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59節
鄭氏大喜,“那真是菩薩保佑菩薩保佑,還好月初去了普陀寺?!?/br> 鄭氏都不知說什么好了,“這大喜的事,咱們一家人合該好好聚一聚?!?/br> 兩個兒子升職,都出息,鄭氏哪兒能不高興。顧見海雖是庶子,那自小也是她教導的,要一碗水端平,那就一同慶賀。 其實顧見水也該慶賀一番,但他做的事太不著調,一看見他鄭氏就想起那個月娘,一想起月娘就想起吳小娘,心里能高興得起來嗎。 陸錦瑤:“還是母親考慮的周到,那明兒聚一聚吧,上頭下了調令,工部尚書奉旨去滇南治水,四爺同去,大后天出發?!?/br> 鄭氏看著陸錦瑤,笑容僵在臉上,“什么,你再說一遍……” 陸錦瑤挑著要緊的話重復了一遍,最后道:“圣上這是看重四爺?!?/br> 鄭氏捂住胸口,為人父母,不僅希望孩子能為國效力,更希望子孫可以承歡膝下。顧見山去西北是不可為而為之,她一共生了三個孩子,難道只能留一個在身邊。 陸錦瑤道:“四爺去滇南,媳婦留在家中照顧您和公爹。等滇南那邊好了,四爺就回來了?!?/br> 陸錦瑤為顧見舟離開做了很多思想建設,沒想到的是,最接受不了的竟然是鄭氏。 鄭氏又病了。 來勢洶洶。 陸錦瑤回宴幾堂不過一個時辰,南香就來傳話,說夫人燒了起來,昏在床上人事不知。 府醫看過,說是急火攻心郁結于心,至于哪來的火,他也說不上來。 各院的大娘子都來了正院,屋外圍著一群人。 韓氏質問陸錦瑤:“你都和母親說了什么,好好的人怎么突然就病了?!?/br> 陸錦瑤道:“四爺要去滇南治水,說完這事母親便讓我回去,然后南香就過來了?!?/br> 韓氏不解道:“四弟在翰林院,怎么能去治水?!?/br> 治水一向是工部管,顧見舟一個翰林修撰,不去編書,治什么水! 出了這等事,陸錦瑤更不能瞞著了,“四爺被調去了工部?!?/br> 韓氏也差點急火攻心,她張張嘴,指著貼身丫鬟思瑕道:“再去外面請個大夫,怎么就急火攻心了,這父親回來了我怎么交代?!?/br> 陸錦瑤:“已經請了大夫了?!?/br> 她又不是大夫,怎么知道為何突然就急火攻心了,但韓氏說的不錯,好端端的人突然就病了,永寧侯回來的確無法交代。 就是顧見舟那邊,她也沒法交代。 這當口病了,就是他們宴幾堂的過錯。 后日顧見舟還要去滇南,陸錦瑤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好了。 韓氏:“現在也不是歸責的時候,多請幾個大夫。讓小廝給父親那邊傳個話,這事鬧的……你先回去,別在這邊過了病氣?!?/br> 若是陸錦瑤再出什么事,那還成她這個當嫂子的不是了。 陸錦瑤沒動,云氏小聲勸道:“你有身孕,當以孩子為重,母親這邊有我們呢?!?/br> 陸錦瑤在心里嘆了口氣,“我讓姜棠過來,母親一病,怕是胃口不好,姜棠在這邊我好放心些?!?/br> 云氏安撫地拍了拍陸錦瑤的胳膊,“一有什么消息,我就讓人往宴幾堂傳話?!?/br> 事發突然,若不是鄭氏是上一屆的宅斗高手,姜棠甚至懷疑有人暗自下藥。 姜棠趕忙去了正院,丫鬟們都憂心忡忡。 李大娘和孫大娘跟著姜棠清點了小廚房剩的東西,“開春的時候就是這么病的,突然就病倒了,用不下飯,人瘦了一大圈?!?/br> 她們兩個也急,在小廚房干活,管的就是主子們的吃食。 吃不下飯就是她們的過錯。 說起來也是有錢閑的,夫人整日什么都不干,不吹風不淋雨,好端端坐著都能生病??此齻?,什么活都干,反而好好的,沒病沒災的。 但這話倆人只敢心里想想,私下說說,對著姜棠都不敢說,更不敢把心里想的顯現在臉上。 姜棠道:“病著的人嘴里苦,就煮點白粥吧,弄兩個咸鴨蛋,再來一疊干蝦皮,別的就不必弄了。燉點熱湯,蒸點饅頭,夫人不吃飯,侯爺回來還是要用的?!?/br> 都說是因為陸錦瑤去了正院,和鄭氏說顧見舟要走了,這才病的,姜棠倒覺得不僅僅因為顧見舟。 姜棠突然就想起顧見山了,小說中對他的著墨不多,不是在西北,就是在軍營。 幼時參軍,回來的日子屈指可數。 且不是離開了就一定能回來,顧見山興許回不來,鄭氏根本不知道下次相見是久別重逢,還是天人永隔。 姜棠在心里嘆了口氣,也許也是閑出病來的。 現在韓氏管家,陸錦瑤從中協助。陸錦瑤有多能干姜棠又不是不知道,鄭氏不就無事可做了,人一旦閑下來就會胡思亂想。 姜棠剛來的時候夜里睡不好,總夢見哪天被趕到莊子里去,后來忙起來就好了。直到顧見水帶著月娘回來她也沒做過那樣的夢。 傍晚,鄭氏醒了一回,姜棠端著粥進去,南香想伺候鄭氏喝粥,鄭氏揮揮手,翻了個身,給眾人留了一個后背。 南香看了姜棠一眼,面露為難。 這會兒永寧侯他們還沒回來,除了陸錦瑤,其他幾房的大娘子都在。 韓氏端過碗,“母親,先喝點粥墊墊吧?!?/br> 鄭氏氣若游絲道:“我不餓,拿走?!?/br> 韓氏坐在床邊,“這是現熬的粥,聞著可香了,您嘗嘗?!?/br> 鄭氏依舊不動。 許氏和云氏立在一旁,像兩塊木頭,韓氏使了個眼色,這倆人齊齊搖了搖頭。 以往侍疾也是丫鬟伺候,根本不用她們做什么,她們哪里會伺候人。 韓氏又把碗放了回去,“都出去吧,一群人擠在這兒悶得慌?!?/br> 中午用過飯,興許現在不餓。 姜棠跟著出去,到門口,她道:“大娘子,要不讓奴婢試試?!?/br> 韓氏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實在不吃就算了,中午才用過飯,不吃就再等等?!?/br> 姜棠點了點頭,“奴婢明白?!?/br> 姜棠端著托盤悄悄進去,她把粥放到小桌子上,咸鴨蛋的蛋黃一點點拌在粥里,又撒上蝦皮,然后端著碗蹲在床邊。 “夫人,這個咸鴨蛋是紅泥腌的,一顆顆精挑細選的好鴨蛋,煮熟之后輕輕一嗑,里面的油就流出來了。不是沙沙的口感,而是綿軟的,光看著就好吃。還有這個蝦皮子,是東邊漁民曬的,都是小蝦,最是鮮嫩,拌著……” 鄭氏忍無可忍道:“出去!” 姜棠把沒說完的話說完,“……粥吃最香了?!?/br> 鄭氏身子顫了顫,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枕頭洇濕一大片。 她抿了抿唇,伸手把眼淚擦干凈,這才慢慢支著身子坐起來,“他哪里會想著我……回來還不到一個月,就又走了?!?/br> 這話本不該跟姜棠一個丫鬟說,但鄭氏不知道和誰說。 以前同永寧侯說過,但他說男兒志在四方,為國效力別人還巴不得呢。永寧侯以顧見山為榮,覺得五個兒子中,顧見山最像他。 根本不在乎他吃了多少苦。 同韓氏他們更說不得,這幾個兒子里,最出息的就是顧見山,所有人都巴不得她一碗水端平,又怎會體會她為幼子擔驚受怕的心思。 兒媳只是兒媳,孝順只是嘴上說說罷了。 丫鬟們也說不得,一個是主子一個是奴才,兩個女兒早已經嫁人了,一個遠嫁,一個雖在盛京,但不常見面。 今年過年顧見山沒回來,去年也沒有。 春節那會兒走親戚,開始是高高興興的,后來就總想起來遠在西北的幼子,想的次數多了,就成宿地睡不著覺。 鄭氏知道自己因為什么病,可不能和別人說。 她是永寧侯的夫人,是顧見山的母親,不能有絲毫怨言,這種話要讓外人聽見,只會扯顧見山的后腿。 顧見舟去滇南,頂多是苦一點累一點,那顧見山呢。 鄭氏苦笑道:“再回來,不知道是什么時候?!?/br> 姜棠垂下眸子,一字一頓道:“夫人,五公子去西北,不單單是為了御朝,他護著的,也不單單是御朝百姓?!?/br> 心中有想守護的人,才能那般無私無畏。 鄭氏嘴微微張著,像是在出神想什么,這一刻,在姜棠眼里,鄭氏不是什么侯夫人,只是為孩子擔心的母親。 姜棠趕緊舀了一勺粥,“啊——” 鄭氏低頭看了眼點綴著橙白色的小蝦米還有黃澄澄的鴨蛋黃的粥,就像姜棠說的一樣,看著就好吃。 她何時讓人這么哄著吃過飯,只有稚童才這樣。 鄭氏的幾個孩子,都沒這般過。 姜棠道:“嘗一口吧,肯定好吃?!?/br> 鄭氏看著姜棠的臉,她曾從這個角度看過永寧侯,那張老臉……看著就堵心。 這姑娘長得可真好看,看著看著,鄭氏就吃了一口。 等喝了大半碗粥,姜棠用帕子給鄭氏擦了擦嘴,“夫人,奴婢知道您念著五公子,五公子也念著您呢。您好好的,等著五公子回來?!?/br> 道理鄭氏都明白,就是不想聽罷了,“你出去吧?!?/br> 姜棠哎了一聲,收起碗筷,“奴婢告退?!?/br> 出屋里出來,姜棠又把門帶上了。 韓氏看碗空了,遂放下心,“好了,你下去吧,小廚房備著飯菜?!?/br> 能用下飯就是好事,吃好喝好,慢慢人就好了。 傍晚永寧侯回來,看了鄭氏之后又出來了,顧見舟下職后立馬去了正院,但鄭氏不見人。 永寧侯在屋外走了幾步,“都回去吧?!?/br> 顧見舟:“母親是因為我才……” 他想多守一會兒。 永寧侯道:“你是廚子還是大夫,這里用得著你,說什么是因為你,說話要過腦子,難道你想給侯府招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