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海歸女富豪 第77節
宋余來自內陸,魚蝦大閘蟹等海鮮對他來說是稀罕玩意兒,難得吃上一次,價格還非常貴。 但是江德作為深城外島人,這邊的土地不怎么肥沃,收成一般,啥都缺就是不缺海鮮。 海水退潮時候岸上的魚蝦螃蟹之類,那是背著籮筐就能撿上一大把,早就吃膩了。 “放心,一定?!彼斡嘈χ饝?。 等解決了午餐,他們才重新回到了海鮮批發市場的攤位上,替換下另外一個看著攤子的叔子。 “叔,咱吃過了,你快去吃吧?!苯鲁约沂迨甯呗暫傲艘痪?。 江叔點頭,對于自家侄子江德和幫忙高價售賣了不少海貨、編織品的宋余,他還是很信任的。 “那你們在這兒看著,我一會兒就回來?!?/br> 他打了個招呼,在另一盆清水里洗了洗沾滿魚腥味的手,才放下擼起的袖子去找地兒吃飯。 “叔你放心?!苯乱贿叴饝?,一邊在自家攤子旁的臺階上坐了下來。 反正屁-股下面墊了張報紙,也不嫌棄地面臟。 海鮮批發市場的味道不好聞,一股沖頭的腥味,坐的時間久了不免頭暈腦脹的。 但江德早已習以為常,啥也沒戴,好像完全聞不到這難聞沖鼻的味道。 這個時候正是飯點,批發市場的顧客不多,沒什么生意,只要看著攤子就好,十分的清閑。 見叔叔走了,江德又開始和宋余閑聊起來,倒著心里的苦水。 “現在天越來越熱了,抓上來的魚蝦根本放不住,幾個小時就開始變臭,難賣得很?!?/br> “今兒上午倒是難得開張了不少單,可各個都挑剔個頭小、品相不好。唉,他們也不想想,品相好的海貨哪里還輪得上我們,都是得上交上去的?!?/br> 江德絮絮叨叨地抱怨。 宋余當著合格的聽眾,耐心地聽著他的傾訴。 江德所在的外島可以說是他最大的供貨商來源之一,所以他非常注重雙方關系的維持。 不然,也不會在空閑時間陪著一起擺攤售賣。 等江德吐槽完了,宋余才問:“你們之后有什么打算嗎?” 正用手給自己扇著風的江德一愣,不太明白宋余的意思:“你指的是什么打算?” “就是對未來的規劃?!彼斡?????簡單解釋了一句,見江德還是一臉懵然的模樣,于是掰碎了說得詳細。 “這邊的海鮮批發市場算是自然形成的,但是隨著市場規模越來越大,買賣環境越來越混亂,政府遲早要插-手管理規劃?!?/br> “但是按照目前政府的經濟狀況,恐怕無力承擔改建費用,很有可能會將批發市場承包給私人?!?/br> “然后簡單重建后依據位置收取攤位費,統一按制度管理,這樣先到先得的混亂擺攤模式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了?!?/br> 宋余的眼光極具有前瞻性,天生的對政府政策和商業機會敏感。 江德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后嘴巴都合不上了,震驚道:“擺攤還要收錢?” 這不是坑人嗎? “因為這邊地段好,要是換了個偏僻的地方,買海貨的人還會有這么多嗎?”宋余補充。 江德想了想,下意識搖了搖頭。 他也知道,雖然嘴上一直抱怨,但是擺攤還是掙了不少錢的。 雖然比不上和宋余合作賺的那一大筆,但是對他們外島來說也是不小的一個數字了。 不然一向古板的書記也不會同意他們天天搖船過來,來擺攤的壯勞力記的也都是滿工分。 “所以,想好之后有什么打算了嗎?” “比如說,由你們的書記出面,直接承包這個海鮮批發市場,或者是租賃幾個鋪面,做長長久久的生意?!?/br> 宋余還是很看好這兩個舉動的,認為十分的有利可圖。 江德所在外島的書記號召力強,信服力高。 在不少島嶼都落實了包產到戶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公社集體化。 最難得的是,島上的風氣很好,幾乎沒有懶漢,家家戶戶都團結一心,擰緊一根繩跟著書記發展。 海上資源充沛,他們有充沛的貨源和勞動力,令人信賴的民兵隊安保力量,很容易將海鮮批發市場辦好。 然而對于江德來說,這個提議實在是太大膽了,徹底地把他給嚇到了。 “不行的不行的,我們書記不會同意這樣的事兒的,而且咱們也辦不了,沒有這個能力?!?/br> 江德的頭搖得和撥浪鼓一樣。 “江德哥,你好好想想,這么好的掙錢生意,難道你舍得以后不來擺攤了?” “但如果以后還想來擺攤,能接受得了天天交一筆攤位費,然后交了錢還為了搶個好地段跟別人打架爭吵?!?/br> “一天的攤位費不多,可是一個月呢?一年呢?十年呢?加在一起算算需要多少錢?” 宋余一條一條把未來的可能情況列出來,而后循循善誘。 平常他不是愛多說話的人,但在說服人方面,他的嘴皮子比誰都利索。 江德的神色里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動搖。 宋余再接再厲:“江德哥,都是兄弟,我也是真心想讓你們好?!?/br> “這樣吧,你也知道,我在深城大酒店門口的生意賺了一些錢,如果你們承包批發市場的時候覺得錢不怎么趁手,我這邊可以支援一些?!?/br> “你已經幫了我們這么多了,我們哪里還能要你的錢?”江德已經被說動了。 但一聽宋余的話,他還是連連擺手。宋余人好,只是他們不能白占宋余的便宜。 宋余笑說:“江德哥,沒事兒。要是真覺得不好意思,我出大部分錢,你們出小部分錢外加管理。等盈利了,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利潤就好?!?/br> 江德猶豫了好一會,最終還是狠狠心答應了下來。 “成,我會和書記提的,但是書記那邊同不同意,我就不能保證了?!苯虏淮_定地說。 “江德哥您就按著我說的跟書記講就行,我相信書記,一定會權衡之后做出最好的決定?!?/br> “畢竟根本目的都一樣,不還是希望島上的人日子能過得更好,月底年底分成的時候能腰包鼓鼓?” 宋余打趣道。 江德忍不住笑,露出些憨厚的本性來,臉上帶著期待:“是啊,就盼著咱們的日子能越過越好?!?/br> 又雜七雜八地閑扯了幾句,午間的日頭過了,半下午的生意倒是好了不少。 宋余腦子靈活,算賬算得又準又快,給江德搭了把手幫忙招呼。 太陽西斜,江德、江叔他們收攤回島。 他們外島沒有汽船,大船都是人力拉纖。 順風還好,逆風的時候光是水路就要走一個多小時,晚上了走夜路更是非常不安全。 送他們到岸邊的時候,宋余眼睛尖,瞧見了另一處岸上停泊的幾十輛各種品類的汽車,車身上印著的都是外國的文字。 汽車停泊的那一塊地方拉了警戒線,還有扛著槍穿著警服的公安在巡邏。 幾十輛汽車擺在一起,給人帶來的震撼還是巨大的,即使是宋余,也控制不住地露出了失態之色。 “這是……” “你想問的是那邊停著的汽車?”外島的書記也在接人的大船上。 他點燃了一根旱煙抽了一口,順著宋余的視線看了過去,煙霧縹緲間,眼神帶著些旁人看不清的慨嘆。 宋余收回視線,無奈地看向了書記:“書記,相信無論任何人站在這里,看見這一幕恐怕都沒辦法無動于衷?!?/br> 那可是四個輪子的大汽車,看起來還都是國外的牌子。 現在汽車的行情有多緊俏? 上海牌汽車等國內名牌一年就生產那么多輛,想買不僅要錢更要人情關系。 不說十幾萬、二十幾萬人民幣的昂貴價格,許多人腰兜里揣著錢都不一定能買得到。 這個年代能開上一輛四個輪兒的汽車,那就是身份和地位的絕對象征。 可現在,在這偏僻到不行的廢棄港口,竟然一次性就停了二十多輛的國外汽車? 不是三輛、五輛,是二十多輛,加在一起的價值得有好幾百萬了。 瞧見書記眼神深處的波動,宋余試探著問:“您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呵,還能怎么回事?一幫想挖國家墻角的小兔崽子,要不是跑得快,抓住了得一個個的槍-斃!” 書記在船舷上敲了敲煙-槍,身上那股上過戰場的兇悍血氣外顯,惡狠狠地道。 他是從部隊里退下來的,有一個戰友就在深城的公安局任職,所以消息還是十分的靈通。 眼見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來了,一批眼光毒辣、不擇手段的人也像是陰溝里的老鼠一樣鉆了出來。 國內的汽車和電子產品等供不應求,于是有人就將視線瞄向了國外的生產商。 但由于過分高昂的關稅,像是汽車、收音機、電視機之類的產品,走正規程序運輸進來,價格差不多要貴上一倍甚至好幾倍,普通人壓根買不起。 但翻了幾番的龐大利益,足以讓“資本家”不惜一切代價。 于是,灰色地帶的走私活動像是野草一樣除不盡,春風一吹便再次冒頭。 尤其是像深城這樣的沿海城市,更是走私活動泛濫,盤根錯節,宛若根深蒂固的毒瘤。 像是這一批汽車,就是前段時間公安收繳的走私貨物。 只可惜那幫子老鼠聽見了風聲,插了翅膀一樣不見人影,只扣下了東西,沒抓住人。 政府這邊經濟狀況不好,是打算把這一批汽車賣出去的,得一筆補貼。 但一輛汽車的價格擺在這里,像這種售賣也不好公開。 于是,交易僵持在了半路,找不到合適的買主,也就只能暫時停在這里,派人天天看守著。 一番話解釋完,書記的旱煙也抽得差不多了。 他吐出了一口煙氣,高聲道:“回島!” “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