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218節
一百兩銀子吶,誰的銀子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就陪著顧家娘子玩兒來了。 若是小吃街虧了,郡主肯定不會要回那一百兩銀子,也不能要。 但兩人的關系會慢慢遠了吧,熟人一塊兒做生意就這樣,賺錢還好,不賺錢肯定傷情分。 安陽啃了個烤紅薯,又吃了兩個小籠包,肚子差不多就飽了。 剩下的吃的賞給了下人,自己則耐心等著書院學生們下學。 總得看看什么樣再說,小吃街有她一份的,不能直說不好。 等了一刻鐘,聽鐘聲一響,不少身穿藍色長袍頭上裹著方巾的學生跑了出來,一齊涌進了小吃街的狀元煲攤子前。 但攤位就那么大,出來半個時辰,覺著自己買不到就去買別的吃了。 狀元煲是去年狀元沈羲和吃過的,正好這幾日有考試,所以都想借借新科狀元的光,能保佑他們考試考的好一點。 當然也有人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臨時抱佛腳都沒用,吃個狀元煲有用了? 這樣一看就顯出來了,狀元煲生意最好,其次是錦棠居,賣陽春面的大叔生意也不錯,外面攤販那兒也有學生買吃食,畢竟在這邊做了幾年生意了,還是有熟客的。 很多攤販比安陽還急,一只眼睛在自己攤位上,另一只眼睛盯著小吃街那邊。 甚至數著哪邊人多哪邊人少。 看著是差不多的,可外頭二十多個攤位,里面總共才八個,還有一個賣茶水的。 兩邊人差不多,分到各個攤位上,就差了許多。 跟小吃街比差了一小半客人。 昨兒下的雨,今兒太陽還挺大,往年都是過了端午天才熱起來,可今兒被太陽曬著,心里也急,縱使有涼風吹過,也無端生出一股燥熱來。 等書院鐘聲一響,學生們很快就回去了。 小吃街的人慢慢悠悠收拾用過的碗筷,他們也得回去了也有嫌路遠的,找個樹蔭躺一中午,到底是不如有個小鋪子。 心里再盤算中午賺了多少銀子,跟以往倒是沒差多少,畢竟學生很多,那邊想吃下這么多生意也難,可想想小吃街里面,賺的肯定更多。 人是架不住多想,有人一想自己一天少賺多少錢,拖得越久虧得越多,就拍拍屁股找小吃街管事兒的人去了。 但管事的明說自己只管小吃街鬧事滋事的,其他的一概不管,談生意得和上頭人談。 上頭人現在不在這兒。 安陽是在學生們上課前離開的,她對丫鬟道:“萬事開頭難,你去給顧府送張帖子,問有沒有需要這邊幫忙的地方。若是不用,就給安寧meimei、袁小娘子送張請帖,后日吧,我請人過來游玩?!?/br> 大后天是端午節,肯定得在留家中的。 安陽想著,過了端午節再和蕭公子一道來看看,一來二去,人不就多了嗎。 酒香不怕巷子深,來書院這兒坐坐沾染點書卷氣,不比去別處差。 這是她第一次自己做生意,不管好壞,也該盡一番心力才是,大事上有姜棠cao心,這些小事,她還是能做的。 丫鬟道:“回去之后奴婢立刻把這兩件事辦妥?!?/br> 姜棠睡醒后就見到安王府送來的帖子了,她寫了張回帖,言明這會兒不用幫忙。 今日小吃街的生意若是還不錯,自有人上趕著來租攤位,租金上半年已經減半了,在姜棠看來,先租的人多賺兩日銀子不夠,起碼要再多幾日。 若是生意不好,那就更不會想著租攤子了,晚去幾日也無妨。 所以姜棠今兒沒讓凝悅過去,不靠那些小吃攤,她又找了兩門生意,一個是顧筱那兒,租了個攤位賣折扇、筆墨紙硯。 都是男子會用的東西,在書院門口賣,生意應該很好。 還有一家五香居,是自己找上來的,租了個大點的,想來賣點心。 起初姜棠還猶豫,畢竟都是點心鋪子,別再搶了錦棠居的生意,但問了問陸錦瑤,她說沒事兒。 書院有幾千學生,也不能全買錦棠居的點心,再說人和人的口味也不一樣,五香居過來也是好事。 有兩個分量重的鋪子,對小吃街的名聲也好,就不再是小攤販在一塊兒的地方了。 而且,五香居掌柜來帶了四匣子名貴點心,樣式極其好看,做的跟小兔子似的,五香居的掌柜說話很好聽,大意請姜棠別同意其他的點心鋪子,這些點心算是謝禮。 也有交個好的意思。 姜棠突然想起了豐香齋,趁著侯府出事使絆子,不過這家鋪子好像開不下去了,也不知為何。 能和五香居交好是好事,姜棠就應下了,和顧筱簽的文書是拿攤位一成利潤,而五香居則是整租的,畢竟不是針對書院學生。 姜棠答應了,點心給長寧侯府、陸錦瑤那兒各送去了一匣,剩下的兩匣她也怕放壞了,自己留了一份,剩下的讓凝悅給正院的丫鬟們分了。 等到初六,姜棠帶著凝悅去了趟書院。 小吃街多了兩家鋪子,更顯熱鬧。 五香居去了另一條街,賣扇子的攤位也在另一面,都是選的大的,點心扇子往那兒一擺,外面圍了不少學生,選中了就掏錢,十分痛快。 扇子做的很好看,無論是扇柄還是題字都讓人耳目一新。 有人認出這是盛京城多寶閣的東西,正好攤位牌匾也刻著多寶閣三個字,扇柄上也有,便放心地買了。 正好天熱了,換把扇子也好。 不過,多寶閣的扇子不便宜,和盛京城內那家價錢一樣,一把扇子能頂幾頓飯,便宜的幾十文,貴的一兩、幾兩銀子,什么價錢的都有。 而五香居生意也不錯,老字號了,吃了兩日錦棠居的,吃吃別家的點心也不錯,這樣一來,熱鬧是熱鬧,但學生們的錢袋子癟了不少。 不過吃著點心、冰粉,冰奶茶,再買些別的,比以往更自在。 但對攤販來說,這樣的日頭無疑是要命的。 一過端午,天氣明顯熱多了,頂著太陽做生意,腦袋都快冒煙了。 其實在小吃街里面做生意的也熱,入夏了誰不熱,但相比之下在里面肯定要好受一點。 有人想去租攤位,可好幾天都沒見東家人影,這回遠遠看見一個穿著打扮十分好看的婦人,便想放下手里的活過去問。 但攤子前頭還有客人,真跑了也不行,只能按捺住,先把客人招待了。 姜棠先見了小吃街的管事,這邊她留了管事一人,護衛兩人,明面上管小吃街的安全,實則清掃雜物。 書院這邊沒賊人,也沒人敢鬧事,更沒有收銀子的霸王,只管零碎的瑣事。 管事說這幾日就有幾個人來問攤位的事,前半年是不是還減一半的租金,有兩個還拿銀子過來了,想簽文書。 姜棠心里有數了,幾個人雖不多,但比起三個,算很多的了。 她道:“一會兒你們跟著凝悅見見攤主,文書看過后給我送過來?!?/br> 小吃街還有許多空的鋪子,姜棠可以在里面待一會兒。 凝悅福身應了聲是,先去買了點吃食,然后等學生回去上課后見了見想租鋪子的攤主。 總共有六個人。 問話和簽文書都很快,今兒下午收拾好,晚上就能搬進去,但日子還是從明兒開始算,算是白給半天。 整租一年,押一付三,中途退租提前說,還得扣一個月的租金。 幾人也選好了位置,這廂租下來,心里總算松了口氣。 這就像吃東西,沒趕上第一口熱乎的,但想吃第二口。 算上這六個攤位,還有原來的十個,總共租出去了十六個。 還剩二十四個攤位,姜棠也不怎么急了,讓管事盯著點就回去了。 至于租了攤位的會不會后悔,且看看有沒有人找上門退銀子就行了。 也可以不租,按文書寫的扣錢退銀子就成。 等了兩三日,沒人找上來,姜棠遂放下心。 而且她月事也過去了,雖然晚了幾日,但她沒懷孕。 府醫還擔心姜棠失望,畢竟誰都是盼著有孩子,遂勸道:“大娘子,這事兒也得看緣分,您放寬心,您和將軍都還年輕,孩子總會有的?!?/br> 姜棠咳了一聲,她不能明說,只道:“那借大夫吉言了?!?/br> 讓凝珠給府醫塞了個荷包,這便把人送了出去。 今兒是初九,顧見山應該到西北了。 劉大郎他們月初走的,這會兒應該在去西北的路上。有梧枝跟著,到了先在寮城落腳,也好有個照應。 兩邊生意都還不錯,小吃街租出去十六個攤位,雖然有好幾個是自己人的,但確實在姜棠的意料之外,她以為沒幾人會去租的。 就算有人要租,也得等上一個月,觀望觀望再說。 那些人擺攤都習慣了,有沒有攤位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誰知小吃街把外頭的鋪子吸引過來,一個狀元煲一個錦棠居,加上多寶閣和五香居,去小吃街的人就多了。 姜棠覺著自己這次能成事,靠的是認識的人多。 陸錦瑤卻說,認識的人多也是你認識的,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她過來和姜棠說說話,不然在家里閑著也是閑著。 姜棠笑著道:“jiejie說的也有道理,不過回本還早,看看能不能在城內找些鋪子,像書店之類的,在書院門口開個分店也使得?!?/br> 攤位越多才能越快回本,這個攤位的租金比別的便宜許多,不過攤位也不能太多,四十個頂天了。 再加上地方偏,雖有人聞名過來,但零星幾個人,也買不了多少東西。 小吃街的主意還是不錯的,在盛京城隨便一間如意租一個月都能趕上在這兒租一年的了。 陸錦瑤不著急回本,“慢慢來,誰做生意那么快回本呀?!?/br> 姜棠在里面投的銀子心力最多,陸錦瑤也只是力所能及幫點忙。 兩人說了說生意的事,陸錦瑤又小聲問:“身子怎么樣,可覺得不妥?” 姜棠趕緊搖頭,“一切都好,jiejie就別擔心了?!?/br> 陸錦瑤成親兩年才有昭哥兒,自然希望姜棠順順利利的,轉念一想顧見山又不在,府里又沒個能幫襯的婆婆妯娌,孩子還是先別要的好。 她轉口問了問露竹她們怎么樣,主仆一場,她們不在,陸錦瑤還挺不習慣。 四人走后,月云和半夏成了一等丫鬟,箐湘還是二等。 從后頭來的嚴夏幾人挑了三個成二等,其他的都是新來的。 做事肯定不如從前的人,但慢慢上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