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三十章:朱門獻俘
煌羽十七年 在視察東北并接見安撫完蒙古各汗國領導者之后,煌接到兵部送來八百里奏章,是衍州參將白米飯奏呈的,他說已經擒獲衍州農民叛黨首領,張黃、張豐兩兄弟,同一時間,水師提督張漢也擒獲了在公海交界為惡的海盜首領海盜王,煌就下旨,將他們一併押解回京,朱雀門獻俘。 煌同時指派錦衣衛玄武直接查出衍州農民之變的罪魁禍首,總共有四名官員欺上瞞下,無惡不作,煌先斬了其部屬,將四人押回,一同于朱雀門審問。 朱雀門上,太后居正位、美美居右座位,瀧二、速水等王爺與皇室成員位列兩旁,所有京城的文武大臣們都站在走道兩旁的炎熱太陽下。 這時,陶:「皇上駕到」。 除太后外,所有人跪下問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煌下跪,向太后請安,起身后說:「皇后、各位王爺、皇室成員平身」。 「謝皇上...」,王爺們都起身,煌這時看著跪在太陽下的大臣們,叫陶三德把東西搬進來,所有大臣們都看過去,所有人驚呆,是一個歷史石碑。 「皇兒...這是...?」太后問。 煌:「皇額娘,這是今天獻俘的開頭,這是戒貪碑」,經過解釋,所有人都懂了,原來這是一個在明朝初年有名的石碑,立碑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這時,煌轉向底下的大臣:「朕自建朝以來,三令五申苦口婆心的勸誡你們,為官者務必要吸取頌朝覆亡的教訓,要安分守法,克勤克儉,切不可侵占公款,剝削百姓,為甚么直到今天,還是有官員以身試法,欺壓百姓,嚴重到甚至激起民變,朕清查之下才得知,實有jian佞官員上下其手,來人」。 陶應諾,煌:「來啊,帶匪首」,陶大喊,只見白米飯押著兩個看似平民的人進朱雀門。 所有人都看向兩人,煌惡狠狠瞪著兩人:「你們兩個,誰是張黃?誰是張豐?」。 一個看似威猛的人說:「是我,你就是皇帝,哼!狗模樣」,所有人驚呆,瀧二大喊放肆,煌要他們兩個說出委屈,他們便說出一堆丑陋勾當,所有人又是吃驚。 包芳這時也持本上奏,原來,是有個自稱戶部員外郎的部屬,他利用職權,和衍平二司官吏以及他地方官吏互相勾結,大肆侵吞例行皇糧,由那位戶部員外郎經手的衍州例糧共五百五十萬石,但他只上交了七十余萬石,其余四百八十余萬石都被他和轄下的官吏貪污,經逃出來的百姓冒死上告順天府,包芳受理后立案,于朱雀門上達天聽。 太后聽完驚呆,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煌:「張黃、張豐,你們兩個真是厲害啊,一點風吹草動就指使暴民造反,反而不上報,是何居心?」。 張豐:「我們...我們就沒飯可吃了...怎樣...」。 煌:「沒飯吃?那些窮人暴民沒飯吃朕還能理解,但你們兩個,豐衣足食的,造什么反阿?」,所有人不解,煌命人帶來一個人,兩人瞬間腿軟,原來是兩人的父親,衍州首富張佰萬。 經包芳調查,此案正是由張佰萬與戶部官員相互勾結而起的,官商勾結之后,再指派兩個兒子攏絡那些百姓,造反生事,三人全部認罪,所有人又是大吃驚。 煌下旨,將三人查抄所有財產,發還百姓,張黃、張豐兄弟斬首示眾,張佰萬三尺白綾賜死,三人都嚇壞了,頻頻喊冤,但都被殺,動亂也就此平定。 接著煌把矛頭轉向某官員,說:「戶部員外郎韓蒙」,韓蒙緊張的出列,煌問他一些有關此案的關鍵問題,一針見血的正中要害,韓蒙卻巧言狡辯,不肯承認。 煌向來就很喜歡與人周旋,他不動聲色,又問了些問題,韓蒙立刻露出馬腳,直冒冷汗,但還就是死不認罪。 煌冷笑:「來人,將丁斯中、胡自華、翁經文、姚能正四人帶上來」。 四人被帶上廣場,韓蒙立刻說:「你們...本官待你們不薄,你們...可不能胡咬一氣阿...」。 丁斯中說:「大人...你待我們是不薄,但你卻說不會被發現啊...」。 哭著說完,向煌坦白:「陛下,是韓蒙指使罪臣們劫走皇糧,分贓平分,罪臣分得四百萬石,五十萬兩款...罪無可恕,請陛下從重議處」。 胡自華:「陛下...韓蒙要本官偽造空白糧食清單,一共偽造三千萬兩,然后私吞米糧,再以劣充優,謀取暴利,共謀三千萬兩,罪臣分得一千萬兩,給百姓的不足一百兩,其馀的全部都變成韓蒙的私房了...罪臣知罪,錢也吐出來了,請陛下饒命啊...」。 翁經文:「陛下...我也是受韓蒙他的指使...私設商店與民爭利,拿劣米發放給百姓,吞沒良米,不法所得三千萬兩,罪臣只分得八千兩啊...且已經繳還...請陛下饒過我們一家老小啊...」。 姚能正:「陛下...是韓蒙任命我為放糧官,并指使我巧立名目,苛扣放糧白米,一共倒扣八十萬斤...得款一萬六千兩,罪臣拿了二十萬糧食、十萬兩款,陛下...陛下...臣知罪...罪臣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一十三口都指望于我啊...請陛下給我一條活路吧...」。 煌瞪著他們四個,惡狠狠地說:「來人,將丁斯中、胡自華、翁經文處以凌遲處死,夷其三族,將姚能正處以抽腸酷刑,夷其三族,拉出去」,此話一出,四人嚇傻,叫喊聲圍繞四周,太后看著這個孫兒、柔柔、白米飯都嚇傻了,美美與王爺們則是泰然自若,大臣們則是全都繼續跪著。 煌:「韓蒙」,瞬間怒吼,韓立刻認罪,被處以剝皮楦草,夷三族。 接著,提審海盜王,這個海盜王叫蔡儀,他說出并不是因為官逼民反,更沒有因為被人欺負,而是為了好玩,且曾經綁架絲絲格格,煌大怒,立刻將他判處斬首示眾,他大笑后立刻被斬,而奉旨圍觀的受害百姓代表們和海盜受害家屬都高呼萬歲爺英明,煌立刻發還餉銀與慰問金并妥善安置。 這一年為煌羽十七年八月十日,又有一場官商勾結的大案被煌給破了,煌立刻將碑立在午門,并下旨謄抄數份放在集會場所(如太和殿、養心殿、乾清宮、南書房等處),也下旨發往各級官員手里,要官員熟記,并要在場參加獻俘的官員跪著看一個小時,自己也以身作則,陪官員們曬了一小時的太陽,此事也成為了國際各方勢力以及全國百姓們的一個不錯的佳話。 獻俘大典后,煌履行承諾,為白米飯和絲絲格格舉辦大婚,按和碩公主等級婚嫁辦理,白米飯感動的叩謝皇恩,絲絲也特意從廣夏返回,與白米飯成親,宮中上下歡天喜地,太皇太后雛乃更是特別打扮,各國也派出使節上表祝賀,大曌迎來了難得的偷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