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想攻略我 第111節
書迷正在閱讀:這土地里[1950]、被狠戾侯爺占有之后(重生)、掌印太監的廢公主、替嫁、重逢[娛樂圈]、我好弱,我裝的、玫瑰私藏(都市 1v1 )、關鍵詞(先婚后愛)、至死靡它(兄妹 1v1養成H )、暗燈(校園1v1h)
林詩蘊是虎友是讀書人中心照不宣的秘密,但也有一部分人死活不愿意承認虎友是個小女郎。 他們堅信是虎友為林詩藏代筆,但林詩蘊不是虎友。 大臣們茶余飯后也愛提兩嘴這事,他們不比讀書人那樣不肯接受現實,確信林詩蘊便是虎友,并在背后稱之為“精怪”。 然而平日從分虎報上看虎友的文章是一回事,在昭陽殿中聽大太監念林詩蘊的文章是另一回事。 大太監不知道這些彎彎繞,已經誦讀起來。 皇上坐在御座中隨著大太監的念誦飛入林詩蘊用文字構建的奇詭世界中去。 她沒有寫賀壽詞也沒有寫贊美之語,按照自己想法寫了篇絢爛的故事。 一個讀書人用功讀書時打了個盹兒,夢到自己飄飄然飛升上界,有仙子服侍,有吃不完飲不盡的蟠桃美酒。他在睡夢中已忘了讀書之事,也忘記過去所學,沉迷享樂。 直到一日他聽到天邊傳來讀書聲,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br> 仙子化作奇形怪狀的妖怪,食物也成了腐爛的心肝,瑤池仙境變作刀山火海。哪里有天界,他去的分明是地獄。只差一步,他就要被妖怪徹底困住,化作腐爛心肝中的一個。 讀書人從夢中驚醒,嚇出一身冷汗,面前還是自己的桌案筆墨,卻恍如隔世。自此他摒棄一切誘惑,專心苦讀,終成一代大儒。 文章通篇用詞絕妙,字字無可替換,尤其是初入天宮以及仙子變妖怪那兩段簡直讓人拍案叫絕,仿佛走入文章之中,用讀書人的眼睛與之一起見聞。 大太監念罷,昭陽殿中久久無聲,便是皇上也還兀自出神,似乎在她構建的文中世界流連忘返。 女孩子們看慣林詩蘊的文章也覺得她這一篇寫得實在驚艷。 許清如撅了撅嘴最后很爽快地小聲道:“這次算你贏?!彼數眯姆诜?。 林詩蘊轉頭看見許清如還撅著嘴,眼睛一瞬彎了一下,不過很快又變作平日模樣。她淡淡的:“是我取巧,寫了我本就擅長的類型。若我寫策論,定不如你?!?/br> 許清如詫異抬頭,對上她平靜的眼,飛快撇過頭去小聲道:“那是自然?!彼那膿P起嘴角,想著林詩蘊應當看不見她在笑。 昭陽殿眾人漸漸回神,殿中掌聲由稀稀拉拉變得逐漸熱烈,最后到繞梁三日經久不絕。 這才堪為麒麟子,文武百官一面鼓掌一面這樣想道。經今日一事,再也不會有人對虎友是誰有疑問了,如果這篇文章傳揚得出去的話。 在一片掌聲中周寅看向林詩蘊,很認真道:“我不喜歡這個結局?!?/br> 其余女孩兒們頓時緊張起來,生怕林詩蘊因她這句話不高興。 誰知道林詩蘊跟著正色道:“我也不喜歡?!?/br> 許清如抽抽嘴角:“你寫的你不喜歡?!?/br> 林詩蘊一本正經道:“我原先寫的結局是讀書人被妖怪吃掉,妖怪吃了他的心肝后重新變作仙子,又有新的讀書人來,仙子去迎接新的讀書人。周而復始,循環往復?!?/br> 女孩子們紛紛打了個寒顫,無言地看著她。好黑暗的結局! 林詩蘊又道:“后面那結局是夫子改的,說是皇上壽誕不宜是這種壞結局,還是要勸人向善?!?/br> 女孩子們聽見這話忍不住一個個笑起來,幾乎可以看到魏夫子收到林詩蘊的文章時先是興奮看到最后又愁眉苦臉的模樣。怪不得后幾日魏夫子一直叫林詩蘊改文章,原來問題出在這里。 談漪漪好奇問:“原先你是想講個什么樣的故事?要小心人生路上的各種誘惑?” 林詩蘊輕輕搖頭:“不是?!?/br> 戚杏問:“那是什么?” “男人只配下地獄?!绷衷娞N一本正經地開了個玩笑,女孩子們瞠目結舌地看向她,沒想到文章立意竟是這樣。然而聯想她家兩個男人,她這個立意又沒什么問題,她父兄是只配下地獄的。 她問:“不好笑嗎?” 周寅很配合地輕笑出聲。 許清如才意識到她在開玩笑,難得沒禮數地一翻白眼兒:“可真是太好笑了?!?/br> 究竟是什么立意林詩蘊到最后也沒有說明,或許她剛剛說的本就是實話,不過用“玩笑”二字帶過。 作者有話說: 汪汪汪汪?。。?! 另婦女權益保障法二審稿征求意見中,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這個,為自己發言。今天是最后一天。 第124章 皇上漸漸回神, 一時之間不知從何夸起。林詩蘊的文章寫得太好,好得完完全全出乎他意料。如果說許清如的好還在他的意料之中,林詩蘊的優秀則完完全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甚至下意識懷疑這篇文章不是出自她之手。 但這股懷疑只是一瞬, 太苑之中弄虛作假并不可能。 這篇文章真是個小女郎所作。 皇上心情十分復雜, “女狀元”之名方才他已許給許清如,狀元之上還有什么?他一時之間想不出來, 竟然夸無可夸。顯然他將許清如當作春暉堂學力巔峰, 但沒想到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大善!”他最后道,雖然言辭簡短,但其中喟嘆之意人人聽得明白。 眾人跟著稱起善來, 夸獎的言語之間頗有內容,人人紛紛指出文章的優秀之處,交口稱贊滔滔不絕, 一時間大太監都沒找到插嘴的空隙來宣讀下一篇文章。他只得暫時閉口不言,等大家談興盡了再說。 “方才念到仙子變鬼, 蟠桃為心肝時我渾身一哆嗦,整個人像被劈頭澆了一盆冷水,毛骨悚然!” “我還是最喜讀書人初入天界那里, 字字仙氣浩渺, 令人心馳神往?!?/br> “我則喜歡仙境變為鬼蜮那里, 文字變幻老練狠辣,鬼氣森森。若非……我真要懷疑林女郎可是游過仙境與鬼蜮了?!?/br> …… 眾人聽得這句話心中一動, 想到民間那些讀書人因嫉妒說林詩蘊是精怪所變, 倒是不無道理。 然而林詩藏有如此才學時人們只會大加稱贊他, 說他是文曲星轉世, 換做女子,他們總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她。 討論愈演愈烈,好文章總能激發人的談興,不見有削弱的勢頭。 大太監遲遲不得念下一篇文章,轉頭看向陛下請示。 皇上陷入御座中并未看他,似乎還在反復品味文章。 得,這下大太監便袖手在一旁站著,等殿中聲音小些再說。 “我看今日頭籌是阿蘊拔得了?!鄙蛱m亭興致勃勃,很樂見林詩蘊奪得魁首。 許清如輕哼:“可是還有春光堂的文章還沒念呢?!?/br> 沈蘭亭笑嘻嘻的,借著有屏風遮擋外界反正也看不進來,將身子伸得很長同女孩們說話:“大皇兄還有三皇兄的文章我都看過,厲害是厲害,但十分無趣,每每我難以入睡便會借兩篇來看。他們寫得大約很有水準,但我又看不懂,有什么用?看得懂的才是好文章?!彼f的是大實話,太子與沈蘭息的文章過于高深,不如林詩蘊的來的吸引人。在她心里,能夠打動她吸引她的才是好文章。 林詩蘊眉頭微動,輕輕看向沈蘭亭。 談漪漪同樣有樣學樣將自己伸長來聲援沈蘭亭:“公主說得沒錯,就像書嘛看得進的才是好書,讓人看不進的就是廢紙?!?/br> 周寅跟著點頭,雖然還沒念春光堂的文章,偏袒之心昭然若揭:“阿蘊的好?!?/br> 戚杏同樣頷首,票數給誰不必多說。 許清如將頭一偏:“我自然也是向著春暉堂的?!彼Ρ憩F得是偏向春暉堂而不是林詩蘊。 林詩蘊卻正色道:“莫要如此,你們覺得哪個好選哪個就是?!彼龔奈幢黄贿^,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這股滋味兒。 許清如看她一眼,覺得她聰明歸聰明,有時候又蠢極。 昭陽殿中眾臣似乎終于意識到他們議論得有些過于久了,有眼色地紛紛收聲,殿中再度靜默下來。 大太監重新拿起紙頁道:“接下來文章來自太苑,春光堂?!?/br> 第一篇好巧不巧是崔驁所作,與沈蘭亭幾人的文章相比相差甚遠,莫說與許清如、林詩蘊相比了。而他還恰巧是林詩蘊后第一個展示的,便被對比得十分慘烈。他寫得本就不好,現在大太監念都念得不大順溜,只襯得更差了。 不過崔驁看上去也并不在意此事,仍舊不歪不正地坐著,眼睛只看著屏風那邊,面上沒有半分羞赧之色。 大太監很快便念完了。一來崔驁寫的東西會激發人的潛能,讓人在誦讀時不由自主加快速度。二來崔驁寫得實在很短,想念久一點也沒得念。 因此在結束時眾人還有些面面廝覷,臉上若是能顯示出文字,那寫得必然是“這就沒了”。 是的,這就沒了。 皇上對崔驁有幾分文學水準再心知肚明不過,沒想到今日大庭廣眾丟人的不是他閨女,是崔驁。尤其是在林詩蘊之后被展示,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倒霉。 皇上只覺得意興闌珊,聽了林詩蘊的文章后再聽誰的都沒滋沒味兒,崔驁的文章簡直是在往他耳朵里倒垃圾。 但面子還是要給的,那是崔大將軍的獨苗。 于是皇上開口:“簡潔明快,不錯?!?/br> 沈蘭亭嗤的一聲笑出來:“父皇總是對他這樣寬容,這樣的文章也能說出不錯二字來,可真是心偏到烏斯國去了?!?/br> 周寅溫溫柔柔開口:“縱他不見得是對他好呀?!?/br> 女孩兒們聽見這話微一悚然,紛紛看向她。 見自己被眾人瞧著,周寅像是分外意外,軟聲問:“怎么了?” 女孩子們見她一臉天真懵懂,一時間也有些遲疑,想著大約是她們理解不對,阿寅怎能說出這樣有深意的話。 皇上縱著寵著崔驁,卻不是為了他好,眾人多往深處想想都覺得可怕,再不敢深思。 談漪漪未想那么多,直接問道:“縱他怎么不算對他好,他在宮中作威作福的?!?/br> 周寅淺淺一笑,眉眼間略帶憂郁:“現在有皇上在他可以隨心所欲,若哪日……我失言了?!?/br> 眾人頓時明白她是什么意思,與她們想的所去甚遠。 阿寅大約是觸景生情,想到自己父母不在,日后再無人為她做主,便為崔驁的未來擔憂,實在太過善良。 而她們想的則用二字便可以很好概括。 捧殺。 崔驁的文章實在沒有什么可討論性,大太監很快念下一篇文章。 王栩還是謙虛了,雖然他自稱自己學得差勁,但文章寫得卻很不錯??上П娙嗽趺绰牰茧y以集中注意,還沉浸在林詩蘊的文章里,下意識去想仙境鬼蜮,都聽不進大太監在念什么。 念完后眾人興致缺缺地鼓掌,照例稱贊,很沒靈魂。 皇上的稱贊也很沒靈魂,套話隨口說說。 而后是王雎。王雎作了一篇《論琴》,偏殿等待表演的樂師們聽得津津有味,昭陽殿中眾人酒足飯飽,聽得犯困,很適合在睡前一念。 但王雎也不大有所謂,他本就不可能奪得魁首,寫這篇文章只是為了給周寅聽。 其后三皇子沈蘭息的文章比王雎還能哄人入睡,他作了一篇頗為詳盡的佛門相關文章。文章共數十頁,還有許多旁人無法理解的佛教用語,而他也沒有解釋這些詞語的意思,聽得人更是云里霧里,昏昏欲睡。 皇上坐在御座中眼皮打顫,幾次三番險些將眼睛合上。若這是旁人的文章他早就說一聲夠了叫停,偏偏這是沈蘭息所作,他對之有愧,又聽這文章雖枯燥但屬實有心,便耐著性子繼續去聽。 沈蘭亭遠沒有這種毅力,一連打了數個哈欠。打哈欠是會傳染人的,她一開頭,眾人紛紛跟著打起哈欠來。屏風后一片打哈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