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前妻重生了 第54節
收起存折,平復一下心情?!鞍?,我們出去兜風試試新車,您一起嗎?” “我就不去了,我在附近溜溜彎,你開車小心?!?/br> “哎,知道、” 存折收好,帶孩子們去兜風。新車性能很好,不過李霞開的不順當,上路后有個風吹草動立馬踩剎車。 “媽,你這車開的,我們仨差點讓你栽前頭玻璃上?!碑嫯嬅亲?,剛才碰到前頭椅背上了。 “還是爸爸開的好?!币灰幻亲右蔡岢鲆庖?。 “媽你以后多練吧,好像開的多了就穩當了?!鄙驎熯@話比較含蓄,伸手在摸額頭。 李霞也知道自己剎車踩的太猛了,剛才副駕駛的她老公要不是安全帶也得竄擋風玻璃上。她不好意思的笑笑,沈海陽開口給媳婦解圍。 “都不許打擊mama的積極性啊。mama剛拿到駕照,緊張是難免的。知道踩剎車就很好,至少不會開溝里,也不會撞樹上?!?/br> 三小只互相瞅瞅不說話,然后抿著嘴偷笑。什么嘛,老爸你這要求可真低。你媳婦只要不把你摔溝里那就是好的。 后視鏡里看到孩子們在笑,李霞也是滿臉的笑意。開車嘛,那就是個熟能生巧的事兒。她男人說的對,開的多了她自然就開好了。 晚上臨睡前她把玩著車鑰匙說:“老爺子給你的東西,如今好像都便宜我了?!?/br> 房子,商鋪全在她名下。他工作性質的緣故,肯定沒法開汽車去上班,老爺子直接把車送給了她。孩子的教育基金、他治病的錢、老爺子也都做了準備,她如今是無任何的后顧之憂。 “夫妻一體,我的就是你的?!?/br> 她笑的陽光燦爛,伸手摟住老公的腰?!袄蠣斪佑幸庾屔蛞诹粝鹿芾韽S子。如果你不是這樣的工作,老爺子會不會培養你來做事業?” “之前提過,我拒絕了?!?/br> “我就知道,他不會那么偏心?!?/br> 沈海陽很喜歡自己的工作。老爺子從小沒撫養過他,想說服他改行都沒立場。估計一開口就被他冷淡的態度給冷回去了。 “就咱們兩口子了,我跟你多說幾句啊?!彼桓闭f夫妻私房話的模樣,沈海陽默默點頭,她接著道。 “老爺子自幼生長于國內,對國內有濾鏡,如今又的確是發展的好時期,他的判斷也沒錯。他覺得這里好,想要讓小兒子也在這里開辟一片新天地,作為一個母親我非常理解他為人父的心。 可是,沈耀宗在米國長大,接受的思想是華國很窮很落后。實際上,如今來看也的確如此。他們父子分歧這么大,會不會出什么問題?” “老爺子想留沈耀宗在國內打理生意不假,但沈耀宗非要走他也不會硬留。如今是沈耀宗勸不動老爺子回米國,又舍不得放棄這些自己離開。老爺子想讓沈耀宗多了解華國,但效果如何不好說。就如你所言,沒有濾鏡的情況下,國內都是出國熱,何況他一個國外長大的?!?/br> “沈耀宗也是、不喜歡這里就走啊。按老爺子的行事風格,不管誰管理工廠,以后這些財產肯定是你們兄弟倆的。他還怕老爺子全留給你,他一分不得嗎?” “對國內不看好,我覺得他擔心的應該是老爺子半生所有全賠在這里。到時候大河干小河無,誰都一無所有?!?/br> 這點兒李霞還真沒想到。不過調換視角,用一個米國長大的人來看,如今的國內還真是不行。歸國華僑在九十年代才多起來,如今這些都是膽大且眼光毒辣的。 “那、你要不要提醒老爺子一下?” “他心里有數。給沈耀宗臺階,讓他留下多觀察。至于成效,那不好說。要怎么做,那是他的事兒?!?/br> “好吧,就跟你閑聊幾句而已。睡覺了,睡覺?!?/br> 翌日李霞去辦營業執照,天氣不太好出門她開上了汽車。如今這時代路上車輛少,她開著車很快到了工商局。 “彩虹吧,店鋪名就叫彩虹?!?/br> 辦理營業執照,她將可經營的范圍盡量擴大。像布藝服裝全部歸納到一起,然后又辦了個經營五金的。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住宅和家居的要求越來越高,五金產品絕對銷量大好。 跑著辦營業執照、事情得一步步來。晚上回家前院靜悄悄的,秦沐在院里摘菜。她過來幫忙,秦沐跟她閑聊。 “今兒上午回來了,又勸老爺子撤資回米國。說在這里得賠個底掉。你說說,咱國家真這么讓人不看好?一天天的不愿幫著父親做事,而是看的越多越勸老爺子放棄?!?/br> “多少年了,我們國家戴著窮帽子,如今這生活水平也跟米國差距巨大。他懷疑我們國家的消費能力,可不該懷疑老爺子的投資眼光。這人太自負了,或者說執拗,認準的事兒不用事實甩他臉上他估計還是不信?!?/br> 秦沐抬頭看著她:“米國真的那么好嘛,咱跟人差太多?不然咋啥都看不上?!?/br> “聽說是差很多。如今出國熱,好多大城市的人都擠破頭往外走。為了出國不惜一切代價,像老爺子這樣有長遠眼光的是少數?!?/br> 前世她聽說過一個事兒,一位北京的男性,賣掉自家四合院去米國。等十年后回國,發現自己十年在國外積累,居然不值他當年那套房子的五分之一。 “你就很有眼光?!?/br> 秦沐很佩服她,李霞笑笑不吭聲。她這是作弊,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蓳黄疬@聲夸贊。一邊走一邊琢磨,前世電視上看來的,聽說的那些事兒都在慢慢實踐。實踐過程中又發現新的東西,她和這個時代一樣,一點點的在變。 飯桌上一家人閑聊,老爺子問起李霞的事兒,她說去辦營業執照了?!叭撕枚?,今年明顯跟去年不一樣了?!?/br> “一點點的在改變,仔細觀察的人才能發現?!?/br> 老爺子夾了一塊兒豆腐,筷子沖著旁邊的沈海陽而去,最后穩穩的放進他碗里。父子倆目光相遇,沈海陽低低的說了聲謝謝。 因為沈耀宗一家都不在,所以沈海陽一家子在后院陪老爺子一起吃飯。老爺子試探著給兒子夾菜,看成功了笑笑給孫子也夾了塊兒紅燒rou。 “小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些rou?!?/br> “謝謝爺爺?!?/br> 一一在一旁笑著伸出碗:“爺爺我也要?!?/br> “好,都有?!?/br> 給一一夾了又給畫畫,小女孩抬頭大方的道謝。九歲了,近兩年來長高了不少。女孩子發育早,站一起已經超過了沈暉。 老爺子喜歡孩子們,李霞兩口子也樂的他們親近。飯桌上邊吃邊說話,小家伙嘰嘰喳喳說著假期生活,大人們有一搭沒一搭的搭話。 沒了那一家,他們的飯吃的和諧至極。老爺子就著小菜喝了一碗雜糧粥,他吃不多也基本不怎么吃rou,但每頓飯都要求有rou。美金兌換外匯券,買東西方便的很。 工程那邊主要有包工頭負責,她就是盯著些進度和材料,不需要多少時間。她自己的店鋪快交付了,裝修、進貨、招人,找貨源,一系列的事兒讓她開始忙活起來。 工程上她這回能掙一筆,三家商鋪年底做批發,根據經驗又能翻幾番。錢、早已不是問題。生活,早已沒了壓力。 可如今她卻好似掙錢上癮,已經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了那批先富起來的人,但依舊不想停下掙錢的腳步。不管未來老爺子留給沈海陽多少錢,她的事業那是自己打拼出來的。是她的底氣和自信來源。 在商鋪交付之前她準備再次南下。這回她要的貨多且雜,一個人肯定不行。晚上跟秦沐一起去了她家,韓軍一看她親自上門就猜到了她要南下。 “說實在的,我都想停薪留職了。一天天的沒意思,不如在外來回跑?!?/br> “真的假的?我打算做五金生意,這一行男人更加敏銳。而且來回的貨物也會很重,你要真有意向,我就不找別人負責了?!?/br> 韓軍沉默著考慮了一下,然后點頭。停薪留職,他考慮了良久的決定。眼看李霞一家日子過那么好,而他們一家四口還擠在幾十平的小房子里,一屁股的債不知何時才能還清,掙錢的思維就一次次冒出來。 “我先深入了解一下這個行當,可得給你好好干?!?/br> “明天晚上咱們南下,到了南方你到處轉轉,深入了解一下。結合咱們這邊的需要,然后尋找合適的貨源?!?/br> “行,明晚我去接你?!?/br> 此行帶著韓軍和小劉倆助手,一行三人一起上路。他們仨打扮樸素,一路順利到達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一下火車遇到了熟人,隔著幾個車廂下來的正是慕容丹玲和章秋華。兩方互相瞅一眼都沒說話,出了火車站各奔東西。 李霞此行主要是尋找合適的供貨商,這事兒不是短時間能辦完的。仨人找了個低價的招待所開了倆房間,洗漱后兵分兩路各自去工業區。 她這回主要接觸服裝廠,一家家的看過去挑選她認為的爆款。八十年代,服裝還是以款式和價格取勝。大家不注重品牌、做工面料等都排在價格和款式之后。 挑選著最適合這個時代的服裝,她目前只做成人服裝。秋裝、冬裝、一邊挑選一邊在規劃進貨單。從服裝廠出來,小劉拿著進貨單咂舌。 “姐,我看你能開服裝廠了?!?/br> 李霞的量的確越來越大,她線下發展的小老板們也越來越多??梢_服裝廠的話,該定位在哪里? 高端、首先設計師、打版等都投資不小,且這幾年高端服裝沒多少市場。低端的話這幾年還行,過幾年會非常難。甚至只能做訂單代加工,拿不到訂單就只能等死。 她能經營得了服裝廠嗎?在考慮了幾天后她覺得可以一試。剛開始走低端發展路線,她們省就有一家紡織企業,面料可以就近拿貨。工人工資如今也很低廉,不愁找不到女工。用價格取勝,這幾年先賺一筆,過幾年后再抓住時機轉型。 這是個變化最快的時代,做什么一成不變都會很快被淘汰。想明白了這點,她也不再籌謀做什么能長久。反正都得緊跟時代,稍微落后一步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別說她的小投資,就是她公公投資的電子廠如果不抓住機會轉型發展,黑白電視機的黃金期過后也得玩完。 做服裝廠積累資金,合適的時候再向其他領域擴展。雞蛋別放一個籃子里,哪一行出現危機,也有其他行業支撐,不至于一下子全都倒。 有了開服裝廠的打算,接下來她很注意這方面的事兒,在判斷時機是否成熟。晚上在飯館吃飯的時候聽到有人在議論牛仔褲,聽了一會兒明白對方是版型設計師。 牛仔褲這時期還不算流行,但很快就會風靡,成為年輕人的寵兒。隔著距離李霞瞅了瞅那樣品,然后上前跟對方攀談起來。 “您這版賣嗎?” 女人愣了一下,隨即點頭:“賣?!闭f完怕李霞不懂,然后跟她說起牛仔的起源,和它在西方風靡的程度。 “這種褲子一定會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作為消費主力喜歡的產品,它絕對是掙錢的?!?/br> 李霞點點頭,她當然知道牛仔褲以后會有多火??催@女人手中的版型不錯,正適合年輕人的審美。當即坐下兩方深談,對方急著出手,最后李霞沒花多少錢買下了三版牛仔褲。 交談中得知這位姓閔的女士是服裝設計師,李霞頓時跟對方互換了聯系方式。買下了三版牛仔褲,她拿到后開始仔細想具體該怎么cao作。 牛仔褲具體是哪一年開始大爆的?自己這投資眼光好像有些超前。不過她買下也不是打算如今就做,只不過撿漏給以后做準備。 如今流行的是迪卡直筒褲,合身的迪卡料子熨帖筆直的褲縫,端莊又正式。普通便宜的就是最簡單的寬直筒褲,大部分人都是穿這種,她每次進貨這樣的也最多。 “姐、這啥牛仔褲真的能流行嗎?你買下版型,接下來該咋辦?” 流行肯定是流行的,可如今的牛仔面料都靠進口,價格肯定比普通衣服高,如今就做肯定沒市場。 “不急,等以后都有用?!?/br> 沒有幾年舶來品的沖擊,能接受這時髦玩意的人不多,若是貿然將身家壓上去可能賠個血本無歸。時機一定要恰到好處,早一些或者晚一些都可能造成失敗。 “姐你說啥?” “沒啥?!?/br> 她之前在好多家服裝廠都沒見過牛仔的影子,之后她專門去找了一下。原來如今的市場上,只有一家香港企業生產這種褲子。面對的也不是普通的人群。 零售價一百左右,這可等于普通工人倆月多的工資。我艸,就這價格,如今賣它簡直是找死。時機不對,這玩意還得等。 “我天、這什么牛仔褲也太貴了吧!” 小劉拿著褲子驚嘆不已,上下左右仔細摩挲,實在不懂這褲子為何這么貴。李霞也在默默搖頭,明明就是西方國家勞動人民穿的耐磨耐臟的褲子,怎么發展的進入她們國家成了奢侈品一樣的存在? “姐、這東西在北方肯定賣不動?!?/br> 李霞放下牛仔褲默默點頭,“走吧,去那家棉衣廠瞧瞧去?!?/br> 如今的北方,改革開放的程度跟前沿真的差別太大。大部分人有個鐵飯碗已經滿足的不得了,做生意的少之又少。就那消費水平,不論賣什么都得以價格取勝。 這個階段還不到十月的高峰期,所以這回她貨比三家、哦不,是貨比所有家。在一家家比對,一家家挑選、一家家壓價后她開始訂貨。 這回進貨量大,用倆月淡季定下整個冬季和年前的服裝。價格可以往低壓,質量也會比旺季好。至于旁人考慮的款式,她這過來人相信自己的眼光。 服裝定下后工廠開始加緊生產,她則開始進飾品。大到絲巾圍巾帽子,小到發卡皮筋,看中的款式都是大額下單。 韓軍那邊也找到合適的廠家,五金配件,他挑選了當地最需要的貨物。李霞同樣大手筆大批量下單,把韓軍都嚇的想伸手阻攔。 “嫂子、這么多的貨,萬一一時賣不出去你可砸手里了,到時候資金無法回籠都積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