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71節
如今,只差一步,永寧侯有個好兒子,看他現在的樣子,還不知道他長子和侄子的官職都是他安排的吧。 趙耀走到永寧侯身邊,“顧大人可是養了一群好兒子?!?/br> 趙耀不等永寧侯說話,拱手告辭,然后走到趙禛身邊,拍了拍他肩膀道:“六弟,走吧?!?/br> 趙禛不明白趙耀的志在必得來自哪里,只是朝中立趙耀為太子的呼聲越來越高,他就算心中篤信父皇重視父子之情,覺得這些事皆是考驗,也難免慌神。 趙耀越得意,對他越有利。他也笑了一下,“那我同五哥一同回去?!?/br> 顧見山回了趟軍營,京北軍營早已備好酒菜,自有官員奉命犒賞三軍,顧見山晚上還要進宮,便不同將士同樂,而是先回侯府,梳洗一番,準備面圣。 顧見海就在京北軍營,有心想和他說幾句話,可軍營人多,便沒湊上回去。 鄭氏并沒有去街上看大軍回朝,但帶著一家人在家門口等顧見山回來,比起鄭氏,韓氏似乎顯得更高興,“怎么還沒回來,可是哪里耽擱了?!?/br> 鄭氏道:“皇上有命,怎可說是耽擱?!?/br> 韓氏低下頭認錯,“是兒媳說錯了?!?/br> 陸錦瑤站在后面,跟云氏站在一塊,云氏有身孕,已經四個多月了,她在一旁也能看著點。 鄭氏沒再說話,等了約有一刻鐘,永寧侯身邊的小廝宋招過來傳話,說五公子回軍營了,不定什么時候回來,讓這邊不必等了。 鄭氏對著一眾兒媳道:“都回去吧,老大媳婦,你跟我過來一趟?!?/br> 韓氏不知婆母又找她做什么,興許是問顧見軒的事,前兩日也問過,但因為顧見山要回來,鄭氏又去cao心小兒子。 昨兒,顧見軒已經去督察院應卯了。 既然已經應卯,那就是板上釘釘,再說,顧見軒一個進士出身,他難道能罷官不去? 就算問顧見軒的事,韓氏也敢說大房這邊沒使勁。 畢竟顧見風只是一個小官,吏部輪不到他做主。 果不其然,鄭氏問的就是這事。 回答的話韓氏早想過無數遍,“母親和兒媳說過之后,兒媳立馬回去和大爺說了,大爺初到吏部,原想著使使勁兒,可他人微言輕,實在幫不上什么。知道不用使力之后還松了口氣,我還真不知見軒那邊為何進了督察院?!?/br> 鄭氏也愁呢,永寧侯讓她好好問問,本來府上就招眼,這回顧見山回來了,外人還得以為顧家結黨營私,官官勾結。 侯府看著鼎盛,可真出了事,誰也保不住。永寧侯一直擔心這事,可在韓氏這兒根本問不出什么來。 鄭氏神色嚴肅些許,“可是你父親那邊……” 韓氏急忙道:“絕沒有此事,父親一生清貴,最不屑就是這種事?!?/br> 這話鄭氏一丁點都不信,若是清貴,怎么會把女兒嫁到侯府來。她其實最厭惡這些酸儒,嘴上是一套一套的,心里想的又是另一套。 鄭氏不愛插手兒子兒媳的事,問話傳話也都是讓韓氏來,此時,她想的卻是,韓氏究竟有沒有把話一字不錯地告訴顧見風。 不光這次,以前是不是也如此過。 她揮揮手讓韓氏回去,等人走遠后吩咐南雪,“傍晚去門口守著,大爺回來之后直接請到正院來?!?/br> 鄭氏想親自問問顧見風,長子本分,若是真有什么事,一定能問出來。 鄭氏中午連覺都沒睡,等到申時,門房傳來消息,說五公子回來了。 鄭氏眼里一笑,“現在人在哪兒呢?” 門房小廝道:“五公子說先回宴回堂,一會兒就過來給夫人請安?!?/br> 鄭氏眉眼帶笑,“也是,得收拾收拾?!?/br> 她讓南香去小廚房,吩咐李大娘孫大娘準備點吃食,顧見山這會兒回來,也不知在軍中用沒用飯,若是沒用,定餓了。 等了一刻鐘,顧見山也沒過來,鄭氏心里的高興勁兒沒那么火熱了,轉而擔心其別的事來,這回回來,他肯定知道她去見了姜棠。 姜棠會怎么說。 無論如何,這次都得把這事說清楚,以顧見山的性子,定然會問的。 鄭氏攥著帕子的手緊了緊,去見姜棠的事不該瞞著顧見山的,說清楚,總好過拖著的好。 又等了一刻鐘,顧見山才過來,南香在門口通傳了一聲,“夫人,五公子過來了?!?/br> 說著,就替顧見山打了簾子。 鄭氏:“快進來?!?/br> 顧見山矮了下頭,進來先行了個大禮,“見過母親?!?/br> 鄭氏傾身用帕子拂了一下,道:“快快起來,坐下,?!?/br> 顧見山找了個位置坐下,坐下之后他道:“兒子這回回來,除了奉旨辦事外,還有一事,等晚上父親回來會一同向您二老稟明?!?/br> 顧見山心里記著這事有幾個月了,上次回來就該說,可事發突然,他奉旨回西北,怕說了之后留有后顧,傷害到姜棠。 這次回來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父母說離開永寧侯府的事。 外人看,他自己出府,不會影響永寧侯府的聲譽,是好是壞他都一人擔著,更不會影響子侄的婚事。 若日后有要緊事,他仍是侯府的兒子,該幫的還會幫。 鄭氏還不知情,點了點頭道:“那好,就等你父親回來再說吧?!?/br> 永寧侯在,也能勸勸顧見山。 顧見山道:“嗯,兒子此行讓母親擔心了?!?/br> 鄭氏搖了搖頭,“也沒什么事,知道你性子如何。對了,你許久不回來,很多事都不知道呢。你四哥又去滇南了,他很受皇上重用。還有你堂弟見軒,他春闈考中了,殿試也拿了不錯的名次?!?/br> 其余的事顧見山都知道,家中這幾個月一直相安無事。韓氏老實,陸錦瑤顧著昭哥兒多些,許氏禮佛,云氏有了身孕,也不常出來。 鄭氏希望自己說說家里的事之后,讓顧見山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上肓讼?,顧見山一直都在軍營,和家里兄弟相處本來就不多,有什么好留戀的。 她讓顧見山先回去,等從宮中回來再說。 等永寧侯回來的這段時間鄭氏心里備受煎熬,她不想為難幼子,又不想為難自己,興許等永寧侯回來,顧見山會聽他父親的。 永寧侯下職比顧見風幾人早,他今年四十九了,按照他想的,過個四五年就可以退下來,把爵位傳給大房,再把家分了。 長子承爵,他們自然跟著長子過。 這樣安排是極其妥當的,幾個孩子中他心疼嫡子,而顧見風又是他的第一個孩子,自然寄予厚望。哪怕顧見風沒有如他想的那般長大,資質平庸,永寧侯還是疼愛這個長子的。 其他幾個孩子有本事,就算長子承爵,未來也能過得不錯。 只是他該好好想想,為何一直平庸的長子如今可以去吏部,還有顧見軒為何能去督察院。當時太高興,以為是柳暗花明,以為長子終于熬出頭了。 如果不是,這官職是怎么來的,又是沖著誰來的。 還不如直接問顧見風,總能查出來。 回到家后,他疲憊地揉了揉眉心,“見風回來了沒有,你讓丫鬟去宴安堂看看?!?/br> 鄭氏道:“我讓南雪去門口守著了,一會兒叫過來問問?!?/br> 只是,等了又等,南香都沒等到人,差人去宴安堂問,說顧見風和同僚去吃飯了,不定什么時候回來。 這回來之后也興酒氣熏天,想問什么怕是問不出來。 永寧侯本來就急,見此怒火涌上心頭,“他才進吏部幾天,就應酬吃飯。我這只找他一日人就不在,平日里不定出去多少次!” 話里隱隱帶了幾分怒意,鄭氏趕忙勸道:“侯爺何必動怒,恰巧趕上罷了,興許是咱們錯怪了,凡事別總往壞處想?!?/br> 永寧侯斥道:“不往壞處想,難道事事都往好處想,哪來的那么多好事!你看老五,拼了命掙來的軍功,若是侯府出了事,一切全完了!” 他只怕顧見風這官職來的不正當,最后連累侯府。 鄭氏道:“怎么會輕易完了?” 不會?永寧侯倒真希望不會。 “今日別人都說什么你知道嗎,說我有幾個好兒子,你可知這話是誰說的,是秦王!”永寧侯氣不順,說話聲音極大,“他為何這么說,你想想他為何這么說!” 鄭氏嚇得往后退了幾步,“侯爺,您可別嚇我,對了,還有一事……下午見山過來了,說是有事要和咱們說?!?/br> 永寧侯順了順氣,坐下道:“可知是何事?!?/br> 鄭氏不敢再瞞了,“是他的婚事,侯爺可還記得老四媳婦身邊的姜棠,他心儀姜棠,想娶她為妻。這事兒我是老五上回回來前知道的,只是沒給放在心上,后來見山回來,他是有幾次想說,但后來他就回西北了?!?/br> 鄭氏有點語無倫次,“侯爺,見山的親事我沒管過……他這回說,恐怕不是為了求娶,他是不想要這個家了呀?!?/br> 這么多的事堆在一塊兒,鄭氏眼淚都出來了,心里又是急又是惱,還帶著幾分害怕。 永寧侯嘆了口氣,給鄭氏遞了條帕子,“容我想想?!?/br> 這不失為一個好時機,倘若顧見風真的做了什么事,永寧侯府可以借此機會自斷一臂。 永寧侯自然愿意把長房分出去,可這時分家恐怕不成,但借此讓顧見山脫離侯府,還是成的。 而姜棠這人,已經不是丫鬟了,既然想娶,那就娶。 雖有利用的成分在,但也算滿足了顧見山的心意,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 永寧侯想起秦王別有深意的眼神,皇子的船,上去就不能輕易下來,秦王顧家得罪不起。 就算顧見風什么都沒做,秦王只是興起才說了那么句話,讓顧見山另立出府也不是什么壞事。 還有句話還叫功高震主。 不娶世家女,和朝堂沒有牽連,才是皇上最放心的臣子。 顧見山比顧見風回來的還要早,進府前他讓春臺給姜棠帶句話,明兒有事,若是能出來,就去找她。 春臺還什么都不知道,“姜姑娘知道公子回來,可高興了。姜姑娘做生意也好,現在火鍋店有新菜,叫狀元煲,公子可知為何?” 顧見山好奇問道:“為何?” 春臺老神在道:“本來不叫這個,叫豆腐粉絲煲,但因為新科狀元來鋪子吃過飯,客人覺著吃過狀元郎吃過的飯也能考狀元,口口相傳,就成狀元煲了?!?/br> 春臺把姜棠怎么試新菜,怎么讓考生不要錢地吃飯全說了,“姜姑娘也太聰明了!” 顧見山低下頭笑了笑,“她的確聰明?!?/br> 春臺笑跟著笑了兩聲,然后笑得越發地干,“還有一事,夫人一個多月前去見過姜姑娘?!?/br> 具體說了什么春臺也不知道,只知道人去了。 顧見山抿直唇,“我知道了?!?/br> 他進府之后直接去了正院,身為人子,不該也不能去質問他母親去找姜棠做什么,他只是后悔上次回西北太匆忙,沒把事情和家里說清楚。 有事找他就好,為何去見姜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