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15節
姜棠早上來過兩次,就在街上走走看看。 有人舍不得花錢,吃最便宜的素包子。但也有人舍得,坐在攤位上喝碗豆腐腦,吃碗陽春面,再來屜小籠包,十文錢就花進去了。 在古代一文錢的購買力并不低,十文錢能買很多東西。 姜棠訂的價錢,豬rou餡兒的餛飩價錢最高,就是十文一碗。 到了攤位,劉大嫂一把抓住姜棠的手,“妹子,我一個人不成的呀?!?/br> 來的路上姜棠說了,劉大嫂先一個人賣,她在暗處看著。 早晚一天劉大嫂得自己賣,先試著,不行姜棠再過來。 餛飩提前包好了二百個,來了客人直接煮就行了,劉大嫂還有功夫再包。 姜棠不管賣餛飩,這也是一早就說好的。但劉大嫂就是犯怵,她沒賣過東西。 劉大嫂這輩子都沒做過生意,街上的賣吃食的攤子都很少光顧,今兒真的是頭一回。誰知道能不能賣出去,哪怕不是她的攤子,劉大嫂心里還是希望可以多賺點錢。 姜棠賺得多,她賺的就多。 左右都是小吃攤子,已經有生意上門了。 姜棠安慰道:“沒事兒,嫂子你一個人也成的,就算賣不出去虧得也是我的錢,不關嫂子的事?!?/br> 好說歹說,劉大嫂總算點頭了,一個人一邊燒水一邊包餛飩。 她打扮的干凈,頭發用布巾包著,板車上的小桌子放了不少調料,鍋碗瓢盆都锃亮,再加上都是新的東西,很快就有客人來問,但一聽十文錢一碗,搖著頭就走了。 魚rou餛飩還八文錢一碗,八文錢,再加點就能買一條兩斤重的魚了。 劉大嫂心里急的恨不得降價賣。 擺攤有一刻鐘,一個客人都沒有,鍋里的湯都開了幾回了。 劉大嫂在心里長吁短嘆,怎么就沒人買呢,別的攤子都賣出去好幾份了,她想跟別的攤主一樣吆喝,又張不開嘴,等著人來問價,聽見價錢就全走了。 又過了好一會兒,她遠遠看見姜棠走過來,原以為姜棠是幫著賣餛飩的,誰知一開口竟然問起了價錢。 姜棠道:“這餛飩都是什么餡兒的?!?/br> 劉大嫂直結巴,“我……魚rou的八文錢一碗,豬rou的十文錢一碗?!?/br> 姜棠道:“那有什么區別嗎,為何你家餛飩比別處的貴?!?/br> 其他客人聽見價錢就走了,沒問過為什么。 劉大嫂忽然就反應過來了,反應過來姜棠干什么來了,“因為我家餛飩用料好呀,早上天還黑著就拿豬rou和魚,姑娘你看看這煮餛飩的湯,魚湯和骨頭湯,喝了養身體。還有這些小料,油辣子、香醋、麻醬……別看價錢貴,但味道也比別處的好吃實惠呢?!?/br> 姜棠身后多了些人,她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然后道:“那給我來一碗魚rou餛飩吧,錢我放進匣子里了?!?/br> 只聽叮鈴鈴一串響,空蕩蕩的錢匣子里就多了八枚銅錢。 劉大嫂趕緊煮餛飩,然后姜棠又看著小料問:“這些都能加嗎?” 劉大嫂道:“都行都行!紅色的是油辣子,褐色的是醋,棕黃色的是麻醬,還有這個是糖蒜和辣白菜,都是自己做的!” 劉大嫂一股腦兒介紹開來,然后沖姜棠笑笑,“只不過我們這湯就很鮮美了,放太多調料就不好吃了?!?/br> 姜棠這回不說話了,就站在攤子前等餛飩煮好。 劉大嫂這個人平日說話做事很麻利,但沒做過生意或是很少出門的,賣東西就會害怕。 不敢叫賣不敢喊。 但吃食,又不是香味特別大的,在這一片攤子里埋著,更不是金子銀子,誰知道你家的好不好吃。 姜棠當一回托,也不必說餛飩多好吃,就讓劉大嫂把餛飩是什么做的,湯是怎么煮的說出來。 買一文錢兩個素包子的人多,花十文錢吃一頓早飯的也多。 價錢定的貴,也是為了過濾掉一部分客人。 賣得越便宜,買的人就多,人一多就容易出亂子。 大約是因為有人過來買了,攤子煮了餛飩,湯的香味混著熱氣騰騰的煙飄進人群中。 包好的餛飩各個餡大肚圓,鍋里的隨著湯汁起伏,擺的小料看著也好吃。 等姜棠的那碗餛飩煮好,又有兩個客人點了餛飩。 一份豬rou的一份魚rou的。 煮餛飩的鍋是高腰大鐵鍋,里面還有幾個竹子編的大漏勺,用繩子拴著,就掛在鍋邊的鉤子上。 一勺一碗餛飩,也不會跟別人的混了。 姜棠的餛飩煮好,她往里面放了勺油辣子,還有一筷子辣白菜。 沒有桌子,就坐個小板凳在旁邊的空地上吃。 姜棠也沒急著吃,捧著碗先把餛飩夾開一半,露出里面白嫩的魚茸來,魚rou里面放了點蝦仁兒,增加口感,吃著有嚼勁,不至于那么嫩。 沾著魚湯和油辣子,看著滋味別提多鮮美了。 攤子前頭的人翹首以盼,又有人掏了錢,“我要一碗魚rou的!八文錢是吧,我給放匣子里了?!?/br> 劉大嫂立刻停下手里的活,盯著收錢。 錢的事兒可不能馬虎,數著銅板把錢收了,這才繼續包餛飩。 姜棠吃完餛飩,就把碗放簸箕里了。 帶過來五十只碗,早上賣完回去收拾東西中午再過來,勉強能夠用。 劉大嫂偷偷給姜棠遞了個眼神,這比她早上張羅一大家子的飯菜輕巧多了,姜棠直接走吧,她能行了。 姜棠看看沒事就離開了,一個人在街上轉了轉。 看剛才生意還不錯,就是不知道一會兒什么樣。 她打算先這么慢慢做下去,等這邊回本了再找人投別的生意。 贖身之后沒什么好擔心的了。 現在九月下旬,馬上十月份了,再冷一點估計就下雪了。 現在把生意穩定下來,一個多月,下雪就能貓冬了。 租鋪子倒是不急,像位置好的鋪子,一個月租金就幾十兩,押一付三,沒個一百多兩銀子還真租不下來。姜棠就算有錢,也不可能剛做生意就把錢全投到租房子上。 這樣做生意不用她自己出面,一個月能有十幾兩銀子的進賬。一個攤子是十幾兩銀子,那五個攤子十個攤子呢。 那她只管把著方子,采買rou菜,把著大方向沒問題就行了。 也不必跟別人的生意比,自己把自己的做好就行了。 至于錦棠居那邊,姜棠算上個月的蛋黃酥利潤,有幾十兩銀子。 過了第一個月,利潤肯定沒那么高了,但一個月四五十兩銀子的利潤也是有的。 但看陸錦瑤的意思,這陣子應該不打算上新點心,她剛從自己這兒買了藥材,也花了不少銀子呢。 對姜棠來說,藥材留個保命的就行了,她更希望自己這輩子都用不到。至于那些首飾,姜棠沒有那么喜歡,有了是高興,畢竟能換銀子。大約是以前的社會沒人滿頭珠翠,她不太習慣戴。 姜棠打算找泥瓦匠蓋一個面包窯,做點心做菜都方便。 到時候自己吃也好送人也好,比去買強。 而且面包窯,不做面包還叫面包窯嗎。 她試著做做面包,等做好了,姜棠想給陸錦瑤鄭氏和顧見山送一份。 陸錦瑤對她很好,關系常走動才能維系,顧見山那邊就是想送。 這樣的話錦棠居的分成可以存下置辦田產。 有莊子了就可以自己養豬養雞養魚,地里還能種菜,到時候莊子產的菜就能供上吃。 粗略算下來她每月賺的錢比在侯府拿月銀多。 沒了高額獎金,但自己賺的也不少,能養活自己,還有大筆余錢。 腦子里亂七八糟的思緒捋一捋,姜棠心里松快多了。 腳步加快,就去找工匠打了面包窯。 面包窯一天還弄不好,干完今天的活師傅就走了。 姜棠去隔壁院子看了一眼,發現劉大嫂還沒回來呢。 姜棠不太放心,出門找了一圈。 劉大嫂還在原來的地方,正笑著給客人煮餛飩呢。就一個客人,她一邊煮一邊包,一會兒功夫又包了好幾個。 姜棠跑過去,“嫂子?!?/br> 劉大嫂眼睛一亮,對著客人道:“我妹子過來了!” 姜棠道:“嫂子怎么沒回去,做生意也有時有晌的,別太累了?!?/br> 劉大嫂一個人做這么多活,姜棠也不放心。 “我這賣著賣著就忘了啥時候了?!眲⒋笊┖俸傩α藘陕?,要不是客人在這兒,她指定告訴姜棠賣了多少碗。 早上那會兒人最多,后來客人漸漸少了,劉大嫂是想收拾東西回去。 但隔一會兒就有人過來買餛飩。 要是給她一天十幾文工錢,她指定不賣了。 但多賣一碗她就多拿一文錢,那可不得賣嗎,多賣一碗都是賺的? “你妹子可真心疼你?!笨腿诵χ?。 客人是個三十多歲的嬸子,早上她夫君買了碗,帶家里去了,孩子非要鬧著吃。 她就過來看看。 家里有公婆,又不能只給孩子買,她就要了兩碗。 還是自己帶碗過來的。 姜棠看碗已經用完了,都在簸箕里等著洗。 劉大嫂嘿嘿一笑,“那可不,行了,你的煮好了,沒給你盛太多湯,小心點端。小料自己加,油辣子辣,家里孩子多的話別吃太辣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