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天下何時能亡 第6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穿越到異世界找meimei結果推翻了王朝第一劫──無知、他為什么還不跟我離婚、請讀懂41%的我、租屋處撿到日本軍官地基主、咸魚女配要擺爛[七零]、王妃躺不平、在戀綜修羅場后我爆紅了、在男多女少的古代世界、天佑福紅、新婚夜太子妃把洞房炸了
事實上這些事李慎自己都知道,當兵和劫匪往往也確實是沒有什么區別,所以尋常時候這些士兵們都是被控制在軍營之中,不會給隨意外出的機會。 但現在按照陛下的要求,要把這些人放出去做活,那和百姓們接觸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李慎不覺得會去建立協同會的陛下,愿意看到士兵們欺負百姓的場景。 而這些士兵們對百姓們做了什么,有協同會現在這個盤踞在京都城內外的組織存在,李慎不覺得自己能瞞過陛下。 到時候這些消息傳到陛下耳朵之中……李慎頓時覺得自己眼前一黑,不過也立即意識到了,這是陛下對他的考驗。 對他執掌京都府上下能力的考驗! 所以擺在李慎面前的選擇就很明確了,他在把士兵們放出去之前,得要把規矩先給這些當兵的立起來。 李慎的行動效率自然是很快的,在整理清楚自己應該要做什么之后,第二天城外駐軍內消息就流傳了開來,他們終于可以出軍營去了! 之前邵奕要建養殖棚屋的時候,李慎就有從駐軍里頭調了一批人進城來做活,甭管苦不苦累不累吧,至少不是在軍營里打窩了,當時那些人出去后又回來,對著軍營里的人可吹噓了很久。 哪怕很多只是一些無聊的事情,他們也都能來回翻來覆去的說,其他人也都很愛聽。 邊疆的駐軍時常需要打仗,會比較危險,但對于京都城的駐軍來說,那就是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時不時做個訓練,雖說沒有什么危險,但真的能無聊到數螞蟻。 哪怕是讓他們出去外面做勞役的事情,這些駐軍們心里也還是挺高興的,并且充滿了幻想,就是新下來把他們集中起來,對他們宣讀傳達的那軍法讓他們看不明白。 “按照陛下的旨意,準許我們出去協助地龍翻身后重建之事,但你等是服軍役的,不是服勞役的,一切行為都要聽令行事,如有抗令之事,按軍規當斬無赦!” “其余軍紀不做復述,若是有人趁此機會做逃兵的,軍中都有記錄你等身份,多考慮考慮你們家鄉里的親人!” “此外,不允許‘借’百姓東西,也不允許破壞百姓東西,做這些事的時候,你們考慮考慮自己的餉銀夠不夠賠償的!” “不允許打人也不允許罵人,也不能調.戲小娘子,若是被發現了,軍棍是要多少有多少!” 上頭個營區偏將們對著下邊聚集起來的士兵們大聲喊著,把李慎給出來的要求用很直白的話語傳達了下去,并且對他們展示了進一步擴大的監軍隊伍。 在軍營里頭混了好幾年的士兵們不敢對著偏將們大聲,但聽到這后頭的軍規后頓時就涌起一陣嘈雜聲,不少士兵們在和身邊的戰友們交頭接耳哀嚎起來。 “這些都不允許,那這出去干活的好沒意思?!弊鼋俜诉@事,百姓們很習慣了,他們這些曾經也是百姓的士兵們,也習慣了。 現在不讓他們享受這些‘福利’之后,自然少不了這樣的聲音。 當然這些駐軍們也就是嘴里抱怨著,身體還是很乖覺的聽從命令開始收拾東西,臉上十分實誠的都是興奮,腳步甚至都帶著些輕快地從軍營里走了出去。 第80章 正如李慎所想的那樣, 雖然系統的覆蓋范圍沒有到城外需要重建的地方去,但有協同會在邵奕確實是能知道不少城外那些駐軍們去修橋修路的情況。 在知道城外駐軍們出來后, 百姓們自然是又驚又怕, 然后很自然就來找他們覺得能給他們回答的協同會來問情況了。 那次招聘會確實是辦得非常不錯,只要參與過那次招聘會的農戶們,很自然而然地就留下來了一個協同會是會幫助他們貧苦百姓的印象。 于是雖然很多農戶都沒有加入協同會,但一些消息還是就這樣傳到了協同會那邊。 邵奕在系統那邊知道這駐軍傳揚出來的軍紀后心里頭一驚, 不過仔細確認了下整個的內容后, 倒是放下了不少心來, 以現在封建王朝的情況, 肯定是鍛造不出來他所熟知的那樣一支隊伍來。 這種軍規軍紀應該更接近于岳家軍或者戚家軍這樣的。 但這也并不會讓邵奕小瞧這樣的軍紀,畢竟自古能立下這樣軍紀, 并且還真的切實做到的, 無一不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強軍。 這樣的發展并不會讓邵奕感到后背一痛,反而邵奕的心中對李慎更加滿意起來,他未來的大權臣手里有這樣一支隊伍,他的皇位立即就能讓人感覺到非常的不安穩。 這多棒??! 不過邵奕相信自古以來也不可能只有岳家軍和戚家軍立過類似的軍規軍紀,大概率只有岳飛和戚繼光最終帶出來了這樣的軍隊罷了,或者也可能是只有這兩位的戰績帶來的影響,只有他們比較有名。 所以立下這個軍紀并不是什么重點, 在邵奕看來…… “按你給的這個消息,李將軍這軍紀立得不錯, 實際上做到了嗎?”這才是邵奕重點關注的地方,若不是因為這個,邵奕也不會特意從皇宮里出來到協同會這邊。 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葉共謙一直寫信給他, 以各種理由約明輝先生出來。 其實現在邵奕他看到葉共謙心里都會覺得有些奇怪,尤其是到最后李慎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 知道了招聘會的事情是邵奕在幕后做推手。 這就顯得自己當初試圖阻止消息傳播的時候,對葉共謙刺的那一‘刀’非常地沒有意義。 若是有效果,邵奕可以想著這都是大家為拯救世界做的貢獻,但是沒用……那葉共謙就純粹是無辜躺槍人士…… 而現在很顯然葉共謙屬于后者。 并且現在葉共謙他似乎還留下了不小心理陰影,他非常擔心什么時候明輝先生就直接抽身離開再也不見了。 ——葉共謙心里清楚,既然當時邵奕說了那個謊言,那么若不是最終心軟承認了,當時邵奕是真的打算就那么順勢離開了的。 邵奕是看出來了,所以但凡對方的理由沒有那么離譜,邵奕出于一種補償的心理,基本上能應約的都會出來到協同會這里坐坐。 對于邵奕的問題葉共謙很直接地說道:“一開始是沒有做到的?!辈⑶艺f著,葉共謙就從自己身后的柜子里抽.出來了一份文書,遞給了邵奕。 邵奕沒有翻看,系統先前就已經把葉共謙遞過來的文書給掃描傳達給了邵奕,這份文書里寫了不少這些士兵們從軍營里出來違法亂紀的事情,損壞百姓財物的、攔路打劫的,甚至各類打罵欺辱人的事件也有幾例。 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尤其是駐軍這種視這種事情為平常的就更是如此。 曾經他們被欺壓過,現在也必須把別人淋雨的傘給踹了。 新增加的軍紀他們自然是知道的,但對于這些混出來的兵油子來說,只要不被人發現不就可以了?甚至有些負責監視這些士兵的監察都會因為和對方關系好,或者對方搶奪來的東西也會給他們一份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邵奕當時在系統顯示的內容時候,都不適地皺起了眉頭,開始思考是不是讓李慎把這些惡心的駐軍們給重新關回去。 他這次出來,也是想要從葉共謙這邊了解到更加詳細的情況,畢竟這些書面上的記載大多都會記錄一些負面情況,而正面的往往不會有過多提及。 地震這事,若是要百姓既負擔自己家的重建工作,又去征召壯年男子去勞役去弄那些道路橋梁的,留下來的婦孺孩童未必能有足夠的口糧物資熬過冬天。 邵奕是要綜合考慮現在這情況,讓駐軍去做勞役工作這事利弊的。 瞧著邵奕的表情,葉共謙知道先生估計是知道這份文書之中是什么內容,也沒有表示讓邵奕拆開來看,只是看了眼邵奕皺起來的眉頭,輕聲帶著點安慰的意思說道:“不過后來李將軍把這些人全都抓了起來,當著百姓們和那些駐軍們的面,將這些人都按照違抗軍令給砍了,之后就沒有再發生類似的事情了?!?/br> 實際上這個發展背后也有協同會的一份子。 在那些駐軍們心中,百姓們還是那種被欺負了也無處吶喊的存在,所以他們很放肆,完全不覺得他們敢去找上頭給他們掛落,而且即便是這些百姓想找,也未必能找到路子。 實際上也確實是如此,這些百姓們也不知道應該去找駐軍里頭的誰去控訴遇到的事,便是去尋了京都府尹那邊去,也是表述那是駐軍的范疇,他們管不到那邊去。 但就像是之前說的,協同會之前那個招聘會給了他們一條新的路子。 這些百姓周邊總是有人在先前的招聘會之中,入城中務工的人,他們在耳聞目染之下,自然而然知道了他們有困難受欺負是可以反饋給協同會的。 于是這個事情就到了葉共謙這邊。 葉共謙他們這些書生們也是對三省六部九寺五監里頭的事務比較熟悉,但對于駐軍內部是什么情況也都是完全不了解的,但這不重要。 他們可以不用了解,直接把自己這邊收到的訊息遞給李慎李將軍,讓這位京都府目前最高指揮人員,也是定下目前駐軍軍紀的人去處理就可以了。 這個傳遞也不復雜不困難,因為李慎現在時不時也還會來協同會這邊看看。 沒辦法,誰讓他們家陛下真的是神出鬼沒地讓李慎覺得害怕。 明明他各方面都加強了巡視,然而每次除了陛下到達協同會門口,被那些駐守的守衛們看到匯報到李慎那邊之外,其他時候李慎都完全沒有抓到過任何陛下的行蹤。 ——當然,若是李慎想的話,也可以讓皇城門口那些侍衛們看到陛下出宮,就給他做反饋。 ——如果李慎他不想要自己腦袋了的話。 原本李慎是打算葉共謙回來之后,就可以把安排在協同會門口的守衛撤掉來著,但看陛下這樣的情況,李慎是完全不敢撤,甚至自己都時不時會過來瞧瞧,生怕這邊的守衛出了什么疏漏。 正是因為這樣,葉共謙他們給李慎反饋這些事情的時候,很輕松就能遞交到李慎的手中。 李慎本來只想著把那些人在營地里當著那些士兵的面把這些人斬了示眾,后面改在各個重建的地方,連著百姓們一起圍觀處刑這還是葉共謙提出來的。 葉共謙出生在這個時代里,有些事情是不會像邵奕那樣心軟,覺得一些人也罪不至死什么的。 知道李慎暴怒決定要斬了這些人后,葉共謙想的是有了這種示范后,百姓們也都知道他們反抗是有效力的,官方是真的會給予他們反饋的,受了這些欺負也不是孤立無援這樣的后,便會更加勇于表達自己的委屈。 這點是和當初在京都府衙門口,對那些管事們做出審判是一樣的道理。 榜樣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至此之后監視這些士兵的就不僅僅只是那些少數的監軍們,而是所有他們能看得到的百姓們,在這樣的監督力量之下,即便是有人不愿意遵守李慎定下來的軍紀,也會不得不去遵守。 “共謙,你說這讓駐軍去做重建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邵奕想到那些落地的人頭以及受了委屈城外百姓們,不是很確定地問道。 雖然再來一次,邵奕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不管是出于百姓需求角度來考慮還是從讓李慎別鬧騰這方面,但邵奕還是想要問這個問題。 不過問完后,邵奕就知道自己問了個傻問題。 李慎是直接對外說,讓駐軍去重建路橋和城墻這事是陛下的旨意,葉共謙作為陛下的吹噓者,自然是不會說什么不好。 但這次葉共謙看了看邵奕,倒是沒有再對著邵奕表演怎么花式吹噓他的皇帝陛下,反而看了邵奕一會后,安靜地把邵奕帶下了樓,一路在邵奕疑惑的目光之中到了協同會的會客室里。 “共謙?先生?”在會客室里頭的人看到兩人,面露驚訝。 “先生想要了解一下城外的情況,我就和先生下來看看?!比~共謙對著里頭的人簡要說明了下,而后就給邵奕讓了讓,讓邵奕更清楚的看明白現在會客室里頭的狀況。 邵奕是知道協同會有個會客室的,是給成員們反饋冤屈用的,只是他來的時候這個屋子已經不太常用了,畢竟協同會成員沒有那么好惹的印象已經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深入人心。 但現在這個會客室里頭卻多了不少人,那些人轉頭看向邵奕和葉共謙,眼神是很明顯的陌生,顯然是不知道他們是誰的。 邵奕也就算了,他還是比較走神秘路線的,見過他的人還是不太多的,但葉共謙只要是城里協同會的成員,還是都知道他長什么模樣的,對方看葉共謙那陌生的眼神是件比較奇怪的事,但對方黝黑的皮膚,以及手上粗糙的老繭,毫無疑問也是窮苦人民的一員。 略微想了想后,邵奕很快就反應過來這些來會客室要反映情況的人,大概率都是來自城外的農戶。 這些人奇異地看了眼突然到來的兩個人,發現好像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之后,就把目光收了回去,繼續對著接待他們的人傾訴了起來。 邵奕認真聽著聽著,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 他以為自己聽到的應該是這些城外的農戶們,在那些兵痞子被斬首之后受到了鼓舞,要對協同會反饋更多的冤屈這樣的情況,但實際情況反饋冤屈是真的在反饋冤屈,只是這冤屈的人物十分出乎人意料完全是反過來的…… “郎君啊,我說的都是真的啊,我家大郎也是去參軍的,怎么在軍隊里能這么磋磨人的??!我老婆子可看不下去!和誰關系好就能吃白飯,不好就只能餓著,這修水壩這事情那么累又那么危險,飯都不給吃,這是在逼人去死啊?!?/br> “俺家雞跑了,那個兵爺是幫俺抓回來的,怎么能說他是偷俺家雞呢!郎君您快幫俺去說說啊,那可是會殺頭的事?!?/br> 各種聲音在會客室里混雜著,其中也有一些起矛盾的,比如修路的時候把他家菜地給一起撅了的。但大多數喊冤要協同會給做主的居然都不是百姓們自己的冤屈,而是替著那些駐軍里頭的士兵們喊著的。 有的是自發的,有的過來喊冤訴苦則是百姓們被士兵們拜托了,代為過來反饋的。 他們之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他人而來到了這里。 “先生,歷來壞事總是會比好事更加醒目,但不管是那些守軍也好,百姓也好,總是好人占多數的,也總是好事占著多數的?!比~共謙低聲在邵奕耳邊輕輕說道。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在協同會里頭看到的,讓他放棄做官的可能也要堅守著保護著這個地方的原因。 只是很多好人也只是個平凡人,很多時候為惡也就只是因為其他人也這樣做這種理由而已,或者不做就會不合群,作為另類者會受到傷害等等的原因。 引導惡永遠要比引導善容易。 所以過去京都城貧民們所在的地方,也是有很多違法亂紀的事情不斷滋生著。 所以一直以來,各個地方的守軍們行動之下,都是一片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