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藏劍仙 第450節
再加上宋明庭還練成了九霄飛仙登天劍訣,與九霄天君本就有一份緣法在,他自然更為關注。 奕劍臺上,慧光仙人震驚過后迅速回神,立馬將天慧劍召回身邊,使出劍法中的防守招式,同時催動了身上的防御法寶。他剛剛做完這一切,宋明庭已經一劍斬了過來。 同是紫薇劍,同樣是折梅劍術,但這一劍卻讓慧光仙人產生了高山仰止,螢火安敢比之皓日的錯覺,根本提不起一絲反抗的念頭。場邊,所有人也為這一劍所震驚,這一劍的威勢已經遠遠超出了真仙段所應有的威勢,直逼玄仙段頂尖選手的對決。 大晝仙人、流年仙人等頂級天才齊齊色變,幾人發現若是此刻站在奕劍臺的是自己,他們根本擋不下這一劍。 折梅仙人神情關注,若有所思。眼下折梅劍術的威勢已經遠遠超出了虛金級劍法所應該有的程度,而他身為折梅劍術的創造者,見到這一幕,自然不可能沒有感悟。 一劍過后,慧光仙人毫無懸念的落敗。 未來身離去,宋明庭一回到當下便受到法術的反噬,瞬間昏死過去。 歸藏仙人帶著宋明庭離去,留下震驚的眾人。 當宋明庭蘇醒之時,真仙段的大比已經落下了帷幕,最后的勝出者有些出人意料,不是一開始大家最看好的大晝仙人,而是流年仙人。因為流年仙人練成了心劍。 心劍宗獨創的心靈劍法縱橫天界,這類劍法隨心所欲,專攻人的神魂,神鬼莫測,讓人防不勝防,是天界最為詭秘也最令人頭疼的手段之一。而心劍則是心劍宗的根本劍法,此劍法乃是心劍宗創派祖師縹緲天尊所創,而縹緲天尊是當下唯一能與誅仙天尊爭一爭劍道第一天尊之位的人。要知道同誅仙天尊、元劍天尊這兩位幾乎與天地同壽的天尊不同,縹緲天尊誕生的時間可要晚上許多,是標準的后起之秀,能以后起之秀的身份獲得不遜于誅仙天尊的實力,足見其實力的恐怖。 故此,心劍在心劍宗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其他的心靈劍法說到底都是從心劍上演化而來而已,都只是得到了心劍的皮毛,所謂畫皮畫虎難畫骨,哪怕是心劍宗鎮派的心靈劍法,也無法將心劍的玄奧學個十成十去。 心劍宗已經有超過十萬年沒有出現過練成心劍的弟子了,所以哪怕流年仙人練成的只是簡化版的心劍,只有半步天道級層次,但在他使出心劍之后,依舊展現出了統治級的實力,最終擊敗大晝仙人,獲得了本屆劍道大會真仙段的最終優勝。 若是放在往常,流年仙人絕對是此番玉京山風頭最勁的人物。畢竟心劍宗已經有十萬年沒有人練成過心劍了,流年仙人又屢敗強敵,奪得了大比第一,而他的對手,無論是流年仙人還是流螢仙子,亦或是慧光仙人、玉山仙人,其實力都比前面幾屆的大比第一還要強上一些。 可以說,流年仙人的實力比前面幾屆的大比第一不說強上一個層次,也很明顯強出了半個層次。 這樣的驚人表現,放在往常自然是最大的話題者。但這一次,大半話題卻集中在了宋明庭身上。 宋明庭最后召喚未來身展現出來的實力實在太驚人了,再加上流年仙人極有風度的表示,若是當時面對這一招的是他,他也不可能接下,瞬間將宋明庭推到風頭浪尖。 經此一役,宋明庭雖然稱不上是一舉成名天下知,但卻絕對成為知名人物了,名氣之大還要超過絕大多數半步天君。 偌大的廣場,人頭濟濟。 在真仙段的大比結束之后,玄仙段的對決又持續了多年,最終決出了前十強。 在玄仙段,劍閣倒是扳回了自己劍道第一大派的門面,順利拿下了第一、第五和第十,當之無愧的第一。心劍宗則拿下了第二和第六,雖不及在真仙段那般亮眼,卻也不俗,玉京劍宗和天星劍宗則分別拿下了第三、第八和第四、第七,剩下的第九則被一名天君門派的天才拿去。 除此之外,星河劍宗在玄仙段的表現同樣很差勁,甚至比真仙段還要差勁。真仙段還有一個晚鶯仙子撐門面,另外龍劍仙人雖然過早得被淘汰了,但他的實力比晚鶯仙子更強一線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星河劍宗的天才真仙雖然在大會上的戰績不佳,但實力上并不值得詬病,可星河劍宗的天才玄仙戰績不佳,卻是因為真的實力不行,而不是運氣不佳。 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眼下最要緊的是頒獎。 一千名開外的獎勵早已發放,劍道大會,能參加便能得到獎勵,對于很多背景不強的劍道天才來說,這份安慰性質的獎勵就已經讓他們不虛此行了,獲得了好成績的人,更是相當于得到了一份極難得的機緣。 宋明庭坐在最前排的云座之上,看著幾百號人飛上高臺。 這是五百至一千名的獎勵。 這些人的獎勵已經很不錯了,放到外面,便是初段金仙都會心動。 緊接著是一百至五百名,然后是五十至一百名,二十至五十名,十名至二十名,這些人得到的獎勵,便是高段金仙見了,都會生出殺心。然后是前十的獎勵。 這是重磅。 明絕仙人、慧光仙人等排名后五的幾人先后上臺,一件件寶光沖天的寶物引起陣陣驚嘆。 附錄:修道九境 道火境,點燃道火。 這是修道九境之中的第一境,亦為修道之始。道火,即修道之火,《道藏》有言“凡人無質”,此質為資質,意思是說凡人沒有修煉的資質。這世上,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修煉的,真正擁有修煉天賦的人百中無一,而衡量一個人有沒有修煉資質的標準就是能不能點燃道火。 其實世間萬靈都有著道火,然而道火蒙塵,需拭去上面的“塵?!敝蟛拍軈⑻斓刂旎?,進而踏上修煉之路。但真正能夠拭去這一層“塵垢”的生靈很少,所以才出現了擁有修道資質的生靈萬中無一的現象。而道火期其實就是拭去道火表面那一層“塵垢”的時期。這個階段的修道者,和凡人并無明顯差異,最多也就是氣質卓然,身體強健一些而已。 洞竅境,洞開道竅。 這一階段是“以道火為引,吸收天地靈氣,淬煉成法力,然后以法力洞開修煉之竅”的過程。因為rou身本無可供真氣入內的竅口,所以需要修士自行洞開道竅,此竅無形,是為道竅。當洞開第一個道竅之后,rou身才能夠容納法力入內。洞開的道竅越多,意味著今后修煉的速度將越快。但并非洞開的道竅越多越好,因為一來在洞竅期洞開太多道竅,會在洞竅期耽誤太多的時間。二來,洞開道竅太多,而在接下來的道鼎期無法鑄成足夠強大的道鼎的話,便會有爆體而亡之虞。所以如何拿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洞竅期的修士已經明顯和凡人區分開來了,僅憑rou身力量就已經碾壓凡人,真正的具有九牛二虎之力,更重要的是,達到洞竅期后,修道者便可以使用法術,也可御使法寶了。 道鼎期,鑄就道鼎。 rou身雖然本無修煉之竅,但卻是有修煉之鼎的。這個鼎就是丹田,但丹田能夠容納的法力不多,是為偽鼎,在修煉初期是夠了,但到了中期、后期,就遠遠不夠了。所以為了更長久的修行之路,就需要孕育出一個真正用來容納真氣的“容器”,這就是道鼎。道鼎可以容納大量的法力,而且隨著修為的提高,其本身也會跟著慢慢擴大,慢慢變堅實,所以鑄成道鼎之后就不會有容納太多法力的顧慮了。 這是修道九境中的前三境,亦被稱為“筑基三境”,因為這三境是用來打基礎的,所能發揮出來的戰斗力不強,但卻關乎未來的修煉。處于這三個階段的修士雖然已經超脫了凡人的范疇,但距離擁有那等毀天滅地,移山填海的力量卻還差的遠呢,處于筑基三境的修士只能算是剛剛踏上修道之途的新人,遠遠算不上修道界的中堅力量。 筑基三境之后是摘星境、融月境和引日境。 摘星境,摘星入體。 這一階段需接引星光入體,淬煉元神,使陰神轉陽神。修道求的是不朽,而其根本就是讓元神純陽,萬古不朽。所以對修道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讓元神強大。而陰神轉陽神,就是元神強大的過程。元神本身屬陰,所以又被稱為陰神,陰神在陸續接引星光、月光、日光入體之后,轉為純陽,是為陽神。而摘星期就是接引星光入體淬煉元神的過程,當度過摘星期之后,元神便可在星夜下短暫離體。不過這時修士還不能讓元神在體外游離太久,因為摘星期的元神雖然已經不懼星光,但還是懼月光的,所以不得長時間暴露在月光之下。至于說日光,那就更不行了!摘星期的元神一旦暴露在日光之下,幾息之內便會化為灰灰。 融月境,融月向陽。 接引月光入體,淬煉元神,使陰神轉陽神。融月境,顧名思義就是接引月光淬煉元神的過程。陰神轉陽神是極其艱難和危險的一件事,需要一步步的做諸多準備。摘星境只是第一步,而融月境則是中間起承轉合的一步。融月期的修士,已經可以在夜晚讓元神長時間離體,但這個時候的元神,還是不能暴露在日光之下。 引日期,引日渡劫。 接引日光入體,淬煉元神,使陰神轉陽神。這是陰神轉陽神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兇險的一步。從融月期晉升至引日期需引一絲太陽真火進入元神,使得一部分元神轉為純陽。這個過程極其兇險,稍有不慎,元神便會被太陽真火灼燒而死。而且即便成功的讓第1部分元神轉為純陽,也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因為接下來還需要不斷的接引太陽真火,一直到元神徹底轉為純陽。每一次承受太陽真火燒灼的過程都是命懸一線的冒險,說是步步殺機也不夸張!引日期的修士,其元神已經不懼日光,且真正具有了移山填海之能。 這三境被稱為“渡劫三境”,蓋因此三境劫難重重,每行一步都像是在渡劫。也因為這個原因,摘星境、融月境、引日境又被稱為日月星三劫。不過天道至公,所謂劫難之下必有報償。摘星、融月、引日三境雖然步步殺機,無比兇險,但回報也是巨大的,每前進一步,實力都能得到巨大的增長。到了這個階段,修士才開始真正有了摘星拿月、焚山煮海之能。在修道界,摘星期修士已經是小有名氣的高手,融月期修士則堪稱修道界的中流砥柱,而引日期修士,那已經是修道界的一方高手。 在摘星境、融月境、引日境之后便是我道境、圓明境、歸一境。 我道境,明了我道。 修道之路乃是求真問道之路,而我道境就是求真問道之始。我道境,明了己道。進入我道境之后的修士才真正開始接觸天地之“道”,大千世界有著萬千種“道”,修士需從這萬千大道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然后一以貫之,最終打通通天之路,舉霞飛升。然而古往今來,修道之人如恒河沙數,但真正能明了己道的卻萬中無一,因為要達到我道境,天資、毅力、際遇缺一不可。這是絕大多數修士所做不到的。我道境的修士已經是一方大能,隨便去哪都能得到尊敬,即便是長青派、太上宗這樣的超級大派也不會不愿無故得罪一名我道期修士。 圓明境,圓滿無虧。 圓明者,本來圓明真靈之性也。若說我道境需要明了己道,那么圓明境要做的就是完善己道了。這一階段雖然看起來不似引日期那般劫難重重稍有不慎便會化為飛灰。但實則圓明境的兇險一點也不次于引日期,因為求真問道之路心魔從生,稍有不慎便會有走火入魔之虞。而一旦走火入魔,要么化為魔頭,被正魔兩道一齊追殺,要么便是直接走火入魔而死,所以圓明期甚至比引日期還要兇險。至于實力?我道境修士已經是修道界的一方大能了,而圓明境的修士比我道期修士更進一步,完全可以說是一方巨擘。放在任何一個時代,圓明境修士都是站在修道界頂端的人物。 歸一境,我道歸一。 我道融于自身,神與rou合。這個境界玄之又玄,其中玄妙根本不足以與外人道也,舉手投足之間便有移山倒海之能。歸一境的修士無一不是頂級門派的掌門人物,不僅自身手段通天徹地,其所掌握的勢力也莫不是修道界的龐然大物,隨便一點動靜都能引起修道界的一番動蕩。到了這個境界,已經無災無劫,除非被仇敵擊殺,否則舉霞飛升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而被仇敵擊殺?修道界又有幾個人能擊殺歸一期修士? 此三境被稱為“尋道三境”,又稱“飛升三境”,乃是此界修士修道的最后三步。另外,修到我道境以上的修士會被尊稱為“真人”,因為我道境往上,修士已經開始明了己道,而“明心見性為真”,所以,人們會尊稱我道境以上的修士為“真人”。 這便是著名的修道九境,每一個境界又分初境、中境、后境和巔峰四個階段。 附錄:法術六等 修道界的法術,從弱到強共有六個級別,分別是離凡、凝真、精微、洞玄、近道和入圣。心法的劃分與法術等同。 離凡,即離于凡俗。 法術乃是修士運用天地元氣的法門,這等手段已經超出了凡人的范疇,所以最簡單的法術又被命名為“離凡級法術”。離凡級的法術是最低級的法術,是每一名修道之人所最先接觸到和掌握的法術,因為任何一名修士,最初修煉的都是離凡級的法術。 凝真,即凝聚真形。 離凡級的法術只是天地元氣最粗淺的運用,往往無定型,這代表著對天地元氣的掌控力低下。這樣的法術,施展出來自然沒有多少威力。但凝真級法術不同,凝真級法術已經能凝聚出一定的形狀,威力較之離凡級法術那是成倍的上漲。不過凝真級法術的威力雖然遠超離凡級法術,但同樣的,復雜程度和也要遠超離凡級法術,這就形成了一定的門檻。對于修士來說,哪怕天賦再差,也能掌握一兩門離凡級法術,但凝真級法術就不一定了。 精微,即精細而微。 于細微處見真章。法術到了這級別,開始注重細微處的控制力,力求每一絲法力都用在刀刃上,這個級別的法術,要求的就不僅僅是凝聚出一定的形狀了,還必須十分精細,甚至到了凝聚獸形則毛發絲絲可見,凝聚成禽鳥形狀則羽毛纖毫畢現的程度。不過也因此,精微級法術不僅威力遠在凝真級法術之上,難以掌握的程度也比凝真級法術更上數層樓。法術到了這個級別,就不是所有修士都能掌握的了。事實上,絕大多數散修,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精微級法術。 洞玄,即洞指玄真。 這個級別的法術已經跨過了控制元氣的層面而觸摸了法則層面。世界的運轉,元氣只是表象,真正維持世界運轉的,是法則。而洞玄級法術,便涉及到了法則的運用,所以和前面三個級別的法術相比,洞玄級法術的威力要強出了千百倍不止。這個級別法術已經不是靠死磨硬練能夠磨得出來的了,門檻之高幾乎擋住了九成九的修道者,非天賦異稟之人絕難掌握。即便是強者之流,絕大多數也不過只是掌握了兩三門洞玄級法術而已。 近道,即近于大道。 古人云:“超乎技而近乎道”。這個級別的法術已經超乎了“術”的范疇,而近于“道”了,所以每一門近道級法術都是奪天地之造化的超級強法,即便是放在長青派、太上宗、菩提寺、蠱神教、毒王宗這樣的頂尖大派中也是當之無愧的鎮派法術。任何一名修士,若是練成了一門近道級法術,就有了縱橫天下的資本。 入圣,即超凡入圣。 法術起于超凡,止于入圣。入圣級法術是修道界法術的終極,古往今來能被列為入圣級的法術屈指可數,當今尚存的入圣級法術更是寥寥無幾。能掌握入圣級法術的人無一不是絕世天才,整個修道界,每一代人,也不過能有一兩個人練成入圣級強法而已。前世他身為一代魔梟,惹得正魔兩道一起追殺,也都沒能掌握一門入圣級法術。 這便是法術的劃分,品階越高的法術,威力越是強大,相應的也越稀少。而這只是法術而已,相較于法術來說,心法的數量更加稀少。 附錄:劍道九境 第一個境界,御劍凌空。這是劍道九境中最粗淺的境界,御劍凌空是御劍的基礎,達到御劍凌空的境界后,才能御使飛劍。同時這也是每一本劍訣都會講到并且最先講述的內容,道理十分淺顯,一般情況下,只要修士按照劍訣所述練上一段時間后就能掌握,幾乎沒什么門檻,人人都能練成。 第二個境界,御劍飛行。這一境界與御劍凌空其實并無本質的差別,達到御劍凌空的境界就可以凌空御使飛劍,但卻無法御劍,要等到達到御劍飛行的境界后,方才可以進行御劍飛行。不過御劍飛行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巧,一般情況下,達到御劍凌空的境界后,只要繼續修煉下去,過不了多久就能夠達到御劍飛行的境界。這也是為什么李青雀、魏曠遠他們才道鼎期,便能御劍飛行的原因。 第三個境界,劍光分化。將劍光分化成數道,使殺傷力倍增,一經使出,漫天皆是劍光。這已經是比較高深的劍道境界了,一般來說,非劍修達到,而在劍修之中,能達到這一境界便意味著開始踏上了劍道高手的路,這可以說是是普通劍修與劍修高手的一個門檻,絕大部分劍修一輩子都到不了這個門檻,當然,在風雷劍宗、歸藏劍閣、射潮劍閣這樣的劍道大派眼中,這些人也稱不上是劍修。 第四個境界,煉劍成絲。這是真正的劍道高手才能達到的境界,標志是能將劍光凝練成絲,使其殺傷力倍增,這種境界已經隨便什么人都能掌握的了,一般而言,這是只有精于劍道的劍修才能達到的境界。當然,對于那些天才們來說,即便主修的不是劍道,要做到煉劍成絲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 第五個境界,劍光化虹。將劍光化作一道長虹,虹光一過,萬物皆成齏粉。這是比煉劍成絲更為高明的一種御劍境界,殺傷力極其驚人。但這一境界已經很難達到,別說不是劍修的修士了,就是真正的劍修,很多人到死了都不一定能達到。不過相應的,若是能做到劍光化虹,便標志著修士在劍道上已經登堂入室,單就劍道來說,已經算得上是一方高手。并且達到這一境界后,修士便能多御使一柄飛劍,實力倍增。 第六個境界,出入青冥。常言道“求道長生,出入青冥“,出入青冥幾乎是每一個踏上修煉之途的修士的野望,似乎只要踏上修道之路,便能出入青冥。但事實上并非如此,能做到出入青冥的只是少數人。因為九天之上有著猛烈的罡風、狂暴的雷霆、暴亂的日月星光,想要出入青冥,必須頂著這些混亂的能量,而這必須要由足夠的修為和劍道境界支撐,若是沒有足夠的修為和劍道境界,別說頂著這些混亂的能量了,便是地重之力都無法擺脫。 第七個境界,人劍合一。返璞歸真的境界。凡人使劍乃握于手中,而修士獨創飛劍之術,可凌空御劍,殺人于千里之外,如臂使指。這本是神仙手段,大大增加了劍術的威力,而現在卻要舍棄這項優勢重新以手握劍,怎么看也是大大的不智。但事實并非如此,初踏上劍道之時以手握劍和達到人劍合一時以手握劍,這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一個人,從起點出發,經過萬水千山之后,又回到了出發的地方,看起來什么都沒變,但其實內里已經完全不同。始于何而歸于何,這便是返璞歸真。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后,劍法的威力將進一步擴大。而這時,劍修將能再多御使一柄飛劍。 第八個境界,劍心通明。以劍證道心通明,青衫磊落長歌行。不為外撼,不以物移。達到這一境界后,內心便不會為外物所惑了。這已經不單單是劍道了,而是道的程度了。達到這一境界的修士,必定已經明了己道,最次也肯定達到了我道期。但這只是最低標準,事實上很少有我道期的劍修能達到這個境界,別說我道期,就連圓明期的劍修都很少有人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的劍修已經是真正的劍道宗師,萬千劍修中也沒幾個人能達到。御使的飛劍數目將再加一柄。 第九個境界,萬劍歸宗。萬物皆可為劍,人界劍道的極致。達到這一境界的修士,拈花摘葉就可傷人,隨意一指便能發揮出巨大的殺傷力。這已經是真正的劍道大宗師,古往今來也沒多少人能達到這一境界。對絕大多數修士來說,這就是傳說中的存在了,很多人莫說達到,便是見上一面都沒這個幸運。只有那些有幸和那些個劍道大宗師生于同一個時代的人,才有可能見識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