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天下何時能亡 第3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穿越到異世界找meimei結果推翻了王朝第一劫──無知、他為什么還不跟我離婚、請讀懂41%的我、租屋處撿到日本軍官地基主、咸魚女配要擺爛[七零]、王妃躺不平、在戀綜修羅場后我爆紅了、在男多女少的古代世界、天佑福紅、新婚夜太子妃把洞房炸了
沒等李慎說完,邵奕就打斷了他的話:“朕并非讓將軍現在就去,這一批將士們回來了,將軍手里忙碌的事情先安排下去,把手下的人培養起來, 將軍手里的事情才會輕快起來?!?/br> 快!多培養一點手下出來,做更好的權臣??! 邵奕這些話語里, 飽含了他滿滿的真心。 “現在京都城真是太平的時候,還不至于讓將軍困守在城里走不開,待將軍安排妥當, 便替朕去看看意晚吧?!?/br> 邵奕都這么說了,李慎肯定不可能再說什么拒絕的話, 對遠在津東郡的女兒也確實是掛心的很,他可只有這一個孩子啊,最終李慎只能感動的應承下來。 欣慰地目送李慎離去,邵奕的目光重新落在自己眼前并沒有看過一眼的書籍上,并陷入思索。 剛才李將軍進來之前他是在思考什么事情來著?哦,是看系統給出來的今天京城內的要務資訊! 好半天才重新想起來的邵奕恍然大悟,讓系統重新打開了那個資訊頁面。 協同會要開新工坊,這個看過了,是個木質的擺件工坊,剛才看了沒啥事情,就算為了開拓南方的商運,擺件這東西又不是民生有關的東西,既不是大紡車也不是養殖場,不能吃不能穿的,怎么樣也翻不出花來。 過,下一個。 邵奕安心地開始看起了下一條資訊。 而離開皇宮的李慎按照老規矩又是自己努力想怎么也想不出來新皇陛下的深意,可陛下要他開采處理礦產要怎么做???他手里也沒有什么能開采礦產的人啊,他一直都是負責打仗的,這事完全沒有任何頭緒??! 總不能京城里的守衛不巡邏了,京郊的駐軍也不拱衛了,全都給他挖礦去吧? 那是勞工們做得活計啊。 而且也不是只要挖礦就好了,看陛下的意思,后面冶煉鍛造的事情也是他來做,這可怎么做???他們當兵一直以來學的也就只有怎么殺人??! 于是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敢路過鎮北侯他們這些武將門口的李慎,在躊躇了兩天后,還是只能厚著臉皮再次踏入了鎮北侯府邸內。 鎮北侯收到來自李慎的拜訪還是很驚訝的,他知道李慎這家伙完全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從窘迫的情緒之中走出來。 畢竟……鎮北侯帶入自己,五大三粗的漢子,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在戰場上殺戮一天一.夜不會喊累,結果在三省六部里坐著忙文職工作而忙到暈厥還因此升官…… 唔……這件事傳揚出去,他湯廷這輩子都沒有辦法和自己和解……還不如把他殺了吧。 所以能讓李慎克服掉這種崩潰情緒,只有可能是他又碰上了什么自己所不能解決的情況。 而一直以來能讓李慎不能解決的所有情況,全都是新皇陛下帶來的,所以……新皇又要做什么事情了? 鎮北侯這么一想,立即就對李慎的來訪充滿了期待。 現在京都城內的情況那是前所未有的好,即便是鎮北侯活到這么大的年紀,也從未見過有哪座城池有京都城這么和諧友善了。 在鎮北侯心中,京都城這里已經沒有需要陛下發力的了。也就是說,陛下現在開始折騰李慎的話,肯定是終于擬定好了對大邵其他地方治理的方案,要準備實施了! 如此想著,鎮北侯飛快地把來自西都府那邊的信件收好,整理了衣著讓人將李慎帶入到他書房之中。 李慎在見到鎮北侯后不由面帶窘迫,好在看到鎮北侯看向他的神色和過去一樣,并沒有什么異色,甚至于隱約對他的到來還有些期待的樣子,頓時一直提起來的心略略放松了些。 鎮北侯看著李慎笑著給他沏了杯茶,沒有半點提到對方升官這件事的意思,直接對著李慎說道:“可是陛下又給你安排事了?” 李慎聽到這個問話,立即就嘆了口氣,他也不會拐彎抹角的,便把鐵礦這事的來龍去脈除了具體地址之外,都給鎮北侯說了,說完后目帶期盼地對著鎮北侯問道:“侯爺,你認識的人多,可有人能做這采礦之事?” 這鎮北侯也卡住了,他也是行軍打仗的,他們作為將領,怎么也不可能有朝廷會讓他們隨便負責這礦產的事情……哦,他們新皇陛下除外。 總之,鎮北侯也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包括鎮北侯認識的所有武將們甚至和在各個都府負責的文臣們,都不會有人對采礦這件事情有任何了解和關系的。 哪怕是有,這種事情也必須要說沒有,因為這一不小心就是在誅九族的大罪上蹦跶。 也就是李慎對著新皇陛下不會想那么多,才會把這燙手的山芋應承下來。 但這不對啊。 他們陛下深思熟慮,怎么可能不知道這些?知道這些后,還執意讓李慎這位他十分倚重信賴的將軍來處理礦產的事情,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鎮北侯不管怎么努力思慮著,也沒有得到合適的原因。 歷來礦產都是戶部負責的,可偏偏之前陛下給李慎安排各種職務的時候,就是沒有和戶部相關的職務,所以之前他們舉薦到京都府學習的各都府文職人員,也都沒有在戶部干活的,所以也不應該和之前陛下的安排有關系。 鎮北侯思來想去就這么把所有可能的選項都給排除掉了,他覺得自己揣摩陛下思路已經進入了死胡同。 但鎮北侯并不信邪,他不覺得陛下這個安排會是這樣讓人難以琢磨的情況。 陛下雖說行事風格神神秘秘的讓人揣摩不透,但還是個非常體貼人的好孩子,在知道李慎這人一根筋的情況下,絕對不可能給李慎安排出這樣讓人翻來覆去想不明白的任務下來。 于是鎮北侯在認真思索無果后,對著李慎問道:“陛下在和你說了礦產的事情后,可還有對你說些什么?” 李慎撓了撓頭,感覺后面新皇陛下和他說的都是一些很私人的內容了,還涉及到他的女兒,心里有些別扭,不過還是在遲疑后,還是大致地把那些話說給了鎮北侯聽。 鎮北侯聽完后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陛下所考慮的并不是他們武將這邊!他剛才真的全部都分析錯了,所以才怎么都想不通! 他就說這事情奇怪的很,歷來軍隊的武器都是由朝堂明確把控住的,怎么也不可能讓武將隨意就這么掌握這能鑄造武器的鐵礦來。 若是陛下原意希望的是李意晚這些女官們來做,那么就十分的合情合理。 女官即便是掌控了鐵礦這些東西,也不會對朝廷有任何威脅,而這些女官們之所以為官,那完全就是因為陛下,這些女官們肯定都是陛下的支持者。 而陛下要回收這些女官的權力也很簡單,女官們之所以入朝,就是因為陛下說要選妃這個原因,對方若是有異心,直接納入宮中就能輕而易舉將對方手中的權力收回,誰也不能說陛下任何的不是。 這些女官就是陛下除了他們武將之外,另外一支掌控朝堂的力量! 李慎的女兒李意晚本身就是在工部任職,礦物的開采冶煉自然是離不開工部,而李意晚和其他女官們據說關系不錯,而這些女官們在戶部表現的尤為出眾,留在京都城內的幾位女官,就有已經在戶部擔任上度支郎中,正好也管轄礦產的內容。 女官們相互之間十分熟悉,而且和各個世家還有密切的聯系…… 鎮北侯思維擴散開來,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雖然陛下更深層的思路他沒有參透,但這第一步的內容肯定是不會有問題的,于是鎮北侯端起手中的茶杯,小口地飲用著,對著李慎緩緩道:“陛下既然說礦產的事情不用急,那你就不要急就可以了?!?/br> “陛下不是讓你尋個機會去見你女兒嗎?你早些時間把京都城的事情都安排利索了出發,將這礦產之事告知你女兒,陛下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一切都由她們這些女官來安排?!?/br> 有了上次的情況在,鎮北侯沒有和李慎拽文,很直白的把他得出來的結果闡述了出來。 李慎聽了這闡述,整個人愣了愣,緩過神后頓時更加羞愧起來。 陛下可以說是完完全全仔仔細細一步一步詳細和他說了,殷殷對著他叮囑,一定要他去見意晚,他卻完全不明白陛下的苦心。 他怎么可以忘記鎮北侯之前對他說的那話! 陛下讓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果然是他太笨了,還要陛下這樣為他cao心。 李慎懺悔著,對為他詳細解釋說明的鎮北侯道了謝,決定自己回家之后,一定要好好讀書,以后要學會如何去揣摩陛下的心思,而不是讓陛下來遷就他。 陛下他就差沒有把計劃捏碎了和他講了!過去陛下從來沒有這樣過,肯定是陛下是為他考慮,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準則! 他太廢物了!完全跟不上陛下的步伐??! -------------------- 第45章 邵奕那邊則是從系統那邊每日掃描傳遞的咨詢之中, 了解到李將軍真的非常乖地按照他之前對他說的那樣,暫時不著急礦產的事情, 而是一步步根據現在京都城兵力情況, 調整著布防,真的就是在逐漸把自己手里的事情安排了下去,開始為之后去津東郡做準備。 這樣的行為讓邵奕有些欣慰。 想想他遇到的那些破事吧,一個個全都是熊孩子, 李將軍真的是唯一一個他讓做什么就做什么, 從來都不給他搞事, 雖然偶爾會掉鏈子……但和其他人對比起來多么令人感動??! 就是若是要做權臣的話, 尤其是要謀逆的話,這種皇帝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性子, 好像有些不太好。 邵奕沉思了一下, 但想想自己身邊有自己想法的,似乎一個個都在對著他的目標反向沖刺后,立即就把先前那個認為這不太好的想法拋在腦后。 這種完全聽話的那是非常不錯! 誰說權臣就不能乖巧聽話了! 他今天能聽皇帝的,明天就能聽從他心腹的,黃袍往他身上一披,下一任皇帝就是你! 邵奕說服了自己,開始拉著系統翻找資料, 寫起來李將軍的小作文。 在朝的話,有權力在握, 自然就會有聲望有人會來追隨,邵奕在朝廷上除了給足了李慎到處安插心腹的空間之外,并不打算再多做什么。 畢竟…… 邵奕想起自己收到李慎在三省六部之中暈過去的消息…… 他也不是什么魔鬼。 或許吧…… 咳。 除了朝廷內部之外, 權臣也需要民間聲望的,塑造出來一種天命所歸的氛圍感。 邵奕覺得這個應該還是很容易的, 誰讓這個大邵目前已經是個快要亡的狀態了呢?這個時候塑造個天命所歸的權臣,肯定是要比其他時期都要簡單很多。 只要參考現代那些媒體是怎么從黑的說成白的就好,比如當初協同會建立那一天,李慎作為守衛京都城的金吾將軍,為百姓們的苦難所動容(此處省略吹噓的五百字),因此最終下令僅維持現場秩序,他心中深懷百姓(再省略吹噓五百字)。 還有暈倒那事也可以說是為了天下殫心竭慮,這里邵奕還插.入了自己這位新皇從不處理朝政,整日與歌舞為伴的昏君行徑,給李慎做對照組。 三個新礦也可以張冠李戴到對方頭上,說是李將軍功勞,沒看皇帝都因此給予了嘉獎嗎?這不是李將軍的功勞還是誰的功勞。 什么?朝廷說,這是新皇觀書所得,李將軍只是執行者?這不可能,前面不是說了,新皇從來不處理朝政整理歌舞的嗎?這樣的昏君怎么會看書!新皇把礦產讓李將軍處理,這肯定是因為新皇謀奪了李將軍功績,給予李將軍的補償。 多么有陰謀戲劇的效果,完美符合品種們對吃瓜內容的期待。 最后邵奕當然沒有忘了在流言之中加入李慎在北邊時候的真實功績,流言有真有假才會看起來像模像樣,李慎平民入伍,憑借自身勇武和才能,一路從小兵在十多年內升到六品校尉,他自身的故事本來就很有傳奇之處。 邵奕心里打了草稿,規劃著怎么把李慎的人格魅力給拉滿。做好準備工作后,邵奕拿出了自己當初幫忙葉共謙那些書生們組織貧民的架勢,消耗掉十多根頭發,前前后后花費了一周時間,才算是走過了草稿階段給磨出來了一份初稿。 這時候李慎已經因為心心念念要盡快完成新皇給他布置的工作,將事情都安排好后,沒有停歇第一時間飛馳出京去往津東郡,京都府內控制的力量正是空虛好cao作的時機。 就只是…… 邵奕認真看著自己屏幕里鼓搗出來的流言初稿…… 怎么說呢…… 真的很論文。 也就是明明應該讓人很熱血沸騰,對這流言之中描述的將軍十分憧憬向往的故事,為什么他這么一寫,就一股干巴巴特別有學術氣息。 這個時候就非常需要一只特別能講故事的葉共謙啊。 邵奕如是想著,并不準備把這玩意給葉共謙看。 畢竟邵奕在這篇文章之中,對自己也就是新皇那是一頓猛黑,半點沒有給自己留情面。邵奕想起葉共謙對新皇的狂熱追捧,很擔心自己拿出來讓對方修改,會受到對方的千里追殺。 甚至于就是因為這里頭對新皇不竭余力地猛黑,邵奕也都不準備讓蘇芳幫忙抄出來,難得準備自己把系統里的稿子撰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