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王坤末日
煌羽十一年 元月,私訪回宮之后,煌并沒有打破自己的規則,一樣是忙于國事,一個月內喝止疫病蔓延、一個月內剿滅由德義舊部引起的滋事作亂與叛黨,朝野上下君臣一心,使的國事順遂。 唯一特別的,是三月,煌聽說南方櫻花盛開,便拉著美美與靈鈴一起游幸了長城等名勝,但是因為靈鈴身體稍微欠安,所以由美美陪伴著他,而奏章煌則是規定隨來就要隨到,他都親自批閱并且發出。 兩人游歷了淡江,雖是游玩,兩人一路上還是不忘視察當地的民情、民隱,視察冤案、河工,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忙完公事,這對宇宙最恩愛的夫妻就登上長城口,賞花吟詩。 煌:「檻櫻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暗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珠戶」。 美美則是合詩:「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預寄彩籤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這是兩人登基封后以來,難得空間出來的一個月,兩人恩恩愛愛,羨煞旁人。 四月中,煌又埋首于國務之中,而德義與王坤,則是此一時期煌鎖定的兩個敵人。 「皇上!請翻牌子」,敬事房黃圭全把綠頭牌呈上。 煌正在批閱奏章,看了一看,突然隨興一說:「不了!去叫靈答應來」。 此語一出,大伙呆了,因為煌之前不管翻誰的綠頭牌子,唯獨就是不翻靈芝靈答應的牌子,但黃也不敢大意,應諾,稟奏美美后,安排此次侍寢。 而靈芝一聽此事,更是吃驚,煌怎么會來,由于他是王坤的姪女,煌是一直不理會她,而今突然來了,她緊張地聽從禮儀嬤嬤的教導,準備侍寢事宜。 「皇上!靈答應到」,陶說。 煌:「嗯!進來吧」放下書本,端坐龍床。 太監把靈答應抬進,在煌面前放下,靈芝從煌的腳順勢爬上,她全身赤裸,爬上被窩,煌便看著她。 「你...還好嗎?」煌問。 靈芝羞澀的說:「皇上!我很好,謝皇上」。 「朕一直不理你,你不恨朕」煌意有所指。 靈芝說:「我不恨!皇上萬圣之軀,后宮佳麗三千,不差我一個,我要恨,那我還不得氣暈」,靈芝說得直接,煌聽著可樂著。 「你不恨,但朕...」 口氣轉為堅硬:「朕恨!恨你為何長的美,背上的蝴蝶胎記可愛漂亮,偏偏就讓朕被你吸引了」。 「皇上恨我!是因為我三叔的緣故吧!」話更加直接,煌站起身,離開龍床,回頭冷冷的看著她。 「你好毒啊,你真毒」。 說完,煌突然大喊:「三德子」。 陶嚇到,跌跌撞撞進來,煌:「傳朕旨意,靈答應自明日起不許踏出元和堂,違者斬,命蓉貴人前來侍寢」,陶擦擦汗,應諾,讓人把靈芝抬走了,煌輕輕嘆氣,繼續讀書。 而王坤,當他知道靈芝受詔侍寢,高興得樂不可支,更加跋扈,不但出門穿著太昌皇帝御賜的黃馬褂,更加欺負小孩子,還自稱國舅爺,要官員給他下跪,種種惡行都被六科郎言官直接上表彈劾,煌為了讓王坤更加得意,假意的先罷去上表的言官,此舉果然引蛇出洞,讓王坤更加為所欲為,無所遁形。 王坤的惡行很快的傳遍全國,各方奏摺如雪花般飛來,煌叫人細細地將奏章全部統計起來,列出十大罪狀: 一、墻頭獻媚、欺負貧弱;二、貪污納賄、私藏國寶;三、目無尊長、沒上沒下;四、擅批奏章、私征貢品;五、擅貶朝臣、擅議朝政;六、挪用公款,賣官鬻爵;七、結黨營私,煽動內亂;八、擅離崗位,私吞賑銀;九、偷藏私印、為所欲為;十、帶頭作亂、離間君臣。 這十條大罪一寫出,條條都是死罪,當煌看到時,覺得事關重大,決定先押著,犒賞舉發之人。 然而,雖然煌決定先不動王坤,但對王坤身邊的人煌可是一點都不留情。 這天,瀧二在南書房幫煌整理對于王坤指控的奏章,兩人從早忙到晚,進而查出王坤身邊的大臣們的不法勾當,立刻又下旨斬首一幫子貪污的官員。 「皇上,巡城官阿泰求見」陶稟報。 煌說:「讓他進來吧!」,陶應諾,傳人去了。 不一會,阿泰來到殿前,說:「奴才圣武門巡城官阿泰參見陛下,恭請圣安!,參見王爺千歲」。 煌說:「朕安,起來回話吧」。 阿泰:「喳…」。 「起稟陛下,圣武門于戌時十分截獲偷渡出京之人,巡防衙門特派屬下來向陛下稟奏」。 說完,瀧二疑惑的說:「皇上!自您登基以來,圣武門就只有您與皇后才能進出,怎么會有人在這時間點偷帶宮中之物外出阿!」。 煌想了一下,說:「人呢?」。 阿泰說:「已經由奴才等押在巡防衙門了」。 瀧二說:「有看清楚...這人是誰嗎?」。 阿泰:「起稟王爺!是...禮部侍郎...那英那侍郎」,煌與瀧二互看。 煌說:「帶朕去巡防衙門」。 阿泰:「喳!」,瀧二也隨駕前往。 巡防衙門外,主事特倫特聽說皇上連夜親臨,連忙全體動員出門迎接:「奴才特倫特,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煌說:「免了!升堂吧!」。 特倫特:「喳!」。 高喊:「升堂!」。 煌與瀧二坐定,特倫特立刻連夜提審人犯,當人出來時,煌笑了,原來真的是那侍郎。 「皇上...皇上...吉祥...」那英慌張說。 「吉祥!?」煌瞪著他,說:「那侍郎好過阿!」。 「皇上...」那英哭泣說。 瀧二就直接問了:「別哭了,你今夜好忙阿!大批家當,干嘛?搬家阿?」,隨即命人把贓物抬進堂并打開,只見價值近百萬的骨董、碗盤映入眼簾。 「奴才只是...奉王大人之命,給太后送些玩具賞玩阿...」那英脫口而出。 瀧二:「大膽!只有皇上才有資格給奉命,那王坤,他是甚么東西?」。 那英被嚇到,頻頻磕頭,煌冷冷的說:「車里都甚么東西?」。 「陛下!奴才查過,都是價值連城的古董、碗盤阿!」特倫特說,煌冷笑,當夜,就下令全面清查此案。 一夜下來,那英受不住刑,供出了王坤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然后拼命的磕頭請求饒命,瀧二說:「只要你肯出面指證,皇上和我至少可以留你一條爛命」,話語尖銳,那英又是一陣磕頭說愿意。 煌起身,往外走,沒幾步,回頭:「特論特,我看你也不用審了,審了也沒用」。 特倫特應諾。 「三德子,把人連夜送往詔獄,沒朕旨意,不準任何人接近他,違者以叛國論處」。 陶:「喳!」。 走沒幾步,又說:「記住,朕要活的,別弄死了」,陶應諾,煌便起駕回宮了,眾人恭送圣駕。 八月,在詔獄不到幾個月,那英便被以上下其手,擾亂朝綱定罪,并監管起來,煌接著下密令任何人不許探監透漏半個字,違者斬。 王坤在家里一直等著那批古董,一連三天,都渺無音訊,他實在按耐不住,就直接詢問朝中同僚,這才得知被巡防衙門扣下了,他氣得跑到巡防衙門理論。 「王大人,那批貨的確是在我這呢,只是...下官做不了這個主阿!」特倫特說。 「好放肆!這是要給太皇太后的古玩壽禮,你們竟然隨便的扣押,來人阿!把這個人重打四十大板,并抓入天牢!」王坤氣憤說。 「大人...大人啊!」特倫特說,就這樣被打了,還被抓入天牢,至于主事,則是換上王坤的心腹。 接著,王坤把這些扣押的骨董全部都運回家,并打探那英的下落,但所有人都三緘其口,被下了封口令,王坤只好放棄了。 王坤走后,阿泰立刻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稟告給煌與瀧二,瀧二:「這賊禿,終于沉不住氣了」。 「還不夠熱鬧呢!阿泰,回去謹守衙門本分,那英與特倫特的事不準說出去,違者死罪論處」煌說。 阿泰:「喳!」,回去幫新主事當差了。 煌隨即前往慈寧宮,向太皇太后說:「老祖宗,您的百歲壽誕,孫兒想要號召京城仕紳給老祖宗賀壽呢!」。 雛乃:「好啊好啊!我喜歡熱鬧」。 太后:「皇上真有孝心,那哀家豈能落人之后,讓美美帶頭,哀家作東,把壽誕弄得得體」,雛乃與煌都點頭。 九月,煌立刻下旨公布送禮名單,王坤看到后高興極了,立刻穿著黃馬褂,命人抬著古玩前往壽禮會場。 可是當王坤一踏入垣日宮,宮門立刻封鎖,層層鎖住,當他意識到的時候,早已來不及了,重重重兵已經在心風的帶領下堵住各個可以進出的通道入口,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心風...」王坤大罵:「你怎么可以率領御林軍闖入大內阿,你...你要造反阿!?」。 「王大人,我是奉了萬歲爺之命,在這把你給堵住的」心風說。 王坤又罵:「放肆!我是國舅爺阿!皇上不可能下這種旨意...」,話還沒說完,他就驚見靈芝被人帶了出來,還有一箱箱的與王坤相同的箱子。 「這...這...到底怎么回事?」王坤又大罵,這時煌與瀧二走出,王坤驚呆了。 原來,這都是煌的計謀,他先讓人把箱子掉包,再故意把賀壽日期提早了一個月,王坤果然中計。 王坤緊張:「皇上...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夠好了,我準備了這些古董、古玩都是為了取悅老祖宗阿,再者,我現在是國舅了,再有罪,您也要顧及靈芝腹中的龍種阿...」,煌故意讓他把話說完。 瀧二:「王坤,你還真當你是國舅爺阿,我告訴你吧!靈小主根本就沒懷孕阿」。 這句話讓王坤愣住,直說這怎么可能,瀧二:「靈小主,自己告訴他...」,靈芝就說出事情真相。 知道真相后,王坤愣住,又開始說怎么回事,煌這時后開口了:「如果不演的逼真,怎么騙過你這隻老狐貍」,而太皇太后也在太后、美美的陪同下到達。 一見到雛乃,王坤立刻高喊救命,雛乃:「孫兒,王坤雖然有時阿,做事有些糊涂,但她總是給哀家帶來歡樂,這一條罪,關一關,也就算過了吧!」,王坤竊笑,以為有人撐腰,就能逃過一劫,只是他沒料到,煌是個沒有三兩三,就不敢上梁山的人。 「老祖宗、皇額娘,別急啊,他的罪可不只這條啊!」,命瀧二請出罪證布,一展開,全場嚇到,瀧二把罪證一一解說并拿出各種足以取信人的證據,太后聽了大怒,美美更是斥責王坤是混蛋。 「冤枉啊!臣沒有做過啊!」王坤喊冤。 煌:「沒有!哼,來啊,帶六科郎言官」。 頓時那些被免職的言官們就都來到廣場跪下請安:「臣等六科郎言官參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皇后娘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煌:「各位卿家,朕準你們官復原職,王坤在此,你們可以暢所欲言」。 那些言官聽到這里,自然沒有害怕的,因為都是被王坤欺負的沒辦法了才聯合寫御狀的,王坤心虛了,言官們就立刻把王坤從當了輔臣后到當了國舅后干的丑事都說出來了,雛乃與太后是又氣又吃驚。 王坤這時做了最后一次掙扎:「太皇太后、皇太后,臣冤枉啊,這...這都是那侍郎他出的主意,跟臣沒關係啊...」。 話語未完,一個怒罵聲傳來:「王大人,你怎么可以這樣,我為你辦事,怎么你一有事,你就要我覽罪啊,我不服啊...我不服啊...」。 原來是那英,最后的高潮,那英被抓到廣場,王坤急了,大罵:「那侍郎,我對你那么好,你竟然出賣我」,瞬間,所有人都明白了,王坤罪大惡極,罪無可逭。 王坤回過神來,已經太遲,所有人都瞪著他,他只能乖乖認罪。 接著,煌開始算總帳,他拋出當年宜康太子萬太身亡之事其實是李如白與王坤、張天德三人共謀的,所有人又是一驚,原來,當初李如白想要襄陽城的大權,于是身為襄陽指揮使的大哥就成了絆腳石,于是在知道當時的大立使臣王坤喜歡古董,于是重禮收買,然后由張天德製造謠言,才導致后來萬太持刀要殺煌,反被煌一刀反殺之憾事發生。 「皇上饒命...皇上饒命...」王坤一聽到這個事,立刻說出真相,他因為當時沉迷古玩,加上李如白說事成后分一杯羹,所以禁不起誘惑才與之合謀,煌冷冷地瞪著他。 接著冷說:「權臣王坤,膽大包天,妄想恩寵,所薦非人,妄做國舅,欺壓百姓,殘害忠良」。 丟出一堆紙,王坤一看瞬間腿軟。 煌:「這些奏章是你批示的,好行啊,一口氣有多名官員被關,被驅逐,怎么,當輔臣沒幾天,就妄想做皇上啊?」口氣憤怒,全場冷汗直冒。 「皇上饒命...皇上饒命...」王坤還是一直重復,煌:「算了,朕也乏了,來人,將兩人拉下去,囚禁詔獄,遇赦不赦」。 「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啊...」王坤一股腦的一直重復,直到消失。 「傳旨!命錦衣衛督統監高石武主審此案,定時回報」煌說。 陶:「喳!」,立刻傳下旨意。 「老祖宗、皇額娘,我們走吧」煌說,一眾人立刻就回宮準備太皇太后的壽宴了。 在準備壽宴的同時,煌便下旨在襄陽城全城搜捕當時陷害案的另一個主謀張天德,與瀧二,速水押著兩人前往宜康太子萬太墓,然后命人抓住兩人的頭,用盡全身逼迫兩人磕頭三百下,兩人瞬間頭破血流,因為王坤另有案件待審所以關回詔獄,然后將張天德一刀斬殺祭拜,抄家流放,宜康太子謀殺案經隔多年終于真相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