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69節
這煲的醬料都是一樣的,只看辣椒放的多少才分出微辣中辣和特辣。 但不同的rou燉出來的,味道也有些許不同,像豬腳煲的湯汁會更粘稠,吃著更軟更rou彈性,雞爪吃著軟爛入味,排骨應該是生著的時候最貴的,但也是最平平無奇的,不過,也比尋常做的好吃些。 安陽三人還吃了姜棠的豆腐粉絲煲,豆腐外面酥軟入味,里面又軟又嫩,粉條燉的時間久,拌飯吃最香。 幾人在樓上吃的,吃完不覺得多熱,倒是心里覺得意猶未盡,還想再吃一次。 但吃飽了,想來也得等改日了。 等幾人走后,姜棠也便回去了,她想著等下次讓安陽等人嘗嘗小吃。 蓋小吃街不是小事,也不是簡簡單單租個鋪子就成的,怎么也得買下塊空地,一點點地蓋。 而在盛京城買地,又不是幾百兩幾千兩就能解決的,姜棠再攢錢,也攢不了那么多。 那最簡單的法子就是讓人投錢入股,只是做生意不講情分,誰都是看著賺錢才投的,還是得慢慢想法子。 至少她的小吃攤再多點,然后一條街才能開的下去。 自從放榜過后,鋪子里的人就少了許多,還有一場殿試,考生都閉門不出在屋里溫書。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考生,顧見軒的吃食住所要好的多,他自己住一個院子,院子里有一個廚娘負責他的飲食,除了吃食,還有點心湯水,根本不用分心管別的事。 鄭氏也來看過兩次,顧見軒那會兒想問問自己的親事,鄭氏只讓他用功讀書,其他事不必管。 也是怕有影響。 寒門子弟條件不比天之驕子,侯府這邊連放榜都是小廝去看的,回來告訴他考了第三十九名。 若無意外,殿試也能順利通過。 顧見軒自認為比不上他四哥,所以要更用功,每日溫書到很晚。 鄭氏看他辛苦,命廚娘好生照顧。 顧見軒院子里的廚娘還是當初汝林來人時,顧見山看府上沒有得用的,從外面請回來的。 后來一個去了顧湘珺院子里,一個在顧見軒院子,只等他月中放假回來吃兩頓飯的時候用得上。 丫鬟不多,二十多歲的,樣貌平平,也省著讓他分心。 鄭氏讓府上的人不許去打擾,也給汝林去了信,上面寫了顧見軒會試的名次。 而姜棠那邊她早就解釋了,其中緣由一筆帶過,也省著給姜棠帶來什么不好的影響。 畢竟世人如此,會覺得這么好的親事,這是什么人都不答應的。 只是因為她事先探過顧見軒的口風,所以還是得說清楚。 這會兒不是好時機,等殿試過后吧。 四月中旬,在會試中取得名次的考生進金鑾殿參加殿試,由皇帝一個一個考究他們的功課談吐策論等,這殿試一連舉辦了數日。 五日之后,殿試結束,今年的狀元也出來了。正是那位沈羲和,今年十九,前途不可限量。 歷年的規矩,狀元榜眼探花先進翰林院,做圖書編修的事。 安慶帝開春之后身體好了不少,殿試上更是龍顏大悅,直接點了秦王,讓他去吏部負責后面事宜。 吏部主管官員任命,這回朝廷注入不少新鮮血液,可有的忙了。 為官者,上面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得反復琢磨。 讓秦王去吏部,難道真要把皇位傳給秦王?而秦王也是不負眾望,短短半個月,就把這事處理好,各位進士,該去各地下放的下放,該進翰林院的進了翰林院。 朝中也有人遞立太子的折子,請立秦王趙耀為太子。 人不多,只有一兩個,為的是試探安慶帝的口風。 這些折子被安慶帝放在一旁,并未理會。 四月底,安慶帝帶皇子大臣春獵,他老當益壯,獵下了一頭鹿。 大臣夸贊的同時,安慶帝宣布一則喜訊,“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獵羚羊牦牛了,西北傳來捷報,御朝大勝胡族,收復了一個城的土地,俘獲六千俘虜,牛羊戰馬不記?!?/br> 安慶帝拍了拍手,大笑道:“這多虧了我御朝的大好兒郎們?!?/br> 第96章 獨自生活的第三十四天 以前, 胡族犯御朝疆土,仗著有戰馬和地廣人稀,像老鼠一樣藏來藏去, 這困擾御朝數百年,如今可算被逮到老鼠尾巴了。 這于社稷有功, 仗是將士們打的,可安慶帝在位期間, 有這等大事,史書上也能記上一筆。 隨行官員跪了一地,趙耀等人也跪下, 齊聲道:“江山穩固,是百姓之福, 皇上父皇治國有方,乃社稷之福!” 安慶帝大笑道:“這也是諸位愛卿的功勞。秦王燕王,你們兩個帶著兄弟們去狩獵吧, 讓朕看看你們的騎射功夫有沒有退步, 諸位愛卿,也一同去吧?!?/br> 安慶帝回營帳了, 李德順連忙跟上。 皇帳四周有羽林軍看護, 等人進去簾子落下,趙耀才低下頭。 難怪當初四哥冒那么大的風險也要去見顧見山,他還覺得趙構蠢,可若是他,也未見得能禁住誘惑。 只是再用顧見山做誘餌, 就沒人上當了。 趙構的確蠢, 光想著顧見山, 卻沒想過永寧侯府, 永寧侯府除了顧見山,還有一個顧見舟,這家一門雙星,一將星一文曲星,誰不想握在手里。 只是顧見風無用,這塊骨頭實在難啃。 趙耀面上重新掛上笑,對著趙禛道:“六弟七弟,我們兄弟幾個比一比,看誰的騎射功夫更厲害?!?/br> 趙禛深吸一口氣,擺了擺手道:“說出來也不怕五哥笑話,我這一個冬天,都沒怎么動過,開春之后也是,這下,只要別讓幾位弟弟比過,就不算丟臉了?!?/br> 趙耀大笑,“馬背上才能見真章,來吧!” 幾人去換了騎裝,又配上劍,在侍衛的護衛下進了林子。 安慶帝教養孩子教養的極好,各個文武雙全。 永寧侯也跟著同僚去騎馬打獵了,這邊吃不了的,還能帶回去,去年安慶帝身體不好,沒有秋獵,這回他想多打點獵物回去。 他是靠武起家的,雖然年紀大了,但騎射功夫還在,沒一會兒就射中了一只兔子。 同僚夸贊道:“難怪顧將軍如此神武,看來是得你的真傳啊?!?/br> 安慶帝雖然幾句話宣布了西北的戰果,但這樣的功勞,不封侯加爵真說不過去,顧見山年紀輕輕,不可小覷。 這一家子,當真令人羨慕。同僚本是好意,可永寧侯禁不住多想了。 永寧侯謙虛了幾句,心想,永寧侯府如今太過招眼了。 幼子在西北,手握兵權,四子在工部,是朝廷的肱骨之臣。 三子在京北軍營,二子長子一個在戶部一個在吏部,幾個孩子都入朝為官,與其他世家相比,就顯得異常顯眼。 像定北侯一家,世子紈绔,最后被廢了。盛京多的是這樣的人,朝中官員多如牛毛,有的是不干事的。 其他世家的公子哥在朝中領個不大不小的官職,荒廢度日。 永寧侯盼著子孫長進,可不想當成各派爭儲的活靶子,他笑笑應和道:“他不過是小將,還是徐將軍治軍有方?!?/br> 這番笑說幾句,永寧侯又去打獵了,只是這次,只敢挑野雞兔子獵,根本不敢獵大的,到手的兔子還故意射偏,放走幾只。 更不敢越過幾位皇子,只是這樣春獵不盡興,憋屈得很。 這次春獵有大臣帶了家眷過來,但永寧侯沒帶,獵完之后讓小廝洗干凈,就自己燒rou烤rou吃。 安慶帝獵的鹿給大臣們分了,是御賜之物,幾位皇子中,秦王一騎絕塵,燕王等人獵的都是零零散散的小物,只有秦王獵了只野山羊。 安慶帝賞了秦王一把匕首,其余幾位皇子各自都賞了東西。 一群人圍在秦王身邊稱贊他身手不凡,連趙禛也道自己不如兄長,永寧侯沒過去,只覺得民間有句話說得好,會叫的狗不咬人,這幾個皇子沒一個省油的燈。 到了夜里,風就涼了,雖有篝火,還是覺得涼意難抵,吃過烤rou,永寧侯精神越發清明,他怕晚上出什么事,一晚淺眠,幸好一晚安然無事。 次日,安慶帝又騎馬獵了兩只野物,這才擺駕回宮。 永寧侯則是直接回了侯府,回去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鄭氏見他郁郁寡歡,不由問道:“這是怎么了,去的時候還好好的,怎么回來這樣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永寧侯喝了口茶水,朝堂中的事不能說,但家事可以說。 “我覺得咱們家太招眼了,你看老四是狀元出身,老五又握著兵權,一文一武……昨兒皇上說,西北告捷,收復一城,雖沒圣旨下來,但見山定然立功了?!?/br> 這等戰功非拿幾個人頭能比,永寧侯嘆了口氣,又道:“你再看老大他們,各個身居要職。別人看,或許覺得侯府子孫爭氣,可大多數人會想,這朝中實職顧家就占了五個?!?/br> 從前顧見風在鴻臚寺,還不怎么明顯。而如今呢,人在吏部,管著朝中官員任職罷黜之事,也是實職。 聽永寧侯這么說,鄭氏也覺得太招眼了。 剛剛得知又打了勝仗的喜悅被沖淡,心里擔心占了上層。 跟她交好的那些夫人總說侯府有五個好兒子,哪怕是庶子,也教養得當,爭氣體面。 在鄭氏看,這是實話,她沒苛待過庶子,便是有小娘,他們如今要孝敬的也是自己這個嫡母。 從前的實話如今想起來反倒是別有深意。 再有朝中動蕩,像是懸著的一把劍,一旦和顧家有牽扯,定會受累。 鄭氏心緊了緊,輕聲道:“這見軒也考中了,越發招眼了?!?/br> 顧見軒殿試還進了幾名,殿試考了第三十一名,賜進士出身,那邊顧見風還想使使勁,把堂弟留在盛京,以便多加照顧。 永寧侯道:“的確如此?!?/br> 只是永寧侯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好主意來,最好的法子就是分家,但這個節骨眼分家,很容易惹皇上猜忌。 臣子想明哲保身,也得看皇上愿不愿意。 當真是進退兩難。 永寧侯今年四十九歲,比安慶帝還小八歲,他不該也不能想著分家,現在就讓長房承爵。 總不能讓誰罷職,這也行不通。 做臣子的,該為皇帝考慮,永寧侯把茶水一口悶了,只告訴鄭氏,“見風那邊,你去說一聲,讓見軒該去哪兒去哪兒,他才做官多久,就想著這種事?!?/br> 為官最忌諱的就是結黨營私,這剛來吏部幾日,就這般招搖,是為官者的大忌。 鄭氏點了點頭,“我一會兒讓老大媳婦過來一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