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逃荒:帶著千億物資在古代搬磚 第72節
書迷正在閱讀:廝磨、重回十六歲的花滑大魔王、見玉、他好大呀?。?v1,sc,he,體型差糙漢)、女扮男裝的我在線拍GV、艷祠(NPH)、渡夏(1v1 偽骨科)、春情難遣舊金山(破鏡重圓H 年代港風)、人生在世春如夢(舅甥 )、佳釀 (現代1V1)
嘿。 這小皮猴子。 倒是比他哥機靈。 “行,你就這么說。要是你能幫我們糊弄過去,回來了,我再單獨給你五十枚銅板!” 誰知,這次,陳石倒還不要了。 “我拿這錢,純粹是因為你們都出去了,沒人給我和元寶做飯吃。等青青姐回來了,你給的這錢,我還要想辦法還呢?!?/br> 陳石道,“雖然大哥能讀書,能靠考學弄補貼。但我也不能拖后腿的。我以后要幫鏢局走貨呢。要是青青姐真的想感謝我,以后別攔著我去跟伯伯們學武就是?!?/br> …… 譚青青,“……” 她那是攔著陳石,不讓陳石去學武嗎?她只是不想讓陳石嚴重偏科罷了。 算了算了。 這皮猴子太皮,懶得說他。 反正說他,他也不聽。 安撫好陳石陳花,譚氏其他幾個就離開了譚小四和譚小五的院子,回各屋睡覺去了。 他們走時,已經約好了明日的卯時,在西城口集合。 外出采集的工具,暫時放在譚摘星的院子里。 因為譚云星他們暫時還沒有自己的院子,都還是跟自己的爹娘住在一塊兒。這工具要是帶回去了,那譚從文譚考文肯定就知道他們這幾個小兔崽子,要出去干壞事了。 所以天剛蒙蒙亮。 譚青青和譚摘星就各自抱了一堆東西,守在城西口。 城西口一大早上,也有人在茶肆邊上賣剛出籠的包子,饅頭啥的。 譚青青跟譚摘星大早上的沒做早飯,就直接到攤子上,叫了兩碗干面,兩個籠餅,兩碗豆漿。 面條碗里,譚青青讓小二加了點茱萸和醋,添點辣味兒和酸味兒。免得太清淡,譚青青吃不進去。 這早飯吃了一半,譚榮柏,譚松柏,譚云星才是緊趕慢趕地來了。 “你們這來的也太晚了吧?我和青青,這面都快要吃完啦!” 誰知譚松柏一開口,就是回嗆譚摘星不懂他們的難處。 “我們哪像你們呀?我們出門都有人看著的。哪像你們,想出門,隨時都能出去?!?/br> 譚松柏在那兒吐槽。 “我和大哥出門的時候,我娘都還在門口叫喚。說我們大早上的,不在家里吃早飯,又出去瞎混?我是好不容易扯了個謊,說四妹五妹屋子房梁頂上漏水,需要找木匠進城幫忙,我娘才把我們放出來呀?!?/br> “不然,你們今兒就算是在西城門口等一早上,都不見得能等到咱?!?/br> 譚摘星,“……咋大伯娘管的還這么嚴呢?你們都是大人了。別人家,像你們這年紀,早就開始說親了?!?/br> “沒辦法。大哥是大房的長子,一言一行都要拿捏出管事風范來。不像我們幾個,我們幾個倒是能隨便耍?!?/br> 也是。 很多時候,譚家人,對譚榮柏,和譚氏其他幾個娃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有些事,譚氏其他幾個娃能干,但他譚榮柏卻不能干。 “既然你們吃了,那我跟青青也趕緊吃吧?!?/br> 譚摘星趕緊三兩下就把豆漿和干面都吃了。 至于那籠餅,則是被譚摘星塞進了懷里,留著準備路上餓了吃。 譚青青也不甘示弱,也三兩下把碗里的面食扒干凈。喝完豆漿,揣著籠餅,飛快拎著采集用具,緊跟著哥姐兒到西城城門口處,等著排隊出城。 第86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 這城門處守城的小哥,也算是認識譚氏一大家子了。 守城小哥們下了值,都會三五成群聚集在一塊兒下館子。這茶飯后的談資,無非也就是哪家的小娘子嫁給了誰誰誰,哪家大戶又娶了哪個小妾。 而這譚氏一族,也算是守城小哥們談資中的一股清流。 這譚家,說富吧,也不算太富。渝州城比譚家有錢的,多的是。 說窮吧,又談不上太窮??偛皇潜认掠杏?? 可城中像譚氏這樣的家族,男兒都會去娶妾,或者去春風樓瀟灑一番。 但唯獨,譚家的男兒就不。 這也便罷了。 就是鏢局那幾個小子,也拒絕去春風樓。這就讓守城的小哥們難辦了。 畢竟有的活計,不也就是在像春風樓這樣的場所,才商定下來的? 故而城門小哥瞧見了譚青青一行人,就更是多注意了幾分。 “你們這一大早的出城,是要干啥呀?喲,魚簍子里還有魚鰾,雞毛,和下水貨?” “大早上的,就玩這么腥吶?” 這魚鰾,雞毛,和下水貨,都是譚青青一大早去市集花了點小錢,買來的。 反正都是別人不要的東西。 所以譚青青就搞來了些。 但具體什么作用,譚青青當然不能告訴守城小哥。不然若是讓守城小哥知道了這些玩意兒的用處,那幾乎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哎呀,我們出去釣蝦仔的。反正最近鏢局也清閑,也沒什么事兒。所以鏢頭就放我們出來玩了。大哥放我們出城呀,等有空了,哥幾個下館子吃吃酒?” 守城大哥卻表示,跟譚氏這幾個吃的酒沒意思。 “要吃就吃花酒??苫ň颇銈冇植怀?。算了算了,城門的鹿柴給你們開了,你們出去吧。你們記得,要是遇到了在外頭瞎逛的可疑人馬,就捉回來帶給咱啊?!?/br> 要是一般人,守城大哥才不會這樣特別交代。 但若是譚氏,那就得好好交代一番。 譚家幾個娃忙應道,“曉得,要是遇到了,一定第一時間帶回來,給您?!?/br> 如此,守城大哥才放心地讓譚家五個小娃出去了。 出了城門,譚摘星和譚青青就連忙把自個兒身上,背著的采集工具,扔給了哥幾個。 瞧著譚云星還不樂意。 譚摘星還吼他,“我一大早上的,背這玩意兒,背得累死了!讓你拎著,你還敢多話?” 譚云星,“……” 不敢不敢。 還是老實點把東西勻點過來吧。 譚青青也把手上的用具,勻了些給譚榮柏和譚松柏。尤其是鍋鏟,這玩意兒重,要趕緊丟出去。 最后,譚青青身上就只有一個背簍,和一個用來裝蝎子蜈蚣的魚簍。 譚摘星更離譜,她啥也不背,就手上拿了個藥鋤。 渝州城城外不像其他城,出了城門就是山路,和兩邊險峻的山峰。 城門外反而是一望無際的曠野,溪流,和綿延不斷的山丘,丘陵。 而這些山嶺與溪流交匯的平地處,其實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耕種。 所以這里聚集著好多,以租田為生的佃戶。 佃戶們每日下地除草給肥,給主家放牛放羊,雖然日子不算富裕,但也足夠清閑。 譚青青一行人沒打攪這群耕地的佃戶們,安靜地在山野邊上走著。 或許昨晚夜間下了小雨,又或許野草葉子上晨露濕重。人走過,濃郁的水氣一下子就染濕了大家的履襪。 而野路邊上,還有潺潺流淌著的清澈溪流。 溪流與野草相互照應。野草順著溪流流動的方向,在水中搖曳。清澈的溪水下,青苔石塊觸目可見。彎腰一摸,指尖入水,一股子透骨的寒涼之氣,順著指尖,激顫全身。 雖然是秋日,周邊的草木,都是橙黃橘綠。 在其他地方本應該干旱的溪流,卻在渝州城附近,不見有半點涸態,倒是叫人稱奇。 但不管怎樣,譚青青的心情是挺好的。她甚至還哼起了調子: “大王叫我來巡山,我把人間轉一轉~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鑼,生活充滿節奏感~ 大王叫我來巡山,抓個和尚做晚餐……” …… 旁邊幾個人,具是用一副詭異的表情,盯著譚青青。 譚摘星更是忍不住詢問,“五妹,你咋啦?你這調子……哼的是啥呀,我們怎么從來沒聽過?” “呃嗯……自創的?!弊T青青不好跟譚摘星解釋,便只好開始瞎扯,“就是此情此景,讓人忍不住高歌一曲罷了。咋樣,剛剛我哼的調調,還挺好聽是吧?” “好聽是好聽,但怎么就覺著那么奇怪呢?”總有種,跟他們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感覺。 “哎呀,好聽不就成了?就不要多想啦?!?/br> 譚青青抓著自個兒的魚簍子,對譚摘星幾個道。 “趁現在沒事干,趕緊挖坑抓蜈蚣吧?蜈蚣一般都是春季末夏季初開始活動,初夏至初秋最為活躍?,F在都快晚秋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br> “有肯定是有的,但肯定不會太多?!弊T摘星在旁邊道,“不然大家都抓到了,藥材鋪也就不會缺貨了?!?/br> 譚青青,“也是?!?/br> “算了,還是先試試,碰碰運氣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