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誅殺權宦
天圣元年 前年,太昌王因傷病去世,臨終前留下遺詔讓二阿哥八神煌繼承皇位,次年,煌剛剛改元,就下令將服侍了父親八神進多年的太監紀勢梁立刻處死,并且株連一百二十人。 為什么煌一上位后要著急處置這位紀勢梁呢? 第一是權力太大了,紀勢梁確實是一個太監,但是他與其他的太監不一樣,他的手中是有權力的,八神進在位的時候,紀勢梁就受到了重用,八神進甚至會與紀勢梁一起處理國家大事,齊朝為何會滅亡?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宦官干涉政務,但是八神進依然我行我素,一點都不避諱,使的紀勢梁的地位越來越高。 太昌王八神進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接下皇位的,位置越高身邊就越沒有可以值得信任的人,但是紀勢梁不一樣,紀勢梁陪伴著八神進長大,在八神進的眼中他就是最為親近的人,而紀勢梁因為受到重視,慢慢就養成了驕縱的性格,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來謀取不屬于他的錢財,這一件事讓當時還是王爺的煌很是不高興,就連當時還是皇后的孫諾葳也是對他相當討厭。 第二是后宮眾妃為了能夠讓紀勢梁在八神進面前多說好話,不惜變著法子來討好紀勢梁,使得后宮的風氣大變,紀勢梁還與朝廷中的官員有勾結,這個就觸碰到了孫太后的底線,孫太后下旨一定要處置紀勢梁,但是由于八神進的百般維護,紀勢梁最終還是沒有受到很大的懲罰,所以太后是恨透了他。 第三是,紀勢梁的宗族是齊朝的人,所以他受到齊朝的文化影響是很深的,加上太昌王很是重用他,于是他就想對內務府進行改革,說起內務府大家都不陌生,內務府的制度是清朝就建立起來的,而能夠擔任內務府總管的都是一些日金族人和貴族,但是紀勢梁一旦要對其改革,就意味著他觸動到這些貴族們的利益。 第四是最遭煌記恨的,就是他依附王坤,說服太昌王大興土木、消耗國力,導致第二次襄陽會戰時的戰敗,再者,與垕覽、曹節、凰甫等人結為宦官黨,他們任用私人,敗壞朝政,為禍鄉里,如垕覽曾奪人宅舍三百八十一所,土地一百一十八頃;其兄謀財構陷無辜,聚斂上萬兩的財富。 但是紀勢梁這個人也不怕得罪他人,極力建議八神進建立起十三衙門,這些機構主要是把內務府的職務給拆分出來,有專門的人和機構來管理,而十三衙門的主管人員,就由原來的日金貴族改為宦官,就像是齊朝的統治一樣,齊朝的教訓已經是很深刻了。 張郎、趙翁、夏輝、郭申、孫莊、畢嵐、栗嵩、段貴、高王、張恭、韓立、宋工等十二位宦官依附著紀勢梁,為非作歹,并故意在太昌王逝世,朝廷舊例進行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脫懲罰,而太昌朝舊官員張三瑨、翟明召、劉大廈、黃二五等人不畏權貴,在大赦以后仍然按律處置了這些人,宦官等人偽造太昌王圣旨,并立刻派出內侍,重處了這些官員。 事情回朔到太昌六年七月,皇六子黑子的成年禮將近,紀勢梁便以要為皇六子大婚採買賀禮為由,請求太昌王讓他出宮,得到太昌王的應允后,紀勢梁叫了一眾隨從,浩浩蕩蕩出宮了,紀勢梁在宮里橫慣了,以為出了宮,那些地方官見了自己,亦要禮讓三分,所以他便自稱為欽差,身上并未攜帶欽差公文。 紀勢梁出京辦貨,乘上兩艘太平船從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招搖煽惑,聲勢赫然」,七月二十日,駛入山東境內,抵魯北古城州,這一路極為威風張揚,所過州縣,由于知他是太昌王身邊的紅人,亦都對他客氣有加,臨走還送些銀兩,以其他能在王上面前美言幾句,而這一次quot;出巡quot;,紀勢梁一個人就耗費整個國家三個月的銀兩,煌在回京之后就一直關注此人的動向,太昌王過世后,紀勢梁不但沒有收斂,反而還跟后宮中的陰妃玩起了對食,煌再也忍無可忍,于是命令陶三德、蘇培勝兩人率錦衣衛二十四小時盯著紀勢梁并將他所做之事記錄下來。 時間回到天圣元年五月初,發生宦官收官員賄賂的案件,紀勢梁牽涉其中,煌借題發揮,停掉紀勢梁的各項職務并監看起來,大學士陳維新、吳維華兩人被流放寧古塔,大學士陳之遴是因為之前屢犯重典,原就被赦免徒往盛京,此為再犯,所以煌改判其剝皮楦草,直接斷了紀勢梁財路。 五月中,被監看的紀勢梁依舊囂張至極,運用關係讓爪牙敲詐索賄,一天,幾個太監威脅中堂大人與自己賭錢,迫于宦官之威,大人們不敢拒絕,只得與之相賭,恰被煌發現,煌大怒,在朝上大罵宦官誤國,剝皮了當事太監。 七月,有幾個爪牙不堪錦衣衛的酷刑,招出紀勢梁敲詐索賄之事,煌于是不動聲色,次日升朝,煌藉著問起陜西督學劉文受賄洩題一事,吏部敏大人因收受了劉賄賂的古畫而偏袒說沒有證據,煌不禁生氣,正在這時,三德子拉出兩個偷宮中財物的太監,當場從一太監衣服夾層里搜出五張古畫,另一太監則從肚子里拉出四十八顆寶珠,原來,他們是偷出宮去修復后變賣,以讓紀勢梁好過,煌見如此偷竊法,不禁心頭火起,下令將二人剝皮。 九月,煌到牢獄中提審紀勢梁,紀承認一切罪刑,于是煌下令抄家搜贓,搜出古畫骨董等五百匹,錢餉首飾加起來價值五百兩以上,還有一個天大的丑聞,是當時太昌王親征的一切資料。 煌大怒,原來父王會敗仗,都是因為軍機被這個閹人給洩漏了,當然,紀勢梁是矢口否認并大聲喊冤,但是錦衣衛卻將所查知事一一稟告,紀勢梁心涼,將一切合盤說出。 提審之后第三天,朝廷就公布了他四大罪狀: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勾結外官、禍亂朝綱,煌在怒氣中下了御批,說他:「陰險狡詐,巧售其jian,熒惑欺矇,變易祖制,招搖煽惑,聲勢赫然,廣招黨類,恣意妄行,借端濫費,以遂侵牟,權勢滔天,以竊威福,恣肆貪婪,相濟為惡,假竊威權,要挾專擅,內事外務,任意把持,廣興營造,糜冒錢糧,民生告匱,兵餉不敷,洩漏軍機,一潰涂地」。 公布之后,立刻下了一道圣旨,將首犯紀勢梁剝皮楦草,并直接下達一道誅殺令,處死其同黨達一百二十人,至于那些賭博的大臣,煌將其抄家終身拘禁寧古塔,遇赦不赦,全國一片歡呼,此案被史官命名為「閹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