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雙職工養娃日常 第95節
“謝謝你今天抽出時間給我,這篇稿子我一定會認真對待!” 董文毅很快恢復了鎮定,朝她伸出手,“謝謝!” 蘇雪楨也伸出手跟他握了下,點了下頭,“再見?!?/br> 董文毅回了她一句再見,倉皇而逃,飛快跑出了兒科。 采訪結束,蘇雪楨轉身回了辦公室收拾東西下班回家,傍晚的風很涼快,微風拂面,騎自行車回去非常舒服。 夏天月姐弟倆雖然已經從蟯蟲病中恢復了,但跟梁家的仇已經結下,連帶著孩子也有點看大人眼色行事,這一個月都不怎么出來玩,待在家里乖乖寫作業,過去熱鬧慣了,突然這么安靜,蘇雪楨還有點不適應,騎車進了大院。 茸茸聞到她拎回來的飯菜香,激動地吠叫不止。 蘇雪楨在樓下停自行車,還沒上樓就聽到了樓上平平安安不知道為什么又在吵架,咿咿呀呀的,一個比一個聲音大,五個月的小朋友聲音逐漸有了穿透力。 她把晚飯放在客廳桌子上,推開了門。 張光香最近感覺照顧平平安安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五個月的孩子白天醒的時間更長,見到什么東西都往嘴里塞,手還快,剛拿走一個另一個又塞進嘴里了,一搶就躲,搶走就哭。 倆孩子還非常固執,有股倔強勁。 終于等到她回來,張光香撐著腰深深呼出一口氣,“你快來看看這倆調皮蛋吧,我快治不住了?!?/br> “等下個月會爬,我自己可不行了,一定要他奶也來照顧?!?/br> 蘇雪楨邊說邊走向平平安安,問了句怎么了,結果張光香還沒開口呢,倆孩子生怕外婆告狀,伸出小手抓她,嘰嘰哇哇的,嘴就跟連環炮一樣向她輸出。 一個就算了,家里還有倆話癆精,蘇雪楨眼神堅定看著平平安安,強調:“別吵,讓外婆先說!” 平平安安察言觀色的本事也是一流的,撇撇嘴,看她這么嚴厲,聲音小了下去,不過還是跟個小麻雀一樣嘀咕,眼睛滴溜溜轉。 真要跟女兒說了,張光香又感覺沒必要跟小孩子計較,照顧孩子無非就是些搶玩具的小事,輕聲道:“沒事,就是倆孩子又搶同一個玩具,被我訓了幾句,就開始跟我吵吵了?!?/br> “從剛才吵到現在了?!?/br> 平平安安聽外婆發言完,尋思該到他們的順序了,趴在床上,抓住蘇雪楨上衣一角,嘰嘰喳喳又開始說。 同樣的玩具都是兩份,蘇雪楨其實也搞不懂他們怎么會搶起來,有時候就連安安啃自己腳,平平也要去試試什么味,反正就是兄妹倆都覺得對方手里的東西最有趣。 蘇雪楨每日這么也習慣了,完全不聽他們嘮叨,直接站張光香,“要尊敬外婆啊?!?/br> 這不公平! 平平安安不服判決:“巴拉巴拉……” 作者有話說: 第72章 日報社效率很高, 兩周后,由董文毅執筆寫下的題目名為“淺談如何培養當代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的文章刊登在了洪江日報上。 文章以發生在洪江市本地丹福幼兒園的蟯蟲病感染為例,開篇講述了近代以來我國對于兒童衛生理念的缺失, 詳盡闡述了兒童培養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并切實提出了三大點可行的建議。 這三大點又根據主體分成了學校,家庭以及兒童本人該如何做。 文章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熱議,光其中有關要孩子斷掉開襠褲改穿滿檔褲的觀點就沖擊了不少人原先帶娃的習慣。 開襠褲多方便??!有些孩子甚至開襠褲能穿到四五歲, 一歲半以下的嬰幼兒,家長可以隨時換尿布不用脫褲子, 非常省心, 等孩子稍微大一點以后, 家長可以直接抱起.掰.開.腿把尿,三歲以后孩子能自己去廁所撒尿了,穿著開襠褲自己也不用脫褲子,往廁所一蹲就行了,多么簡單! 但現在竟然有一個人說穿開襠褲是非常不衛生的行為, 需要改變,很多民眾都不理解, 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民眾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消息傳到各大報社,看過之后的報社反而也紛紛轉載了這篇文章, 最后竟然登上了全國日報, 放在頭版頭條的位置。 董文毅直接憑借這篇文章一舉在報社站穩了腳跟, 一炮而紅。 而文中舉例說明的丹福幼兒園跟人民醫院, 尤其是人民醫院, 也迅速在洪江市火了一把,兒科作為一個在人民醫院常年吊車尾的科室,突然成了熱門科室。 蘇雪楨在文中所占篇幅不多,只有寥寥兩句話帶過,但大家都記住了這位在蟯蟲感染事件中第一個發現并迅速采取相關措施的醫生。 一時間,突然多了很多慕名而來掛她號的患者家屬,就連洪江市本地的居民,寧愿放棄自己在別的醫院的免費看病福利也要來掛她的號。 蘇雪楨是死工資,掛她的號再多她每月的工資還是那45塊,關鍵她才是一個臨床經驗只有兩年的醫生,很多手術她并沒有資格單獨主刀,名聲并沒有給她帶來任何益處,反而拉扯出一堆煩惱。 凌玉榮最后只好暫時改了過去按照醫生掛號的原則,變成了隨機掛號,這樣一來,蘇雪楨得以才恢復到自己的正常工作狀態。 這時恰逢臨近畢業季,人民醫院為了彰顯對兒科的重視程度,也為了彌補杜書新的空白,這一年竟然招了四名兒科醫生和三名護士。 凌玉榮在會議上宣布今年的實習生分配結果的時候,大家都驚呆了,魏娟追問道:“今年真的分給我們四個實習醫生???” 凌玉榮點了下頭,笑得非常開心,“是的,分配名單已經下來了,月底實習生會過來報到?!?/br> 蘇雪楨切實感受到了名聲的影響力,一篇文章居然能讓一個沉寂的科室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會議結束,大家都站了起來回去繼續工作,凌玉榮突然出聲留下了蘇雪楨,“雪楨,你先留下?!?/br> 蘇雪楨不明所以,又坐了回來,“主任?” 凌玉榮看著眼前正年輕朝氣蓬勃的徒弟,目光有幾絲復雜,在兒科深耕了半輩子還沒她這個剛畢業兩年的醫生名聲大,心情何嘗不是百感交集呢? 好在蘇雪楨并沒有因為名氣就端架子,依然跟過去一樣做他的助手,態度也無半分改變。 凌玉榮甩開腦海里復雜的心思,笑著說:“上次會議,范院長跟我規劃了下咱們兒科未來的發展,你也知道咱們醫院在很多科室上都比不過附一醫院,只有骨科跟婦產科稍微能占點上風,所以院長那邊現在就考慮把兒科培養成優勢科室?!?/br> “當前咱們國內的兒科科室整體都處于醫院科室的邊緣地帶,很多醫院甚至都沒有兒科這個科室,一直處于一個弱勢的地位,范院長的意思是,這個時候正好方便咱們沖出來,把名聲搞起來,爭取培養成全國一流的兒科科室?!?/br> 這不是想一出是一出嗎? 蘇雪楨懵了幾秒,反問了一句:“這么突然?” 凌玉榮:“可能也是看這個月全國的目光都聚焦在咱們醫院的兒科上,所以想趁這股東風順勢把兒科發展起來,畢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等再過半年這股勁兒過去,想再爭取就難了?!?/br> 蘇雪楨不贊同:“太不現實了?!?/br> 僅僅就是因為一篇文章就把兒科拔高到這個程度未免太荒謬了,一個甚至無法細分成內外科的科室、一個醫生加上護士只有六個人的科室、一個病床都不超過十床的科室,根本沒法跟首都專業的兒科醫院相比。 蘇雪楨跟岑柏談戀愛的時候,倆人曾經坐火車去參觀過那里的兒科醫院,作為專業的兒科醫院,里面竟然有十來個科室,是一所完完全全為兒童服務的醫院,跟他們小科室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洪江市的經濟水平不差,在全國也數前列,但底子在那擺著,錢都投給了工業廠,這兩年又陸陸續續在市外建了很多廠,跟大政策一樣,對教育整體都不重視,不肯給錢也不肯培養人才,光動動嘴皮子就能把兒科提起來了? 蘇雪楨都感覺范院長被那篇文章給忽悠瘸了,董文毅這篇文章能火遍全國,不過因為月初全國日報那篇大力發展幼托組織的文章。 發展幼托組織這篇文章主要就是講了臨湖某個制造業城市群,在各大城市積極開辦了很多托兒所和幼兒園,解放了市區很多的家庭婦女勞動力,讓她們能加入到生產活動中來,給當地的工廠注入了新活力,促成了一波經濟增長。 而董文毅這篇兒童群體衛生的文章可不正好跟這篇對應了起來。 一個是給你創造了場所,一個是告訴你怎么照顧好孩子,兩篇的本意都是想讓婦女無后顧之憂地參與勞動。 凌玉榮也覺得太異想天開了,不過不管這個成為全國第一的目標能不能達到,醫院之后愿意花心力培養起兒科才是重點,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凌玉榮繼續開口道:“月末實習醫生就要來了,到時我打算讓你帶兩個,我帶兩個?!?/br> 擔任老師就要負起責任,肯定要花費心力和時間,萬一再碰上一個跟杜書新類似的,那是真夠嗆,蘇雪楨想著離恢復高考沒多久了,更想把時間留出來準備考試,其實不太想接,但也知道兒科如今除了她只有凌玉榮,柴春雨自己才剛出實習期沒多久,沒資格帶實習生,加上考慮到自己假如考上研究生以后,兒科這邊估計要辭職,到時候沒有新生力量頂住,她也不放心離開。 蘇雪楨最后沉默了下,還是點了頭,“好的?!?/br> 兒科即將迎來新一輪變革,正是需要培養人手的時候,凌玉榮見她答應了,起身走過來拍了拍她的肩膀,“下半年可能要多多辛苦了?!?/br>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br> 蘇雪楨也站了起來,“我會好好帶實習生的?!?/br> 聊完工作,師徒兩人依次出了辦公室,回到工作崗位。 兒科這段時間已經出了名,哪怕是知道只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仍有不少人愿意來人民醫院兒科給孩子看病,是以整天的工作量跟過去比是成倍增長。 先前蘇雪楨還能趁午飯后自己在辦公室看會兒書,這下是完全沒空余的時間了,只要一進兒科坐下,基本就沒停下過,快到下午一點才好不容易忙完,急匆匆跟呂子月一起去食堂吃飯。 呂子月平時一直跟著她,托這次文章的福,她也跟著忙了起來,“這個點估計食堂沒什么好菜了,真是餓死我了?!?/br> 蘇雪楨也無奈,“早知道我就不該接受那個采訪?!?/br> “沒有沒有,出名多好??!” 呂子月覺得挺好的,過去兒科是邊緣科室,每回在大會上都容易被批評,但自從在這次蟯蟲病感染事件出名后,狀況明顯好了很多,上午開會凌玉榮又說今年會多分配人員過來,這明顯是要大力發展兒科的趨勢??! 她拉著蘇雪楨的手,非常親昵,“兒科發展好了,之后肯定會給我們漲職稱吧?我看普外的醫生職稱漲得最快了?!?/br> 醫院沿用新職稱制度已經很久了,一共兩套等級制度,分為行政跟技術兩個級別,其中一檔對應一個工資,升一級大概能漲五到七元。 醫生護士都是技術工種。 蘇雪楨畢業后還沒升過等級,職稱這方面她也沒摸透,按理說她是醫生,應該屬于技術工種,但政府那邊規定工農兵大學生統一使用行政級別的檔位,直接給她劃在了25級,月工資也定死了。 要真大家一視同仁還好,同期畢業的同學在普外或者婦產科,一年就能升一級,這條釘死的制度好像又只針對他們這些弱勢科室,說白了,還是看科室給醫院帶來的創收。 眼下她也摸不準未來的風向,只能回一個模糊的答案,“應該會吧?!?/br> 兩人到食堂的時候,窗口只剩一個中年大叔在舀菜,看到他們過來后,笑呵呵招待:“快來,今天吃點啥?” 蘇雪楨端起一個餐盤,走過去點了幾個菜,他們來得太晚,很多葷菜已經被盛完了,只剩幾個素菜和一道炸酥魚。 “果然沒什么菜了!” 呂子月嘆了一口氣,把餐盤放到桌上,抽出椅子坐了下來。 蘇雪楨心態還挺樂觀,“還行,起碼今天還有個魚?!?/br> 海邊長大的孩子,誰家沒幾條魚,吃都吃煩了,呂子月憤憤咬了一口包菜。 蘇雪楨低頭開始吃起來。 吃飽了下午才有力氣工作,呂子月也不再埋怨,埋頭開始吃飯。 吃著吃著,蘇雪楨感覺背后又坐了一桌,聽聲音有兩個人,也許是看著這會兒食堂沒幾個人在了,聊天也不避諱,她跟呂子月就不可避免地聽到了全部聊天內容。 何迅先提了一嘴:“聽說今年兒科分過去四個實習醫生,就連普外科今年也才三個,你說他們今年怎么突然分到這么多實習醫生?” 洪江市每年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不多,都有固定的人數,這批畢業生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那么幸運被分到本地的醫院,只有少部分人能留下來,有的會根據政策前往二三線城市支援,也有被分到各大廠區的,總體來說會有一個總的數量區間,再參考醫院方面的申請來決定會分配多少人過來。 每年固定分配下來的人數基本變化不大,主要看醫院方面給各大科室申請多少人,有些優勢科室或者創收比較高的科室,醫院方面會更傾向于爭取這方面的人才,總數一定的情況下,分給別的弱勢科室的實習醫生就少了。 所以每年有的科室甚至一個實習醫生都分不到,兒科也是這兩年才開始逐漸成長起來,今年突然多申請了兩位醫生,那么勢必有別的科室少了實習醫生進來,自然引起了不少非議。 蘇中華跟院辦公室的人關系比較好,了解到一點內幕,小聲說:“院長爭取的,聽說本來報上去六個實習醫生,最后勞動部只給分過來四個,要不然更多?!?/br> “六個?院長未免也太大手筆了!” 何迅驚訝:“這意思是要大力發展兒科?” “那可不是,那篇文章你沒讀過?里面把咱們醫院的兒科夸得天上有地上無的,最近這半個月來兒科看診的全國各地都有,我有一個親戚都來問蘇醫生有沒有時間?!?/br> 蘇中華喝了口冬瓜花蛤湯,放下后說:“院長現在恨不得趕緊把兒科打出名號來!” 蘇雪楨在后面是越聽越不對味,嘴里的飯也吃不下去了,呂子月聽著就更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