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風流韻事
煌羽五十七年 從五十六年的一月到四月底,在經過朝廷四個月的追記面諭的整肅后,再也沒有官員敢怠忽職守,煌的政策再俱成效,此后直到年底,朝廷無事,煌有了難得空間,與美美、靈鈴和眾位皇子皇孫們共享天倫之樂。 二月,煌為散散心,微服私訪,再次前往南巡時為父申冤的孔杏兒的杭州住處,一方面式來督導其父孔若儒編篡全書,一方面則是看看杏兒。 自登基以來,煌就克勤克儉,不近女色,將諾大的國家治理的錦然有序,但這次,也是煌唯一的一次,對一個江南女子如此上心。 臨行前,煌特地去鳳陽宮跟美美表明心意,這可是中國五千個帝王的頭一人,美美是相當的感動,跟煌說身為皇帝應該隨性,不該被世俗困擾,于是煌就親吻愛妻后動身。 杏兒從宮中前來傳旨的太監處聽說煌要來,高興梳妝,由于當初煌為了孔若儒親審貪官,一身正氣,英氣逼人,早就令孔杏兒傾心不已,而煌也因為黃杏兒為父申冤的大膽行為早已經有了愛慕之心,兩人一拍即合,只是因為當時深恐孔杏兒對自己只有一片報恩之心,因此她強抑心中的感情,送孔杏兒一塊玉佩,送她回家,如今又再次相遇,兩人對空感慨。 煌內心寂寞,王誠心看出原因所在,巧作安排,令煌與孔杏兒在街頭“巧遇”,不明就里的二人都非常高興,攜手出游,而百姓們從孔若儒處得知煌微服到此,竟自發的前往接駕,煌大為吃驚但看到百姓對自己發自內心的愛戴,更令煌感動萬分,更令孔杏兒對煌更加又敬又愛。 接著二人來到郊外,無意中在一個破敗的廟中發現了史可法的靈位,煌下旨重修史可法廟,并親自作祭文,隆重地祭奠史可法,他的這一舉動,徹底收服了江南士子、明朝遺舊,也徹底征服了孔杏兒的心。 三月,老天突然下起大雨,兩人在躲雨中,煌因杏兒的才情而與之墜入情網,恰巧這時在湖上的一景甚是漂亮,兩人租船游湖,二人喬裝打扮,佳人伴游,于是就隨口提一詩:「接天杏葉無窮碧,映日杏花別樣桃」,兩人十分高興,游興大發。 杏兒本來就對煌是十分崇拜的,于是筑屋湖畔暫住,他們吟詩做畫,撫琴弈棋,蕩舟游湖,賞杏觀雨,其樂陶陶,一來二往,漸漸的,杏兒已經墜入愛河。 一日,風雨忽至,二人在木屋廳內,聽雨打杏葉如珍珠落玉盤,湖上煙雨朦朧,此處風景如畫令煌十分高興,稱讚孔杏兒慧心手巧,邊將隨身所帶摺扇鋪在案頭,攢筆蘸墨,勾皴點染,在扇上畫成一幅「煙雨圖」,并題詩一首:「雨后杏花承恩露,滿城春色映朝陽,延慶湖上風光好,泰岳峰高圣澤長」,寫畢,鄭重的贈于孔杏兒。 孔杏兒是位極端聰慧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子,她深知這段情緣恐難久長,為表明心意,也即在錦帕上寫了古樂府詩一首,回贈煌,詩曰:「君當如磐石,妾當如蒲草,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六月,煌依依不捨的與杏兒道別,起程回到垣日宮,跟美美聊到此行的所見所聞,美美說如果煌真的喜歡她,可以將其接入宮,煌問美美難道她不會忌妒? 美美回應皇帝乃是一國之君,自古以來都是三宮六院,臣妾身為皇后,如果連這也要計較,那自己還不得氣死,煌高興的對美美又抱又親。 美美要煌以平常心對待孔杏兒,終于令煌拋開猶疑,再度與孔杏兒相見,美美的賢后之舉讓煌更把一顆心全系于孔杏兒身上,煌將孔杏兒接回儲秀宮,一番長談后,下決心要給孔杏兒個封號,但是孔杏兒提出不受封、不爭寵,煌只好應允。 杏兒前往鳳陽宮叩拜皇后,美美以理相待,噓寒問暖,并賞賜其必須之物,但杏兒明白,后宮之地是一個是非之地,自古以來腥風血雨,便和美美明說了,美美稱讚其懂事,但是美美還是勸其留下,煌這時后也來了,也勸說其留下,并說美美寬仁待下,會妥善安置她的,但杏兒卻心意已決,煌失望,只好派人將其送回,并下旨賞封孔若儒為擅洲知府,也封杏兒為杏江仙子。 七月,因孔杏兒離開,煌心理不悅,美美就親自寬衣解帶,讓煌躺在懷里,陪煌聊聊心事,煌說自己慶幸有其陪伴,于是很快的就打起精神了,美美也很高興。 第二天,煌恢復了正常作息照常辦公,但是沒有多久,再次的與杏兒搭上關係,是她父親孔若儒的奏摺,煌打開一看,原來是杭州府治下的擅縣發生了知縣虐打百姓、囚禁同僚的案子,起因是擅縣百姓阿青因平時以買賣掃地用具為生,但是一天沒有賺幾厘錢,縣令郭駿宏性格暴躁又喜歡逢迎拍馬,于是聽說皇帝要南巡到此地,便利用空白官文,巧立名目,橫徵暴斂,因阿青支付不出其開出的稅收項目而被虐打,同知黃右銘看不過,好心勸說,竟然被憤怒的郭駿宏羅織罪名押進牢房,煌細細讀完之后,立刻組織辦案團隊,前往擅縣處理這件公案。 一到擅縣,辦案團隊與孔若儒會合,前往阿青住所了解詳情,發現原來阿青住宅相當簡樸,平時賺取的錢也都用來孝敬祖母與父母,包有文立刻解下自己的腰包,將錢給了阿青一家,阿青倒頭叩拜,包有文這時問起案發的經過,于是很快的得到答案,在從阿青住宅周圍的鄉民得知一切實情,于是大隊人馬立刻開往縣衙,把正在數銀子的郭駿宏抓住,并釋放牢房內的黃右銘與其他被誣陷的百姓。 一路上,郭駿宏喊冤,說這么做都是為了皇帝,還說他在朝中有朋友,要告到皇帝處讓他們不得好死,但是沒有用,很快的,便被帶到朱雀門,包有文也將其在路上的瘋狂言語稟告煌,煌于是到朱雀門親自審問,郭見到煌立刻亂攀誣,說自己是某個嬪妃的侄子,讓煌哭笑不得,于是再聯絡美美,向其所說的嬪妃查實,結果跟本沒有這回事。 煌氣炸,下旨:「郭駿宏,擔任縣令期間,欺壓百姓,殘害忠良,巧取豪奪,無惡不作,為己脫罪,誣陷嬪妃,表為忠順,實為jian孽,拔翎奪頂,抄家問斬」,郭大喊冤枉,但是已經來不及,被侍衛拉出去斬首了。 煌接著稱讚同知黃右銘不為強權永于告發,授予擅縣縣令,而草民阿青,至忠至孝,居然被授予同知,與黃共同治理,兩人叩謝皇恩。 接著,煌尋問孔若儒杏兒安否,孔說,女兒已經前往尼姑庵頌經念佛不問世事,煌吃驚,立刻動身前往擅州安樂寺,杏兒表明,自己已看破紅塵,皇帝有一個好妻子,應該好好珍惜,不該為了她再掀起波瀾,煌于是和杏兒長談二個時辰,煌最終選擇放手,但因空虛,轉頭就走,王誠心勸其別固執,但杏兒堅決,王只好做罷,回宮路上,煌實在覺得不是滋味,但已無濟于事,無奈之下,于是就只能封杏兒為安樂寺主持,賜法名「不俗」,意謂著不受世俗打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