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天下何時能亡 第5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穿越到異世界找meimei結果推翻了王朝第一劫──無知、他為什么還不跟我離婚、請讀懂41%的我、租屋處撿到日本軍官地基主、咸魚女配要擺爛[七零]、王妃躺不平、在戀綜修羅場后我爆紅了、在男多女少的古代世界、天佑福紅、新婚夜太子妃把洞房炸了
最終文武初步配合起來, 情況倒是比文臣那邊所設想的要好, 起碼是都穩步進行下去了。 只不過這種穩步的情況, 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因為最開始讓滿朝文武去開朝會的,是來自西都府那邊的八百里加急戰報, 秦沛作為文臣, 又是攻打大貞國的主帥,在控制住大貞后,自然還是要寫一份詳細情況的文書,送到京都城內,讓大家了解大貞這邊的具體情況的。 這份文書很長,寫得很詳細,但秦沛并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 沒有管什么遣詞造句是否優美值得欣賞,僅僅做到表述清楚后就趕忙讓人加急送去京城了。 再重復一次, 秦沛是文臣。 而且在被安排到西都府做長史之前,他是自己這個派系新推出來的未來領袖,也就是說, 秦沛自己是很知道朝廷里頭文臣們是什么個情況,如果不盡快把這大貞國的土地情況匯報上去, 大概率朝堂上的文臣們是不會想要這塊‘蠻荒之地’的。 秦沛和新皇接觸的不多,不知道對方是什么情況,雖說從把他自己丟到西都府能看出來,對方并不是個會聽文臣話的,但萬一新皇也覺得不值當,那可怎么辦。 秦沛這份文書的重要性沒有辦法安排到八百里加急那個檔次,但也是在力所能及里給出了最快速度,只是大貞實在是太南了,到京都府的時候初步的南貞郡人員安排調度工作都已經安排完了。 正兒八經的世家出身的朝臣自然是不愿意去南貞郡的,南方在這個時候那就是流放之地,不管是煙瘴還是水土不服,在這個時代都是會死人的。 于是很大一批選出來去南貞郡做知縣以及郡府官員的文職人員,就這么大半給安排到了先前李慎給新皇新舉薦的那批書生身上。 理由也很能說服人,協同會那邊的啟蒙工作做得不錯,那邊做事的書生不是和他們都住在一起嗎?這肯定最少能耳聞目染學習到不少教化的經驗,由他們來做這事非常合適。 好不容易舉薦做上了官,在三省六部里面哼哧哼哧忙活了這么長一段時間,期盼著未來能夠升官出人頭地的書生們那是晴天霹靂。 世家官員們不想去,他們也不想去啊。 秦沛的文書就是在這樣情況下,送到京都府的,原本在這批書生們琢磨著怎么換人員,看到秦沛文書里描述,一年三熟的糧食堆滿了城池里面的谷倉后,飛速就開始收拾行囊要出發了。 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農耕文明的人都不可能抗拒三熟的誘.惑,哪怕這土地新皇陛下說是他的,是大邵的,沒有半點要分封給別人意思也一樣。 京都府里頭的那些文臣們現在算是知道,為什么秦沛那家伙身為一個文臣,為什么會突然發癲比武將都還武將,直接把人家一個國家給打下來。 是他們,他們也打??! 煙瘴?什么煙瘴,三熟的地是不可能有那玩意的,有也會被大邵的人一人一口氣給吹沒掉。 水土不服?那不是問題,三熟的地方水土不服,那是我的問題,地是無辜的。 流放之地?有誰流放是給流放到天堂的嗎。 消息一傳出去,京城上下都為了南貞郡癡狂,原本慢慢悠悠處理這南貞郡后續治理事宜的文武官員,都仿佛打了雞血一般,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待在衙門里,加班得無比自覺。 蘇芳跟著邵奕從皇宮里出去,走在大街上都能聽到不管是衣著秀麗的貴人還是衣著襤褸的走卒,嘴里都在說著南貞郡。 看著這些人臉上全都是向往之情,再看看由始至終都沒有什么意外表情的新皇陛下,蘇芳緩緩收回自己目光。 蘇芳當時自然是跟著邵奕上朝了,作為貧苦出身,雖然只是小時候,但蘇芳是知道,一人一畝地,是養不起人的。說來不敬,當時蘇芳的想法是,新皇陛下原來也有犯錯的時候啊。 然而現在知道南貞郡那邊地是三熟之后,蘇芳只覺得自己應該反思,為什么當時會有那樣的想法,他應該是即便陛下說太陽是從西邊升起來的,那也一定是太陽的問題。 蘇芳在反思,邵奕也在反思。 邵奕只不過是在反思自己這一段時間里,不知不覺在協同會上是不是太賣力了。 他倒是克制住沒有碰協同會的結構,還有對工坊這些提意見,但在教育上最終還是沒有克制住,黑板和粉筆組合,以及拼音還有常用字的字典邵奕都給搞出來了,還修改了不少啟蒙院的教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的事情不能輕忽?。?! 當然邵奕拼音這事,他沒有搞現代社會用的字母式的拼音,而是這個時代用的切音法。其實和現代的拼音差距并沒有很大,取兩個字來給另一個字注音,上字取聲部,下字取韻部,比如‘東’的切音標注就是‘德紅’這樣的。 邵奕把這個切音做了統一,往后只要學會了切音用的那幾個字后,對照著字典就可以不需要有老師都可以自己自學其他字了。 這本來是好事的。 但在南貞郡出來后,就沒有那么好了。 這個世界就像是一個回旋鏢,邵奕把996丟出去給文臣的那一天起,這個東西就注定會在某一刻飛回來砸到他的腦門上。 那批被舉薦的書生要去南貞郡,要教原來大貞國的人學習大邵的語言和文化,這種事情靠他們幾個人是不行的,具體的cao作就是朝臣們之前說的,把百姓們打散和大邵的混住。 在混住過程中肯定會有因為文化或者生活習慣一類愿意起沖突,這些都是困難的地方,對于他們這些書生來說,他們非常想到南貞郡去看看這個一年三熟的土地,但也不代表自己要在這個地方扎根。 盡快解決這教化歸心問題,取得功績,然后升職回到京都城是他們要考慮的。 正如朝臣們把這鍋丟到他們身上一樣,這些書生們心里也是知道。 教化百姓學文習字這事情,還有誰比協同會這里更厲害的嗎?這些搞‘jian佞’的書生當然是不會放過協同會這一只‘肥羊’。 這些書生可比協同會那些書生要能說會道很多,再加上協同會做事的書生本就比較理想主義,而勞工們也被傳染了類似的思想,朝堂上禮部官員那冠冕堂皇的話對朝臣和新皇不管用,對他們來說,卻是管用的。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只有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國家。 思想和文化統一了,南貞郡才會世世代代都是大邵的南貞郡,而不會在有一天重新變成大貞國。 在這‘jian佞’書生的忽悠之下,這些人就這么自然而然地瘸了,跟著把行囊收拾收拾,跑去了南貞郡。 書生少了一批,已經學出來,能上手的勞工也少了一批,但協同會的工作量并沒有少,甚至于因為流水線生產,和商人們合作的內容變多,工作還增加了。 在忙不過來的情況下,一直說著不要不要的邵奕,還是被迫重新開啟了‘打工人’的生活。 -------------------- 第63章 不過邵奕和之前文臣的情況比起來還是好不少的, 畢竟他還有個系統輔助,其他人需要翻閱資料核對信息, 了解合作的商家可不可靠, 確認上報上來的金額正不正確等等瑣碎卻應該要做的事情,邵奕都可以交給系統來完成。 邵奕一個人可以當十個用,更不用說還買一送一附帶了個超級文秘蘇芳。 于是協同會里的很多人發現,雖然他們‘跑’了一批‘韭菜’, 但手里的工作似乎輕松了不少。而且也不僅僅是輕松, 不管是給失業的勞工安排新工作, 還是和來商談的商人做交易, 雙方對彼此之間的滿意度也提高了不少。 明輝先生可真厲害??! 邵奕卻是進入工作狀態,沒有理會這些人對他散發的彩虹屁, 完全不受影響地繼續對著協同會的人指指點點:“我有聽你們在教學堂上說的內容, 不是都反復在強調我們協同會不是商人么?!?/br> “公平公正公開公道,不僅僅是對我們內部的,也是對外部的?!?/br> “人家做生意弄錯了,發現后應該予以提醒訂正,而不是占這個便宜?!鄙坜燃m正著思想,“不能忘記初心,協同會創立的時候喊著的話, 現在一年都沒有過去,日子是好起來了, 但我們不能變成之前欺負我們那些管事一樣的人,要時刻警醒自己?!?/br> 被教訓的人認真自我反省了下,隨后看著邵奕旁邊快有半個人高的文件, 再看看邵奕明顯帶了疲倦的表情,輕聲說道:“先生, 你要不要休息一會?!?/br> 邵奕聞言看了看窗外。 他作為一個現代人,居然已經能夠看著外頭的明暗判斷現在的時辰了…… “不了,處理完這些我就要回去了?!鄙坜染芙^道,低頭看著手里泛著些許灰黃色的文件。這不是因為這文件有多陳舊,而是這個年代的窗戶都還是紙糊的。 他懷念現代那通透的玻璃窗。 想要。 邵奕心思鼓動著。 協同會的工坊持續運轉著,胰子坊收益如同預料,開始下滑下來,但還是有盈利的,擺件坊雖說現在有好幾座坊子也開始搞流水線工作了,但協同會這邊經常推陳出新,盈利也很穩定。 再加上上次去大貞也就是現在南貞郡運回來的貨物,也都賣出去了,盈利也非常不錯。 邵奕扒拉扒拉了下現在協同會這邊的存款,扣掉維持協同會和啟蒙院那邊基本運營三個月的費用后,也都還能剩好幾千兩銀子。 要不弄個玻璃工坊吧,后續協同會這邊還能有盈利,弄個高爐這些錢應該是夠了,畢竟作為一個組織,這筆錢錢一直存著是沒有意義的,把錢運轉起來,解決更多的問題讓大家生活更好,才是協同會賺錢的意義。 但是問題又回來了。 被帶走了一波人之后,協同會缺人搞這些事啊。 邵奕在心里繼續扒拉著,啟蒙院里頭是不是能挖出來幾個腦子好的,先頂上。 但萌新肯定沒有老手好用啊。 “葉共謙到底什么時候回來!”邵奕沒忍住說道。 在邵奕面前的人你看我我看你的,好半天才有人打哈哈地說道:“津東碼頭那邊事情也很多,共謙一時半會抽不開身嘛?!?/br> 邵奕怒視著眼前這些人。 津東碼頭那邊事情是很多,開荒種棉花的事,現在被起名叫燃煤機的蒸汽機的事,而最主要的……是在搞曬鹽這件事。 造船這件事,不可避免有的時候一些器具或者人都要下海去看看,而后這些沾了海水的東西取出來是沒有誰閑的沒事干去清洗的,一遍遍取出后曬干,這些器具上不可避免結出來了鹽粒,然后就被過去探訪的葉共謙給注意到了。 當然,葉共謙也不是第一個注意到的,他發現的是其他勞工們在這些器具上面刮鹽,而后意識到海水里有鹽。 鹽是調味品也是必需品,鹽鐵歷朝歷代都是受到管制的,葉共謙看到這個又加上在做蒸汽機,經常燒煤,一開始是想著可以順便燒鹽出來,和女官們一起討論,希望這燒出來的鹽可以作為造船項目的一個經濟補充項。 這就屬于在京都府協同會干多了,看不慣純燒錢沒有收入,死活都要琢磨個收支平衡甚至有盈利的。 然后這事就從一開始燒鹽覺得效益太差產量不高,一路狂奔到現在弄曬鹽場,相信不久后津東碼頭那邊就可以批量賣雪花花的海鹽了。 已經被背刺習慣了的邵奕,當然除了薅一把白貓貓的毛出氣之外什么都沒有做,他現在瞪著這些人那是因為,就是葉共謙那家伙壓根就不是那邊事情多被絆住,而是眼前這些人悄悄寫信給了葉共謙,讓他別回來,他回來明輝先生就要溜了這件事。 這些人還是在協同會這邊院子里寫了,有系統不間斷籠罩著呢,邵奕怎么可能不知道! 協同會的人覺得先生好像發現了什么,又覺得自己做的夠隱蔽,應該是不可能,眼觀鼻鼻觀心了陣,又覺得這樣讓先生cao心這么多事情不太好,想了想好像他們之中還有一個漏網之魚在劃水來著。 “先生,要不我們把希明抓……喊回來?”協同會中的人開口說道。 這人說完,大家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這一段時間來,都忽略了誰,立即群情激奮:“對對對,方希明那家伙現在還在道觀里,都這么長時間了,別是出家去了,我們得把人帶回來!” “是啊是啊,不能讓希明看破紅塵啊?!?/br> “他父母還等著抱孫子呢?!?/br> 協同會里的人一聲聲附和著,仿佛十分為了方旬著想的模樣。 心里也莫名認可他們這些話的邵奕:“……” 說起來的,當時他聽說三省六部的官員們,把自己家在外禍害人的紈绔子弟全都抓起來加班的時候,邵奕還覺得特別搞笑,現在輪到自己之后,果然就深深體會到三省六部官員的心情了。 那是人性難以抑制的黑暗。 看不得其他人閑。 [古代的化學家也就是這些道士們了,不知道方旬他有學到什么。]邵奕看著眼前這些協同會的人達成一致,飛速安排去把人提溜回來后,對著系統感慨著。 邵奕對方旬這次‘進修’并沒有任何擔心的。 畢竟最可怕的結果,也就是弄出來火藥了。 但火藥這玩意大邵其實已經有了,只是沒有被當做武器,而是做了煙花。 方旬就是把火藥搞明白了,他也不過是在協同會這個民間機構之中做事情,再進一步入朝為官了,也是在文臣系統里做事情,就算進一步,方旬不小心和秦沛一樣,到了武將系統那邊做文職…… 武器制造這事情,也是由工匠來做的,也和方旬沒有什么關系,不管從哪方面考慮,方旬即便是弄出來火藥,也沒有可能將其弄成戰爭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