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交接前夕
煌羽六十七年 在平衡朝野外交勢力后,煌還是照常辦公,二月早朝,一樣叫大起。 早辰寅時,太監的叫喊聲劃破垣日宮的清晨:「皇上駕到!」。 所有被叫喚的早朝大臣于寅時陸續上朝,煌整裝完畢,坐上龍椅,大臣們跪下行禮:「臣等叩見皇上,恭請圣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煌坐了一會,手里懷著一份奏章,老一點的臣子覺得如坐針氈,年輕一點的大臣們都是不知所以,餉久,煌才開口:「朕安,平身」。 大臣們:「謝皇上...」。 煌:「列位臣工,朕這邊有個摺子想要與列位臣工分享...包有文!」。 包有文是包芳的兒子,包芳退休之后,由他繼續秉承父親的意志,懲jian除惡,見煌叫喚,他說:「臣在...」。 煌:「念」,包接下奏章并應諾。 包有文:「奉天府尹干拉阿泣血奏呈皇上...查云貴總督李堯貪污,具臣所查,煌羽六十年,該員曾派譴部下孫恭赴江蘇購買進貢物品,藉此機會收取所屬官員汪圻、莊奎肇和阿方素爾等人貢獻銀,共計一千六百馀萬,煌羽六十四年,該員又藉派人修繕自家房舍之機,向其下屬官員勒索其白銀大約一千馀萬...」。 此章一出,全殿安靜,在這種情況下,于是煌下諭派遣剛升戶部右侍郎的闕山明與升刑部侍郎的杜曉飛等人,前往貴州、云南查辦這個云貴總督李堯,為了防止走漏消息,煌特別下達密旨,命令沿途湖南、貴州等省錦衣衛鎮撫派人把守關口,嚴密稽查往來人等,如若遇到私騎驛站馬匹由北往南的人,定要立即截拿,詳加審訊,然后上報。 一行人一路曉行夜宿,急急忙忙于二月二十六日,趕到了昆明府,首先把李堯的大管家李永受拘捕起來,連夜嚴加審訊,并查抄了他的隨身攜帶物品,李永受實在挺不住了,只好供出了李堯派他承收各級地方官員饋送的貪污營私的有關事情。 三月初七日,曉飛與山明查審李堯,在事實面前,李堯不得不俯首認罪,承認收取迤南道莊肇白銀二千萬,收取魯甸通判素爾方阿總共白銀八千萬,收取東川知府張瓏白銀四千萬,收取云南按察使汪圻白銀五千萬,收取臨安知府德起總共白銀一千萬,此外,他在查辦一起案件時,查獲黃金六百萬、白銀一千萬,然后將存單改為黃金六十金,白銀七千五百萬,按照當時金銀比價從中貪污白銀三千三百萬,經過核實李又堯大約貪污白銀三千五百寶左右,其實這個還只是他侵吞、勒索非法收入的一部分。 煌接到兩人的密摺,表面上心平氣和,但內心一肚子窩火,于是發出一道上喻:「李堯身為大學士,歷任總督,負恩婪索,朕夢想不到,奪官,逮詣京師」。 于是,按著煌羽帝的諭令,曉飛、山明將李堯革職拿問,解送京師,進一步審查,經過了多次審問,李堯對于自己所犯罪行供認不諱,兩人擬判其「斬監候,奪其爵以授其弟李恭」。 但煌的錦衣衛卻將另一份奏報呈上,更參出李堯更多不法行事,包括佔地為王,姦yin擄掠,無惡不作,逼迫武士賣命,貪污賑銀等五條大罪,一看到這里,煌勃然大怒,下旨將一干犯官拉至朱雀門,一樣百官觀刑,當眾下旨:「李堯一族,有負百姓,五毒俱全,十惡不赦,擬斬監候,太過放縱,著抄家,主犯凌遲處死,其家屬十六歲以上男丁者,斬首,女眷送盔甲人為奴,從犯斬立決,其家眷剝奪仕途盡數流放,財產盡數充公」。 曉飛與山明于事后被煌單獨召見,煌將錦衣衛的密奏丟出,兩人冷汗直流,煌斥責兩人如此巨惡還判斬監候,實是玩忽職守,罰奉一年,但念其辦案有功,賜御膳,兩人伏首叩謝天恩,此案被史官命名為「李堯案」。 四月,當國事逐漸緩和之后,煌漫步在頤和園中,回首這六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悲歡離合,煌是無限感慨,而隨行陪同者,是弟弟誠親王洪光,兩人無話不談。 洪光:「皇上,您在想甚么呢?」。 煌:「洪光阿,你侍奉朕這么多年了,如今這身子骨,也跟朕一樣,老態龍鐘了阿...」。 洪光:「皇上說這是哪話阿,臣弟的一切都是您給的阿,何況,皇上您是春秋鼎盛,身子骨一如往常...」。 煌:「哈哈哈...太過了...朕知命阿,對了,其他弟弟們,你有代朕過問嗎?」。 洪光:「皇上放心,臣弟在來之前便親自過問各位弟弟們了,隆親王日日cao勞,為朝廷管著一方錢糧,臣弟當面嘉獎過,裕親王署理工部多年,想為皇上建造行宮,臣想請皇上您的旨意,肅親王剛正不阿但是過于嚴肅,上個月,因其下屬偷了百姓一隻雞,他立即將其打昏扭送官衙,臣勸他稍微收手以免皇上責罰,義親王喜愛江湖間事,日在外間游,我稍微提點他不要太過于沉醉以免皇上責問...」。 煌:「哈哈...各位過的都比朕好命阿...」想了一會。 說:「傳諭隆親王,嘉獎其功勞,賞黃帶親王雙奉,裕親王嗎,跟他說行宮不要建了,勞民傷財,將其款項用之于民,口頭提點肅親王,要處置仗勢欺人的奴才必須放膽,口頭嘉獎,至于義親王,要他別太過于放浪,據朕所知,麗太妃娘娘前日犯病,要他立刻回宮探望」。 洪光:「皇上圣明,臣弟立刻按此辦理!」。 晚間,親自和皇后美美前往養老宮殿區過問麗太妃病情,義親王合一也奉命前來探望親娘,麗太妃感動萬分與之聊了兩個時辰。 煌在位六十馀年,帝勤政,堅持每日御臨乾清門會見朝臣處理政務,居住在暢春園、熱河行宮以及在出巡途中仍聽政不惜,黎明時分,部院大臣,起居注官員到位,各部院衙門依次奏事,皇帝與內閣大臣商決裁斷,《煌羽起居注》中詳細記載了煌羽皇帝御門聽政現場辦公的場景內容,煌羽帝晚年還通過各類貪污案來抑制大曌大小官員。 至于經濟,自御極以來,帝開始了整治黃河工程,歷時七年的整治黃河工程完成,在煌羽五十九年,出現各地豐收,無災可免的情況,煌在晚年繼續減免百姓賦稅,蠲免全國各地省份的錢糧并優惠百姓,但是對于官員,則催繳多處地區的欠賦,抑制官員,多種措施令到各地的農民都能夠休養生息,也防止了地方官吏中飽私囊和橫徵暴斂,時為百姓心目中的明君圣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