄林逸秋,這次有沒有跟著一起過來交糧???” “小英雄”林逸秋本人:“……” “他啊,他沒來呢……”林逸秋打了個哈哈。 “唉,真可惜,他咋就沒來呢!也是,這樣的人才王根生肯定寶貝得很,哪舍得讓他出來干這累活兒?”李安生雖然遺憾,卻也沒多說什么。 林逸秋心里默默吐槽道:大哥,你還真看錯了,王根生還就真舍得讓我出來。 “其實我就想跟你打聽打聽,他最近忙不忙吶?我就是想,那個,讓他來我們生產隊,也給村民們上上兩節課,順帶還有些問題想同他討教討教?!?/br> 哥,你咋不早說? 林逸秋瞬間后悔剛剛沒有承認身份了…… 接著李安生又自言自語道:“唉,我就怕人家忙得很,不是說還有報紙采訪了他嘛,那估計找他的人肯定不少,小兄弟你也是十二分隊的,你認識林逸秋不?” “認識認識!他不忙的,約的上!”林逸秋立馬反駁。 “不忙?” “對?!币驗樗麎焊蜎]接到什么采訪。 沒想到郝書記還是個大牛皮,一開始他還真信了他說的要接受采訪什么的,還想著從此靠上課賺錢走上人生巔峰呢,現在想想可能是人家主編捧了他幾句,郝書記卻當真了,到處逢人就說,才導致了現如今這局面。 別人眼里他已經是個香餑餑了,實際上卻是個無人問津的小白菜…… 林逸秋適當透露了一些實際情況:“咳咳咳,他目前就負責教兩個村,挺閑的?!?/br> 李安生雖然奇怪眼前的少年為什么知道的那么清楚,但是也沒把他跟林逸秋聯系到一起,畢竟對方看著又嫩又小,跟自己弟弟差不多。 “行啊,等交完糧估計就閑了,到時候我再去找林同志問問?!?/br> 林逸秋怕煮熟的鴨子飛了,也私心想為知青隊排練的劇目宣傳一波,便提議說:“你也別到時候了,要不你國慶當天就來唄,那天我們劉家村有國慶匯演呢!” “還有演出吶?”李安生眼睛亮了一下:“我還能帶人去看不?” “可以,有多少帶多少!”反正場地上坐得下,林逸秋絲毫沒有負擔。 “成,那我保準就去!”李安生大力地拍了拍林逸秋的肩膀。 “今兒還真得謝謝你了,改明兒哥請你吃飯!” “沒事沒事?!?/br> 兩人互相客氣了一番,就各自回到自己隊伍里了。 排隊交糧的時間是漫長的,也是焦灼的。 驗收糧食的“糧官”們臉上保持著嚴肅的神情,嘴角叼著農民們敬上的土煙,憑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高度負責的工作精神,看一眼、摸一下就能準確判明糧食里有石子、有沙子、有草皮,要么就是沒有曬干。 前頭已經有好幾個小隊被駁回去重新加工了,這讓包括林逸秋在內的幾個小隊心里都有些惴惴不安。 沉默在隊伍里漫延,大家都緊閉著嘴巴,生怕惹惱了“糧官”…… 終于輪到林逸秋所在的十二分隊,副隊長王根發殷勤地上前每個人都遞了土煙,希望他們可以高抬貴手,畢竟返工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糧官”們畢竟是吃公糧的,對王根發這種副隊長還挺看不上眼的,輕蔑地掃了一圈就開始檢查他們交上去的大豆,沒有一點點徇私可言。 一袋…… 兩袋…… 大家在心里默數著,等所有糧食一一檢查完畢,然后上稱稱重,直到入庫,這才意味著十二分隊上交的糧食過關了。 一行人才算是松了口氣,這樣遠的路,要是再來一次,可非得要人命不可。 回去以后,林逸秋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他的創作之旅。 他想的故事立意也很簡單,既然他要在村里推廣副業,那首先就要改變大家的思想。 什么思想? 小農思想! 要讓大家知道只有搞經濟,才能讓大家的生活富裕起來,當然現在這個目的還不能太明顯,不然可能會被人噴擊成搞經濟掛帥。 “主人公我都想好了,就叫孫丁寶,是個工人!第一回 就寫1992年,孫丁寶下崗的事情?!?/br> 林逸秋的故事就是以90年代東北下崗大潮為背景來寫的。 “???第一回 就下崗?”解春山的筆尖都差點被他揉斷了。 這不論哪個廠的工人,都是再好不過的一份工作了,哪有故事一開始就讓下崗的? “這不是才開始嘛,您繼續聽我說啊……” 解春山倒還真被林逸秋的話勾起了興趣,提筆在紙上寫了五個大字:孫丁寶下崗。 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叫孫丁寶,來自黑省松安市茂源縣坪子溝鎮孫家村(之所以寫這個地方,是為了讓村民更有代入感),初中學歷的他離開老家來到黑省最大的拖拉機廠,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終于得到了一份臨時工的工作,熬了十幾年又成為了正式工,他在這個城市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漸漸雙鬢泛白已經到了不惑之年。 可突然而至的下崗潮讓他家失去了所有的經濟來源,他沒有別的一技之長,妻子也只是家庭主婦,一雙兒女正在讀書,正是用錢的時候,而且下崗以后也意味著職工住房也要收回,一下子沒了工作還沒了家,經濟壓力直接把一家子壓垮。 萬念俱灰之下,孫丁寶選擇了自殺…… 解春山寫到這里又寫不下去了,他停筆問道:“這故事才開始,孫丁寶就沒了工作,現在倒好他還自殺了?那這劇本還怎么寫下去?畢竟人死不能復生啊?!?/br> 林逸秋“嘿嘿”一笑:“這誰說人死不能復生的?” 沒錯,林逸秋的故事就是后事大俗特俗的穿越重生奮斗題材! 不得不承認,這兩個題材雖然被寫爛了,但也確實有它的過人之處,在這個時代文化荒漠的年代,這樣的題材對于沒什么文化的農民來說無疑是特別吸引人的。 林逸秋并不是網文愛好者,也寫不出什么也別高大上的文學作品,也承認這個臨時想出來的故事,并沒有什么藝術價值,但是誰又可以拒絕一部爽文呢? 民間也有不少借尸還魂的故事,但是為了防止被說成封建迷信,他還是選擇了重生這個題材,年過四旬的孫丁寶重生回到了自己十八歲的那年,準備干一出大事業。 這自己回到自己身上,總不算是封建迷信了吧,都是同一個人! 話說這孫丁寶自殺以后,竟然重新回到了十八歲,那時候父母還健在,他再也不想去做什么臨時工了,他要在父母身邊做出一番事業。 解春山草草寫下大綱,又停下了筆,他知道自己不應該質疑林逸秋,但還是架不住心底的疑慮:“這孫丁寶為什么要留在村里?他留在村里能做出什么事業?” 林逸秋反問:“那如果他繼續去了城里,做了臨時工又做到了正式工,那他豈不是走了上輩子的老路?既然這樣,重來一次又有什么意義呢?” 解春山被問住了,他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年少時光也偷偷讀過一些才子佳人的小說,卻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故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他說不出來,但是他很想很想讀下去。 孫丁寶在農村能干出什么事業? 他還能跟妻子兒女重逢嗎? 再來一次,他還能見到父母最后一面嗎? 這些故事深深困擾著他,以至于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 “后來呢?” “時間有限,肯定排不出那么多,先生先把頭幾回寫出來吧?!?/br> 解春山正在興頭上,聞言連連答應:“三日,啊不,兩日,兩日之內我一定寫完交給你!只是后面的故事你得先告訴我才行?!?/br> “成,你寫完以后給季年哥,讓他交給知青所的李招紅就行?!?/br> 林逸秋的劇本就這樣定了下來,他算是松了口氣。 他來到知青所查看排練結果,正遇上節目匯總。 一些男知青不會唱歌,被宋國慶硬是拉了一個合唱團,加上《白毛女》等節目,零零總總湊了七八個,整個表演時長起碼可以延長到3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