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升職記 第180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他心上撒野(久別重逢H)、奴隸母狗的調教、紅墻下的南風(校園)、那條錯誤的路、二次融化 (1v1,破鏡重圓)、妻心如刀(NTR)、掌心梅、成了陰陽宗小師妹后(修仙np)、【五月天夢文】也曾寂寥、胭脂旗袍
蘇瑤華一般說,一邊笑著看向她,眼眸里有著欣慰。 “如今看來,你對他的信任比我想得都要多,難怪皇兒會毅然決然要出征,就是因為身邊人對他有著堅定的信任?!?/br> “我們相信他一定會凱旋,一定能打勝仗,一定能把大楚帶向另一個盛世?!?/br> 沈輕稚同她四目相對,兩人相視一笑。 “是的,母后,陛下一定可以做到?!?/br> 兩個人說了會兒蕭成煜,太后的話題便又轉到她身上:“趙女官如今只能住在南書館,她不常入宮,你若是閑了,便叫她進宮陪你住幾日,陪你說說話,解解悶?!?/br> 沈輕稚沒有親人,她孑然一身,如今丈夫遠行出征,無論她怎么說,心底總會有寂寞難過的時候。 這些事,她不好對宮人講,也不能同她這個婆婆說,便只能尋了朋友來傾訴。 還好,她性子好,入宮這些年,倒是相交不少朋友,這也讓太后覺得很詫異。 在她看來,沈輕稚是個很冷的人,她心性堅定,聰慧有主見,想要什么都能靠自己爭取到,她卻沒想到,沈輕稚也能同人交上朋友。 這些朋友還不分性格,人人都愿意同她玩,人人都愿意求助于她,她就如同參天大樹,被人依靠,也愿意同人作伴。 沈輕稚自不知太后心中所想,她笑道:“母后,如今媛兒差事很忙,南書館又要上新書了,且思悅每日都會來陪我說話,宮里還有小秋一直陪在我身邊,我從來不孤單?!?/br> “再說,這不是還有母后呢?” 她說著,便同太后撒起嬌來:“母后便是我的母親,也是我今后的親人,我若是有什么委屈無處傾訴,便來尋母后說說話,好不好?” 蘇瑤華便忍不住笑出聲來。 她點了一下沈輕稚的額頭,笑道:“你啊,這宮里還有誰敢給你委屈?” 沈輕稚只笑笑不說話。 待回到坤和宮,宮人便來稟報說是姚金玉前來請見。 沈輕稚便也直接去了花廳,讓宮人請了姚金玉直接來花廳說話。 要說去歲新入宮的三名妃嬪,自是都不是為了爭寵而來,她們各有各的性格,也各有各的目的。 如今戰事未平,許多事都不好提及,但沈輕稚也漸漸明白她們的想法和抱負。 沈輕稚剛在花廳落座,便聽到一陣銀鈴般的笑聲。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聽便知道是誰。 果然,一盞茶之后,便聽到一陣環佩叮當。 沈輕稚一抬眸,就看到一個金玉麗人進了花廳。 姚金玉一身金銀絲滿繡衫裙,頭戴三支流蘇金釵,脖頸間掛著一串瓔珞寶珠,可真是富貴至極。 反觀皇后沈輕稚,則只穿著一身藕荷色的衫裙,發間只戴了一支梅花簪,通身上下便再無金玉。 可兩相對比,沈輕稚身上的威儀讓人不敢輕慢,姚金玉卻顯得平易近人。 她一進來就沖沈輕稚屈膝行禮,笑容滿面道:“娘娘今日可是回來的早了些,好叫我等到了?!?/br> 沈輕稚笑著讓她落座,便道:“你不是正忙著,怎么今日想起找我來了?” 姚金玉眼兒一挑,頗為嗔怪地道:“三日都未見我,娘娘也不想我嗎?” 沈輕稚被她逗笑了,忙說:“想的,想的,這不回來聽說你來了,立即請你進來說話?!?/br> “怎么樣,近來你的金算閣開得如何?” 說起正事,姚金玉便收斂起臉上的玩笑,她嘆了口氣:“說起來,金算閣還是娘娘支持我開辦的,姚家也松了口,給我不少本金,只可惜開了三個月,還是沒收到多少女學生,倒是有不少男學生上門問,話里話外都是想學了去當賬房?!?/br> 姚金玉其實是姚家這一代最有頭腦的子弟,她十歲上就跟隨父親到商鋪學習,十二歲就做成了一筆盈利千兩的生意,后來待她及笄,姚家更是直接分給她五處鋪子打理。 唯一可惜的是,她是個女兒。 即便姚金玉賭咒發誓自己愿意一輩子不嫁人,可加重族老再三權衡,還是讓略遜她一籌的長兄繼承了家主之位。 而她若是愿意招贅,便可留在家里做二當家,輔佐大哥,若是不愿意招贅要外嫁,便可以給她陪嫁十個鋪子,讓她自己去經營打理。 這已經算是待她寬厚了。 可姚金玉不服氣,憑什么作為女子她就不可以繼承家業?憑什么她為家族辛苦拼搏數年,最后只換了十間鋪子? 故而當朝廷要打仗,提前征召軍備時,她便主動說要作為中間的橋梁,入宮為妃。 這一仗為何沒有讓朝廷傷筋動骨,沒有增加徭役賦稅,是因為各皇商世家都出了血,出了力。 姚金玉這個昭儀,是姚家花了重金買下來的。 姚金玉同沈輕稚說過,既然最后總要嫁人,那她就嫁給天底下最有權勢的男人,不管如何,她總能好好做生意。 沈輕稚很佩服她,也很認同她,故而兩人熟悉起來之后,她便給沈輕稚說了自己的理想。 她想開辦一個只教授女學生的算學,讓平凡的女子可以有安身立命的本錢,讓她們不再被人鉗制,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為此,她不僅拿出了自己的“嫁妝”,還以昭儀的身份讓姚家出了血,一筆買賣可謂是機關算盡。 只是如今金算閣開了三月,就連盛京當地都只招了十來個學生,大多都是丈夫過世的寡婦,這讓姚金玉很是著急。 故而今日尋了空,想要過來問一問沈輕稚。 他們這位皇后娘娘一貫聰慧,就沒有她辦不成的事。 果然,聽到她的話,沈輕稚想了想,便道:“讓我們來籌謀一下?!?/br> “總有辦法的?!?/br> 第94章 番外一 沈輕稚大凡政見見地,皆是同父親所學,在她心中,她父親雖不說經天緯地,是舉世能臣,卻也見識深遠,心胸開闊。 后來她變成了沈彩,所學所知,便來自于太后和蕭成煜。 她如今所想,自與常人不同。 姚金玉見她似是有了章法,便道:“娘娘的意思是?” 沈輕稚垂下眼眸,端起紅棗茶吃了一口,然后才道:“這世間門女子需要依附于人,是千百年來的歷史成因,大楚因高祖皇帝和皇后的英明,女子已比過往要易生許多,我們可以自立女戶,絕戶之家可由女兒繼承家業,女子可經商、可出工,可以本領養活自己?!?/br> 沈輕稚娓娓道來:“可歸根結底,依舊是男人做主?!?/br> “寡婦和孤女們無可儀仗,她們只能靠自己的一雙手,故而她們愿意學算學,她們想要自己給自己掙取美好的未來,但大凡人家的姑娘,除非你我這般,大多數都是想要嫁一個好人家,然后相夫教子,平凡一生?!?/br> “世俗就是如此的?!?/br> 姚金玉聽到這里,也不由暗了神情。 哪年她那么怨恨,那么不滿,可最終也只能聽從母親的勸解,走了一條令家族滿意的路。 哪怕這一路她走得如何不甘愿,她也不能反抗整個家族。 時也命也。 沈輕稚看她落寞,卻淡淡笑了:“可如今,大楚即將又要有新的生機?!?/br> 姚金玉猛地抬起頭,看向沈輕稚。 沈輕稚的目光卻沒有落到她身上,她的目光穿越宮墻,一躍耳上,似能飛到九霄云外。 “大楚幅員遼闊,人口繁雜,等到戰事結束,大楚即將要有更曠闊的土地,更多的人口,面臨更復雜的局勢,這個時候,國家需要什么?” 姚金玉聽得心潮澎湃,她不懂政事,可她常年經商,也頗有見地。 得了沈輕稚的詢問,便不由脫口而出:“需要軍隊?!?/br> 是的,沈輕稚收回目光,看向了她。 若是能收復幽云三州,若是能一舉攻下夏國和北齊,那整個中原便盡收大楚手中,但到了那時,邊關不需要打仗,卻更需要穩定。 北齊的人不會甘心,夏國的人亦不會甘心,所以朝廷會大量遷徙軍戶,一來帶領經歷戰火的百姓重新耕作,穩定生活,而來也為了隨時待命,鎮壓造反。 當然,后續的事宜,朝廷已經商議過,此番就不同姚金玉贅述,沈輕稚要說的是另一件事。 “朝廷遷走軍戶,會有大量軍田閑置荒耕,故而朝廷需要更多人力物力,來維持每年的耕作,這個時候,光靠青壯男人自然是不夠的?!?/br> “本來在農家農忙時,女人也一樣要下地,不僅如此,她們還要做飯洗衣,照顧一家老小,即便這么辛苦,可世人總是看不到女人的不易,此番軍田的耕種,陛下想要試一試男女混工?!?/br> 顧名思義,以同樣的薪酬雇傭農戶,不分男女。 姚金玉眼睛更亮了,卻還是有疑慮:“可,這是為何?” 沈輕稚和太后都是女人,感同身受,自然會為女子謀得前程和地位。 但蕭成煜卻是男子,且是九五之尊,他會有這般想法,實在有 些匪夷所思。 沈輕稚卻輕聲笑笑。 她想到那日同蕭成煜議論此時,她也是有些費解的,故而問了蕭成煜。 當時蕭成煜看她疑惑,不由也笑了。 他的笑并非春風和煦,也并非溫柔動人,他的笑容里包容了天地萬物。 那是胸有成竹的篤定。 “我以為,大楚會越來越好,幅員遼闊,山川錦繡,百姓豐衣足食,倉廩豐實,皆時各行各業都興盛,到了那時,田間門地頭,商鋪之間門會缺少很多的人力?!?/br> 早年間門,雖無戰爭,卻天災不斷,朝廷人口并未如先帝預想那般節節攀升,一直維持在一個不高不低低水平。 人口是一個國家的命脈。 人口不足,無論做什么都艱難。 這也是為何北齊會迅速被覆滅,而夏國如今只能被大楚打得節節敗退。 蕭成煜看著沈輕稚,眼睛里有著漫天的星光。 那是他能預見的,最好的未來。 “大楚人口比最勝時還要少百萬數,但如今經濟繁榮,田地豐實,顯然是最適合發展,最能讓百姓積累財富,讓他們逐漸變得豐衣足食的階段,這個階段,青壯年的人力不足,就會限制生產?!?/br> 蕭成煜想得非常清楚,自然,此番而已不是他一人所想,是父皇整日躺在乾元殿里,翻看了無數史書,翻看了無數地方志得出來的結論。 父子兩人為此議論了很多年,后來又有太后的加入,逐漸豐滿了蕭成煜想法和眼界。 --