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4節
紅燒的時候不忘放一塊豬頭rou,幾個雞蛋,再來兩根小辣椒,正好豬頭rou一會兒做涼菜。 孫大娘覺得這菜準好吃,用的都是好東西,又是炸又是燉的,一會兒她們可以用這個湯拌飯吃。 魚做的是醋熘魚片,酸咸口的,底味是醋和酸豆角煨出來的酸味,魚讓李大娘切成薄片,裹上生粉,燙一下就成。 這樣魚片最嫩滑,送過來的清江魚rou多刺少,剩下的魚骨和魚頭留下燉湯。 蝦做的是油燜大蝦,蝦背打開挑出蝦線,也是先炸過,蝦腳都炸酥了,再一燜,小火慢慢煨著,里里外外都入味。 再加兩道陸錦瑤愛吃的菜,誰讓陸錦瑤是她頂頭上司。陸錦瑤還是愛吃酸的,醋溜白菜和酸豆角炒蘑菇丁,都是下飯菜。 還得來兩道鄭氏愛吃的,誰讓鄭氏出手最大方,巧的是鄭氏也愛吃酸的,不過得弄些軟爛的。 姜棠蒸了雞蛋羹,這個最好做,想要嫩一點滑一點就用溫水,再倒點牛奶。不想那么多泡就用細紗布過濾一遍。 雞蛋羹不是重點,重點是澆頭。 干貝rou和酸豆角丁,前者有嚼勁,后者能調味,正好中和了雞蛋羹的嫩。 鄭氏也愛吃魚,雖然酸菜魚做過兩次,但愛吃好吃就行。 一桌菜就備齊了。 一共忙活了一個多時辰,菜上了桌,姜棠才得閑歇一會兒。 梅菜扣rou、涼拌西紅柿、拌筍絲、酸菜魚都是孫大娘她倆做的,算起來姜棠做的還是八道菜,今天不用再回宴幾堂,比平日省了半個多時辰。 魚骨豬大骨熬了湯,姜棠就帶回去一鍋湯,打算回去煮面條吃。 今兒陸錦瑤和顧見舟在正院吃的,趙大娘就蒸了米飯,炒了一大鍋白菜,白薇還沒吃呢,就一臉菜色。 姜棠把骨頭湯倒鍋里,“咱們吃骨頭湯面吧,我這兒還有面,雞蛋?,F在這天也不熱,吃面湯正好?!?/br> 白薇道:“那米飯留著一會兒泡著骨頭湯吃?!?/br> 佩蘭倒是自覺,去和面了。面剛活到一半,陸英進來道:“姜棠,一個叫靜安的丫鬟來找你,這誰啊,你認識嗎?!?/br> 姜棠就認識宴幾堂的丫鬟,還有正院的孫大娘她們,勉強加上韓余清和春臺,“不知道?!?/br> 白薇想了片刻,“好像是晏安堂的丫鬟?!?/br> 晏安堂是長房住的院子,姜棠不知道原身和晏安堂的丫鬟有沒有交集,“我出去看看?!?/br> 白薇道:“靜安好像是三等丫鬟,以前也沒見你和她說過話,姜棠,會不會是長房的大娘子找你問話?!?/br> 姜棠:“我去看看就知道了?!?/br> 白薇讓姜棠小心一點。 靜安是個特別不起眼的小姑娘,低著頭,說話聲音細細的,“我家大娘子想見見你?!?/br> 姜棠道:“這怕是不成,我家大娘子有孕,我實在脫不開身。若是有事,你直接告訴我就成,可是你家大娘子胃口不好?” 靜安支支吾吾道:“不是……姜棠,我們去一邊說?!?/br> 靜安拉著姜棠去小花園的假山邊上,這邊安靜,少有人來。 姜棠問:“那是什么事,我偷偷出來,得趕快回去?!?/br> 靜安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以姑娘的才貌性情,完全可以值得更好的。就是姑娘做菜做點心的手藝,就無人能及,只是迫于無奈,才困于小小的宴幾堂?!?/br> 靜安從懷里掏出來一個荷包,她迅速把荷包打開,是一對顏色黃亮的金鐲子。 怕是有一兩多。 靜安:“這是我家大娘子的誠意?!?/br> 姜棠雖然才來這里幾天,但是耳濡目染,也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收。 尤其是有記號的,若是哪天突然翻臉不認人,這就是贓物。 再者,姜棠也沒明白靜安這話是什么意思,想把她要過去……去晏安堂做丫鬟? 她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會離開陸錦瑤,要知道,最后成為侯府主母的可是陸錦瑤。 姜棠道:“我生是宴幾堂的人,死是宴幾堂的鬼,靜安姑娘請回吧?!?/br> 靜安忙拉住姜棠的手,“姑娘誤會了,我家大娘子只是覺得姑娘做丫鬟委屈了,姑娘可明白我的意思,以姑娘的相貌……合該當主子的?!?/br> 姜棠把手抽出來。 不做丫鬟,做小妾嗎。 且不說姜棠根本不愿意做妾,就顧見風都快而立的人了,在這個時代都能當她爹了,讓她給顧見風做妾! 這是正常人能想出來的? 姜棠道:“今日這話我就當沒聽過,我還沒吃飯呢,就先回去了?!?/br> 第12章 當丫鬟的第十二天 顧見山走在前面,她就在在后面不遠不近地跟著,這種事姜棠也不是頭一回 回去之后陸英問靜安過來有什么事,姜棠道:“大娘子胃口不好,問我做什么吃食好。我又不是宴安堂的丫鬟,幾句話給打發走了?!?/br> 陸英:“咋那么大臉呢,明知道咱們大娘子有身孕,你還要去正院,還過來問?!?/br> 姜棠心道,就是啊,怎么那么大的臉呢。 白薇道:“陸英,謹言慎行?!?/br> 當丫鬟的,不能說主子的不是。 陸英癟癟嘴巴,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白薇無奈道:“如今是長房管家,倒也還好,咱們關門,誰也管不著?!?/br> 為何說長房管家倒也還好,是因為管家有油水。正院的采買、各院月例、冬日的炭火夏日的冰敬、還有各院主子一年四季每季三套衣裳、丫鬟小廝的衣裳……都有油水可撈。 下人都是看菜下碟的,就算不能明著貪墨,但是哪個院子多些哪個院子少些,做衣裳的布給誰的好給誰的差,這種小事就算吃虧了也不會鬧到鄭氏那里去。 韓氏管家,自然是長房的好處。 韓氏是荊州御史的女兒,清流之家,嫁妝不豐,全靠顧見風的俸祿和侯府的月例,自然不好過。 韓氏沒管家的時候羨慕陸錦瑤,管家之后長房日子越來越好就沒時間盯著宴幾堂了。 小說里很多內容姜棠都不記得了,就記得長房后來出了事,最后做主母的是陸錦瑤。 后來顧見舟官運亨通,兩人延續了侯府的百年基業。 姜棠出神地想著,韓氏能忙中抽閑找她無非是為了點心,一個點心方子也至于這樣。 讓她給顧見風做妾,顧見風可知道此事。 興許韓氏還覺這是天大的好事,抬舉她呢。 姜棠搖了搖頭,不管長房怎么想,都和她無關。她是不會給人做妾的,哪怕一輩子不嫁人。 又過了半個時辰,陸錦瑤和顧見舟從正院回來。 路上她和顧見舟說了點心鋪子的事,顧見舟不懂這些,問了許多沒有頭腦的問題。 陸錦瑤覺得好笑,“我信姜棠的手藝,有平陽侯府和永寧侯府,鋪子肯定能安穩開下去。點心的價錢我想過,不宜過高。如今宮中厲行節儉,我們也當效仿。在本錢高上兩三成就夠了?!?/br> 顧見舟心想,就算高上二三成,也未必人人吃得起。窮苦人家光是過日子就耗盡心力,哪里會花錢買點心吃,但做生意不是救濟。 顧見舟問:“那何時去看鋪子,點心師傅也得請兩個。姜棠你是打算……” 聽顧見舟提起姜棠,陸錦瑤心里并無別扭之意,“姜棠我暫時不打算讓她去外面,我吃慣了她做的菜,怕她走了又害喜。點心師傅看看能不能從家生子里挑幾個,慢慢學著。方子是從姜棠那里買的,給了十五兩,還有一個做點心的窯,給了十兩銀子。雖說不多,但太多了我也怕……” 顧見舟明白陸錦瑤話里的意思,少了會不知足,多了會生異心。 陸錦瑤道:“今兒上午過來看母親,還見了大嫂,不知她和母親說了什么。但母親私下告訴我,要我看著點她?!?/br> 后宅陰私,陸錦瑤不欲多和顧見舟說。姜棠稱得上絕美,陸錦瑤怕她受欺負,在內院還好些,就怕韓氏使什么陰損手段。 顧見舟一頭霧水,“看著點什么,為何要看著?” 陸錦瑤心道,果然是讀書人,真是什么都不懂,還不如姜棠聰明。 罷了罷了。 陸錦瑤:“沒什么,快回去吧,太陽曬得很?!?/br> 顧見舟一頭霧水,“那我用袖子給你擋著點?” 陸錦瑤:“……” —————— 下午沒事姜棠去宴幾堂的書房畫面包窯的圖紙。 總共上中下三層,最下面是燒火的地方,和灶臺有些像。中間是沙子和瓦片堆在一起的導熱板,把下面的熱度傳上去。最上面就是窯,留一個出煙口,再留一個門,方便烤制。 其他的倒是都好,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姜棠畫的有點丑。 陸錦瑤看著圖紙還愣了一下,她拿著帕子在嘴角按了一下,掩住笑意,問姜棠:“下面的灶臺要多高?” 姜棠道:“兩尺半足矣?!?/br> “中間這層呢?!?/br> 姜棠道:“一尺?!?/br> 陸錦瑤又問了中間的導熱層都用什么,要不要打地基,還有上面的窯身用什么泥,什么磚,最后指著窯身上頭的兩個耳朵問:“這是做什么的,也是煙囪嗎?!?/br> 姜棠:“這倒不是,就是看著可愛一點?!?/br> 陸錦瑤忍俊不禁,“確實可愛了點?!?/br> 陸錦瑤拿筆蘸墨,重新畫了一張圖紙,等圖紙畫好后,又寫了文書,分別是點心方子和面包窯的。 陸錦瑤問:“可識字寫字?” 姜棠勉強能認識幾個和簡體字長得像的,她搖了搖頭,“不認得?!?/br> 陸錦瑤心里覺得可惜,“那我念給你聽,天盛二十三年,姜棠將芋泥糕、紅薯糕的方子轉賣給陸錦瑤,賣出后,三年內不得事與芋泥糕、紅薯糕有關的行業,不得將方子再賣他人。三年后陸錦瑤不得再用點心方子,否則須按十倍賠償銀錢?!?/br> 陸錦瑤指著左下角的字說道:“這是我的名字?!?/br> 陸錦瑤的字很好看,簪花小楷,又帶了兩分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