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天下何時能亡 第9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穿越到異世界找meimei結果推翻了王朝第一劫──無知、他為什么還不跟我離婚、請讀懂41%的我、租屋處撿到日本軍官地基主、咸魚女配要擺爛[七零]、王妃躺不平、在戀綜修羅場后我爆紅了、在男多女少的古代世界、天佑福紅、新婚夜太子妃把洞房炸了
不僅休棄了李慎這個將軍的女兒,還要剝奪對方手中的權勢和職務,將人從天堂打入地獄! 過不過分! 邵奕想想都覺得自己超級過分的! 然而李慎的反應是—— “陛下,臣繼續任職驃騎將軍確實有些不太合適?!崩钌鲬暤梅浅8纱?。 在邵奕說完后,李慎腦海里已經開始安排起來自己交接事務完畢,他就帶著家人去津東碼頭那邊找女兒的事宜。 可以的話他還想問陛下自己能不能回去北疆。 北疆那邊大將軍說已經有水泥修出來了很壯觀的圍墻,把山谷都給封住了,他非常想見識見識。 在京都城里李慎可是憋壞了,因為不想辜負陛下的信賴,也不想給自己女兒帶來麻煩,李慎雖說深受皇帝信賴,但也過得小心翼翼。 他知道自己腦子并沒有文臣那么靈光,很擔心哪里就被誰給算計了,在京都城里雖說高官厚祿,但真說起來過得還沒有在北疆時候快活。 已經把自己退休生活都安排好了的李慎當即滿滿誠懇地看向邵奕,“城中軍務可是要交給皇后?” 協同會前任會長,也是創立協同會的人,不管是京都城民間,還是京都府駐軍都承過協同會的恩情,也知道葉共謙將協同會治理得很好。 這份名聲在京都府外可能大家清楚的不多,但在京都府內,葉共謙這個名字拿出去讓京都城內百姓做事,甚至比很多官員都來得有效。 而且葉共謙接任了他的職務之后,自然是不可能再做什么河東郡郡丞,也可以名正言順留在京都城內和陛下在一起。 但李慎說完就覺得并不放心,現在看著葉共謙這人對著陛下百依百順的,萬一哪天陛下和皇后吵架了,皇后手里掌管著京都府兵權,豈不是陛下要受委屈? 只要這樣一想,李慎立即就擴散了開來。 其他接手京都城軍務的人萬一突然對陛下心懷不滿怎么辦? 李慎確實是對著陛下帶滿了濾鏡,但也是知道陛下在協同會里頭還稍微好一些,但作為皇帝的時候,或許因為需要考慮整個大邵,所以做事情往往是更加看重大局,而很少會去考慮他人的感受,不少人對陛下的言行舉止是很抓狂的。 ——此處三省六部的官員有很多話要說。 李慎十分篤定自己是不會對陛下心懷不滿的,但之后接手京都城軍務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頓時李慎就充滿了憂心,于是對著邵奕說道:“……皇后還是不太合適的,陛下,京都府事關陛下安危,或陛下可親自掌管?!?/br> 李慎覺得交給誰都不放心,但陛下若是自己來那肯定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陛下若是成日里在宮中處理京都府軍務問題,那么李慎也不用每天頭禿自家陛下老實出宮找未來皇后這件事。 ——李慎也無師自通了陛下管理底下事務的小妙招,只要人忙起來,自然沒時間做有的沒的。 原本聽到李慎沒有猶豫同意放棄驃騎將軍之位就讓邵奕眼前一黑,等李慎最后這話說出口,邵奕眼前已經不是一黑就能解決的了! 他作為工科生,憑借自己大學前那十二年的文學教育基礎,以及這兩年來抽時間的自學,再加上系統輔助還是能處理這個時代的文書工作的。 但在軍事上他真的一點基礎都沒有??! 哪個現代人沒事去學軍事管理這種課程??! 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調兵遣將他都完全不懂,不要和他說什么京都府一般不打仗,就是李慎這信手拈來的安排各處巡務工作,都可以讓邵奕頭暈腦脹的了。 李慎這個權臣不僅不打算篡位,還十分努力的給皇帝塞工作什么的,這權臣是不是做的太魔鬼了??! 這邵奕還能說什么呢,他連心痛自己權臣飛走的時間都沒有,只能立即表示自己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擔心有人會因為外放宮妃這事情,去刁難李將軍,所以才會對李將軍說這樣的話。 李將軍永遠都是他最得信的臣子,與是否為外戚毫無關系,若是李將軍此后掌管軍務的時候因此碰上什么問題,請依舊如同往昔一樣,萬事都有他給將軍做主。 邵奕這一番發言,頓時就把李慎感動得淚眼汪汪。 雖然心痛自己在北疆撒歡的心思破滅,可是陛下給他打的雞血可以讓他暫時忽略掉這一點苦惱。 自己一心培養的權臣是這樣,地方的大佬又是那樣。 邵奕不安詳的躺平還能怎么辦呢? 對于四位都府大將軍請罪之事,邵奕已經沒有什么想法了。 人家都帶著地方大佬的人頭來見了,他還能有什么想法?既然他們認了玩忽職守的罪名,邵奕就意思意思罰了一年俸祿,然后就往事不可追但可將功贖罪。 既然大邵其他郡府都有問題,剩下三個郡府也肯定一樣,給他查清楚。 四個大將軍查三個郡府,這功勞怎么也不夠分的。 四位明知道這就是陛下給出來的計謀,誰也不想去猜唯一沒有完成陛下要求的大將軍會是什么樣下場,大將軍們領了旨后當即氣勢洶洶回到了自己歇腳的院子。 ——不得不說,京都城里頭搞的這些院子住起來可真舒服,原來水泥還能這樣搭房子,還是京都城的人會玩,學到了。 他們這些大將軍來都來了,自然是要留下來給陛下大婚送上祝福的,這查剩余三個郡府情況的事情,自然是讓帶來的十多個親衛去招呼各自都府內兵馬,把這事情搞定。 ——物理程度上的搞定。 大將軍們很確定地給予了轉述。 你看,他們帶著那些人頭上京之后,陛下多滿意啊,連問罪都是輕飄飄地罰一年俸祿,這什么意思還不知道嗎? 各都府內收到大將軍的指示,當然都很積極,而這剩下三個郡府也非常的配合。 在知道大邵所有郡府情況后,下一個會輪到誰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他們已經早早地做好了各種準備。 當然他們準備的不是反抗,而是準備了自己的腦袋,甚至連自己的罪證也都準備上了。 最開始那些和陛下派到地方大臣打的你死我活的那些郡府,當地官員和家族可是被清洗一空,而后面被各都府鎮壓,拿著證據上門后進行抵抗的家族也灰飛煙滅了,只有乖順交了自己人頭的,家族之中得以保留了少許幼年血脈。 ……畢竟那些罪名定位是謀反,如此結局也已經是屬于仁慈了,他們尋求的是希望都府里頭的人對自家可以留下來的血脈稍微放寬點要求。 于是他們成功在大邵帝后大婚之前,為陛下送上了一個完全清朗起來的大邵土地。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清朗,這片土地上還有很多人在痛哭,還有很多……文臣在痛哭。 ——幾乎所有郡府內都有大量官員小吏缺失,小吏也可以去壓榨那些書生們,讓他們來接任,但朝臣是沒辦法的,必須有官職的人才能處理。 于是乎地方僅存的文臣們和軍中那些文臣們也終于如同朝中諸位一樣,過上了暗無天日的兼無數職日子。 當然這些人也會在這樣高強度工作下,發瘋地對上頭要求安排新官員下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邵奕最終是點頭把這屆佑安二年會試錄取人數擴張到兩百名范圍內,但這不……大家都在忙著陛下大婚的日子嘛,你們就稍微苦一苦,等一等吧。 朝中的官員冷酷無情地表示著。 對于地方上飛書過來加派人員的這些信函,三省六部的人毫不客氣壓著墊桌腳了。 當初就是這些人說他們做官不像是做官樣的!天天沒日沒夜加班啥的。 不要覺得這事情他們就不知道了??! 都來體驗一下他們在陛下手里頭是過著怎么樣生活的吧! 朝中大臣們流露出來了惡毒的嘴臉。 第115章 對于這些新官什么時候到地方就職這事, 邵奕倒是了解,但沒有插手, 他只擬了一道政令下去, 以今次各郡府事情為戒,往后文臣體系這邊的官員也要與武將體系的相同。 也就是都采用任期制度。 五年一任期,根據任期內的功績情況進行崗位調整,功勞足夠就往上升, 無功無過就平調去別處, 若是有過就降職甚至解職。 之前大邵很多皇帝想要做, 但是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邵奕這回倒是因為自己完全不愿意面對的情況,真實的做到了。只不過邵奕所提出的內容也不僅僅只是官員的任期制度這點。 包括小吏在內也是一樣改成任期制度了, 而且地方內禁止選擇當地百姓做吏, 而且也是五年一任,滿任期后可以選擇去其他地方就職。 這是邵奕翻閱自己那個世界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后才知道的事情。 因為實行任期制度之后,地方官員往往都是過來待上幾年就走,但府衙內的各小吏卻是長長久久根深蒂固在當地干活,所以到后期往往地方官員到任上后,不和小吏打好關系什么都做不了,甚至連政令都傳達不下去。 在上面的兩條和京都城里頭朝臣們都沒有什么關系, 并沒有怎么在意,但最后一條對于朝中官員們就都感覺到晴天霹靂了。 所有在京都城內擔任五品以上文職的官員, 必須有在縣府一級執政的基層經歷才可以。 其實從原晏被喊回來述職后,朝中其他人就已經有感覺,最開始被貶謫出去的大佬估計也很快就會回來了。 但讓他們就這樣交出手中權勢自然是不會那么愿意的, 他們其實一直都在隱晦地對陛下表達著自己的想法。 陛下??!比起這些和你頂嘴,給你難堪的上一批大佬們, 我們才是您的得力干將??! 我這也不是說不讓這些人回來的意思,就是說現在他們身上一個人兼任了好幾個職務,高階的職務能不能打個商量他們自己留著,把那些低一級的給這些回來的大臣們? 朝臣們是這樣噼里啪啦打著算盤。 他們不覺得陛下看不出來,這天下還有陛下看不出來的事情嗎?他們認為現在陛下這道旨意就是在告訴他們,不可能。 陛下的態度很明確,就是朝中的大臣們都要去地方歷練,之前他們上來做高官,不過是因為陛下把那些大佬們送出去作為第一批體驗基層的而已,接下來就要輪到他們去換崗了。 這是什么樣的晴天霹靂??! 而回到京都城內已經述職完畢,現在賦閑在家的原晏在知道陛下傳達下來的旨意之后也是感慨,每次他們在覺得自己已經深刻了解到陛下舉止意義的時候,陛下總是能夠繼續告訴他們,并不是,他們還沒有理解透。 地方官員尾大不掉的事情已經不用多說,過去大邵皇帝也有意識到這點,陛下這道政令還不算奇怪,但小吏的事情,陛下不過是高坐在帝位之上,也能清楚了解這一點,除了天佑大邵之外,原晏也想不出來應該怎么樣贊嘆了。 原晏在去了安澤縣后,也有感受到小吏有的時候用起來并沒有那么順手,但直到陛下這旨意下來,他現在才想明白過來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倒不是原晏愚笨,而是對于時代來說,一個個錯誤都是慢慢摸索出來的,包括邵奕這邊通過過去的歷史知道的情況,也是因為古人走過的一個個彎路后,才得到的答案。 而到安澤縣這短暫不到一年的經歷,也讓原晏有了非常不一樣的體驗。 一開始被貶謫過去的時候,原晏也是和朝中其他大臣們一樣,非常不愿意,完全不想去,內心是有一種抵觸的心理在的,只是真的在安澤縣內做事之后,發現完全是和在京都城內不一樣的體驗。 在京都城里頭,需要面對的都是同僚皇帝,還有下頭送上來一份份文書,但在地方上要面對的更多是各種各樣的百姓。 不管是商人、豪紳又或是農戶、流民,下面的人生百態各有苦難,原晏為了從那些人手里挖掘出來過去的稅收問題,是真實的走入到他們之中去的。 那種體驗真的是完全不一樣,原晏感覺自己整個視野都開闊了起來,很多自己在京都城內不能理解的事情,比如為什么百姓們會這么困苦,是他們不勤勞嗎?為什么商人會逐利到不在乎自己性命?這些都在原晏眼中逐漸清晰起來。 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原晏認知之中,甚至要比自己入朝以來所學習掌握到的內容都要多,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渺小無力,他相信其他被陛下貶謫到各地的那些大臣們也會有和他相同的感受。 因為他們之間來往的書信之中,雖說存在著很多暗語,但表明上信函里頭對各種縣府問題的分析研究和解決方法,也是各位大臣認真在思索研究去琢磨解決的表現。 若他們還坐在高位上,是看不到這些的。 在了解到這些都是陛下蓄意所為之后,原晏的內心是很復雜的。 陛下讓這些人出去真的是因為自己反對女子入朝的事情嗎?還是因為這些人之前身處高位,眼里就盯著這種事情而不滿呢? 看著那些現在京都城內其他人在那邊因為這個旨意驚慌失措,原晏甚至覺得有些好笑。 若是自己當初沒有被貶謫的話,現在他想來也是和這些人一個模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