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土地里[1950] 第23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狠戾侯爺占有之后(重生)、掌印太監的廢公主、替嫁、重逢[娛樂圈]、我好弱,我裝的、玫瑰私藏(都市 1v1 )、關鍵詞(先婚后愛)、至死靡它(兄妹 1v1養成H )、暗燈(校園1v1h)、緣河舟渡
“一開始是一首歌?!庇腥诵÷曊f道。 “不知道是什么歌?!?/br> 一陣悠揚的音樂在還沒有完成的工廠上響起,緊接著便是一個女聲——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的歌聲多么響亮——” 眾人只覺得一天的勞累在這一刻都消散了。 “我們勤勞,我們勇敢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 歌曲到第2段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始跟著一起唱了:“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可愛的家鄉~” 眾人跟著唱了起來,“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死亡!” 平安聽著聽著,想起了家鄉雨蘭鎮,想起了遠方的母親。 十天時間,胡寡婦和李振花一起走遍了雨蘭鎮的每個角落。 每一次到了一個村莊,一片山,李振花這個年輕姑娘就會一邊記錄情況,一邊給胡寡婦解釋—— “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南明村的厚山峰最高,北亞村的水位最低?!?/br> “咱們鎮屬于四面環山,雖然不是最低點,但一旦到了雨季,就容易形成洪災?!?/br> 胡寡婦喜歡聽她說這些,她看著李振花的地圖越來越完善,她住的這個小鎮在她心里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和以往不同,以往在她心里這個小鎮是無邊無際的。 而現在她看著年輕姑娘畫出來的地圖,整個小鎮更像頭牛的形狀。 主任就奇了怪了,這兩個人天天到外面跑:“你們找的砂石呢?你們還記得要找砂石這個事情嗎?” 她們倆只是負責尋找合適的砂石,找到了大家會一起去開采。 李振花振振有詞:“已經找到了,我不僅找到沙子,我還找到了合適的采石場,以后想建新的糧倉就有地方采石了?!?/br> “你步子不要邁那么大,先把咱們現在要的砂石找到?!敝魅伟逯?,說道。 既然砂石已經找到了,主任便帶著糧站的同志們和鎮人民政府匯報情況,準備讓那邊也派點人幫忙,糧倉這邊人手不夠,他們每天的日常工作要收糧入倉,確保糧食安全,還要人手經營糧站,每周還要派人出去打柴,實在是沒有多余的精力來搞這個曬谷廠。 人民政府一聽這事,大喜,第一句話就是:“那敢情好,我們這里多雨,每年秋收,大家搶收糧食都生怕搶不過來,一下雨,水稻在田里就收不回來了,以后有了一個專門的晾曬壩,大家也就方便了?!?/br> 胡寡婦也是這樣覺得。 她以前所在的地主家,對方是有很多田的,地主覺得租給佃農對方還要留一點糧食,實在是不劃算,于是很多田都是讓長工去種去收,從她九歲開始,一到秋收,她在田里一泡就是一個月,腳丫發爛都還在田里。 如果下雨了,糧食沒有全部收回來,就是一頓毒打,硬說她們偷懶了,養頭驢子都比他們有用。 實際上,她們沒有偷懶,收割水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割稻子,稻谷脫粒,背谷子去晾曬,那個時候,他們幾乎一刻都不能停,依舊無法避免雨天。 胡寡婦想到這里,她的思緒開始飄遠,那夾雜著土腥味的空氣伴隨著遙遠的少女時期一起回到了她的腦海中。 胡寡婦想起了那段日子,想起了曾經和女伴們一起在田里的苦日子,她還記得有一次大雨,她們想回去避雨,管家罵她們是懶蟲,她們只能泡在水里頂著大雨繼續割水稻,雨水順著臉頰流進眼睛里,她們甚至不敢伸手去擦掉。 當時有個剛來不久的女長工,跟她差不多大的年紀,起初她捂著肚子,不停地喊疼,監工的人說她裝病,給了她一腳,她不敢再喊疼,咬著牙繼續堅持下去。 胡寡婦現在還記得,那個女長工最后倒在田里,身下不停地流血,血染紅了那飽滿的稻穗,在年少時期的胡寡婦眼里那是一副非??植赖漠嬅?。 她想要去拉,其他人拉住了她:“已經沒氣了,谷子上這么多血,晦氣啊,地主估計又要發火了?!?/br> 那個時候她還只是個不知事的少女,并不知道對方是懷了孩子,后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沒有人知道那個和她一個年紀的姑娘是誰家賣來的,也沒有人知道她肚子里的孩子的父親是誰。 但這件事情卻給她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陰影,每次秋收,她都會做噩夢,從那以后,她更加不喜歡說話了,那個女孩的樣子總是刻在她的腦海里,少女時期的她總覺得那會是她的未來。 后來,她長大了,躲過了那種未來,可看著女兒一點點長大,她每天的焦慮都在增長,害怕那會成為她女兒的未來。 直到她們來了雨蘭鎮,在這里,秋收的那段時間,是她能夠找到活的時候,因為她可以不休息只吃幾口干饃,一整天都在田里,秋收的日子下來,她能掙不少錢。 秋收才開始意味著喜悅,后來女兒進城讀書,她才徹底擺脫了那種恐懼。 而現在,大家準備幫助農民秋收,她心里像是有一個遙遠的傷口被慢慢撫平。 李振花發現,唐媽這兩天似乎有心思,她總是會拿著掃把來來回回地掃地,掃完地以后又到她身邊來轉兩圈,似乎在看她在做什么,又像是要鼓起勇氣跟她說點什么。 李振花在和另一個同志一起設計場地,新的晾曬壩就在糧倉后五十米的地方,因為考慮到整個晾曬壩,全鎮人都要用,所以把位置移出去了。 整個壩子占地一畝,他們正在測量數據。 胡寡婦又一次走到了她們這邊。 這一次李振花叫住了她:“唐媽,你是不是有事情找我?” 李振花心目中,唐媽是一個很厲害的女人,她一個寡婦,背井離鄉逃難來到了這個小鎮,沒有田,沒有地,沒有親朋,可她不僅把自己女兒養大了,還送女兒進城讀書。 每一次,兩個人一起出去,唐媽都是一副“你們讀書人真是太厲害了”的那種目光看著她。 可實際上每次她們出去,李振花都要被唐媽所擁有的生活智慧震驚。 無論多大的雨,無論多滑的路,唐媽能永遠不摔倒,而且只要是糖媽在她身邊,能夠以各種姿勢把她從馬上要摔倒的狀態提起來。 每次出去,一到山里,目光所及之處,唐媽一定能找出來能吃的東西。 哪怕是老鼠,只要到了唐媽手里,那就是美味。 唐媽在廚房里放了幾個鐵夾子,捉到老鼠以后就剝皮去掉內臟,然后風干,最后在炭火里烤熟,那一個香。 她以前看到老鼠會覺得臟,而現在看到老鼠,她差點流口水。 于是李振花看著胡寡婦,等她說話。 胡寡婦有些不好意思,開口道:“我們不是需要建曬谷壩嘛,我有一個想法,我就是這樣一說,要是我說的不對,你們不要笑我?!?/br> 她剛說完就意識到,這些孩子不是以前的那些讀書人,不會笑話她。 “唐媽,你說?!崩钫窕ǚ畔铝耸诸^的工具,拿起了自己之前的紙和筆。 胡寡婦有些不好意思,覺得李振花的小本本上記的都是重要的事情,說道:“你不用記下來,我就是這樣一說,我們以前收谷子的時候經常下雨,這樣就不方便了,當時我們一直在想,要是有一個很大的地方,可以遮雨,這樣哪怕是下雨,把稻谷割了就送到那里脫粒,到時候就算是沒有太陽,攤在通風的地方也不容易壞……” 李振花聽得眼前一亮,看了看這個巨大的場地,如果……如果下面是水泥場地,上面弄一個大的遮雨棚。 “唐媽,你真是個人才!”李振花猛地抱了抱唐媽,然后轉頭就跑:“我去找鎮長商量!” 于是,這個曬谷壩再一次升級。 糧倉主任覺得好笑,原本只是想要給糧倉弄一塊曬糧的水泥場地,結果升級成了全鎮公用的曬谷廠,現在更是厲害了,升級成了可以遮雨的曬谷打谷廠了。 這一下子就不只是需要砂石了,不僅要采石,還要伐木,搭建避雨蓬,棚子頂的設計也很重要,晴天要取掉上面的棚子,雨天要快速蓋上去。 這么大的一個工程量,糧倉這邊沒有辦法做到,好在,鎮政府便主動接手了,糧倉只需要出兩個同志。 李振花和胡寡婦。 李振花負責技術指導,胡寡婦則是因為剛好她跟鎮上的人都熟,又跟糧倉這邊熟悉,而且還認識香金鎮前來幫忙的同志們。 胡寡婦以前參加了不少集體活動,有在地主家的時候,有在雨蘭鎮做幫工的時候,可是無論還是前者還是后者,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被繁重的勞力拖垮了的神情。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興奮高興,所有人都在說這個新的曬谷廠有多好。 香金鎮的同志們一來,聽說了他們的新計劃,都稱贊說好,于是大家有說有笑一起去采石場。 大家分工合作,有打炮眼的,有安炸彈的,有用獨輪車運輸碎石塊的。 明明非常辛苦,可是因為有了彼此,因為有了希望,好像也沒那么苦了。 中間休息的時候,香金鎮的同志很活躍,站在了人群中間,說道:“我教大家唱一首新歌吧?!?/br> “好啊好啊?!?/br> “快唱!”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香金鎮的同志高聲唱了起來。 這和胡寡婦以前聽的歌完全不一樣,她以前聽到的那些歌曲,多數都是悲慘的,充滿了悲痛和無可奈何。 而這首歌,旋律輕快優美,歌詞朗朗上口,只幾遍,那些歌詞就像是刻進了他們的心里。 胡寡婦忍不住跟著大家一起唱了起來—— “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親愛的家鄉,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唱著唱著,胡寡婦只覺得心臟位置漲漲的,酸酸的,她鼻子一酸,有種想哭的感覺。 那種感覺仿佛一個流浪多年的人終于找到了容身之處,從此有了抵抗外部災難的家了,而隨之而來的是為她奉獻一切的決心。 作者有話說: 文中的歌曲來自《歌唱祖國》,這首歌真的是完美,每次我覺得迷茫的時候,就會反復聽這首歌充電。 這一章也是反反復復地修改,怎么都覺得不夠,越看歷史,越覺得沒能寫出當年的人的萬分之一二。 第10章 農民協會 優升機械廠很快就有了新的負責人,工頭便是新的負責人,起初他不愿意,說是自己沒文化,做不了廠長。 工業部的人就說,都可以學,工廠讓他負責,上面也放心。工頭這才答應下來。 優升機械廠度過了這次難關,終于有條不紊地走在建設的路上。 平安和年英自然也就不用繼續待在這邊了,她們工廠也要準備開工了。 對于振興機械廠來說,情況也越來越好了。 來學習的同志們陸陸續續到了廠里,生產部部長負責接待,采取老員工帶新員工的模式。 平安是技術部的負責人,大家看到她這么年輕,都有些驚訝。 下面有人小聲說道:“怎么是個年輕姑娘?不是之前的那個總工程師嗎?” 旁邊的人知道的消息多一些:“振興機械廠原本的總工程師沒在這里了,他們另立門戶了,前段時間新工廠工地出事,總工程師為了救工人犧牲了?!?/br> 眾人聽了這些事情,都嘆了一口氣。 大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失落,他們都是滿懷著熱血來這里學習,現在感覺像是被迎面潑了冷水。 她們的想法也是正常的,負責培訓的人這么年輕,一看就沒什么經驗,真的能幫他們嗎? 平安注意到了這些遲疑的目光。 平安也知道他們沒有惡意,她并不在意這些,她打開了名冊,開始點名。 大家心里有些疑慮,但這個時候依舊跟著平安的節奏走,紛紛開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