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后我靠系統商城暴富 第23節
沈瑤華聽了點點頭:“先買下來吧!碰到合適的地也不容易?!?/br> 云霓點頭應下了,接著和她說了一事:“東家,我這段時間不是不能一直在鋪子,我看林海那人比較會做人,又暫時找不出其他合適的人,就讓他暫時管著鋪子。管得還挺不錯我們那面條做出來第一天,他就推銷出去了。店里顧客對他評價也還不錯?!?/br> “嗯,我知道了,你先忙著買地的事,他既然管的不錯,暫時就讓他接著管著?!鄙颥幦A不在意的說道。 次日午時之后,沈瑤華帶了兩個大西瓜。 駕著馬車就到了寧王府,說是想求見孟清和,門房通傳了,一會就讓她進去了。 系統出品的西瓜種子種出來西瓜品質非常不錯,個大皮薄味甜。沈瑤華昨日里讓人把西瓜放到竹筐里,吊著掛到井里,臨時出發了,才拿出來的,這陣還是冰涼涼的。 最近,天氣炎熱了起來,吃西瓜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西瓜挺大,她一個人提著兩個非常費勁,門房的下人見狀,接了過去,直接幫著提到了孟清和處。 “這是何物?”孟清和看著下人提進來的西瓜詫異道。 沈瑤華按照忽悠其他人那樣說:“當時買這種子的時候,記得好像那人說是從西邊帶回來的,所以便取名叫西瓜?!?/br> 沈瑤華頓了頓說道:“我宅子里和梨花灣的好些人都試過了,這個很甜很好吃?!苯又终f了吃法。 “那我讓人切開?!泵锨搴驼f道。 “嗯,孟公子,我這次帶了兩個來,想著若是方便,孟公子幫忙送給王爺,表示感謝?!鄙颥幦A坐在孟清和勉強,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只見孟清和笑了笑,意味深長道:“王爺知道你的心意了,之后的合作也不會有什么問題的?!?/br> 沈瑤華點點頭,這時下人也將切好的西瓜端了上來。沈瑤華又交代了一句,讓一次少吃些,怕若是送去給王爺,一下吃多了拉肚子,她可擔待不起。 孟清和拿起一塊西瓜,咬下一口,西瓜汁水在口中迸濺開來,滿口清甜,瞬間感覺暑氣全消。 “沈姑娘真的是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前面土豆,現在又是這西瓜,還有各種層出不窮的小吃?!?/br> 沈瑤華裝做不經意間說起:“我自幼喜歡看些雜書,在碼頭買些別人都看不上的,亂七八糟的種子,沒想到運氣這么好。再加上可能那梨花灣真是寶地吧!前些日子收了那么多土豆,馬上就要收小麥和稻谷了,聽她們說比她們之前見過的上等的土地長勢還要喜人,可能也會大豐收吧!” 沈瑤華順勢就把高產推到地方上去了,畢竟這些種子之后換到其它地方收獲不了那么多,不過反正也比這個時代糧食高產就是了。 “是嗎?!泵锨搴吐犕耆粲兴?。 沈瑤華從寧王府離開之后,便駕著馬車先后去了云霓之前說在賣的地。 看得出云霓之前確實是有好好考察過。 宅子這邊這塊空地面積還挺大,足足有兩個她們住的宅子那么大。以前是個湖,后來河流改道之后就干涸了,主人家填了些土進去,但是還是比一般的地方稍微低一些。之前建成了一個蹴鞠的場地,搭了好些看戲的棚子,不過主人家不常來,幾乎都荒廢了,不知怎么地這次就決定賣了。 沈瑤華看了一下,就是不把中間幾戶人家的房子買過來,也不是特別遠,管理起來也不麻煩。 另一邊,東城外,離城門不算太遠,步行也就一刻鐘的距離,不遠處就有村莊人家。只要不打仗,安全性沒什么問題。最重要是的是,這邊以前就是個工坊,據說是做紙的,虧了錢,這才打算轉賣。所以,除了有大片的空地,還有一排房子,修繕一下,勉強可以用。 回去的時候沈瑤華還在想,她們可不可以做造紙的生意,不過她是記不住造紙的步驟的。在系統里找到造紙術,一看價格300積分?,F在加上聲望值可以兌出來的積分,她總的有297積分。 只能暫時拋下這個想法,以后有緣再說。 傍晚。 云霓來向她匯報成果,都談妥了,明日去官府辦好契約就成了。 買完賬上銀子,除了勉強運轉的錢差不多就空了。 不過云霓有給她匯報了另一個好消息,她讓林海在鋪子里推銷西瓜。 切出來,把籽都剔除來,一盤就八小塊,賣二十兩銀子。今日就切了一個西瓜,切了十六盤,總的賣了三百二十兩銀子。 沈瑤華聽得直咂舌,雖然這西瓜是稀罕玩意兒,但這林海確實有本事,畢竟這些人都沒嘗過,這么貴都能賣出去。 “做得好,按照現在這個賺錢的速度,房子很快就能建起來了。你記上,等賬上寬裕了,給大家發獎勵?!鄙颥幦A夸獎道。 “東家昨日給大家分了西瓜,大家今日聽說賣二十兩銀子,都說已經占便宜了呢!”云霓笑著道。 沈瑤華想想價格,一陣熱血沸騰,明年等剩下的幾樣水果可以賣了,得多賺多少錢。 云霓一邊計劃一邊問沈瑤華:“東家,梨花灣那邊還有多少西瓜?” “當初也沒幾個種子,我回來是數了一下應該還有十個?!鄙颥幦A在心里算了算還能靠西瓜掙多少錢。 云霓一聽一陣rou痛的表示,昨日不應該吃了那個西瓜。 第35章 養殖 翌日一早, 沈瑤華親自跟著云霓去辦了手續。 打點又花了一些碎銀子,總算把兩個地方的房契地契全都拿到手了。 拿到了鑰匙第一件事,兩人先去看了城外之前造紙的工坊, 里面能搬走的東西都已經搬完了。院內有水池, 水井, 還引流了山泉, 房屋的內里和外面一樣,稍有些破敗,但問題不大, 稍一修繕就可以使用。 “東家這個地方你準備建什么工坊?”云霓跟在沈瑤華的旁邊這里打開這間房門看看, 那里打開房門看看,好不興奮的問道。 沈瑤華則是給了她一個意想不到的回答:“這里我們建養豬場和養雞場?!?/br> 去歲沈瑤華就發現了, 這個時代是沒有大型的養殖基地的。大多數人家可能也就養個十來只雞, 一兩頭豬。就是養的多的,最多也不過五六十只雞,三五頭豬就是極限了。 去年她們做香腸和火腿的時候, 她就想過自己搞一個養豬場。但是一直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夠成熟。直到現在各方面都走上正軌之后, 剛好又碰到有這么一塊合適的地方,她便又重啟了這個計劃。 青州四周多山地,就她們買的這一片地方。也不怪之前造紙工坊選擇在這里,后面就是一座山。這個時代造紙主要是靠一些樹皮、麻頭之類的。有這么一座山在此, 原材料確實好獲取許多。 不過她現在積分不夠, 也不可能孤注一擲把積分都花完。所以雖然這個院子直接啟用做造紙工坊是最好的選擇, 但還是得往后延延, 先解決眼前的問題。 沈瑤華也沒有做過養殖。只是之前在電視上看過養殖致富之類的節目。通過記憶, 把自己想要的豬場和雞場的樣子畫到圖紙上,又和云霓講清楚之后, 便讓云霓可以著手找人開始建設了。 這個時代人工費用便宜,再加上養殖場的建設也比較簡單。算下來倒是花不了多少錢。不過買雞和買豬的錢可能會貴上許多。 不過好在目前靠西瓜就賺了好些銀子,其他西瓜都還小,還得養上一段時間?,F在這幾個,已經賺了千兩銀子了。 這幾日都有好些慕名而來的人想要嘗一嘗這西瓜,一聽說暫時沒有了,沒成熟的也沒有幾個。有些沒吃到的捶胸頓足;另外一些心思活絡的,已經私下在和林海商量,能不能提前加錢預定? 甚至還有一些達官貴人家里私下威脅,還好孟清和那邊幫忙,寧王府那邊放出消息說是王爺很喜歡吃這個西瓜,想要買上兩給,這才震懾住好些想要以權勢壓人的人。 沈瑤華還計劃等后面的西瓜成熟了,再給孟清和和王爺送上兩個西瓜,作為感謝。 這日孟清和先派人來找她了。 沈瑤華還以為出了什么事,沒想到給她送來了一個荷包和兩封信。 沈瑤華打開那個荷包一看,里面全是西瓜種子,看著這量,孟清和竟是把兩個西瓜的種子,全都收集起來,放到了荷包里。 沈瑤華又對孟清和在寧王府的地位有了一定的認識。沒想到他竟能連送給王爺的那一個西瓜的種子,都能全部收集回來。 再看那信,那兩封信上一個寫著她的名字,另一個寫著蘇青柔的名字。 沈瑤華看著字跡有些熟悉,打開信封一看,真的是蘇青山送回來的。 沈瑤華一目十行地看完了蘇青山送來的信。說是他們已經在通州安頓下來了,不久可能就要啟程前往下一個地方。信里寫了他所這一路所見的風土人情,字里行間都充滿了興奮。沈瑤華一看落款的時間,猜測他們可能已經去下一個地方了。 等著寧王府的下人一走,沈瑤華連忙拿著信,就去找到了蘇青柔。 去干貨坊的時候還撲了個空,沈瑤華又朝著二進的院子去到了面條工坊。蘇青柔果然在這里。 院子里掛了滿滿的正在晾曬的面條。蘇青柔正在給幾個管事的說些什么。 見沈瑤華過來,蘇青柔也說得差不多了,就打發幾個管事的先去干活了。 “這是青山寫給你的信,寧王府剛剛送來的?!?/br> 蘇青柔聽沈瑤華說完,連忙接過信拆開來看。雖然這段時間她都在忙著干自己的事業,但是心里還是念記掛著她這個唯一的弟弟的。 沈瑤華拍了拍蘇青柔的肩膀,讓她自己一個人去消化自己的情緒去了。 她則在面條工坊里四處轉著看看看。 同樣和干貨坊一樣分了幾個組,第一間屋子里的人負責和面揉面。揉好的面團送到第二間屋子,第二間屋子里的人,相對手巧一些。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大面團。切下一塊搟平,再用刀從中間切開,然后一拉一抖。長長的面條就成型了。 這時再把兩頭多余的面一掐掉。掛到竹竿上,自有下一個人負責把竹竿上的面條整理好。的面條掛的差不多了,便會把這一整根竹竿抬到外面院子里架子上掛好。若是遇到陰雨天氣,則放到第三第四間屋子里。一般也就開窗通風,自然晾干,但若是遇到陰雨連綿,天氣潮濕。則會在房子里燒上火爐。 沈瑤華看著這房間角落里放著的火爐,若有所思。這時蘇青柔也看完了信,收拾好情緒走了過來,問她:“瑤華,你看什么呢?” “我在想等后面建好房子之后,把這面條工坊搬過去。不若直接修上地龍,比這明火安全許多?!?/br> 蘇青柔聽完沈瑤華說的地龍,點點頭道:“還好青州比較暖和,不是時常用得上,不然這得花多少錢?” 青州別的不多,就是人多。 按照沈瑤華的要求,云霓找了好些工匠,一起開工建設這廠房。 住的則是修繕一下原來的屋子。 畢竟只是建養豬場和養雞場。一是簡單,二是人多。沈瑤華又舍得開工錢。 半個月后當梨花灣傳來了豐收的好消息。云霓那里也給她帶來了養豬場和養雞場建好的消息。 第36章 共贏 這個養殖場, 就建在住的左右手邊,雖然在一起,但是沈瑤華還是傾向于找兩個管事。 因為準備把梨花灣那邊養的牲畜和家禽先搬過來, 就優先問了牛嬸有沒有推薦的人。 牛嬸給她推薦了杜若和白露, 說是之前梨花灣的養殖基本都是她們兩個在負責。就是梨花灣人員簡單, 兩個人都沒有管理人員的經驗。 沈瑤華想了想, 問了兩人的想法,都愿意來負責干這個事,就是不太自信能不能做好。 沈瑤華就讓兩人先帶著這些家禽、牲畜到養殖產那邊去。至于人員的管理, 也不是誰天生就會的, 重點是人品,只要想做, 慢慢教就行。 云霓現在就和個大管家似的, 沈瑤華基本把事情交給她辦就成。一聽她說,讓培訓好兩人,當即表示她暫時住到養殖場那邊, 等兩個人可以上手了再回來。 這個養殖產畢竟沒有什么可保密的, 沈瑤華這次就傾向于除了管事用自己的人以外,剩下的全靠雇傭。 畢竟這個時代也沒有聽說什么亂七八糟的動物病,她暫時不用擔心人員流動,會帶來傳染病。 這個地方畢竟住的不是特別多, 所以沈瑤華便和云霓交代了, 可以去附近的村子里看看, 若是合適直接招收村子里的人即可。 云霓應下就去辦了。 梨花灣就養了幾頭豬, 雞倒是為了下更多的雞蛋, 養了七八十只,鴨子也有二三十只。鴨子不是特別多, 暫時也不好安排,就放到了養雞場里。 養雞場那邊靠近溪流,等她們安頓好,沈瑤華再去看到時候。負責養雞的杜若已近帶著人把溪流那邊圈了一個地方,讓鴨子可以在溪流那邊覓食。 雞的話則是在靠近后山這邊,用籬笆圈了了好大一片地方。讓雞白日里就到后山邊緣的地方,自己去吃草和蟲子,這樣散養可以節省下一些口糧。 沈瑤華看了之后很是滿意,問杜若之后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